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试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测试杂志

《中国测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测试理论、测试方法、测试仪器、测控技术、性能测试等。
  • 主管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4-5124
  • 国内刊号:51-1714/TB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26-260
  • 创刊时间:197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
  • 综合影响因子:0.58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测试 2011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测试杂志测试理论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方法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覆冰现象非常普遍。严重的覆冰情况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针对现有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输电线路覆冰的监测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其实现方式。该系统通过摄像机采集覆冰图像,进而对图像进行边界检测处理,测量出覆冰厚度;覆冰图像及覆冰厚度通过GPRS无线传输方式发送到监控中心,由监控人员做出相应的处理。实验表明,该监测系统能够实现输电线路覆冰的在线监测,且性能稳定,精度较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4

固冲推力测量进气管路振动特征研究

摘要:针对冲压发动机地面直连式试验推力测量数据振动现象,利用LabWindows/CVI编程对实际推力测量试验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探讨了进气管路失稳条件,给出了横向振动固有频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波纹管进行了模态计算。分析表明所述振动问题主要诱因为垂向波纹管的横向振动与轴向波纹管轴向振动,提出了改进方案,多次发动机热试验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5-8
中国测试杂志测试方法

利用吉赫兹横电磁波室实现电能表辐射骚扰测量

摘要:一个能进行30-1000MHz频率范围电能表辐射骚扰测量装置已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电子所初步建成。该装置成功利用吉赫兹横电磁波小室(GTEM小室)作为测量场地与骚扰能量接收装置,其特点是占地少、造价低、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各种单、三相电子式电能表及其他便携式仪表的测量。如采用较高频段的信号源和接收机(或频谱分析仪),该装置的频率范围可方便地扩展到2GHz甚至3GHz,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家标准及IEC标准对骚扰频率范围的测量要求。其测量不确定度主要受限于所使用的干扰接收机或频谱分析仪,在低频段(100MHz以下)还受限于GTEM小室接收系数AF的测量与校准。
9-12

基于电压灵敏度的模拟电路节点选择策略

摘要:测试节点选择问题是当前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以节点电压灵敏度定义为基础,对电路中的故障状态进行模糊划分,定义测试节点上的电路故障模糊集,提出故障诊断能力指标的概念,并用其描述节点对故障的区分能力。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新的测试节点优选方法,最终实现以最少的节点数目覆盖最多的电路故障的目的,应用实例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13-16

基于扭杆摆的汽车动力总成惯量参数测量实现

摘要:针对传统测量汽车动力总成惯量参数的繁琐操作,依据扭摆测惯量原理,设计了一个由称重传感器支撑的可升降的扭杆摆平台,利用三坐标仪建立动力总成坐标系,根据平台与总成上一些特征点的空间位置关系,求得任意姿态下动力总成坐标系各坐标轴与平台转轴的空间夹角,进而求得过动力总成质心惯量参数。标准块测试数据结果表明,利用该测量方法能够测得动力总成的惯性参数,且具有较高精度。
17-20

X射线影像对比度细节体模的设计

摘要:为了评价医用X射线摄影影像质量,设计及制作了一种对比度细节体模。利用X射线透过物质时其透过剂量随物质厚度的增加呈指数减弱原理,在与肌肉组织对X射线减弱特性基本等效的有机玻璃板上加工不同大小和深度的圆孔而制成。对比度细节圆孔在对比度阈值区域精密分布,对比度细节从0.3~80.0mm,同时提出了对比度细节体模影像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及体模的应用。该体模使用方便,指标计算简单,适合对X射线影像质量的对比度及空间分辨率的综合评价。
21-24

高速比例电磁铁动静态特性测试系统的研究

摘要:为了实现对高速比例电磁铁的动静态性能测试,根据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原理,设计实现了基于Visual Basic的电磁铁测试系统。根据比例电磁铁的物理特性,搭建测试用试验平台,通过研华PCI1710进行数据采集,重点测试电流-力、电流-位移等静态特性和力响应、位移响应等动态特性。实验表明,该测试系统性能稳定,操作简单,有良好的测试精度和灵敏度。
25-29

油气分离器的声发射检测研究

摘要:结合声发射技术特点,针对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特征,提出了用声发射检测的平面定位方案。讲述了检测前的准备工作;通过采用两次加载,对比两次实验中的采集数据,结合凯塞尔效应的原理,综合分析了检测中的噪声来源,指出从保压阶段的采集数据中提取有效信号,并根据有效信号判断缺陷的性质;最后给出检测结果和提出目前在油气分离器检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工作方向。
30-33

