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11-3792/G4 国内刊号
  • 1006-9860 国际刊号
  • 5.6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电化教育是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电化教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高质量教育、理论与争鸣、智能引领与智慧教育、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中国电化教育 2016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说明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简1-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理念与内容简4-9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修订依据数字环境发展需要和学生认知特征,分析信息技术教育从“信息常识”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意义;明晰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及内涵,梳理出学科大概念,分析内容体系;在综合考虑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大概念的基础上界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建构课程框架、形成课程模块,概述各模块的学习要求;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需要,从教学方式、学业评价、实验室建设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新课标的考量简10-1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环境等条件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逐渐暴露出课程定位、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结构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新修订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基于学科大概念选择确定课程内容,分类规划课程模块,以突破课程内容工具化的局限,提高选修内容的可选择性与适应性,倡导以项目式学习综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全面综合教育理论(下)简16-21

摘要:全面综合教育理论认为,当学习者实现了其“单体认知”“程序认知”“整体认知”与情感和意图的整合后,就能形成更为强大的心理结构,而这样一个整体的、完全联系着的心理结构能更好地抵御遗忘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全面综合教育理论还进一步论证了有价值教育的原理。全面综合教育理论建立在约翰·杜威、查尔斯·皮尔斯、玛丽亚·蒙台梭利、伊丽莎白·斯坦纳、乔治·麦吉亚、斯坦利·格林斯潘、默娜·埃斯特普、埃里克·坎德尔、戴维·梅里尔和杰伦·范梅里恩伯尔等学者的开创性工作之上。该文在给出具体的示例和有关术语的解释之前,先通过描述性理论对术语做出界定。与此同时,全面综合教育理论还为课程改进提供了建议与指导,指出课程设置应当建立在真实的、完整的任务序列之中,由易到难。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任务更有利于实现三种类型认知在九个层面(辨识、熟识、赏识、模仿、适应、创造、举例、联系和判别)与个体情感与意图的整合。

STEM教育视域下虚拟学习环境Omosa项目分析及应用启示简22-30

摘要:Omosa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基于STEM理念开发的虚拟学习环境,模拟星球生态系统关系,用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建构与创新能力。利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分析了Omosa虚拟学习环境的内部结构模型和外部结构特征,其学习者模块、环境模块、模块、事件模块和干预模块协调有序地配合,构筑了浸润式的类似于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中有意义地建构科学、工程等学科知识。基于Omosa三维环境和二维环境的实现机制、个体推理机制和算法机制,实现了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和适应性的智能学习环境,学生可主动地探索虚拟世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习转变为一个意义建构的生态过程。以Netlogo环境为例,设计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重过程模型,基于5E学习循环模型开展项目活动,通过学习效能量表调查发现学生在自我效能、动机、元认知意识、技能等方面均有提升。此外,虚拟学习环境的认知工具和可视化学习工具及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促进了学习者计算性思维和高阶思维的发展,有助于MOOC学习和创客教育。

智慧学习内涵及其智慧学习方式简31-37

摘要:智慧教育方兴未艾,走向智慧教育的学习,必然是与之匹配的智慧学习,因此通过研究科学界定智慧学习的内涵,通过创新实践不断完善智慧学习方式,对于智慧教育的科学发展,对于学习方式的变革,都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表明,智慧学习是支持和促进人在信息时代个性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内驱发展、创新发展的学习,是促进与服务社会发展的学习,是比原有学习有着更高期待、并要求人们付出更多智慧并走向更大智慧的学习,代表了人类学习的方向,由新型创新学习、联通式学习、跨界跨学科学习、新型自主学习、国际化学习、泛在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式构成。实施新型的学习方式要把握好每种方式的真谛要诀。发展创新学习要重在加强创新教育、营造创新氛围、为创新学习创造条件、尽快完善创新学习方法、加强创新学习指导等方面下功夫。联通式学习要把握联通式学习的要旨,建立大视野基础上的大联通观,掌握联通式学习规律,建构个人学习空间实现主客体之间联通,以及营造通达、“联结”文化等,宽视野、学要意、究本质、抓框架、懂精髓、打结点、活应用、科评析、思创新,是联系式学习的初步规律。

