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 31-1694/I 国内刊号
  • 1006-6101 国际刊号
  • 0.3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比较文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比较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前沿:学科理论新探索、中外文学关系、翻译研究、书评·综述

中国比较文学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学术前沿:华语文学的多元系统与民族文学的边界
旅外华语文学之我见——兼答徐学清的商榷1-10

摘要:本文认为,中国大陆或者台港地区的第一代海外移民作家,属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旅外文学,他们的写作还没有融入在地国的文学体系,他们用华语写作,创作内涵是从母国带来的生活经验,发表作品的媒介基本上是在海峡两岸的范围.主要的读者群也是来自两岸。徐学清曾对上述观点加以商榷,本文是对商榷的回应。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的杂糅——与陈思和商榷11-18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世界华文文学”的归属问题,通过对它复杂的内涵和混乱的概念的梳理.阐述它与中国文学之间既互相渗透又相对独立的互动关系。华文文学鲜明的在地性和强烈的时间性决定了它的不可取代的个性,使它成为中国文学的大叙事之外的华语文学。

文学“新天下主义”中“边缘化”和“中心性”的纠葛——严歌苓和新移民文学价值的再讨论19-27

摘要:“移民文学”日渐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对于“移民文学”尤其是“新移民文学”的价值到底如何认识:是跨越国界的“游子吟”。还是中西文学交流的桥梁.抑或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边缘?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叙事中。远未形成共识。本文以作家严歌苓为例进行研究,可以看到,尽管“蝙蝠作家”、新移民作家在“国族文学史”叙事中看似难以摆脱“边缘化”的困境,但是,这一“边缘化”已经从身份的尴尬转化成为文学的机缘,而且,这一“边缘”所独具的“中心性”更显示了国际汉语写作新的可能价值。

从突变论探讨华裔马来诗歌创作的演化28-39

摘要:文学的演化一如物种,有其不变的继承,同时也会随着时空的不同而产生渐变或突变。本文以马来西亚华裔的马来诗歌创作为研究对象,并放置于马华文学复系统的框架来探讨。研究发现,华裔马来诗歌在跨越19世纪末与20世纪的演化过程中.于1970年代前后遭遇了突变,具体表现于从古体诗转向新体诗以及作家群体的撤换。从诗歌文体来看,华裔创作的班顿是变异性最大的体裁。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论贝克特与赖声川的戏剧创作40-50

摘要:贝克特的戏剧作品是赖声川戏剧创作的重要资源之一。在研究和导演贝克特戏剧的基础上.赖声川借鉴了其中分裂破碎的现代人物形象设计来传达现代人普遍的内在自我分裂的痛苦体验。并且赋予了更具体、更积极的生命关怀内涵。同时,赖声川还借鉴了贝克特剧中“等待”与“回忆”的静态戏剧动作设置,来表达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并且植入了新的内涵:现代人有能力不依靠外在力量的拯救,积极主动地唤醒以自身的文化传统、集体记忆为代表的内在力量来超越困境。

商业化面孔下的政治呼唤——从《托斯卡》到《金小玉》51-63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李健吾在上海沦陷时期的改编剧《金小玉》,探讨作者在沦陷区特殊环境下对原作进行的某些去政治化处理、该剧的商业化追求以及剧作内在的政治寓意,并由此考察沦陷区话剧政治和商业之间复杂的铰接关系:看似是去政治化的营业追求,可能是进行更有效政治呼唤的某种支点.而商业化话剧本身又把政治当作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以具有政治意义的宣泄召唤着更多的观众。

变形珍珠与通灵宝玉:《红楼梦》之巴洛克美学解读64-74

摘要:巴洛克原指怪诞变形的珍珠,17至18世纪中流行于欧陆的巴洛克美学则主要表现为雕琢繁复、追求动感、强调戏剧冲突与悲世悯己情怀,其艺术风格和时代精神与我国成书于18世纪西风东渐时期的经典名著《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处。对照巴洛克美学,《红楼梦》在以下四方面呈现出了新面貌:(一)以大观园西番莲纹为代表的巴洛克装饰风格;(二)以互文繁复的丰羊角式文本为代表的巴洛克写作风格;(三)以视觉盛宴与日用珍品为代表的巴洛克浮华精神;(四)以“死神也在大观园”为代表的巴洛克悲世悯己情怀。

想象中国的方法——英语世界碧奴人物形象的流变及价值重构75-86

摘要:苏童以孟姜女民间故事为原型重述中国神话,描绘出中国普通女性内在的神性品质。在翻译过程中,主体的人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消弭,多元化的人物形象流变为单向度的神性。译文对碧奴神性特征的保留彰显出中西神话叙事的共性,而其人性特征的弱化则反映出中国神话的特有属性。碧奴在翻译过程中的人物性格流变,所产生的文本艺术构成价值变异必然生成不同于本土读者的西方审美感受价值和精神内涵价值。碧奴经过“他者”翻译的再创造和接受过程中的再解读,衍生出新的生命力。不仅延宕出“自我”意义的增值空间,也补足了西方对中国神话、中国经验的丰富想象。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被“误译”的夏目漱石:中日汉字圈内的“余裕”与“低徊趣味”87-99

摘要:“余裕”和“低徊趣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曾反复借用的两个日语汉字词汇,其基本涵义“缓缓的。从从容容的赏玩人生”是经由周作人对日本文学的译介最终确定,而其在夏目漱石文学理论中的本来面貌,却旨在倡导一种对事件真相的趣味。本文通过追溯这一文学批评概念在旅行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夏目漱石被“误译”背后的真相.讨论译者对知识的采纳与挪用与译者所身处的现实语境之间的密切关联。

