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与争鸣、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学习资源、教学实践与研究、技术与应用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
  • 国际刊号:1006-9860
  • 国内刊号:11-3792/G4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07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5.68
  • 综合影响因子:2.93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国际学者对话

教育技术学学科基本概念解析及趋势预测——访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罗伯特A·瑞泽(Robert A.Reiser)教授

摘要:罗伯特A·瑞泽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副院长、教育心理与学习系统系教学系统学专业负责人,曾获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杰出教学奖,2004年荣任教育学院“罗伯特·摩根讲习教授”。出版过《设计有效教学》《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与问题》等书,后者修订过2次并获多个奖项。他曾担任“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杂志”(Educational Technolog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编委会成员长达17年。他还成立了AECT的设计和开发奖项目,并担任裁决委员会的主席25年。2014年3月,应北京师范大学刘美凤教授邀请、受“仲英名家教育讲堂”项目资助,瑞泽教授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他以2012年出版的《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与问题》一书为核心内容连续作了四场精彩讲座: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绩效改进导论、影响教育技术领域的十大趋势、有效的大学教学实践,尽显教学设计大师风范。讲座结束后,本刊特邀访谈者借此佳机就一些重要问题对他进行了访谈,撰写了此文,以向读者系统介绍瑞泽教授在教育技术学学科基本概念、学科趋势预测和有效教学三个方面的学术思想。
1-6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理论与争鸣

智慧校园的智慧性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认识的加强和对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应用的深入,大家对信息化校园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智慧校园地出现,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信息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期望,回应了政策层面的要求。然而当前对智慧校园的研究,在理念层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存在想当然、简单化的倾向。该文通过梳理研究现状尤其是对参考模型的解析,基于智慧校园智慧性设计的构成要素和智慧表现,对智慧性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原则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改进的智慧校园参考模型,为当前的智慧校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7-12

为什么要研究一致性而不是有效性?

摘要:有效性研究一直是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古今中外大部分教育研究都在证明某种教育行动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某种教育干预在某种研究情境下令当事人满意的程度。它也是近年来盛行的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DBR)的关注点。然而,受制于学习者特征和学习环境千变万化等因素的影响,有效性研究难以重复、迁移和推广,也无法生成可证伪的知识。有效性研究终究在理论建构方面一无所获。因此,该文提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以设计为中心的研究(Design-Centered Research,DCR)。与DBR不同,DCR强调一致性研究。一致性研究关注的是不一致的真实来源和缺陷分析,从而能够生成可证伪的知识。该文深入探讨了有效性研究与一致性研究的差异、一致性研究的一般过程和一致性的计算方法,以供教育研究同行批判和参考。
20-23

中小学生信息化教学的学习体验调查

摘要:该文从用户体验视角出发,深入了解中小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学习体验,重新审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供参考。该文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1420位学生进行研究发现:学生在富媒体环境下的学习投入程度相对更高;学生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感知和效果评价之间存在矛盾;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相应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城市学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相应学习能力具有明显优势;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小学生更加积极;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存在性别差异。文章建议要推动从注重教的信息化转向注重学的信息化、研制面向学生的信息化教学评价标准、注重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协调性和综合性。
24-28

构建语言学习型社交网络的理性思考

摘要:社交网络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语言学习中,为在线语言学习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该文从对促进语言学习的要素和社交网络的特性梳理入手,分析了将社交网络应用到语言学习中的可行性及媒介优势,并通过对语言学习型社交网站Livemocha案例的解析,提出了语言学习型社交网络中的三个关键点:学习同伴、交互空间、学习活动,最后就这三个关键点论述了构建语言学习型社交网络的理性思考,旨在为语言学习型社交网络的设计与构建提供借鉴,通过合理的设计有效地促进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29-33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教育信息化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评价——以东北地区为例