专题教育社区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简38-43

摘要:专题教育社区是以发展学习者专题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远程教育模式,非正式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在专题教育社区中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专题学习活动设计具有自身独特性。该文构建了专题教育社区学习活动设计结构模型,以模型中的四个活动设计结构要素(学习活动任务、学习活动支持环境、学习活动策略和学习活动评价)为抓手,提出了专题教育社区学习活动设计基本原则体系。该体系包括“学习活动的系统设计原则”“任务中心性原则”“‘三式’策略设计原则”“知识服务导向的学习活动支持环境设计原则”和“基于真实性评估的活动评价设计原则”。该原则体系将确保专题学习活动设计的质量,增强其目标性、完整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使学习活动更加符合学习者对专题实践能力发展的要求。

专题教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方法研究简44-51

摘要:专题教育社区是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创建的一个在线专题学习社区,它以学习者为核心,基于社会关系网络以活动为载体促进知识在个体与组织间生成与消费的一种学习共同体,是“互联网+”教育的一种社交型学习形态。自2014年4月建设以来,已经创建了167个有特色的在线专题教育学习社区,社区注册成员15万余人,访问量达到700余万人次等。这些社区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广大师生中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各社区之间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差距。该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目标分解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专题教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专题教育社区建设者提升社区质量,衡量社区水平提供指导依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38项二级指标,目前已经得到了专家的论证以及实践的验证。

基于项目作品的大学生在线同侪评价特点分析简52-58

摘要:同侪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策略,成为现阶段在线学习评价的关注热点。为了透视大学生在线同侪评价的特点,该文将同侪评价的策略应用于教学当中,设计了基于项目作品的在线同侪评价活动,主要采用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56名大二学生在基于项目作品的在线同侪评价活动中的相关行为和内容从整体参与度、评价内容、评价反馈和意见采纳以及开展在线评价与最终作品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1)在线同侪评价是一种有效的网络协作学习方式;(2)大学生在开展同侪评价时的认知深度有待提升;(3)评价内容的情感类型和认知深度均对学生的反馈和采纳行为存有不同的影响;(4)积极开展对他人的评价以及对他人的评价进行积极的反馈和反思能够对自身作品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全日制远程教学有效促进边远、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成因与启示简59-66

摘要:为加快边远、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寻找其有效发展途径,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质性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开展的全日制远程教学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全日制远程教学通过卫星、网络等信息技术,将城市优秀教师智慧辐射到边远、民族地区,为该地区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开辟出新的天地,有效地解决了困扰我国多年的偏远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其成功经验带来许多启示,边远、民族地区教育要实现大的发展,关键在于敢于突破“梯度理论”束缚,树立学生自信,引入城市巨大发展动力,名校带领薄弱校发展。全日制远程教学已经探索出一条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边远、民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

云环境下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的分层框架设计研究简67-72

摘要:教育云是未来数字化学习的基本平台与环境,它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和模式,成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的热点。该文分析了教育资源共享分层框架的设计需求,提出云环境下面向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的分层框架模型。该模型采用层次结构展示资源共享建设的全景视图,具有模块化、灵活性和可持续扩展等特点,有助于以整体观的视角推动区域教育资源建设。文章最后给出了模型在区域教育实践中的典型应用,为区域教育资源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发展添砖加瓦。

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简73-77

摘要:实验操作能力是中学理科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是新课程要求培养的重要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主要体现在真实的实验操作过程当中,只有通过对真实的实验过程进行考查,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实验能力情况。然而,现有的实验操作能力测评形式依然拘泥于纸笔测验,关注容易评价的、确定性的知识。该文以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测评为例,通过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建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测评系统模型,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和开发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测评系统,并通过专家系统等智能化测评技术的引入,实现对实验操作能力的真实、有效和智能化测评。

