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与争鸣、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学习资源、教学实践与研究、技术与应用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
  • 国际刊号:1006-9860
  • 国内刊号:11-3792/G4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07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5.68
  • 综合影响因子:2.93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电化教育 2012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理论与争鸣

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库运营模式的动力机制设计——来自C2C电子商务模式的启示

摘要:资源库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支持基础教育的有力工具,然而从资源库的内容质量和使用情况来看,其应用效益不容乐观。随着2009年“国培计划”的深入开展,面向教师培训的课程资源库建设已在酝酿之中。作为资源库的一类。培训课程库既有专属于教师培训领域的个性,又有着和其他资源库相同的共性,如果不解决建设与运行的动力机制问题,其应用效益也必然存在问题。本文在分析C2C电子商务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培训课程库的独有特性,提出了基于全新动力机制的培训课程库运营模式。在这一运营模式中,教育行政机构将经费投入与政策要求并重;由购买资源变为购买课程学习服务;允许各类课程“生产源”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培训课程;依托专业机构进行专业化的课程评审;为校本研修的学分积累留有管理通道。此外,培训课程库中的课程还要具有微型化、学测评一体化的特点,并通过对课程的多种“属性”定义支持高水准的技术体验等等。
1-6

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论纲

摘要:传统网络化学习研究中主体性的失语、情感的失意与价值的失落催促了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的出场。网络化学习研究需要哲学关照,哲学的自身嬗变也理应走进网络化学习研究,已有的网络化学习哲学审思为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提供了可能。目前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初步建构起了以人性为逻辑起点的学理范畴,确立起了哲学一般与哲学具体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反思性、抽象性、批判性与超越性的致思特点,始终追求多重功能与多元价值。
7-12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混合学习的特征分析和策略研究

摘要:耗散结构理论是系统科学下自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混合学习的理念深受系统科学的影响,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系统的绩效。本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从系统的角度解释了混合学习的内涵,并分析了混合学习系统的特征和运行机制,最后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中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促选混合学习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高校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13-17

基于知识理解的网络课程学习活动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网络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终生学习者,而创新与实践的前提就是理解。在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中把促进理解作为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来设计学习活动,是提高网络课程学习有效性的一种很好的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理解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理解学习活动设计的策略。在设计中首先要选择具有理解价值的主题,然后根据主题针对性的设计学习活动任务,由于学习者在学习不同类型知识时,其理解知识的方式不同,因此要根据知识类型来确定学习活动方式,最后通过对理解活动的多元化、持续性评价,促进学习者不断深入理解知识。另外,本文还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个案设计,给出了这些策略在具体设计时的运用方法。
18-21

基于冰山模型的知能课程目标确定

摘要:知能课程建设为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而知能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其首要工作。本文以“冰山模型”为基础,划分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胜任力维度,并以此为框架确定了“学科教学论(信息技术)”知能课程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知识与技能、个性发展能力、社会关系发展能力和认知发展能力四部分,同时对各目标体系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期望能为知能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22-26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专题

义务教育阶段机器人模块内容标准解读

摘要: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持研制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版)》已经。本课程标准小学部分的拓展模块二为“机器人入门”,初中部分的拓展模块二为“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本文将针对两个模块的机器人课程标准进行简单介绍,并给出一些教学建议。
27-30

深圳市初中机器人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兼谈《标准》的学习体会

摘要:本文从机器人教育的意义出发,以《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为参考,重点说明了机器人教育的两大优势,简述了近来深圳市机器人模块课程的开设状况,然后详细阐述了初中机器人课程对编程环境、内容和实验平台选择的依据,最后也提出了今后的推进策略和努力的方向。
31-35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信息动态

2012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在山西召开

摘要:10月10日至12日,2012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在山西省晋中市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山西省副省长张平出席会议并致辞。出席会议的领导还有: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基教二司副司长刘昌亚,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书记刘贵友、副馆长王晓芜、丁新、蔡耘,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李金。
35-35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专题

高中网络技术应用模块解读

摘要:在2012年5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布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中,网络模块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及应用纳入了“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部分,这对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本模块的主要内容入手,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解析,提出了明确实用的教学建议。
38-39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远程教育

学习分析视角下的远程教学交互分析案例研究

摘要:远程教学交互是远程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技术的发展为远程教学交互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Web应用和移动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引起了海量数据的涌现,大数据为更为完备与全面的教学交互分析提供了新的可能。作为新近涌现出的一个研究领域,学习分析为远程交互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文从互联网技术的趋势出发,对发展迅速的学习分析领域进行了介绍。在对远程教学交互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交互分析方法的不足,以及学习分析对于远程教学交互研究的意义。最后,本文通过一个案例展示了在开源平台和工具的支持下进行学习分析的尝试。
40-46

