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与争鸣、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学习资源、教学实践与研究、技术与应用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
  • 国际刊号:1006-9860
  • 国内刊号:11-3792/G4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07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5.68
  • 综合影响因子:2.93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电化教育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国际学者对话

利用技术变革教与学——访哈佛大学教育技术专家克里斯·德迪教授

摘要:克里斯·德迪(christopher Dede)现为佛大学教育学院(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教授.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专家组成员,曾作为召集人之一参与制定2010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德迪教授长期从事技术变革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其研究方向包括新兴学习技术、教育技术政策分析与评估、教育创新、多用户虚拟环境、在线教师专业发展等。此外,他还是国际移动学习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军人物之一,提出了被广泛采用的教育创新扩展框架。德迪教授主持包括EcoXPT、EcoMOBILE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在世界一流顶尖刊物《科学》上发表。在访谈中,围绕“技术变革教与学”这一话题,德迪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他对技术变革教育的内涵、技术与教学集成、新千禧年学习风格、未来学习特征、多用户虚拟环境研究、教育创新的扩展性、数字化教学平台等问题的理解。他指出,我们应该主动采用“社会技术法(socio—technical Approach)”去认识和发挥技术在变革教育中的作用;根据技术变革教学与学习环境的不同程度,可以将技术集成分为初级集成、中级集成和高级集成三个层次;技术支持的下一代学习具有三个明显特征:沉浸性、泛在性和个性化;多用户虚拟环境在重塑人类学习上具有无限潜能,可以从多维视角、情境学习和迁移三个方面提升教育效果;教育研究要提前从深度、可持续性、传播、转换和进化五个维度,设计考虑教育创新的扩展性问题。最后,德迪教授比较了数字化教学平台与学习管理系统的区别,并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1-7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理论与争鸣

创客教育: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摘要:全球创客教育的兴起为创新教育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创客教育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终让每一个人的创意“照进”现实,其价值特征体现了以全人发展作为教育目标、以专业能力作为教育基础、以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核心、以协同环链作为教育关键。这一教育的典型模式有基于创业驱动的社会创客教育模式和基于专业驱动的学校创客教育模式两种。为了使创客教育实现预期目标,应以学龄特征及其认知发展水平为导向,形成教育目标体系;以“做中学”为主路径,构建内嵌式课程体系;以中小学、高校与政府“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为契机,打通阻碍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的教育壁垒;积极培养学校内部创客文化,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8-13

从知识走向智慧:真实学习视域中的智慧教育

摘要:智慧教育的研究刚刚兴起,人们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智慧教育内涵认识的不同导致了智慧教育研究取向的不同。该研究对当下两种智慧教育的研究取向进行分析,从本质上反思了智慧教育的缘起,并从教育之永恒性和时代性要求两个方面界定了智慧教育的内涵,认为智慧教育旨在通过智慧学习环境的支撑,为学习者提供开放的和按需供给的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最终达到促进学习者发展和提升学习者智慧的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和新的知识观对教学变革提出的要求两方面论述了教育从知识走向培养智慧的必要性。最后,从真实学习这一全新的视角论述了智慧的生成源于真实学习的观点,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真实视域中智慧教育的样态:支持个体生命活动全场域的学习需求;以真实任务的解决和学习者智慧及主体性的发展为核心;以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协同知识建构为主要形式;“人—学习环境”系统将取代“人—人”系统而成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4-20

义务教育年限延长的模拟研究:学龄人口预测视角

摘要:“是否需要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以及如何延长”这一教育政策的制定,是需要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人口等复杂系统中的诸多因素的决策行为,是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为教育决策提供支持的典型应用。该文聚焦于决策支持系统的预测模型,以展现决策模拟支持系统如何通过模型设计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决策的支持;基于人口预测的视角,采用LESLIE人口模型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学龄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根据计算机模拟预测2016-2025年的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21-26

新媒介环境对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非正式学习是与正式学习相比较而言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既是大学学习的需要,更是大学生未来从业、创业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新媒介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人类知识观的不断进步极大地促进了非正式学习的发展,使得新媒介技术支持的非正式学习日益成为大学生学校生活的新宠。该文对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新媒介对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环境、内容、方法以及学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从坚定价值认同、更新学习观念、融合正式学习、提高技术素养、完善自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新媒介能更好地服务和有效促进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
27-32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美国K-12教育转型分析

摘要:当今世界,依靠传统办学体系和常规课堂教学模式来解决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问题存在重大挑战,落实“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战略是智慧教育时代的必然选择。该文首先分析了美国K-12教育从数字教育到混合与在线教育转型发展的历程及转型动因,选择案例剖析了美国混合与在线教育的运作模式、教学模式及制度创新,提出了美国K-12混合与在线教育的启示以及我国发展混合与在线教育的建议。
33-38

我国教育领域微信应用可视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性软件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微信开始崭露头角,成为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该文通过文献研究与梳理,发现微信教育研究中学术文章数量多、发文机构种类多样、载文期刊分布离散等问题,为后续研究带来不便。因此,采用文献管理分析工具及可视化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中以微信和教育为主题,对并行逻辑检索结果进行定量梳理与定性分析,以解读我国教育领域微信应用研究热点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我国教育领域微信应用现状可以分为大学生人群、微信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主要研究领域,以及高校、教育影响两个发展研究。同时,在思想教育、微信应用研究、大学生与高等院校、微信应用与管理、网络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方向呈现集中研究态势。
39-43

