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Adult Education

  • 37-1214/G4 国内刊号
  • 1004-6577 国际刊号
  • 1.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成人教育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成人教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广角、管理论、调查、应用研究、域外扫描、课程与教学、继续教育、教师发展、乡村振兴

中国成人教育 2017年第1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学科建设
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化建设研究4-7

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了教师教育学科化发展。当前教师教育学科化发展存在学科概念体系不完善、学科性质界定不清晰、缺乏应有的学科制度、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高水平专业学科研究团队等。鉴于此,应从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学科队伍建设以及学科研究水平的角度探究教师教育学科化发展的新内容,从而为教师教育学科化发展找到新的路径。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学习论坛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动力机制及模型建构——基于动力学的视角7-17

摘要:动力机制的协调有序运转是驱动社区学习共同体健康长效运行的关键。当前,我国社区学习共同体广泛建立,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实践表明,这些活动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多数共同体往往昙花一现,难以长久为继。本文基于动力学的研究视角,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动机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社区学习共同体动力机制生态模型,进而提出模型在实践运行中的实现路径。通过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问题进行创生性的探索,以期全面揭示社区学习共同体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为当前现实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高校教师的非正式学习问题刍议17-19

摘要:本文聚焦于高校教师的非正式学习问题,从分析高校教师非正式学习的原因着手,论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教育目标及其可行性,提出了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模式和效度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学习方式在高校教师的生活与工作之间有着较高的契合性,它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同时,非正式学习的发展前景看好,但其机制尚待建立,其发展模式将直接影响到教师可持续发展。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理论广角
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协调发展研究20-25

摘要: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我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长期以来,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之间缺乏交叉融合和学科管理机制僵化等问题严重困扰着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成为制约相关高校实现内涵发展和奋进“双一流”目标的瓶颈。新形势下,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当积极借鉴MIT等世界一流高校学科发展模式,从优化学科布局、打造学科交叉融合平台、注重人才引进和改善学科管理等方面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建设,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继续教育探索26-28

摘要: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学习型社会构建,促进了终身教育理念的社会认同。当前,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继续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企业和高校要联合起来,制定相应发展对策,提升成人继续教育质量,推动成人教育发展,是应然和必然选择。

基于约翰·洛克教育思想的成人教育发展路径探析29-31

摘要:约翰·洛克教育思想涵盖了两方面内容:学习者对直接体验的获得与内化会受到心智因素的影响;人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和教育得以提升。因此,教育发展应积极寻求有效的途径,突破人类思维和智力发展的局限性,同时关注“无知”及其对人类的危害。文章在厘清约翰·洛克教育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及“无知论”对成人教育发展的启示,并最终对成人教育发展路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论加快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32-35

摘要: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也陷入了“唯学历论”之中。为了充分发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中的作用,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现有特点,指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桎梏所在,提出发展人民满意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改进策略。

浅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权益维护35-38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在了解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成教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损害学生权益的行为和原因进行分析,从管理体制、学生权利义务、重塑师生关系及依法治校等方面提出维护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权益的路径。

解构与续造:地方高校发展跨境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39-41

摘要:在全球化经济、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跨境高等教育对于我国地方高校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纵观目前我国地方高等院校跨境教育的发展现状,宏观引导不足、内部管理不到位以及社会参与程度不足等诸多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应从重视地方高校跨境教育的评估理论研究、加强高校内部跨境教育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加强地方高校跨境教育评估理论的研究工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及社会团体的监督作用,共同推动地方高校跨境教育的良性发展。

高校成人教育转型发展探析41-43

摘要: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的成人教育面临种种困境。外部机制环境制约着高校成人教育发展,已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高校成人教育的机制建设迫在眉睫,通过外在的机制建设推进高校成人教育的转型已成为当前成人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高校成人教育转型是一个不断累积的变化过程,需要全面开展,逐次推进,尤其是要转变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的模式。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管理论
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育的体制机制研究44-47

摘要: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育体制机制亟需不断完善,遵循系统性、渐近性以及政府、学校与企业、社会相结合等原则,设计政府主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共同育人,多方参与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碎片时间管理视角下促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48-52

摘要: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自提出至今,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在信息饱和度极高地填充了大学生可利用时间的今天,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越来越显艰巨,亟需寻找突破口。本文从碎片时间管理的视角分析了碎片时间管理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关系,并进一步探析了高校及教师推动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渠道和内容。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52-54

摘要:独立学院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后,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使应用掣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积极探索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其他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机理及实现路径探究55-59

摘要:大学生自我管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在目前的高校学生工作体制下,我国高校学生自我管理发展缓慢,也出现了种种问题,达不到预期目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梳理,并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实际进行了思考,希望能给我国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发展一些启示。

现代远程教育专业评估体系研究59-61

摘要:随着远程教育教学理论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国现代远程教育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现代远程教育专业建设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例如:专业评估体系所依据的远程教育教学法理论滞后,与学习者脱节以及与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文章在分析现代远程教育专业建设规范和标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远程教育专业评估体系。

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管理探析62-65

摘要:高校建设运营众创空间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河南高校众创空间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调查整理发现了其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局的角度,总结提出了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管理的建议实施路径。

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工作探究66-67

摘要:大数据时代为高校资产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变革,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数据对高校资产管理模式的影响,探讨了新时期高校资产管理的变革趋势,为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调查
新媒体时代中学教师媒介素养的调查与思考68-71

摘要:当今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在这种情况下,中学教师的媒介素养理应成为其专业素养的基本内容。通过对江西省2000余位中学教师的调查发现,江西省中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总体处于较好水平,表现在他们对新媒体的认识较积极,对新媒体的作用持肯定态度,并开始在教学中使用新媒体。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新媒体的认知程度尚浅,对新媒体的信任度较低,在教学中使用新媒体还不够广泛。为了有效提升中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政府要加大媒介教育的投入,学校要强化教师的媒介素养培训,教师要增强新媒介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