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 31-1694/I 国内刊号
  • 1006-6101 国际刊号
  • 0.3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比较文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比较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前沿:学科理论新探索、中外文学关系、翻译研究、书评·综述

中国比较文学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学术前沿:跨学科对话与平行研究的方法论建构
学术前沿:跨学科对话与平行研究的方法论建构--欧美汉学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论建构1-19

摘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新理念,但疏于方法论的建构。作为一种探讨没有事实联系的异质文学文化关系之方法范式。平行研究历来饱受质疑,但本文认为,无论从近现代跨文化文学交往的历史事实来看,还是着眼于方兴未艾的东西方文学比较现实,平行研究都有不可轻易抹杀与回避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在简要回顾与反思平行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之后。选择若干欧美汉学家个案,从三个方面入手,对其在平行研究方面的方法论建构情况做出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总结,指出平行研究并非是一个不重视方法的领域.它的方法问题十分复杂.且充满了多样可能性:对平行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对于推进比较文学自身的学科建设以及东西方文学比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平行研究与阐释变异20-31

摘要:从阐释的维度进入平行研究将有助于其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局。学理上.平行研究具有鲜明的阐释内涵。而“求同”阐释、作品与理论互释以及台湾阐发法的实践.更凸显出平行研究就是阐释研究的本质。阐释研究在不同文化或文明的异质性作用下必然会出现阐释变异,具体可分为无意识阐释变异和故意阐释变异两大类。而阐释变异既可能带来失语症,也可以是文化创新的潜在动力。

作者、文本与语境:当代汉学对“知人论世”观的方法论省思32-47

摘要: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古代文论遗产.“知人论世”观进入现论视野与跨文化的语境时遭遇了新的挑战。这一批评观提出了作者、文本与语境三要素及其内在一致性,当代汉学的研究实践体现出对此问题的开放性探究:“作者”概念本身具有多重范式指向,需从多元作者及其运作的维度来观察古典作者的观念、功能与效用;作者定位的困难与“文本”生成的复杂密切相关,应注重文本在共时与历时双重维度上的流变:相应地,“语境”不仅是多重与动态的,而且同样具有“文本性”。总是处在与文本阐释互为循环的重构中。通过释放“知人论世”观三项要素各自的复杂性,相对单一的传统方法裂解出丰富多维的探讨向度,为重访早期中国古典文献带来了问题意识与方法论上的调整契机;同时,这一省思也映现出中国传统学术话语自身秩序的某些特征。

亨利·雷马克与平行研究48-58

摘要:本文以比较文学美国学派代表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思想为参照.探讨其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雷马克所述平行研究的四个维度与实践.解读其在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雷马克比较文学思想是对比较文学研究传统的反叛,且已经包含着中国学派比较文学“四跨”的雏形。并为中国学派的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铺平了道路;同时,他的平行研究理论与实践为比较文学研究者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不愧为比较文学的“良心”与比较文学健康发展的守望者。

王国维与比较文学——从罗钢新著《传统的幻象:跨文化语境中的王国维诗学》谈起59-69

摘要:当下学界关于王国维的研究已经蔚为大观。但专文讨论其人其学之于比较文学意义的研究则并不多见。今天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估王国维在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上的贡献?如果准确定位有其困难.其背后有没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可以提供给当下比较文学研究畛域人为划分所引致的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本文通过讨论王国维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以及“阐发研究”三种主要类型间的关联。力图回应以上问题。

“第三元”与“乌托邦”:弗朗索瓦·于连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方法论建构70-80

摘要:弗朗索瓦·于连是近年在学界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位学者。本文以他的“异度空间”概念作为切入点,集中阐释它在于连建构中西平行研究的“第三元”的价值:并进一步指出,恰恰是中国的“异度空间”构建了中西比较文化实践的“乌托邦”空间。最后通过与钱钟书研究方法的两相观照,指出于连研究路径的独特性。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汉译拜伦百余年:苏格兰民族身份被忽视的历程81-94