网络课程内容组织的实效性研究——以北京开放大学的电子商务类课程为例

摘要: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实施,电子商务行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电子商务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但电子商务类专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却相对滞后,人才供给矛盾愈发凸显。教育的开放性和教育功能的多重性客观上要求高校深入推进电子商务类网络课程建设,利用网络课程的方式来解决目前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瓶颈问题。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深入剖析该校理工学院电子商务类网络课程的内容组织及其实效性,提出电子商务类网络课程建设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
44-49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教育信息化

基于云架构模式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体系研究

摘要:“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作为国家教育部倡导建设的新型体系,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首先在当前流行的云服务架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体系建设模式,旨在为各类院校的大学生网络学习规划提供思路;通过效益分析法,对该体系的优势进行分析,以期使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更加了解基于云架构模式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体系的实用价值。
65-68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学习资源与技术

高校校务管理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路径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渐深入,但数据分布离散、难以统筹使用等问题是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建设完整统一、高效稳定、易应用、易管理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高校突破校务数据应用瓶颈提供了解决思路。该文分析了目前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着信息分散、应用孤岛等弊端,提出了建设综合性的一体化校务管理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解决思路,结合高校数据整合和应用需求论述了高校校务管理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并对平台的建设途径和建设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应用该平台,建立起一系列跨部门、立体式的人事、教学、学工、科研等综合服务,为学校各类用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信息化支撑,从而全面提升高校的信息化综合能力。
69-74

基于Web视频文本轨道技术的英语学习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非正式学习的视角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利用互联网进行非正式学习,以便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该文分析了目前网络上英语学习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整合Web VTT、PHP和MYSQL等相关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平台。该平台能够提供视频管理、字幕管理、英语单词和语法搜索等功能,平台运行不需要任何插件,只需要支持Video标记的浏览器。最后,作者以《狮子王》电影片段为视频载体设计了一个应用实例。
82-86

职业技能传承智慧学习环境的支撑技术

摘要:智慧学习环境的云平台是职业技能传承过程中教育资源服务于大规模用户群体、支撑海量数据有效汇聚的关键。智慧学习构建的支撑技术是实现职业技能传承智慧学习环境的基础。该文在阐述智慧学习环境的内涵基础上,利用云平台第三方App Scale开源解决项目搭建职业技能传承智慧学习环境云平台,通过构建服务器集群、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在物理服务器上部署虚拟化组件Xen以及云计算管理系统,实现虚拟资源池的管理和按需提供服务。采用动作捕捉技术记录学习者在知识获取、技能传承互动、技能协作实训等过程,采用信息物理系统技术在物联网环境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人、机、物的互联与深度融合,采用大规模流媒体技术以Adobe Connect为底层支撑,实现在线学习、自主学习管理、学习内容管理等服务功能。
87-91

远程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汉语热正在全球升温。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该文提出了利用远程教育技术来弥补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翻转课堂”为主要模式,搭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平台;二是以4G网络及智能手机所支持的社交软件为主要媒介,构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三是开创特色教学模式,以大规模公开课和超链接的形式来实现课堂与课堂的对接。该文论述了将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可操作性,提出教学模型和教学组织形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
92-98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中小学教师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影响因素研究——基于UTAUT模型的调查

摘要:网络学习空间为教师所用是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该文以参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教师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技术接受的整合视角研究了影响中小学教师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研究假设,构建了研究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材料,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绩效期望和社会影响对教师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行为倾向具有积极的作用,便利条件对教师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努力期望对教师行为倾向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和教龄对研究模型中的三个核心要素具有调节作用,性别在绩效期望对行为倾向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在社会影响对行为倾向的作用中具有反向调节作用;教龄在绩效期望对行为倾向的影响中具有反向调节作用,而在社会影响对行为倾向的作用、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的影响中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提升教师培训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也为其他教师教育和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99-106

平板电脑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平板电脑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小学课堂,并引起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文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选择了北京、上海、成都、广东的6所学校,对436名学生和301名家长进行了综合性、多角度的调查和测试。研究结果发现:使用平板电脑学习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正常分布,而适当的使用周期和强度对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具有正向影响,并受到大部分家长的支持和肯定;研究的测试结果反映出平板电脑对学生的影响与学生年龄、家庭环境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107-113

高校创客型师资培养策略初探

摘要:创客运动在我国如火如荼展开,推动着国家的创新发展。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培养创客人才,必须要引进和培养创客型师资。该文首先分析了创客型师资及其特点,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高校创客型师资的现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影响高校创客型师资发展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创客型师资培养的策略,从专业教师横向合作激发创意、建立教师创客空间提高创造能力、与企业合作发展实践能力、构建适合的管理制度及发展“双师型”教师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126-130

信息化环境下分享式教学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合作精神的核心是分享,而探索和分享是人的天性。分享式教学不关注学生在知识获取阶段是自主的还是合作的,而关注他们在知识应用阶段的相互启发。该文提出了一种信息化环境下分享式教学的典型模式,该模式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在之后的展示、评选、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关注、比较、改进他人的学习成果,通过既定的对话规则来促进优秀作业的作者与参与讨论者之间的对话和理解,从而保证分享的有效性。
131-135

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摘要:移动通讯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的迅猛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平台,将微信这一新媒体交流工具应用于大学英语的移动学习,能够提高学习弹性,构建更加良好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氛围,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在对微信与移动学习概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微信软件应用于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并对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语言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模式和以教师为引导的师生情感补给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实践的角度、在多个层面上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策略。
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