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Adult Education

  • 37-1214/G4 国内刊号
  • 1004-6577 国际刊号
  • 1.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成人教育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成人教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广角、管理论、调查、应用研究、域外扫描、课程与教学、继续教育、教师发展、乡村振兴

中国成人教育 2016年第1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学科建设
学科范式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研究4-6

摘要:"学科范式"是一个集合概念,包含有多个构成要素,即特定时期内的学科共同体成员所具备的共同的信念、技术、知识以及能力等的集合,具有共同性、规范性以及历史发展性的特点。伴随着人类知识形态的变化,由知识理论体系所构成的学科也必然经历这种不断变化,因此,学科范式转型的开展势在必行。在新的学科范式尚未完全成型之前,教育研究者须牢牢坚持学科的理念和学科的内部承认,高等教育研究须着眼于教育实践和问题的解决,须坚持多学科研究,取众学之所长,实现高等教育学科发展。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学习论坛
转化学习理论的成人远程教育解读7-10

摘要:转化学习理论起始于美国,指成人学习者对自身已有的意义观点或者学习行为进行转变的过程。成人学习者只有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反思和批判,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才能不断地取得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转化学习理论对成人学习者的心理意义结构、学习的类型以及不健全的意义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剖。这对于我国的成人远程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大学生社团在高校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作用——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视阈10-13

摘要:"互联网+"时代促发了高校全民阅读活动的种种变革,凸显出大学生社团在变革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引起了学术界与高校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也风生水起。本文在此基础上,从"互联网+"时代特征与高校全民阅读活动的目标、范围、方式变革等内在关系入手,通过实证性调研,发现和揭示大学生社团在高校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作用,并为如何充分发挥此作用提出了多种可能性的构想,尝试着为高校阅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些许新思维。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理论广角
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人教育均衡发展探析14-16

摘要:由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成人教育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制约成人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总结成人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及成因,提出加快区域成人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对促进成人教育健康发展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取向解读17-20

摘要:美国成人教育理论起步较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在众多教育理论研究中,有三种成人教育理论备受关注,分别是认知视角的成人教育理论、年龄视角的成人教育理论以及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的成人教育理论。这三种视角下的成人教育理论分别着眼于成人教育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美国成人教育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的多元化取向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现美国成人教育的深刻内涵和发展状态。

慕课视野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应对20-23

摘要:慕课是在课程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面向公众开放、学习者免费学习、授课与交流通过网络进行的课程,具有规模大、开放性、网络性和灵活性特点。作为教育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新型工具,慕课影响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对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带来挑战,而且波及基础教育领域。成人高等教育在教学方式、师生关系、课程设置、评价机制和办学机构等方面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应充分利用慕课的发展优势,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推动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当代成人大学生自我实现路径探析24-26

摘要:运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有关个人趋向自我实现的路径理论,结合成人在校大学生的特点,分别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对当代成人在校大学生自我实现路径进行探析。

高校跨学科组织发展动力以及平衡机制研究27-29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不断综合化和复杂化,高校中的跨学科组织的发展已成为高校实现其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发展既离不开外部动力的推动,也离不开高校自身的重视。当前,我国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发展存在速度缓慢、缺乏活力、绩效不高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发展动力发生异化、组织发展动力逐渐减弱以及组织的目标动力出现虚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高校跨学科组织在动力方面的这些问题,就必须构建相应的组织平衡机制,通过有效的平衡机制促进跨学科组织的全面和谐发展。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管理论
MOOCs对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启示30-33

摘要:MOOCs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作为一种开放的、跨时空的学习形式,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全球化,其知识共建共享方式给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带来了新的启示。借鉴MOOCs的全新理念和运作模式,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核心要素、运行模式和架构模型。

微信社交媒介在成人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34-37

摘要:微信社交媒介作为新时代的又一弄潮儿,不仅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时也为成人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动力。微信社交媒介作为一种操作简易、携带便捷、使用方式多样、费用低廉的即时通讯工具,为成人教育管理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具体而言,微信社交媒介可以通过快捷式的信息传递、多张图的信息交流、朋友圈的信息互动、微信群的信息共享来整合闲暇时间、搭建交流平台、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充分发挥微信社交媒介在成人教育管理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数据在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中的创新应用37-40

摘要:信息化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过程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引入大数据技术,强化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能力,深度挖掘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创新将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对大数据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数据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创新应用进行了研究,探索了教育大数据平台的框架以及下一步建设的主要工作。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民办高校决策水平提升路径研究41-44

摘要:民办高校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其举办者、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教职工、学生等均与民办高校的兴衰息息相关。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在做出决策时本应权衡、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切勿顾此失彼。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应树立追求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最大化理念,构建"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决策机制,争取各利益相关者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以促进民办高校的稳定持续发展。

以能力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平台建设研究44-47

摘要:能力导向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新趋向,也成为高校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坚持以能力为导向,就是要在创业教育中坚持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搭建宽领域、多渠道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平台。高校创业教育要紧密围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这个中心任务,努力促进七大创业平台建设。

地方综合性大学学院设置对教育管理的影响48-50

摘要:大学学院设置承载着学科发展理想,指引着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趋势,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地方综合性大学学院设置决定了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学校教育管理有着直接影响。借鉴美国州立大学学院设置和参考管理跨度理论,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二级学院数量偏多导致二级管理跨度过宽、运行机制笨拙、管理成本增高,影响了教育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微时代”高校管理工作研究50-52

摘要: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影响下,中国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转型。特别对于教育来说,互联网衍生出"微时代""微文化"等社会现象,正在逐步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微时代"对高校格局的影响,重塑高校管理目标,改变高校管理方式,转变高校管理思路,开辟高校管理的路径已经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互联网"微时代"的到来为背景,高校管理工作与"微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事实,对于创新高校管理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高校跨学科教学研究型团队组织建设探讨53-55

摘要:高校是国家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地,面对各学科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科学发展的趋势,多数高校组建了能够与之相适应的高校跨学科教研团队。本文就高校跨学科教研团队的概念、建设的意义以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调查
基于学龄人口变化的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调整与改革的思考56-60

摘要:受教育适龄人口变化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需求数量和层次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体上看,学前教育教师需求数量在一段时期内将保持增长趋势,而中小学教师需求变化不大,主要是补充自然减员。因而,对高校职前教师教育而言,应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规模,而中小学教师培养则应由规模发展转为提高层次和质量。基于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职前教师教育专业布局,合理确定培养规模,提高办学层次,重点抓好教师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职前职业认同感的调查分析60-62

摘要:高校教育专业的核心在于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度职业认同感的教育工作者。这种职业认同通过职业认识、职业能力、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价值观等体现出来。要完成这种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学校必须从多角度出发,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加大教育实习和见习的投入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