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试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测试杂志

《中国测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测试理论、测试方法、测试仪器、测控技术、性能测试等。
  • 主管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4-5124
  • 国内刊号:51-1714/TB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26-260
  • 创刊时间:197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
  • 综合影响因子:0.58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测试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2πα、2πβ粒子发射率副基准装置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为解决目前在用的α、β平面放射源活度计量检定和校准问题,保障α、β污染检测仪的量值准确性,对2πα、2πβ粒子发射率副基准装置进行深入研究,更新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研制大面积的流气正比计数装置和高速计数器,提高整个系统装置的分辨时间,拓展测量范围。该系统首次采用实时数据处理技术去除异常数据,提高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减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实验结果表明:整体装置系统稳定,测量过程实现自动化,优化数据处理、不确定度计算评估,为国内计量部门、专业实验室提供量值溯源和检测服务。
1-4

延性材料全阶段单轴本构关系获取方法

摘要:材料拉伸直至破坏的单轴本构关系对于材料与结构的大变形分析和裂纹问题中的变形行为研究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将实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获取材料拉伸直至颈缩破断全程本构关系的新方法——TF法(tensile test-finite element method)。通过构造初始微小缺陷实现拉伸试样的颈缩有限元模拟;应用自制对中夹具,结合DIC(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方法和应变传感器来测量材料拉伸全程的标距位移、试样颈缩根部直径和颈缩区轮廓线;应用逐步逼近原理并借助开发的ANSYS APDL命令流程序实现材料全程单轴真实本构关系求解的迭代计算。应用TF方法得到的全程材料本构关系对SS316L和T225NG合金拉伸试样的颈缩行为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颈缩区两端的载荷-位移曲线、最小截面直径-位移曲线和颈缩区轮廓线的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对SS316L小曲率半径漏斗试样的载荷-位移曲线的模拟结果也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还给出SS316L和T225NG合金两种材料的Ramberg-Osgood全程单轴本构模型参数与等效破断应力应变,讨论两种材料单轴拉伸试样破断时颈缩根部横截面的应力分布。
5-13

重水堆压力管热室内直径测量技术研究

摘要:针对重水堆压力管辐照后具有较强的放射性不能直接测量等问题,采用一种在十字定位基础上的比较测量方法,在热室内建立一套可使用计算机远程控制的压力管内径测量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套测量系统可通过热室外操作吊车和机械手实现压力管的装卡,系统的重复测量准确度在0.4μm以内,绝对测量准确度在±3μm以内,该套热室内测量系统符合压力管内径测量的检测要求,可进行辐照后压力管尺寸测量工作。
14-16

钢板表面球形孔电磁超声检测信号特性分析

摘要:针对储罐底板表面腐蚀坑类缺陷定量化检测的技术难点,利用电磁超声非接触、无需耦合剂的特点,采用自行研制的表面波传感器对钢板表面模拟腐蚀缺陷的球形孔进行扫查检测实验,详细讨论检测信号特性,并提出利用信号衰减起始点对钢板表面球形孔的截面直径进行缺陷信息反演的方法。结果表明:球形孔扫查检测信号呈现共同的特征,对球形孔在钢板表面的截面直径进行反演的相对误差在17%以内,且信号直线衰减部分的斜率随孔深度的增大而单调增大。该结果有望为腐蚀坑类缺陷定量评判提供新的特征量。
17-20

316L不锈钢扩散焊接头界面孔洞蠕变扩展研究

摘要:采用损伤因子D和等效电阻率修正Derby模型,建立基于等效电阻率的扩散焊接头界面孔洞扩展动态测量模型。基于现场总线技术搭建四探针直流电位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确立蠕变试样参数、实验方法和步骤,从而实时动态地监测316L不锈钢扩散焊接头界面孔洞蠕变扩展行为。
21-24

高温电阻应变片特性参数标定实验研究

摘要:高温环境下准确测量应力应变的难点在于应变片的灵敏度、蠕变、滞后等参数特性不能进行有效补偿,导致测量误差过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高温应变标定系统,探索出一套可行的高温应变片标定技术,得到了高温应变片灵敏系数、机械滞后和蠕变等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该文研究的高温应变片在800℃时具有良好的性能,验证了固定方法以及标定系统、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提出的参数标定方法也可为同类应变片实验提供依据。
25-28

基于声强测量的卷接机组噪声源识别

摘要:卷接机组噪声源多,噪声源特性、位置分布复杂,传统的噪声测量方法难以识别出各噪声源。采用声强测量技术对卷接机组噪声进行测量,利用声强的矢量特性,测量出垂直方向上的声功率和频率特性,并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出声功率图,可以有效识别出各个测量单元区域的噪声辐射声功率与频率特性,为卷接机组噪声控制提供数据基础。
29-31

生产检验中测试材料n值的方法

摘要:针对目前测试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应变硬化指数n值无相应试验标准,但针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组中所用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测试n值需求较大的状况,采用CMT 5105万能试验机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对汽轮机密封圈材料06Cr25Ni20测试真应力—应变曲线和n值,并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n值进行统计。讨论不同拉伸速率和取点数量对n值统计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取点数量达到或超过10点时,材料06Cr25Ni20在620℃的n值的离散程度明显降低,其95%的置信区间更加精确。
36-39

