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 31-1694/I 国内刊号
  • 1006-6101 国际刊号
  • 0.3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比较文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比较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前沿:学科理论新探索、中外文学关系、翻译研究、书评·综述

中国比较文学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学术前沿:文学与思想史(上)
学术前沿:文学与思想史(上)1-1

摘要:主持人的话(张辉):读到这组“文学与思想史”专题文章,①我们也许多少会有些意外。英国历史上“古今之争”事件的核心人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家或思想家,而是作家斯威夫特,斯威夫特的身后则站着英伦“孔圣人”坦普尔;与此同时,我们所熟悉的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莎士比亚笔下的凯撒,不仅是戏剧角色、文学人物,而且也以其活生生的生命故事引导我们反省现代性的局限,并逼问“荣誉”“自由”“解放”等等大词的真实内涵:甚至“缘”——这个与三世因果密切相关的宗教概念,在其深处也有着一条文体(文学)与思想的内在连线。

《浮士德》中的学者形象——“没有约束的现代性”之前现代图解2-19

摘要:摘要:歌德之《浮士德:一部悲剧》的主人公是一位学者和知识人。随时间推移,歌德对学者的塑造发生变化。第一阶段(1770年代)基本继承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的学者讽刺传统,讽刺经院学者的迂腐和骄傲;创作的第二阶段(1800年前后)着力展示学者如何依靠智识背弃神灵,开始与魔鬼结盟以使膨胀的欲望付诸实现;创作的最后阶段(1830年前后),学者已成为科学家和学界教皇,僭越造物秩序进行人造人的实验。浮士德学者形象的演变表明,当受激情驱使的欲望取代实践理性,人失去“至高的善”引导.将没有约束的意志付诸行动,则终将导致对权力的无限攫取,走上改造自然和摧毁旧秩序的道路。歌德以人的理性和智识的代表——学者为例,图解了“没有约束的现代性”的前现代渊源。

Beautiful Thinking: Poetic Episteme in European Modernism20-28

凯撒的罪与罚?——读莎翁《裘力斯·凯撒》29-38

摘要:摘要:莎士比亚的《裘力斯·凯撒》重现了布鲁图斯、凯歇斯为首的叛党刺杀凯撒这一事件。莎士比亚把凯撒是否僭主、刺杀凯撒是否正当等问题处理得非常含混,但通过细读剧作,可以发现凯撒生前并未犯下什么罪行,凯歇斯是出于嫉妒刺杀凯撒,布鲁图斯是为了“预防”而刺杀凯撒,而莎士比亚认为凯撒虽然无罪却非无辜,凯撒为了成就凯撒之名所体现的勇敢无畏和恒定不变而选择了死。

17、18世纪英国“古今之争”与中国——以坦普尔和斯威夫特的中国书写为中心39-52

摘要:摘要:关于17、18世纪英国“古今之争”的讨论总是以西方为中心的视角而展开。东方尤其是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往往被忽略,而中国正是这场论战的发起者坦普尔为古代学问正名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照坦普尔和斯威夫特有关中国的书写,结合沃顿在这场论战中对坦普尔的回应。试探讨斯威夫特如何借鉴并重新反思了坦普尔笔下的中国及其与17、18世纪英国思想史的关系。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重返经典:安德烈·勒菲弗尔翻译理论批评53-69

摘要:摘要:本文尝试梳理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尤其是“重写理论”发展的谱系,识别其理论文本中的空白与沉默、裂隙与冲突之症候.提出批评.谋求改进。本文认为,勒菲弗尔的理论经历了从元文学、折射、重写到格栅四个发展阶段,其理论要旨包括五个问题式:文学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文学系统的控制机制;重写者扮演的社会角色;翻译塑造经典、文化资本和他者形象的功能;影响翻译的制约因素。勒氏的理论与其所基于的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生产的逻辑有着内在冲突,表现在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和诗学而忽略经济因素,过于强调语言符号的重写而忽略非语言符号的重写,过于强调系统的约束力而忽略系统中的译者。今后,可以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期推动翻译理论的进步。

从读者反应看中国文学的译介效果:以英友版《中国文学》为例70-82

摘要:摘要:近年来政府在推动中国文学外译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效果仍然差强人意。大部分学者认为导致中国文学在外遇冷的原因是翻译质量太差,我国缺少一支优秀的中译外队伍。但是这种观点鲜有实证性研究支撑,很少看到对国外读者反馈的调查研究。而读者反应恰恰是直接体现文学译介效果的一项指标。本文通过详细考察《中国文学》发行50年间的读者群及其评论,发现制约翻译文学读者反应的因素主要包括译介目的、作品选择和翻译策略,而这些又受国家外交关系、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影响。因此,文学外译不仅受翻译质量影响,还受到源语国家生产环境和译语国家接受环境的双重制约。

派屈克·韩南的翻译价值思维管窥——以晚清小说《风月梦》的英译为例83-95

摘要:摘要:派屈克·韩南以汉学家的敏锐思维和翻译家的独到慧眼重估了明清言情小说的价值,从而引发了对中国通俗小说价值的重新界定和译本价值建构的重新思考。韩南的翻译在原本选择、价值评价、意义阐释、文化转换和文本创生等方面呈现出不拘一格的价值思维,体现出译者价值思维与译本价值构建之间的密切关联性。本文以《风月梦》的英译本为例。管窥韩南翻译中体现的三大价值思维——学术偏爱、文化保留和客体主体化,旨在揭示价值思维对原本客体的价值重估与构建的直接影响,同时证明译者的价值思维能为译本的流传提供价值导引。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中外文学关系
文化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感的纠缠与救赎的幻想——论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跨文化书写与再书写96-116

