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Adult Education

  • 37-1214/G4 国内刊号
  • 1004-6577 国际刊号
  • 1.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成人教育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成人教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广角、管理论、调查、应用研究、域外扫描、课程与教学、继续教育、教师发展、乡村振兴

中国成人教育 2016年第1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特稿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视阈下成人教育学科的研究与发展——第三届全国教育高端学术论坛综述4-6

摘要:今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讲话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具有深远的指导价值。为了探讨构建中国特色成人教育学科,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学科建设
我国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7-10

摘要: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历史短,规模小,类型少,课程理论性强,教学实践性弱,职业认同感低。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应建立多层次、多规格的成人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建立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成人本色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职业指导,优化导师素质。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学习论坛
“互联网+”视域下成人教育个性化学习模式探析11-13

摘要:“互联网+”推动了成人教育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变革,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加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本文在深入分析个性化学习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成人教育个性化学习模式,以期推动“互联网+”与成人教育的深度融合,满足成人教育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E—Learning环境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14-16

摘要:如今,互联网正以不可预测的速度发展着,其影响领域已从人们的衣食住行扩散到学习和工作。而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最有效手段。研究E-Learning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策略是完善大学生教育体系的一种有益探索。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找和阅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了E—Learning环境背景、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三位一体”策略以及发展前景,为解决网络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提供可参考的方案。

质变学习理论基础、建构及对成人教育的启示16-18

摘要:随着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推广,成人教育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的同时,各国也开始更加注重学习理论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而要想使成人教育在成人学习方面发生真正质性转变,质变学习理论的梳理与引入则是极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的。从麦基罗、弗莱雷和博伊德三种不同的质变学习理论出发,对质变学习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质变学习理论,提出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理论广角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探究19-23

摘要: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断冲突、博弈和平衡的过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学习型城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并寻找途径来平衡彼此之间的利益,以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建设学习型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在继续教育体系中的主体性定位与对策探寻24-26

摘要: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其凭借先进的教学设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雄厚的教育资源,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能够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专业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高校继续教育应顺应改革,使其社会服务能力与国家发展需要始终相适应。从高校继续教育改革的定位和对策等方面入手,希望对完善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体系有所裨益。

论“慕课”的物质属性及实践逻辑27-29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互联网技术普及,世界范围内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进一步催生了在线教育兴起,MOOC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了更明确地了解“慕课”的本质内涵及价值,应探求“慕课”的物质特性和实践逻辑,从根本上把握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慕课”构成要素,并进而从技术层面探寻“慕课”的教育实践逻辑,以期对“慕课”体系本土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供给侧改革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30-32

摘要:当前,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人们期望值相脱节,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不高,培养人才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借鉴经济中的供给侧改革,有助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有助于提升人才质量,有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要以创新为培养理念,将培养质量的提升作为改革的落脚点,以专业结构调整作为改革实施的抓手,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高校学科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因素探析33-35

摘要:高校学科建设社会性、职业性因素的缺失,是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现状,也是造成学科在未来发展中不能具有较强可持续性的根本原因。在当今高校职业化发展新形势下,针对学科社会职业引导作用、社会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全面建设、挖掘可持续发展因素,是改变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现状的主要突破口,也是对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形成准确判断的必然条件。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管理论
大学生毕业实习管理现状研究36-40

摘要:国内外高校对大学生毕业实习管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模式研究、制度完善上,而对于微观管理层面研究较少。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实证研究发现,实习管理服务平台亟需完善,学生个体发展的专业提升、安全教育、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都存在问题。这为下一步管理工作改进和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新路径探索——基于美国“科技之路学院高中”项目的启示40-44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各类办学模式的不断兴起,成人学历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成人学历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较为密切的教育类型,急需转变发展模式。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近些年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然而仍面临一些困境,比如,刚性的成人高等教育政策与校企合作自主性之间的矛盾、培养过程的“普教化”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校企协同发展与校企间深度融合机制缺失之间的矛盾,以致人才培养质量不能适应企业所需的职业适应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借鉴美国校企合作的“王牌项目”——科技之路学院高中的办学经验,为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生态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探析45-47

摘要:高校始终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本文基于生态学视角,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培养模式中存在一些失衡状态。通过优化高校教育系统生态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相应举措,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以期使高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行业特色院校“1+1+N”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48-50

摘要:行业特色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质量不仅直接决定着毕业生的水平与就业前景,而且也关系到所在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强调了行业特色院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拟提出“1+1+N”(即一条主线、一个方向、多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分析了其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为保证行业特色院校“1+1+N”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对教学队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及教学评价等进行全面优化。

成人教育校外工作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51-53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成人教育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在校外设置成人教育工作站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办学模式既开拓了成人教育的发展空间,解决了异地学生工学矛盾的问题,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工作站的管理经验,对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成人教育的有序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53-55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对信息素养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教育者及时获得反馈提供依据。综合国内外相关能力标准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以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研究、信息自制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团体辅导实证研究56-59

摘要: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为提高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对硕士新生进行干预,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试、追踪研究的实验设计来验证团体辅导的效果,旨在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效果。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在促进研究生人际关系和职业成熟度两方面效果明显。

内涵式发展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调查研究59-62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对于其能否适应未来高校发展的需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这是一个核心问题。由此可见,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以及发展对策展开研究,是推进该类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