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中外文学关系、作家与作品、翻译研究、比较文学教学、一家言、国外比较文学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101
  • 国内刊号:31-1694/I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5
  • 复合影响因子:0.39
  • 综合影响因子:0.22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比较文学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学科前沿.神学诠释学

文本诠释中的社群维度——以特雷西的诠释神学为思考案例

摘要:本文以大卫·特雷西的诠释神学企划为案例,首先探讨经典诠释和社群维度在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他如何在伽达默尔和利科的诠释学之间、在传统承传和理性分析之间取得平衡。接着,本文检视特雷西如何将其企划推展至跨宗教对话的领域,让这位西方神学家在面向现代多元文化的情况下,既能欣赏其他传统的长处,亦不埋没自身。并能通过重塑自身来适应时代需要。
9-23

与信仰相合宜的激进(神学)诠释学

摘要:“解构”是一种让我们得以接近事物、理解事物的方式,这正是Jean—LucNancy在说到“解构本身就是基督教的”或“基督教本身即是解构的”之时,为我们开启的一种可能,即如何通过基督教的文本来理解福音,并且,通过此一福音来理解:基督教的起源和出现就是在超越自身中形成的。本文即是以激进的诠释学来看如何通过“信仰”一词来理解“作为解构的基督教”相关的主题,包括了爱、离弃、希望、死亡、虚无等思想,展现了一种在解构的实际操作方式中来理解“作为解构的基督教”是如何可能的。
24-37

“满溢”于“文本之外”:朝向他者的诠释学

摘要: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形而上学被解构为“本体一神学”,其“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受到批判和质疑。以形而上学真理观为意义基础的传统诠释学也受到挑战。随着形而上学的终结,本体论被理解为诠释学,诠释学的含义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法国哲学家、天主教神学家马里翁以“赠礼神学”和“既予性现象学”两个进路克服形而上学,其“去主体中心”的思想中蕴含着一种朝向他者的诠释学。本文拟从其神学理念出发,考查其圣餐诠释学,兼及其现象学中引发的诠释学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神学诠释学和哲学诠释学对文学批评和文本解读的意义。
38-5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地狱之城与乌托之邦:杭约赫与艾略特诗歌比较

摘要:杭约赫在其重要的长诗《复活的土地》中,有意地模仿艾略特对现代城市生活的一些写法.尤其是那些表现物的压迫性、主动性和人的被动性、脆弱性的隐喻,成功地展现出城市对人的异化和毁灭。然而,一旦他转向对宏观历史和所谓“新世界”的表现.“革命现实主义”的思想框架和修辞策略5L占据了统治地位,“我”与“世界”的紧张对立消解了,乌托邦想象像催眠术一样麻醉了诗人的感性和理性,诗歌的艺术和道德认识水准明显下降.被杭约赫无意中撞开的现代修辞学大门又被关上了。
70-84

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初探——聚焦于1963年前后普实克的学术蜕变

摘要:普实克堪称欧洲汉学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拓荒”者.然学界对其学术内涵的探索却不充分:当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他与夏志清在《通报》上的辩论,即其于1962年前构建的、以“文学的历史作用”为内核的左倾文学史研究框架,而忽视了1963年至1970年间普实克对此框架的一系列反思。本文着重讨论普实克学术蜕变的自在因素:即以“历史作用”为核心架构的左倾文学史观与他作为文学史家的学术趣味及对学术自由的渴望之间的抵牾。这抵牾其实在他1961年写《导言》时便已崭露,具体呈现为“断裂与传承”、“主题与形式”、“斗争与创作”三组对立。
85-98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文学人类学

大传统理论的文化治疗意义初探

摘要:本文将对文学人类学提示的文化治疗主题做一个学术史回顾.在文化大传统新理论基础上重审中国文化的信仰之根.将延续8千年之久的玉石神话信仰作为先于华夏国家的“国教”,从儒家信条“君子比德于玉”到“懿德”治疗实践,再到《红楼梦》“通灵宝玉”信仰,探讨在现代社会信仰缺失的背景下如何发掘本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医疗能量问题。
99-108

新时代运动与文化治疗——《文学与治疗》及《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述评

摘要:早在精神分析作为现代的精神医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很久,文学艺术作为个体和社会的诊疗途径便一直发挥着作用。面对现代性的个体心灵危机与社会冲突.文化的诊断与治疗功能日益凸显。在此方面,“新时代运动”引入文化他者作为西方社会的治疗秘方,形成当代治疗实践的典范。
119-126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海外华人文学研究

