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Adult Education

  • 37-1214/G4 国内刊号
  • 1004-6577 国际刊号
  • 1.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成人教育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成人教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广角、管理论、调查、应用研究、域外扫描、课程与教学、继续教育、教师发展、乡村振兴

中国成人教育 2016年第1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学科建设
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研究4-6

摘要: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始终是成人教育理论界热烈讨论的焦点话题。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但还存在着科研成果科学性不足、研究视角狭窄和实践性不强等问题。本文从成人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入手,提出了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解决当前问题的建议。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学习论坛
成人学习理论发展探究7-9

摘要:从成人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学习过程、环境以及教育者四个维度,分别以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理论、辛的量表、质变学习理论以及工作场所学习理论四个层面分门别类详细论述得出启示:明确成人学习目标,根据成人学习者实际情况应为其安排合理的教学任务,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成人教育者从多元化视角探讨教育教学工作;成人教学应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本身存在的价值,以批判的思维在理论和实践中处理问题;需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在不断累积新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技能,适应组织不断变化的任务和要求;通过社会性互动,成人学习者可以不断分享交流彼此的经验、思想和观点,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关任务。

“互联网+”视野下区域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建设研究——基于上海市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的调查分析10-12

摘要:从2009年开始,国家启动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已经有61个区被确定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机制。区域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例如: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资源与平台重复建设,各个平台之间各自为战,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缺少配套的绩效评估体系。要破解这些瓶颈问题,首先需要制定统一的数字化终身学习资源建设标准,建立用户使用数字化终身学习资源的效益考评制度,建立富有成效的不同平台之间共享数字化终身学习资源的机制,使用大数据为学习者提供个别化的服务支持。

成人教育中个性化学习的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13-16

摘要:个性化学习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以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大学生个性需求和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和对学习主体心理特征、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的研究,指导学生构建合适的学习策略。

K-12混和式学习模式研究16-18

摘要:混合学习方式是数据化时代的必然趋势,美国K-12混和式学习业已形成了转换、弹性、订制等多元化模式,并积累了诸多历史经验。通过对美国K-12混和式学习模式、基本特征进行一系列剖析,研究得出美国混和式学习模式具有促进学习向学习者为中心转移、强化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对个体的影响以及进一步促进学习者学会学习等特征。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理论广角
高校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研究19-23

摘要: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维持原有发展模式,面临教育市场既个性化又多元化的需求,有效供给明显不足。高校继续教育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路径、人员与产品。本文着眼于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探寻高校继续教育供给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高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24-27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未来职业人的教育组织,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和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重任。高校要突破现有以现实功用为中心、以外在形式为主导的职业文化教育模式,认识当前职业文化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困境,积极建构高校职业文化教育的结构体系;依据教育对象的差异,建设职业文化教育的多元方向;推动职业文化教育的实践化,实现职业文化教育与社会职业组织的有效嫁接。

高等教育转型下的成人教育发展27-29

摘要:成人教育前行部分依附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也必将对成人教育带来挑战,成人教育同样可以利用高等教育发展机遇完成其教育使命。

基于组织变革理论视角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三维路径30-34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追求卓越,需要上升到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力、发挥人的灵性、丰富人的想象、安顿人的心灵的教育高度。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追求卓越,应该在核心理念上提升高度,在核心力量上触及深度,在核心要素上拓展广度。组织变革理论告诉我们,核心理念决定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发展规划战略,核心力量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业务战略,核心要素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撑体系。

MOOCs发展结构下个性化教育的构建35-37

摘要:MOOCs为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是一种新的网络在线教育形式。随着时展以及网络规模不断扩大,MOOCs也呈现出新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从MOOCs的课程讲解方式、课程评估方式以及课程互动模式三方面入手,对MOOCs的课程结构进行分析,在MOOCs的课程模式中对个性化教育的构建进行相应梳理和阐述。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管理论
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成人教学管理创新探析38-40

摘要:成人教育规模扩大为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学模式、教学需求与教学管理之间的相悖进一步突出了成人教育存在的系列问题。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个体的自由发展与价值实现,是促进成人教育质量提高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在分析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其对我国成人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创新的启发进行了探讨。

论成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适应性及思维变革41-43

摘要:成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影响着成人教育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决定了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形成体系和宏观决策,对成人教育教学改革、资源共享、高效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大数据背景下成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成人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期对信息化时代成人教育发展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基于人本管理的成人教育管理模式构建研究44-46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人文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成人教育管理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本文详细分析了成人教育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教学管理激励方式和完善考核体系的个性化及公正性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在线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共赢的成人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了成人教育管理模式基于管理结构学术与行政区统一化、管理模式多层次化及创新化的发展模式。

“慕课”模式下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反思与重构47-49

摘要:“慕课”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其在推动我国教学模式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其发展面临诸如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少、经济来源单一、受教育者身份界定模糊等问题。对此,应从推动网络技术发展、增加网络资源平台数量等方面进行努力。

人文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新审视49-51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关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大力倡导文化建设的背景下,高校也应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人文主义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体现为人文关怀,突出人文素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自控能力。可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树立“人本位”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突出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大学生文体活动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学生管理融入校园文化氛围中等四个方面,研究对策。

大数据语境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再解读与再认知52-55

摘要:大数据带来的变革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推动了高校管理的变化。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大数据语境下高校教学管理的变迁,并由此引发了对大数据语境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思考,希望通过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再解读与再认知,充分把握大数据对高校教学管理带来的影响,并且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增强高校管理服务意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55-58

摘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固然应遵循一般性人才成长的普遍性规律,同时,还应该具有其特殊的成长轨迹,可将其概括为个性彰显、自主积聚、不竭创新、责任促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教务管理部门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关键部门,必须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宽松环境以及一系列完善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不断创新高校教务管理模式和增强教务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促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院校非学历教育管理者激励机制探讨59-61

摘要:非学历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型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的发展对非学历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科学化的管理者激励机制是促进高等院校非学历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的高等院校非学历教育管理者激励机制存在着激励因素激励性不够、评估体系不健全、市场参与回报不合理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管理模式僵化、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定位偏差、薪酬制度和职称制度陈旧等。要想改变高校非学历教育管理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必须改变办学方式,健全评估体系,完善激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