基于本体知识管理的远程个性化网络学习系统模型研究

摘要:当前,由于远程学习系统难以突破个性化支持的瓶颈,因而对学习者的学习支持比较有限。设计并实现能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的远程网络学习系统将有助于大幅提升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本研究引入本体及其相关技术,作为实现系统个性化服务的突破口,进而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基于本体知识管理的远程个性化网络学习系统模型,该模型包括资源管理模块、领域本体构建模块、个性化用户建模模块和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块。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软件设计思路和方法分析了模型中各模块的功能及其实现的逻辑路径。经过初步的实践开发验证该模型具有可行性。此外,研究过程中提出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多种形式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应用的实现逻辑等对其他相关研究具有可借鉴的价值。
47-53

云计算环境中的“四学”远程开放教学模式的建构

摘要:云计算环境中的“四学”(导学、助学、促学、乐学)远程开放教学模式的建构,有助于为学习者提供快捷、方便和人性化的自主学习支持服务。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案例教学及其研究表明,这种新兴的远程开放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体验新技术变革带来的学习快乐,具有相当明显的教学效果。
54-61

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对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出现了一些新的教育形式、新型的教学媒体和新型的教学环境,它使传统教育及构成教育的多个要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文章从复修学位加速人才培养、变革教育制度、改革答辩方式、信息网络的新贡献及视觉艺术两大知识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现代远程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的新贡献。
62-65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组织结构及生成途径研究

摘要:该文反恩经过专业学习与培训后的师范生和一线教师不能胜任实际教学工作的现状,认识到其瓶颈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相脱离,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缺失与实践性技能的匮乏。为此,文章对师范生以及在职教师通过何种途径获取教师实践性知识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教师进行大量的课堂观察、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该研究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包括情境、实践规则、教学理论、策略性知识、行为或语言表现,是以教学活动为载体进行整合,并且动态发展的。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遵循的是实践逻辑而非简单的认识逻辑,组织实施了以“观摩一实践—反思”为基本流程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和以“应用型课题”为载体的教师行动研究。实践证明:以“案例学习与实践”的主要方式的师范生培养和“应用型课题”带动下的校本研究活动是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有效途径。
71-75

教师网络学习的知识共同体模型及构建

摘要: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以一定的网络载体为依托,通过搭建教师学习合作的服务平台。实现教师知识的价值增值。针对教师群体特征,该文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并提出了共同体构建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研究发现: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愿景、关系、认知和干预是教师参与共同体学习的外部环境,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存在动态修正的知识流过程,包括知识挖掘、知识编码、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等环节。通过文化管理、构建“扁平化、网络化”的学习型组织以及有效的干预机制,来激活共同体的功能,以实现教师知识增值和价值最大化,从而提高教师知识的科学管理,实现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82-85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学习资源

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为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特色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将优质教育从在校学生延伸到社会大众,将教育的外延从学校教育延伸到终身教育,使我国教育事业从普及化走向优质化,本文针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环节中的选题研究、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研究、拍摄与后期制作、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评价体系和宣传与推广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高等学校调整有关的教育理念,向社会公开、共享教育资源,使社会大众更加切实地体会到大学在服务社会、传播知识、引领思想和价值导向、培育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期望更多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与全球顶级名校的网络公开课一样,让全世界共享,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86-92

基于远程学习者特征和需求的学习包教学设计——以“英语Ⅲ(2)#”课程为例

摘要:资源建设是发展远程开放教育的生命线,信息技术是远程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特色,从远程学习者实际情况出发、适应学习者特征、符合学习者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设计是打造高质量资源的保障。本文从教学设计的定义入手,结合“英语Ⅲ(2)#”课程学习包的资源建设情况,分析教学设计各要素,详述该课程学习包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最后用Z检验的方法证明了该资源的有效性。
93-98

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校本、校际循环系统模型研究与实践

摘要:文章利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学校分布区域性特点和相关评估数据,提出基础教育资源所具有的校本循环和校际循环的特点,分析和研究两种循环模式在丽水市基础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势、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与方法,从而实现教育资源互补和扩展的目的,达到丽水市基础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文章提出的建议对于分析与指导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探讨信息技术环境的多媒体支持下促进协作学习和教师培训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