摘要:在中国百余年英国文学译介史上,拜伦乃仅次于莎士比亚的最重要的文学家和被译介、讨论得最多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实际上成了中国所理解的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而这样的定位.以牺牲拜伦本人的论述(他认同自己的二分之一苏格兰血统)为代价,也不顾苏格兰人和学界对其态度(尊他为苏格兰伟大民族英雄)。本文由此探讨中国拜伦形象建构过程中的去苏格兰化认知问题。以及这样的认知如何影响其文学活动中的苏格兰认同无法得到呈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对重新认识英国文学非常重要。

“新小说”的两种解读:谈周桂笙译、吴趼人评点的晚清翻译小说《毒蛇圈》95-108

摘要:周桂笙翻译、吴趼人评点的侦探小说《毒蛇圈》,是晚清翻译小说中一篇以传统中国小说点评本的形式翻译西方侦探小说的范例,原作者与小说本身虽然并不出众,但叙事技巧上对中国现代小说转型阶段有相当大的影响。以往对于这篇译作的研究只是根据吴趼人的评点来判断周桂笙译文对原作的取舍。而笔者近期则发现了周译《毒蛇圈》所依据的英文译本The Serpents’Coils。将这两个中英文本比对可以更加清楚准确地判断周桂笙的翻译特色及吴趼人的选本原因。侦探小说在晚清时期被视作新小说,但在本文的分析中可见,晚清时期不同作家对新小说的作用看法不尽相同。周桂笙侧重其通过宣传西方文化来改良晚清社会的启蒙力量。而吴趼人则从新小说中看出了维护旧道德之必要。通过这两种自相矛盾的叙事者声音,我们可以看出侦探小说这一西方形式在中国本土的接收过程中是多么的“众声喧哗”.而也正是在这种喧哗声中构成了晚清翻译侦探小说的独特性之所在。

试论中国文学外译研究的理论思考与探索路径——兼评《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109-118

摘要:针对当下中国文学外译研究中在理论、路径与方法层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本文结合高方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译介与接受的研究,指出当下的译介研究应该具有明确的理论诉求,对翻译活动历史性和复杂性有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增强学术判断力,拓展研究路径,丰富研究方法。通过中国文学外译研究,一方面深化翻译理论建设,另一方面,为中国文学界拓展研究视野,通过异之镜,丰富学界对中国文学的认识。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中外文学关系
穿越时空的生态关怀:海德格尔与王维的山水诗119-128

摘要:本文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出发,用生态批评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王维山水诗歌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王维在他的诗中描绘了一个草木皆有情、天人合一的诗意世界,这与海德格尔的万物平等、“在世存在”、诗意栖居等理论内涵不谋而合。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重读海德格尔和王维,可以让我们学会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自然中找到人类的精神家园。

钱钟书比喻思想的符号学解读129-138

摘要:钱钟书先生对比喻现象有十分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两柄多边说”等重要观点。从符号学角度来解读钱先生的隐喻思想,能够得到不少新的发现。在宏观层面上,钱先生通过阐述“喻”与“诗”之间的关系,指出比喻性思维,即诗性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这一问题上,钱先生与维科和皮尔士等西方学者不谋而合。维科最先提出了“诗性逻辑”这一概念。皮尔士认为.比喻的逻辑基础是类象推理。钱先生进一步指出,这种类象推理的本质特征是“以不同类为类”。在微观层面上.钱先生提出并重点阐述了比喻的“两柄多边”现象。“两柄多边说”充分体现了喻体的多义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揭示了比喻的任意性特征。

性别、种族、身份的对位书写——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139-153

摘要:纵观东西方文学史,从18世纪霍勒斯·沃普尔的《米立:中国童话》直至晚近以来虹影的《K》等7部作品,我们发现了一条隐秘的“对位书写”链条。《米立:中国童话》虚构了一位中国王子和落难的英国小姐之间的故事.小说通过性别、种族和身份元素来建构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叙事模式,在《蝴蝶夫人》《西贡小姐》和《情人》中得到了延续。但与前者不同的是.殖民时代的西方作家在种族、性别和身份的重设中颠覆了沃普尔时代的文化倾向,作品中的东西方关系架构隐含有宗主国的强势文化逻辑,作品具有显著的东方主义色彩。与此相对,20世纪末期的《蝴蝶君》《扶桑》和《K》则反映了具有东方背景的作家与西方作家进行对话并重新建构东西方文化关系的的创作意图。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关系经历着被刻意书写和有意解构的过程,彼此形成了“对位书写”的关系。体现了殖民主义思潮和后殖民主义思潮在文学中的再现,最终指向的是权力话语的争夺,包含了作者曲折而复杂的创作动机。