20世纪90年代:马华报纸与新生代文学

摘要: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华文报纸与华文文学因缘际会.推进了新生代文学的整体性崛起与快速发展。效忠与待遇的不对等、“我被我自己的国家排斥”的无限失望纠缠在一起,使得新生代文学“抵抗”得生动而深刻。在华文报纸提供与策划的“舞台”上,新生代作家用汉语文字演绎着心灵的悲欢,用坚实的身影“舞蹈”出“告别”后的抵抗。这种执意反抗与无奈妥协的复调主题.艰辛与悲情兼具的文学“表演”风格。不仅呈现在当时的新生代文学之中,更呈现在过去与当时的“老生代”文学之中.而且,还会出现在将来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之中。
127-136

陈大为的南洋追认及吊诡

摘要:陈大为的南洋书写体现出一种追认的政治,有其卓有成效之处,如以“时空体”、异族介入填充瘦瘦的历史南洋,或者从自我、家族谱系、原乡场域等策略加以再现、强化甚至神化南洋都相当成功,但同时其也有追认的局限,比如台湾视角下的异域化色彩,过于强调技巧而导致主题和思考的相对肤浅,这都让作者依旧存有努力提升的空间。
151-16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形象学

另一种跨文化形象学的可能:从“影子媒介”出发

摘要:域外中国形象研究是当下中国人文学界的学术热点之一。周宁一系列具有学术分量的成果的发表,标志着国内的形象学研究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但与此同时.这个高度似乎正在演变为尺度。周宁的形象学研究立足于西方与非西方世界之间文化权力对比悬殊的假设.且回避了当代媒介技术介入中国形象生产方式后.所引发的更为复杂的局面和问题,其研究最终步入观念与方法上的困境。回避了中国形象在非西方世界被重新组装利用的可能。数字化时代的“影子媒介”对当下中国形象的捕捉、上传、复制、点对点地全球共时性传播,致使中国形象与中国现实间的界限模糊,既往的后殖民视觉结构中的中国表征就此失效。中国形象研究的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范式也面临着新的转换。
162-170

叶维廉比较诗学的重审与再研究

摘要:目前学界对叶维廉比较诗学存有误读,本文旨在对其比较诗学所阐明的新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路径进行重审与再研究。首先以叶维廉诗学中“同”、“异”、“模子”概念的重新剖析作为起点,探讨他是如何以这三个基本概念作为根基构建起中西比较诗学理论体系;其次,探讨叶维廉在道家关学和现象学;r-通研究中,如何实践其比较诗学基本思路,以此作为观照视野重新阐释中国古典诗歌。叶维廉超越传统的概念化比较方式,在现象学“境遇域”式的理解视域中展开比较研究;同时,道家美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比较视域,为叶维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关学及其观照下的中国古典诗歌,叶维廉也由此建构了纯任自然的诗学理论。
184-195

当代中西对话的另一种可能——从于连的l’alterite(他者性和相异性)和l'ecart(间距)出发

摘要:本文试图从哲学和汉学的双重角度.介绍、分析和诠释于连的两个基本概念l’alterite和l’ecart,旨在把他重新放入欧洲当代哲学脉络里看中国如何成为欧洲哲学未思之思的他者;同时透过他哲学汉学化的研究方式,看基于相异性的比较如何能让自我和他者彼此凸显:并由此探讨如何生成当代中西对话中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和他者。
196-204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与动态

拓展后殖民理论疆域——后殖民理论经典译丛评述

摘要:后殖民理论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日渐成为一门显学。“自有殖民行为,就有对于殖民主义的批评,人类反殖思想历史悠久。”2014年6月,赵稀方教授主编的“后殖民理论经典译丛”——《白色神话:书写历史与西方》、《逆写帝国:后殖民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在理论内部:阶级、民族和文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5-211

众声喧哗的中国文学现代性之路——评贺麦晓《文体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期刊,1911—1937》

摘要:2003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ofUOL)的贺麦晓(MichelHockx)教授出版了一部专著:《文体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期刊,1911—1937》( Questions ofStyle: Literary Societies and Literary Journals in Modern China, 1911-1937,以下简称《文体问题》)。
211-215

“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学丛书”第三次编纂讨论会综述

摘要:2015年8月3—4日.“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丛书”第三次编纂讨论会在安徽省宣城泾县桃花潭畔度假酒店举行。会议由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办.刘耘华教授主持。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10余位专家学者就目前5部已初步成形的书稿以及丛书编纂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