摘要: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研究是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基于马云鹏教授提出的教师专业知识基本框架,结合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建构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框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评价模型;然后运用评价模型的指标层设计调查问卷,对东北三省403名在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总体偏低;在专业知识中学科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好,其次是一般教育教学知识,再次是学科教学知识,最后是信息技术学科知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群体的专业知识和其中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呈反“S”曲线分布,学科课程知识、一般教育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接近直线分布;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存在低分非均衡型、低分均衡型、高分非均衡型、高分均衡型四种类型。期望该研究能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和专业知识标准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34-39

全媒体语境下日本小学媒体环境和媒体应用的现状与趋势

摘要:媒体技术的急速进步带来了教育现场的媒体环境和媒体应用的变革,掌握发达国家这一变革动向对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教育媒体环境和应用体系有很大参考意义。该文对日本全媒体语境下的日本小学媒体环境和媒体应用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回顾了日本教育信息化的动因与主要进程;并基于NHK一项大规模调查数据,对日本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媒体应用现状、课堂媒体环境和教师的媒体利用频度、媒体教材的使用情况以及学科中媒体教材的使用差别等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日本小学未来媒体环境和媒体应用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40-44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信息动态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在京

摘要:8月9日,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成果《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会。
49-49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时代开放大学课程辅导教师角色定位与职能转变实证研究

摘要:课程辅导教师是影响开放大学教学质量、学习完成率和学生满意度的关键角色。网络教育时代,为适应社会对开放大学教育服务定位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我国开放大学建设所推进的系列教学改革势必会冲击传统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中课程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职责与能力要求。该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采用DACUM工作分析、问卷调查、访谈与观察等方法对北京开放大学辅导教师角色定位与职能需求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开放大学课程辅导教师需要同时扮演远程教学与学生支持双重角色,承担更多课程教学设计工作,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角色,并具有角色融合、团队辅导等发展趋势。该研究定义出辅导教师七项职能,并对其核心职能与辅助职能、如何开展协作教学、远程辅导重心与对象转变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该文希望对我国开放大学课程辅导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能力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研究依据。
50-58

社会资本理论视域下MOOC课堂互动策略分析

摘要:近年来在线教育的发展备受瞩目,尤其MOOC的兴起更是助推了在线教育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如Coursera、Udacity、edX等平台同时吸引了近千万的注册用户参与学习。当前针对MOOC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其理论根源和发展趋势层面,实际上MOOC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高等教育的各专业学习当中,甚至有的高校已经先行一步互认MOOC学分,这些研究与当前形势不对称。该研究就是本着打破这种局面,通过分析发现MOOC课堂互动是在社交网媒环境下发生的行为现象,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结合网络本身和人的自身因素分析社会网络中的现象问题。通过剖析MOOC课堂互动的网络结构、网络关系、信任、认知,解析其课堂互动引发的知识生成和知识转移现象,然后提出针对优化MOOC课堂互动的网络结构和关系网络的形成、增加MOOC课堂互动的个体间信任、减少课堂互动中存在的认知障碍和噪音干扰的四个优化策略。
59-66

学生信息搜索的内隐与外显策略对网络学习绩效的影响

摘要:该研究在对青少年信息搜索策略的研究成果梳理基础上,探讨了内隐策略与外显策略对网络学习绩效的影响,提出了引导学生正确查找网络资源的方法。该实证研究发现:内隐策略与外显策略的相关性因子较少,二者是相互独立的;内隐策略的“选择主要观点”因子与融合性指标有显著正相关性,“评价因子”与健全性和总绩效有显著正相关性;外显策略的“浏览结果时间、略读时间因子”与搜索结果存在显著负相关性,“采用网页数目和精读时间因子”与搜索结果存在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精读时间和评价是显著预测搜索结果的健全性、总绩效的变量,精读时间和采用网页数目是显著预测丰富性和融合性的变量。
67-71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学习资源与技术