摘要:摘要:在小说《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利用对中国文化传统意象的“断壁残垣”的重构,同时对中国本土戏剧里的“蹦蹦戏花旦”形象与奥尼尔刷作中的地母意象进行了跨文化书写与再书写。在这一表面上非政治性的故事里所展现的身份焦虑,实则反映了作为中产阶级世界的主导价值的个人主义处于一种深刻的危机之中,这导致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浸透了一种繁复的文化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感。而这种个人主义之所以失败或无效.并导致现代中国市民阶级主体性的无法建立,是因为半殖民、半传统的社会历史现实制约了一个文化上(与政治意义上的)市民阶级化的过程。小说文本深刻地、症状性地呈现了这个现实。

中国新诗对英国浪漫主义的借鉴与、“文化的国家主义”践行——以新诗诗人朱湘的诗学思想与实践为例117-130

摘要:摘要:中国新诗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影响颇深。其中,新诗诗人朱湘的诗学思想与诗歌实践借鉴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哲理之思、苏格兰民谣、效法自然、奇幻想象、感觉之美等,颇具代表性。朱湘秉承“中外古今”理念,妙用中国汉字独特形声特点,化用中国古典诗歌与神话典故,并辅以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借鉴.最终铸就具有“文化的国家主义”风格的中国新诗。朱湘对英国浪漫主义借鉴、融合及其独立诗风形成的个案,可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加以研究体察,揭示出以朱湘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如何保持自身的民族性与文化独立性.以此抵抗过度的西化与欧化.

上海流亡犹太戏剧与文化身份建构131-145

摘要:摘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迫害而流亡上海。他们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未放弃精神生活的追求,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戏剧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不仅展现了上海犹太难民的精神世界,还是建构集体和个人身份的有效形式。本文拟从戏剧组织、戏剧演出、戏剧创作等方面来考察难民在戏剧中进行身份建构的努力以及由此引发的意识形态冲突。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形象学
论《开往中国的慢船》中作为“符号”的中国与美国形象146-159

摘要:摘要:《开往中国的慢船》作为村上春树早期短篇小说,因为其中明显涉及中国因素,故被一些论者认为是与中国关系很深的一部作品。但通过对这部作品前后3个版本的对比以及与《作为记号的美国》一文的互文性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部作品里隐藏的美国文化符号和中国符号同等重要。两者互相呼应,共同构成文本中的“他者”形象。然而.这种“他者”形象却具有符号化的致命缺陷,这个文本也由此具有象征近代史上日本确立自身文化身份过程中所走过的偏执道路的强烈隐喻意义。

祛魅与重构——论加拿大新移民华文文学中的“白求恩书写”160-172

摘要:摘要:白求恩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中国民众对他的认识基本上都受到集体记忆的影响。仅仅将他视为一位英雄和楷模.却忽略了他作为一个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和情感。加拿大华文文学作家一方面受到集体记忆的影响,认同白求恩的伟大:另一方面,跨界给他们带来的边缘视野又让他们对白求恩的认知更加深入。他们的写作,挖掘了白求恩伟大精神的根源,还原了白求恩作为个体的真实性、丰富性,将集体记忆塑造的扁平的白求恩形象“祛魅”。

格奥尔格与法国象征主义173-191

摘要:摘要:德国诗人斯特凡·格奥尔格在1889—1892年的巴黎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不可低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追求“为艺术而艺术”、崇奉诗与美以及以马拉关为中心的志同道合者的聚会.都与他心底深处的渴求一致;但在吸收他们的新美学并内化的过程中,格奥尔格也推崇并继承了古希腊罗马传统中的诗人之为先知与民众之师的精神,由此彰显了自己的不同追求。马拉美是伟大的美的祭司.而格奥尔格既追求美诗,又是先知,但对他而言,诗人之为美的祭司是诗人之为诗人的根本.诗人的创作之于其先知使命具有本源意义。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综述
影响之实证,创作之融合——读李爽学教授《中外文学关系论稿》192-196

摘要:“中外文学关系”是比较文学学科的一个既传统又经典的研究方向——“比较文学白诞生以来.其孜孜以求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交流、文学关系”(谢天振4)。有关这一方面的论著在中国比较文学学界可谓层出不穷,佳作频出。

中外叙事文学母题比较研究的理论建构——关于王立《传统故事与异域传说——文学母题的比较文化研究》的思考197-200

摘要:欣读王立教授新作《传统故事与异域传说——文学母题的比较文化研究》,被其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文理所感染。该书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表现出文学母题研究与中印文学比较的大手笔和新探索。

当文学逢遇颖觉艺术——评杨莉馨《伍尔夫小说美学与视觉艺术》201-205

摘要:因《文尼莎与弗吉尼亚》(Vanessaand Virginia)一书的翻译事宜,杨莉馨教授于2010年接受作者苏珊·塞勒斯(Susan Sellers)教授的邀请,到对方任教的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英文学院访学。

2019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22届年会组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深圳召开206-207

摘要:10月8日上午,2019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第22届年会组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深圳大学召开。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张隆溪,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曹顺庆,副会长杨慧林、王宁、陈跃红、高旭东、张辉、宋炳辉及副秘书长张冰、张靖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