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与争鸣、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学习资源、教学实践与研究、技术与应用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
  • 国际刊号:1006-9860
  • 国内刊号:11-3792/G4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07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5.68
  • 综合影响因子:2.93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电化教育 2013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理论与争鸣

数字化阅读对未成年人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数字化阅读是以数字化媒介为信息载体的阅读方式。作为数字时代未成年人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重要途径,数字化阅读行为对未成年人的认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该文采用李克特量表,以数字化阅读经历丰富者为研究样本,从注意、感知、记忆、思维与问题解决、言语与想象这五个层面实证分析数字化阅读对未成年人认知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结果表明,相对数字化阅读的“浅阅读、注意力分散、信息干扰、言语能力退化、阅读疲劳”等主观质疑,数字化阅读对未成年人的认知发展更具积极意义,表现在:非线性内容结构有利于注意力的保持和发展,多媒体表征有利于个体多通道感知和记忆内容,丰富的信息情境和策略有利于提升未成年人的思维水平,多样化的阅读互动策略和虚实结合的阅读空间有利于提升个体的言语与想象能力。针对其消极影响,需要从内容提供、阅读服务、技术体验、教育引导、素质提升和阅读推广等多个方面引导未成年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数字化阅读。
6-11

微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

摘要:便携式个人学习工具与无线移动通讯技术正逐步走进学习者的生活,并推动着学习方式的悄然变革,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学习领域产生了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无缝学习、智慧学习、微学习等新兴学习方式,引领着学习革命的新浪潮。其中,微学习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国内外学习专家的普遍关注,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该文首先厘清微学习的内涵、特点和理论基础,并比较微学习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微课程等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描绘并评述十年来微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由此预测了微学习的未来发展趋势。
12-20

基于知识可视化的移动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移动设备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成为今后学习发展的趋势,基于社交网络的移动学习环境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而当前大多数研究案例存在学习资源过于零散、不利于学习者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难以开展教学设计等问题。该研究基于知识可视化研究视角,采用系统开发方法,阐述了基于知识可视化的学习环境设计思想及轻课堂移动学习环境的架构设计,并就其功能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本研究后续需要着重解决的两方面问题。
21-24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教育信息化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研究现状分析及信息化趋势思考

摘要:该文在对2000年至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chool,简称PDS)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在我国并未实现其预期的教育价值。文章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在我国面临的研究与实践困境进行了归因分析,认为规模较小、文化冲突、制度缺失、对现存师范教育的过度依赖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脱节是阻碍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因;从信息化为教师专业展学校(PDs)发展带来的机遇、实施特点、评价等层面对其信息化趋势进行了阐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发展中存在的系列问题,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目前相关研究薄弱,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研究亟需深入。
25-29

基于信息流的面对面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

摘要:协作学习在教育研究中越来越受关注并且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交互是协作学习研究的焦点和核心。传统的交互分析方法大多从言语行为的视角对交互过程进行分析,然而,这类分析方法与交互效果难以建立直接的联系。该研究把协作学习系统看成是信息系统,关注这个系统中的信息流,通过121个样本证明了基于信息流的面对面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分析协作学习的交互过程,而且能够有效预测交互的效果。
30-35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

教育虚拟社区凝聚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教育虚拟社区凝聚力是影响和支配教育虚拟社区成员在社区中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该文在基于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的教育虚拟社区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教育虚拟社区凝聚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教育虚拟社区凝聚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社区平台因素、文化因素五大方面。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文章从社区教师角色、社区平台、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增强教育虚拟社区凝聚力的策略性建议。
44-53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教师专业发展

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教案编制的质性研究

摘要:教案的编制蕴含了教师丰富的设计思想和实践智慧,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展现方式之一,对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采用质性范式,深入一线学教学实践,对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教案编制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新手、熟手和专家)教师教案编制的关键特征(包括对教案编制的真实态度、编制教案的思维方式、教案编制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发现了影响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教学设计专长水平提高的因素:(1)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均缺乏课程意识和课程设计能力;(2)不同学科的教师需要具体的与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支持;(3)缺少知识与经验是制约新手教师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4)4囿于经验和方法层面是熟手教师教学设计的瓶颈;(5)缺少学科教学理论指导是影响专家教师教学设计专长提高的重要因素,
66-73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学习资源

支撑高中生物学习的互动交流工具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互动交流工具应用于教学,较好地支撑了协作学习与个别化指导,但是这些互动交流工具普遍存在无法就学科内容进行深入沟通与协作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互动交流工具类别及主要问题,然后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话理论”及“教学交互”为依据,提出了面向学科的互动交流工具模型。接着以高中生物为具体学科,进行了包括会话发起与管理功能、多媒体插入及编辑功能、仪器插入与编辑功能、图表插入与编辑功能、虚拟仿真实验共享功能、仿真工具、白板讨论工具及圆桌研讨工具等功能的互动交流工具设计,并对其中的部分核心模块进行了详细阐述。
86-90