微课程设计要素探讨

摘要: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微课的研究视角从理论分析转移到了实践模式,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该文首先对以往国内外有关微课程设计的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总结出设计微课程时需考虑的关键要点;然后结合多元文化教育、新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学习通用设计等先进理念,从对象、内容、应用、技术四个角度来考查微课程的设计要素,建构起微课程设计要素的系统结构。
72-77

北京市中小学生数字学习资源需求状况研究

摘要:数字学习资源需求泛指在学习过程中使用者愿意并且能够获得的数字学习资源的总和。数字学习资源需求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变革的内在动力,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该研究采用大数据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市全部区县的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7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数字学习资源需求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市中小学学生最需要的数字学习资源正在从传统资源向新型辅导类资源转变,呈现出个性化趋势;在年级分布上呈现出不规则的“M”型,但在资源需求和使用的丰富程度方面呈现一定差异。文章呼吁加强资源需求的“精确定位”和资源供给的“按需推送”,推动教育资源要素配置方式的转变,切实对缓解北京“学位”紧张和“择校”热潮做出积极反应。
84-87

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

摘要:智慧校园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在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加强智慧校园的顶层设计,构建智慧校园建设的通用架构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智慧校园中开展典型应用对于推动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进程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了探索智慧校园的建设模式,该文在分析智慧校园的内涵特征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该模型从下到上依次分为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和服务层,通过构建信息标准与规范体系、运行维护与安全体系来保障智慧校园的规范建设与运行维护;然后从智慧教育、智慧科研和智慧管理方面分析了智慧校园的典型应用,为智慧校园的示范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88-92

基于探究式学习的在线实验设计与研究

摘要:在线实验对于工科远程教育、多校区之间的实验教学和高校间实验共享都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新型的实验形式,在线实验不是传统实验的简单网络化,其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在线探究式学习策略以及对学习者实验行为的记录与反馈,在基于数据整合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在线评价。这种思想体现于在线实验设计、开发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对于在线实验中实现工程化的实验教学理念有着重要作用。该文以国内外典型在线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为例,主要从实验方案探究学习、实验操作过程探究学习等方面来说明探究式策略于在线实验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基于过程考核体系来评价在线实验中探究式学习的效果。
100-104

增强现实学具的开发与应用——以“AR电路学具”为例

摘要:增强现实学具将虚拟信息融入真实学习环境,使信息的呈现既能与真实物理空间对应,又不受学具真实属性的约束,弥补了传统学具的诸多不足。增强现实技术融入学具的开发,能够向学习者提供降低认知负载的知识访问接口,从物理感知、认知、情境三个维度拓展了学具的应用。该文通过“AR电路学具”的开发与应用,介绍了增强现实学具需求分析、设计、开发、调试与分布的完整流程,给出了相应的技术选型方案和开发实施路线,提供了实际应用方案。增强现实学具的研究可以强化学具的助学功能,拓展学具的应用范围,丰富教学工具的表现形式与互动手段。
105-110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知识管理行为研究

摘要:教师知识管理的研究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热点课题,而且知识管理一直被视为实践社区的一种重要使命。该文以“北京市东城区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项目(第二期)”中的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对为期半年的教师在线实践社区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与内容分析,重点研究了核心人物和边缘人物的知识管理行为,发现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形成了一个稀疏的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为主要形式的社会网络结构;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核心人物和边缘人物的知识管理行为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并通过访谈法提炼出了核心人物的典型知识管理行为。
120-125

Web2.0环境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构建

摘要: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基于原创的研究学习、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而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往往不能体现教师学习的上述特征。该文结合Web2.0技术主动创造、共建共享的特点,依据教师学习的六大特征,在培训系统理论、绩效理论等的指导下,从组织—人员—任务三结合的培训需求分析、学员参与的系统化培训方案制定、“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过程、内部绩效与外部适应绩效相结合的培训绩效评价及培训后继工作等多个方面建构出Web2.0环境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
1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