基于线性补偿方式的电磁式CT负荷特性的研究

摘要:为分析二次负荷对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影响,利用电流互感器的T型等效电路建立未经补偿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误差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得出其负荷特性试验数据,进而拟合出负荷特性曲线。在分析各检定规程对电流互感器负荷箱计量性能要求的基础上,采用OMICRON公司的CT分析仪对两种不同相数和线圈外绝缘介质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进行负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对二次负荷并不敏感,当负荷误差在-13%~13%变化时,比值差和相位差的变化还不到一个修约间隔;而对低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而言,比值差最大变化超过1个修约间隔。
40-43

LED显示屏现场测试方法研究

摘要:为更客观合理地评价已安装在各种场合的LED显示屏质量,采用现场测试方法,研究探讨能正确反映其质量水平的各指标的测试方法,包括亮度、色度、能效、光污染和主观评价。测试方法的设置充分考虑到现场实际的测试条件,具备可操作性,弥补在实验室测试的不足之处,方便生产厂商及业主。
44-46

含羧基官能团杂多酸盐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摘要:设计合成氯化1-(2-丙酸基)吡啶离子液体([2-CA-PY]Cl),并通过离子交换法合成一组新型的含有羧基官能团的杂多酸盐,使用1H-NMR、IR以及XRD对合成的离子液体和杂多酸盐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测定此类杂多酸盐的酸度及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250℃左右,合成的杂多酸盐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当物质量浓度为5×10-5mol/L时,此类杂多酸盐都具有较强的酸度,其中1-(2-丙酸基)吡啶磷钨酸盐的酸度最高;可以作为此类杂多酸盐酸催化性能的理论依据。
47-51

微波消解-ICP-AES法同时测定铜铬锆合金中的铬、锆

摘要:建立微波消解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铜-铬-锆合金中铬、锆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分析条件中消解试剂、微波消解程序的优化和分析谱线的选择,并测定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其精密度和准确度都能达到标准要求,铬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0%,锆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2%,并且该方法能够同时测定铬和锆。
52-54

便携式X-荧光仪与ICP-AES联同检测废塑料金属涂层含量

摘要:提出利用便携式X-荧光仪与ICP-AES联同检测废塑料金属涂层中5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以稳定性为优化原则选择仪器的工作条件,研究共存元素的影响和酸度效应,铝、铜、锌、镍、铬等金属元素检出限为0.006%~0.009%,相对标准偏差为0.5%~1.5%,回收率为90%~106%。该方法为控制废塑料金属涂层产生的危害和污染提供更为合理的检测手段,已应用于实际检测工作当中。
55-57

茶叶中氟化物的测试方法研究

摘要:为比较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3种方法测定茶叶中氟化物含量的异同,选取低氟、中氟、高氟3种浓度水平的4类茶样共计12份,分别用上述3种方法分析并进行其检出限、测定结果、回收率、精密度的比较。结果显示:3种方法在各自检测区间内均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但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出限较其余两种方法高,不适合分析低氟的茶叶样品;分光法操作繁琐,试剂毒性大;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茶叶中的氟化物,可以涵盖各种浓度水平的茶样,并且操作简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阴离子。
58-60

呈味核苷酸含量基体标准物质研究

摘要:以市售鸡精为基体,研制呈味核苷酸含量基体标准物质。优化鸡精中核苷酸提取条件,建立有机溶剂法提取核苷酸的技术手段。以核苷酸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为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离子色谱外标法两种技术对鸡精基体中呈味核苷酸特性量值进行确定,检验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其均匀性良好,且一年内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建立基于离子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两种外标法对标准物质特性量值进行确定的不确定度评定模型,对研制的标准物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为复杂基体中核苷酸含量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了借鉴,为呈味核苷酸检测的相关国家标准制定提供技术参考。
61-64

还原法羽毛角蛋白再生材料二级结构的差异解析

摘要:建立一种解析还原法羽毛再生材料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差异的方法。对降解所得不同形式角蛋白再生物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测试,通过对其酰胺III带的分析,确定在羽毛的再生过程中所得的两种不同形式的降解物(角蛋白溶液和角蛋白凝胶)的二级结构的差异。实验证明:在角蛋白溶液中,α-螺旋占优势,含量在β-折叠之上;而在角蛋白凝胶物中,β-折叠占优势,说明这种结构的角蛋白分子之间更容易生成氢键等物理交联,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促使形成致密的角蛋白交联物。该法快速、有效、稳定和敏感,适用于检测还原法羽毛角蛋白再生材料二级结构。
65-69

UPLC-Q-TOF快速测定常见氨基酸含量

摘要:结合外标法或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建立UPLC-Q-TOF快速定量氨基酸分析方法。在无离子对试剂及衍生化情况下,实现对样品中氨基酸的快速测定。采用外标法测定时,14种常见氨基酸在其相应线性范围内,r2为0.953~0.999,LOD为0.001~0.080 mg/g,CV为1.4%~9.8%;采用Q-TOF外标法定量时,CV为1.5%~8.0%,误差为-9.1%~40%;采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各氨基酸浓度时,CV为1.4%~3.8%,误差为-3.4%~3.7%。本方法可在2min之内完成14种氨基酸的分离和定量,大大缩短分析时间。同时由于采用高分辨的飞行时间质谱,避免检测时离子间的相互干扰,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用于蛋白质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及定量。
70-73

基于虚拟仪器的再制造发动机磨合过程监测系统

摘要:为有效监测再制造发动机的磨合过程和性能,制定出适合再制造发动机的磨合规范,设计开发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再制造发动机磨合过程监测系统,分析软件利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编写,包含信号采集模块、时域分析模块、频域分析模块以及时频分析模块。通过试验证明:监测系统稳定可靠,符合再制造发动机磨合过程的振动数据采集要求。
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