形象、镜像与幻象:莫言在俄罗斯的接受症候154-171

摘要:莫言在当代俄罗斯的接受.涉及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精英与大众、学术与政治等不同层面。在译介传播方面,莫言在俄罗斯被视为一个陌生的东方他者,呈现为比较边缘和相对漠视的异域形象;在接受态势方面,莫言在俄罗斯精英群体和普通读者眼中呈现出彼此矛盾的认知,构成域外的多重悖论镜像;在价值判断方面,其人其作多限于知识层面和实践功能,表现为模糊漂浮的中国幻象。这种多样的接受情状本质上源于帝俄一苏联时代的汉学传统和知识生产体制,汉学研究在学科体制中处于边缘弱势地位,无法在观念层面发挥思想功能。由此,莫言在俄罗斯的接受症候。成为当代中俄文学跨语际实践的鲜活案例。

两个“魔盒”,不同风景——莫言《酒国》与略萨《胡利娅姨妈与作家》比较172-184

摘要: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略萨的小说《胡利娅姨妈与作家》对中国作家莫言产生了重要影响。莫言的小说《酒国》不仅借用了《胡利娅姨妈与作家》的“中国套盒”式结构.还在人物设计、“小说中的小说”、元小说叙事等方面都对其多有学习和借鉴。但是莫言并没有照搬略萨,在学习略萨的基础上,他为小说贯注了鲜明的“自我”元素,打造出独特的《酒国》。《酒国》记录了莫言既要学习外国文学又要挣脱外国文学束缚、创造富有自我特色的文学作品的双向努力;在中国当代文学学习外国文学的大潮中,《酒国》对《胡利娅姨妈与作家》的成功借鉴与改造提供了一份重要的“莫言经验”。

经典殖民叙事的时空重构——《鲁滨逊漂流记》与《福》对读札记185-196

摘要:J.M.库切在《福》中,翻转了经典殖民文本《鲁滨逊漂流记》将世界划分为先进与落后、主体与客体构成的二度时空体的时空叙事,帝国男性主体的乐观主义独白也被转换为女性主体的对话和质疑。女性主人公苏珊·巴顿笔下的克鲁索是一个苟且偷生的懒汉,既不具备现代时间意识,也不再作为一个启蒙主体给荒岛带来“进步”和“教化”.男性主体的线性时间叙事结构亦被颠覆。作者进而借鉴女性主义话语,将叙事空间聚焦于屋檐下和床笫之间.让女性声音和身体转向话语编码系统、隐喻话语权力的让渡。黑人星期五非逻辑的、非线性时间的身体表达与殖民话语编码机制不相兼容.其意义在帝国话语时空体中无法呈现。多元的时空叙事才是接近历史全貌及真相的唯一可能。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简讯
后殖民流散写作的祛魅与批判——读《英国跨文化小说中的身份错乱》197-201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海和中国香港等地区的移民涌入英国,不断改变着“纯白”的英国文化底色。在这一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英国后殖民流散写作勃然兴起。

作为方法的“北京”——读《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202-205

摘要:熟悉王升远的人都知道,他向来不愿以“日本文学研究者”自任。在新著《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的绪论中,他对其北京研究的基本路径是如此交代的:

“跨文化语境下的华语电影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206-208

摘要:随着华语电影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作为综合性文艺产品,华语电影如何塑造国际性话语,扩大国际传播与接受,华语电影的跨学科阐释,人文性和技术性的关系处理等问题,越来越引发学术界的关注。2017年10月28日,由《中国比较文学》编辑部、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跨文化语境下的华语电影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索思摩学院、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等国内外数十位学者,围绕华语电影的发展以及华语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接受,从跨文化的视角进行了热烈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