基于xAPI标准数据的交互式学习资源设计研究简78-82

摘要:在教育大数据架构基础上,资源可以作为学习过程数据的载体进行分布式学习,而如何设计标准化和数据化的资源,并支持适合智慧学习环境的交互过程,这是一个理想的资源形态,却也是一个难题。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作为学习分析的重要支撑,已经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交互式学习资源对学习过程展开分析,挖掘学习数据,进而更好地促进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是当前新技术支持教育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该文从学习数据的角度出发,以xAPI规范标准为基础,对数字化学习资源交互设计进行基于数据的分析,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完成基于标准数据的交互资源设计,以期在教育大数据的架构下,为交互式学习资源有效支持教育数据分析提供新方法。最后,该文提供了相关设计开发的应用案例并对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教室设计与实现简83-86

摘要:随着高校对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资源投入的增多,如何促进教学环境的全面智能化,使得多媒体教学设备得到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成为主要关注的问题。该文针对某高校目前使用的智慧教室系统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物联网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智慧教室系统架构,并给出了一种具体实现方案。现有智慧教室系统是架构在整个校园网上的巨大分布式系统,对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网关设备的软硬件要求高,因而构建与维护成本也高。新架构与实现方案利用物联网技术并结合云计算,使得网关设备只需要具备基本的套接字通信能力,而不需要使用更高层协议与后端服务器通信,从而降低了对数量巨大的网关设备的软硬件要求,有利于节省系统构建与维护成本。

语料库技术促进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简87-90

摘要:基于语料库技术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实现了新技术、工具与资源支持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该文回顾了关于技术促进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介绍了语料库关键词教学法的技术特征以及其课堂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语料库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阅读微技能,提升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并由此达到训练学生分析性思维的目的。该模式还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资源建设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内涵与设计框架简91-96

摘要:虚拟仿真技术是近年来较热门的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教育信息化及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领域。由于我国虚拟仿真资源建设起步较晚,广大研究者和实践者对其还缺乏清晰的认识,致使国内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推进缓慢。虚拟仿真资源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等特征,虚拟仿真资源设计需要在具身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一方面遵循“共研共建、虚实结合、拓展共享”三大设计理念,另一方面设计架构“‘一体两翼多平台’的资源建设体系、‘多维度’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多向度’的虚拟仿真软件和产品”三个模块,按照确定资源类型、细化设计脚本、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实施与开发四个环节进行设计架构。

“互联网+”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简97-100

摘要:微课是互联网的新产物,具有可视化、碎片化、结构化与非线性等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微课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取得了局部的效益。但纵观微课这几年的发展,其概念模糊、理解参差、质量不一、形式干涩,与微课设计初衷有很大的差异。该文对微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给出简单扼要、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概念,使微课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建立更合适学生学习的数字化资源新形态,创建新型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建设模式,实现优质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

教育技术学视域中教学设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979-2015年)简101-107

摘要:教学设计一直是教育技术学中较为核心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教学论和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者也在这一新兴的领域上不断“耕耘”,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然而,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性及身处其中的研究者所内蕴的知识、态度和信念的不同,可能会使其教学设计的研究与教学论和学习心理学中的研究有所不同。鉴于此,该文从教育技术学视域出发,以1979-2015年期间的期刊文献和图书作为分析对象,通过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发现:教育技术学视域中的教学设计研究在不断推进和深化,其中“1979-1991”是其探索和尝试构建理论体系的时期;“1992-1997”则在教学设计的某些具体环节上有了更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述,且相关研究引导着后续研究变更的方向;及至“1998-2015”,其在研究的精进、理论的更新、范围的拓展以及技术助推等层面不断深化。而后继的研究可能需要在学科的坚守、学科的共生以及研究的定位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