关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环境为教学资源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迅速而巨大,使得对优质教学资源的认识和研究变得更有意义。该文就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思考,从优质教学资源的定位、标准、建设取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力求清晰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认识,明确优质教学资源建设途径,实现教学资源优化目标。
91-94

建构零存储空间的学校“云”资源库

摘要:学校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是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高、维护成本高成为学校教育资源库难以快速普及的关键因素。同时网络海量的视频资源分享又在迅猛发展,如何建设一个技术要求低、资金投入少、维护成本低的教育资源库成为大多数学校困惑的一个主要问题。借助视频资源分享技术,该文通过实例阐述如何建构一个低技术、低资金、零存储空间、人人参与的学校“云”资源库。
98-100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教学实践与研究

融入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摘要:信息技术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普遍,而融入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设计在实践领域有着较强的随意性,因此亟待拟定融入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设计标准。该文从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现状出发,提出标准假说,然后通过专家问卷、访谈,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融入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设计标准”,旨在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101-104

平板电脑在小学“1:1”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摘要:平板电脑的技术特性契合了“1:1”数字化学习需求,因此平板电脑成为当前开展“1:1”教学的主要支持工具。该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小学“1:1”课堂中应用平板电脑促进了学生参与度、支持了学生探究性学习并提高了课堂信息交互效率,认为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核心价值存在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之中,未来应该充分发挥平板电脑作为认知工具的作用,在泛在学习、情境学习、碎片化学习方式中探讨平板电脑的创新教育应用模式。
105-110

基于TPACK框架的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以“植物与能量”一课的设计与应用为例

摘要: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是美国教育者在反思以“技术为中心”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提出和发展的,是当前最受美国教师欢迎的课堂教学有效整合方式。为了进一步研究TAPCK在中国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并推动中国的教学改革,笔者通过小学六年级科学学科的实证教学探讨了确定TPACK要素之间关系的策略,即何时、何处使用何种技术进行教学;进行课程设计的策略,即主题分析、学生特征分析和TPACK各要素的有效融合。通过TAPCK方式进行有效教学,教师不仅要认清TAPCK的非良构特性,而且还要培乔自己相关的素养能力。
111-116

基于学科本体分析的整合方法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例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广大一线教师必然面对的课题,只有有效、深入的应用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力的发展。该文通过对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进行学科本体知识分析,系统梳理学科教学需求,然后以信息技术能为教学提供的支撑模式为线索,梳理可能的应用方案;通过对具体学科的教学分析,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信息技术深入应用思路和整合方法。
121-125

农村初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及免疫治疗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网络技术在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互联网带给人们快捷方便的同时,网络成瘾也开始危害到一部分农村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农村初中学生作为特殊的网络使用人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网络成瘾患者,并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该文根据佛洛伊德的防卫机制理论分析农村初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与原因,提出应对网络成瘾的一些基本措施,对预防和治疗农村初中学生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26-128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摘要:该文从现代外语教学实际要求出发,以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着重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以期为21世纪的外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9-131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技术与应用

网真课堂体系结构及其教育传播模式研究

摘要:网真(Telepresence)即通过网络再现真实情境、传送真实感受、实现真实体验。该文研究网真技术应用于课堂教育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利用网真技术将远程课堂逼真交互共享于眼前,使本地课堂与远程课堂合二为一,进而提出网真课堂概念及构想,对网真课堂进行定义,探讨网真课堂基本特征,建立主从式和对等式网真课堂两种体系结构,研究网真课堂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网真课堂有效综合了传统课堂与远程教育各自的优势,克服了各自的不足,既能有效保证教育传播效果又能实现教育均衡,既能实现大规模受教育者同时学习,又能提供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实时交流反馈与调整。
132-136

面向3D数字校园的访问控制模型设计及其教学应用

摘要:数字校园建设水平是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具体体现。在进行数字校园的建设中,平台的安全性可视为最基础的问题。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普及,与之结合建立起的数字校园正逐渐得到推广。基于空间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SRBAC)在满足基本访问控制需求的同时,通过对空间概念的挖掘和应用,简化用户对访问规则的理解,提升用户体验。该文基于3D系统opensim,根据SRBAC模型设计实现了教学权限管理系统VE—SRBAC,并通过典型的协作化教学场景中验证其易用性及可行性。该系统也可根据应用目的调整权限分配方式.且独立的接口设计可使其灵活地应用于其他3D平台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重用性。
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