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Adult Education

  • 37-1214/G4 国内刊号
  • 1004-6577 国际刊号
  • 1.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成人教育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成人教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广角、管理论、调查、应用研究、域外扫描、课程与教学、继续教育、教师发展、乡村振兴

中国成人教育 2016年第1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学科建设
转型语境下的成人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探略4-8

摘要:“成人教育转型”,是近年来成人教育学科研究中一个集中而重要的话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关于成人教育存废与发展方向的争论,对成人教育实践和学科理论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人教育转型的话题是整个社会转型话题的一部分,它并非成人教育学科弱化磨灭的信号,相反,是成人教育学科真正走向成熟与丰满的标志,更是成人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历史性契机。如何把握成人教育转型的实践表现形态,理解不同角度和倾向的转型话语,避免转型话语下学科理解与学科发展的偏误,在坚守成人教育学科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学科发展的历史突破并实现本土化的学科体系的创造性构建,是转型语境下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也是在我国面临深刻的社会变化条件下,成人教育能否担负起自身历史重任的关键。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学习论坛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界下的终身学习建构研究9-12

摘要:终身学习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当学习被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赋予了社会化概念时,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和建构终身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作为一种动态认识论视角和理论分析方法,行动者网络理论有助于进一步厘清终身学习实践中行动者主体的利益诉求及相互关系。

开放大学微学习资源建设研究12-14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微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获取渠道更加便捷,内容更加简洁精练。为适应公众学习方式的变化,开放大学必然要加强微学习资源的开发力度,以此促进国家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

先秦“时”论视角下的教师学习探析15-17

摘要:中国先秦“时”论在强调自然性与人文性、序列性与时机性、时时性与时势性、变易性与恒常性等特质合一的同时,更突出人文性、时机性、时势性和恒常性等面向。这给我们察审“洋葱头”教师学习理论中的四个层面——环境、行为、专业认同和使命等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的哲学运思和慧识。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理论广角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及其统整18-22

摘要: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具有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共同的属性和特征,也有着不同于世界主要国家的本土化特征。由于受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影响,在发展过程、发展环境、发展方式、发展资源、发展能力与发展结果等维度上产生了一定的特殊性。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与一般性是统一的。制定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时不能只看到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性或一般性而忽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注重研究和分析特殊性才能更好地使政策制定符合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从而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终身教育理论下我国高校成人非学历继续教育研究23-25

摘要:成人非学历继续教育是我国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满足无法继续接受学历教育的成人群体的广泛学习需求,实现成人个体发展完善。开展成人非学历继续教育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推广终身教育的思想。

学习型社会地方高校成人教育角色定位及发展走向26-28

摘要:学习型社会就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在每一位社会成员需要学习时,都可以及时提供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的实际情况,树立与成人教育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成人教育教学。这有助于帮助地方高校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实现质的飞跃。

老年教育体系的解构与融合研究——基于济南市社区老年教育实践的探讨28-30

摘要:老年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提升了老年人的精神文明,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已提前1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加快老年教育建设和发展已十分迫切。在深入调查研究济南市老年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围绕老年教育的目标体系、管理体系、办学主体体系等进行分解探索研究,对当前老年教育的各类体系进行融合,提出了老年教育“三个年龄阶段”的论点,明确老年教育各阶段的目标和评价参数,明确老年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人生尊严教育”,倡导开设病人关怀、养老关怀、死亡关怀等课程,创新老年教育的体制,促进老年教育快速发展.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管理论
基于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改革31-34

摘要:结合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实践,重点对如何进行专业调研、调研结论分析、人才培养改革路径、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改革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研究,展示应用本科转型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过程,希望以此能促进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研究34-36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处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前沿,其职业能力的高低,对于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协调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方面阐述了学生工作队伍职业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分析了学生管理队伍职业能力的现状,并围绕提升职业能力从选拔聘用、培养培训、发展晋升、评价考核和自我提高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的路径。

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探析37-40

摘要: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视域下,加强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高校进行综合改革的着力点,是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需要。针对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高层次人才稀缺、队伍结构不合理、评价机制不完善和人事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可以从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分类规划、实行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举措、建立科学合理教师队伍评价机制和促进教师队伍人事管理全方位改革四个方面来解决。

优化学术环境:关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40-42

摘要: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重任,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高校在内部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体制缺漏导致了我国高校中频繁出现学术不端现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冲突,直接导致了高校中教授、专家的学术作用难以充分施展,办学质量的提升受到制约。当前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当切实落实“去行政化”的思路,为教师和专家创造适宜的学术环境,切实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将高校建设成为纯正的学术、教育场所。

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研究43-45

摘要:在市场需求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是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包含三个层次,即一次就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及就业迁移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应以“职业本位”为基础,保障一次性就业能力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经济目标;以“能力本位”为原则,将创业能力纳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估指标,拓展高等教育内涵;以“素质本位”为核心,将就业迁移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高素质“社会人”的培养目标。

强化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 提升成人教育质量45-47

摘要:教育成功的重要表现就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有效和完整的教育是包含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本文简要阐述了自我管理学习的定义和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学生在自我教育管理中的不足,提出基于学生自我管理角度的提升成人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应用型高校怎样实行“现代学徒制”48-49

摘要:应用型高校应当克服“教学管理体系不适应现代学徒制要求”“招生即招工”与学徒“双重身份”难于落实、“合作单位缺乏积极性”的制约瓶颈,确立“重构教学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搞好需求调研,合理选择专业与合作单位,理性界定学徒身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校院合作活力”的破解措施,积极实行现代学徒制。

推行艺术类省级统考的探索与分析50-52

摘要:近年来,艺考过度繁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凸显,教育部已着手对艺考招生进行改革,突出了艺术类省级统考的重要性。本文对高校艺术类招生使用统考成绩录取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使用统考成绩录取是高校艺术类招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改革方向。扎实推进艺术类省级统考均衡发展,能够更科学、高效地选拔艺术人才,有利于进一步保证艺术类考试的公平、公正。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调查
基于大学生创业技能的评价分析与对策建议53-57

摘要: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创业技能将是大学生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运用科学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对大学生创业技能的组成和含义进行界定,并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能力、个性特质和潜在能力四个维度构建大学生创业技能评价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开展实证研究,最后结合研究给出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宏观上的对策与建议。

普通高校大学生教材来源的现状及对策措施57-59

摘要:教材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载体。随着高等教育教材采购的放开,学校教材科已经失去了教材采购的垄断地位,高等教育教材来源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本文对大学生教材来源与使用效率、循环教材和复印教材使用的现状和原因开展了调研,提出了丰富大学生教材来源的具体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