战争、新村与启蒙的界限——基于《一个青年的梦》译介关系的考察100-109

摘要:武者小路实笃反战剧《一个青年的梦》经由周氏兄弟合作译介到国内,形成了一次重要的思想文化事件,推动了新村理想的传播,并深刻卷入了国际性的思想互动。回顾这一历史,有助于理解“五四”启蒙思想的现实性、内在张力与未来向度。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中华多民族文学关系研究
“鲁拜”、“柔巴依”与中国新诗的比较研究110-122

摘要:本文从比较文学文体学入手,发掘波斯“鲁拜”和中国“绝句”以及“柔巴依”之间曲折的历史谱系。现代中国第一批翻译“鲁拜”的诗人恰好是白话新诗的奠基人,“鲁拜”体的翻译由此呈现出中国白话新诗格律化诉求的潜在内因和动力机制;当“鲁拜”的当代汉语翻译越来越趋于格律化时,汉语“柔巴依”创作却日趋自由化。与“鲁拜”翻译的百舸争流与重溯中亚文化渊源不同,新疆“柔巴依”的当代创作一直体现着明显的时代症候。

中国与阿拉伯-波斯文学关系的见证——麦吉侬形象迁移及其在维吾尔文学中的演变123-135

摘要:由于地域和文化原因.维吾尔族文学和中西亚各民族文学渊源颇深,形成了文学作品及人物形象迁移的现象。其中.阿拉伯民间口头文学中的麦吉侬形象,经波斯诗人内扎米改写成爱情叙事长诗(达斯坦)《莱丽与麦吉侬》,伴随伊斯兰教的传播进入新疆和维吾尔文学。维吾尔文学中有《莱丽与麦吉侬》的众多变体,麦吉侬成为维吾尔书写文学、民间口头文学以及民间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形象。对麦吉侬形象民族化和地域化变迁过程进行研究具有典型范例价值.一方面有助于推进中国与阿拉伯一波斯文学关系研究、中国与中亚文学关系研究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来自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伊斯兰文化的事实依据.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对话交往提供经验参照。

“中国式的以弗所妇女”——《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源流与在启蒙时代欧洲的影响136-146

摘要:《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作为最早被译介到欧洲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一,在欧洲广为流传,并为不少作家借鉴和模仿,范存忠曾称之为“中国式的以弗所妇女”的故事。本文就“以弗所妇女”或“不忠的寡妇”这一流传了数千年的母题,在中国话本小说《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与古罗马小说《萨蒂利孔》和印度“鹦鹉故事”中的源流进行比较,并研究以伏尔泰和哥尔斯密为代表的欧洲启蒙主义作家对这一中国故事的改造和利用。

中国妇女的“马赛克图画”——论克里斯蒂娃的《中国妇女》想象中国妇女的方法147-165

摘要:克里斯蒂娃在《中国妇女》中运用倾向鲜明的演绎式想象、多管齐下的类比式想象和求真重质的归纳式想象,建构了一个复合型的中国妇女的形象。克里斯蒂娃对中国妇女的形塑是由她的主观想象和客观实证整合的产物。她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或显或隐的主体性以及当代中国女性具有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性的诠释和书写具有创造性和积极性,且对我们重新检视中国妇女的历史地位和反思当代中国妇女形象的输出有着一定的启示和借镜意义。

“道”在加里·斯奈德生态诗学中的构建166-182

摘要:加里·斯奈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生态诗人,其创作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极具影响力,体现了他对宗教、哲学、生态、文化、语言、人生等多领域的深层思考.其中有些经典作品集中反映了斯奈德对“道”的独特领悟。本文通过语料库数据和文本分析.着重从可循之道、径外之道、行之道、道之道、佛之道这五个方面对斯奈德的作品进行深层解读,以探讨和分析“道”在斯奈德生态诗学体系中所蕴含的哲理。

中西“时机”观考辨——《论语》与《伊索克拉底文集》比较183-193

摘要:“时机”是一个早在古典时期就深受东西方思想家所关注的重要概念.然而迄今似尚未出现相关的中西比较研究。本文选择了体现古希腊人文风貌的《伊索克拉底文集》与代表春秋思想精华的《论语》,经由概览数目相当的所有篇目,对其中具有典型性的时机言论作了考辨。研究发现:无处不在的时机之用是两者的共识;然《论语》更重失时的性质、误机的原因、契机与否的结果,《文集》则尤为关注应机之策的探寻。对孔子与伊氏“时机”观的考辨。有助于推动核心范畴的比较,而中西时机观的融合将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全球化的言说语境。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
重构“当代外国文学研究”的历史地形图——评《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194-204

摘要:在考察当代中国研究外国文学历程的学术史著作中,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申丹、王邦维总主编的六卷7册《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以下简称《新》)是相当突出而且独特的。之所以这么说,不仅是因为其卷轶浩繁,有着“一网打尽”式的要为当代外国文学研究留下一份“全史”的雄心,更重要的恐怕是其具有的“史论”的眼光,即放弃传统外国文学研究以国别或语种等客观边界进行分类的方法,

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译介的学术巡礼204-209

摘要:《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第五卷)-外国文学译介研究》(谢天振、许钧主编)近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2010-2013)的最终成果——《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六卷本,申丹、王邦维总主编)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