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Adult Education

  • 37-1214/G4 国内刊号
  • 1004-6577 国际刊号
  • 1.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成人教育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成人教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广角、管理论、调查、应用研究、域外扫描、课程与教学、继续教育、教师发展、乡村振兴

中国成人教育 2017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学科建设
当代成人教育理论创新的本源回归4-8

摘要:本源回归作为成人教育理论发展的大趋势,诉求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增长、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更新,必须与成人教育原理创新同步,改变当下成人教育理论发展中出现的重方法、轻原理,重变量、轻逻辑,重借鉴、轻原创的倾向。这也表明,在诠释成人教育理论本源回归要义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成人教育理论本源回归的现实问题,并从哲学视野下去描绘成人教育理论本源回归的路线图,无疑是当代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学习论坛
基于网络平台的成人合作学习障碍及纾困9-11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学习交流软件深度应用,使得人类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促成了网络学习这一全新学习方式的出现。网络合作学习是网络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网络合作学习借助网络优势,学习环境更加开放,可以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交流,灵活程度、开放程度和互动程度都比传统的合作学习要高很多。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成人合作学习,分析了基于网络平台成人合作学习存在的障碍,针对成人合作学习存在障碍,提出了解决对策。

远程教育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12-14

摘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是远程自主学习者学习的前提和条件,也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之一。从当前情况看,远程教育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引导改变学习者的动机、提高学习自律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取决于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使学习者对学习的需求与其外在动机趋于统一,“导学”策略的引入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理论广角
Web2.0技术:教育的解放还是破坏15-18

摘要:Web2.0技术相关应用程序和工具的普及化,给人们的交流、创造和分享信息的方式带来了重大转变。教育领域中Web2.0社交软件程序的应用,使得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变为生产者,学习的主动权和决策权重新回到了学生手中,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参与性学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完全或过度依赖于技术工具,可能会背离教育的人的本质。

“一带一路”战略下成人教育发展的动力分析与基本取向18-21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发展契机和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推进,成人教育迎来了发展春天,成人教育作用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挑战,而是更加主动地通过调查和研究,实现新的探索和引领。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发展契机面前,如何让发展中的成人教育兼具科研、教学和服务等多种功能,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各民族的全方位服务中有所觉悟和有所作为,是“十三五”期间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发展契机下,就成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进行探求,使成人教育对我国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精神塑造等方面形成更大的积极作用,进而使成人教育不但综合能力有所提升,而且使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成为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主要担当者。

跨文化教育中文化互补思想重塑文化身份的价值22-25

摘要:文化互补思想就是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与相互促进,强调理性认识,而非感性排斥。文化身份问题对于跨文化教育是一个重要问题,跨文化环境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会影响到个体对文化身份的解释、评价、理解以及自我意识,进而影响人们的跨文化能力。跨文化教育以文化互补为指导思想,可以对跨文化适应、跨文化对话等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高校开放教育资源增值效应研究26-28

摘要:高校作为优质教育科研资源的集中地,在支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引领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高校教育资源向社会有序开放,既是高等教育的职责,也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实践中,我国高校开放教育资源机制不断完善,存在教育资源开放政策缺位、形式单一等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了高校开放教育资源具有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品牌效应和溢出效应等增值效应,进而提出应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进双向社会开放、打造多元开放平台、深化校际资源开放等增值效应的实现路径。

慕课态势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助推通道研究29-31

摘要:“慕课”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了教师角色转变、课程模式再造,提升了教育质量,实现了教育公平。“慕课”理念与成人高等教育宗旨高度契合,给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瓶颈,从支撑成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慕课”特色视角,探讨了MOOCs态势下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助推通道。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管理论
成人高校师资流失问题的应对策略——基于心理契约的视角32-36

摘要:成人高校面临师资流失的现实困境,单纯依靠劳动合同及经济激励已无法有效吸引、保留和激励教师。心理契约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兴理论,把它引入到成人高校师资管理工作中既有必然性,也有适切性。成人高校应完善教师招聘制度以建立良好心理契约、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师薪酬福利体系以维护心理契约、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强化心理契约、提供积极的组织支持以巩固心理契约,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

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研究36-39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通过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来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对人才的需求,是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客观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建立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的必要性,系统梳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尝试在“三重螺旋”理论的框架下,探索建立地方本科院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共赢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标杆管理的实践探索40-43

摘要:标杆管理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最易行、最直接、最实用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也是全球公认的一种管理理念,20世纪90年代起,国外高校开始引入标杆管理。本文在对标杆管理内涵与发展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高等教育标杆管理的实施步骤与途径,并进一步展望标杆管理作为科学的管理手段如何在今后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作用,为我国高校实施标杆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角色转移、大数据与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43-46

摘要:伴随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高校学生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的角色在悄然变化,学生主导日益凸显。这就要求高校改变其与学生的关系,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和教育方式。大数据应用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四种可行路径。

论高校学科质量化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创新47-49

摘要:建立学科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促进学科质量稳步提升,其改革、构建需要明确现有的评价基本原则、评价主体以及创新发展趋势。高校学科质量化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深入探寻构建新方向,从质量标准着手,逐步构建中长期质量目标和发展规划,推动评价体系的功能应用性建设。探索构建评价体系新原则要基于国家高校发展规划的层次性,注重彰显高校学科的特色性内容,强调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和学科这一宏观目标,正视学科质量差距,全面推动评价体系快速发展。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50-52

摘要: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应对高等教育“质量危机”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对经济转型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内在发展要求。建立高校教育的内部质保与外部质保的联动机制,培育高校的“质量文化”,强化质量意识,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持续诊断改进为目标的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试论普通高校夜大学生的归属感及其培养53-55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继续和补充。夜大学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形式之一,针对夜大学教学管理难以及学生对母校的疏远感、陌生感,笔者结合多年的成教管理经验和夜大学教学现状,分析探讨了夜大学生的归属感及其培养,旨在提高夜大学的教学质量。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调查
成人高校大学生成就动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56-60

摘要:成就动机是学习动机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内容,对人的行为和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论述了研究成人高校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成就动机的现状,进一步对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研究生心理危机的调研分析与应对策略61-63

摘要:随着研究生人数的日益增长,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418名研究生心理危机现状进行调研,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从对心理危机的理解和现状表现(心理危机表现、影响因素等)以及对心理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分析表明,研究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存在三大影响因素,即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自身心理缺陷、环境因素中心理支持系统缺失。研究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有效预防和干预要做到三个“转变”,即思想认识转变、教育主体转变和育人环境转变。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应用研究
大学生社会创业的风险及规避路径64-66

摘要: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生创业形式,在学术界和创业实践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可以说社会创业为分担政府职能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作为一种新的创业形式,社会创业模式还在探索之中。大学生在社会创业中存在管理、法律、市场和模式等四重风险,需要国家、学校和大学生个体三方面共同努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大学生社会创业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助推大学生社会创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