蛋白质分子量测试方法概述

摘要:分子量是蛋白质主要的特征参数之一,近年来其测试方法发展十分迅速。该文概述了目前蛋白质分子量测试中应用最广泛的凝胶电泳法、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激光光散射法以及生物质谱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发展现状等。
34-37

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摘要: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沈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学会和高等学校联合承办的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年会,从2003年至2010年分别在沈阳(沈阳工业大学)、大连(大连交通大学)、金华(浙江师范大学)、贵阳(贵州大学)、秦皇岛(燕山大学)、焦作(河南理工大学)、桂林(桂林理工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连续举办了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由于投稿地域分布广泛,会议学术气氛浓厚,组织规范,在相关学校、各位作者和热心朋友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国内仪器仪表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会议。
37-37

盐雾试验对镁合金表面工艺处理技术影响的探讨

摘要:盐雾试验是一种主要利用盐雾试验设备所创造的人工模拟盐雾环境条件来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环境试验。盐雾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的耐盐雾腐蚀性能,而盐雾试验结果的判定正确与否是衡量产品或金属抗盐雾腐蚀性能好坏的关键。该文概述了镁合金经化学氧化等表面工艺处理后,经人工模拟盐雾试验揭示出由处理工艺引起的环境适应性问题,证明了盐雾试验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38-40
中国测试杂志测试仪器

声波测井仪井下数字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摘要:交叉偶极阵列声波测井仪是目前主流的先进声波测井设备之一,但在测井过程中难免存在噪声干扰,对测井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在利用Matlab对大量实测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噪声的规律和特点,提出时域滤波和频域滤波相结合的方案。时域上采取限幅平均滤波法,频域上选择具有线性相位的FIR滤波器。利用Matlab滤波器设计与分析工具箱获取滤波器系数,借助DSP软件开发环境CCS,用汇编语言设计了基于DSP的井下实时FIR数字滤波器。现场测井试验表明,该滤波器对测井信号中存在的噪声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满足测井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41-45

毫米波系统内场测试仪方案设计

摘要:基于某毫米波系统实际项目,针对将故障隔离至内场可拆卸单元的要求,设计了基于CompactPCI总线的测试平台,具有高速度、高性能、高可靠、高可用、标准化、模块化的内场测试仪测控系统。在阐述内测仪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系统组成和软件设计在内的设计方案,并结合内测仪的工作过程,重点阐述了该测控软件中开关切换操作、测试报告管理、多线程技术与超时机制等关键环节的实现方法。
46-48
中国测试杂志测控技术、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零件尺寸检测系统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尺寸检测技术的不足,在嵌入式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可视化、便携、人机交互性良好的零件尺寸检测系统。重点阐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软硬件的实现方法,最后通过实验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验证。采用ARM9处理器、嵌入式WinCE操作系统、通用的串口通信作为数据传输接口,在尺寸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提高检测的精度和工作效率,可靠性高且操作便捷。
49-52

利用控制图技术实现测量标准的质量控制

摘要:针对测量标准性能在两次送检之间的核查问题,通过控制图原理的分析,以实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控制图技术在实现测量标准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利用经常性的核查测试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控制图技术实现对测量标准状态的监控,从而实现测量标准的连续质量控制。并从核查标准的选择、初始过程参数的建立、过程参数的调整、失控后的处置等4个方面分析了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计量人员开展测量标准的核查提供参考。
53-57

船舶发电机组负荷突加突卸测试系统设计

摘要:针对船舶发电机组负荷突加突卸时间短、波动大、不易测量的状况,采用NI公司的数据采集卡USB6009为核心构建了船舶发电机组测试系统的硬件。基于LabVIEW开发环境,研究了其软件设计并作了相应的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验表明,该测试系统界面友好,性能稳定,有良好的实时性和测量精度。
58-61

精密电位计独立线性度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摘要:为了实现对精密电位计独立线性度参数进行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测试,利用运动控制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结合最小二乘线性拟合算法,设计实现了一种电位计独立线性度自动测试系统。测试结果分析表明,该测试系统能够达到某军标要求,测试精度达到0.1°,自动化程度高,满足实际工程应用提出的测试要求,体现了测试系统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
62-64

基于现场总线的汽车检测线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研究了基于CAN总线的汽车检测线控制系统结构和检测流程,设计了基于PCI的CAN适配卡和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化、自动化的检测设备,分析并设计了控制系统软件。该系统将控制功能延伸到检测设备,实现了系统的全分散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自治性。检测设备通过总线进行双向、多节点的全数字通信,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