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中外文学关系、作家与作品、翻译研究、比较文学教学、一家言、国外比较文学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101
  • 国内刊号:31-1694/I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5
  • 复合影响因子:0.39
  • 综合影响因子:0.22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比较文学 201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学术前沿:华语电影跨学科研究

学术前沿:华语电影跨学科研究——华语电影跨学科研究的实践

摘要:电影研究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正因为如此,其跨学科的特性尤其明显。本文首先简略回顾中西电影研究的跨学科发展,然后以专辑其后的4篇论文为例,概述华语电影跨学科研究——电影与绘画、电影与媒体、电影与话剧、电影重拍、电影与录像艺术——的实践,并以录像转置和艺术电影为例,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1-8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从李长之的文化理想反思“中国的文艺复兴”规划之路

摘要:《迎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李长之的文化理想之雏形及建设提纲。李长之所谓的“中国的文艺复兴”。就是要在西方文化视野中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再认识,发现中国文化的“内生之光”,这是对胡适的文化建设思想的延续。尽管李长之对“文艺复兴规划”的修正版本在当时并未得到热烈回响,但后来顾毓磅、叶维廉、李振声、余英时、周策纵等多位学者却对他的观点产生共鸣。对李长之文化理想的考察将有助于重审近年来一系列“文艺复兴”规划的真正价值。
67-77

比较诗学视野下的李长之屈骚批评

摘要:在比较诗学的理论视野下,现代批评家李长之以“感情的型”文艺标准为参照,探究屈骚作品的情感价值和审美意蕴。阐析批评主体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观念嬗变及原因等,迈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具有探索性的关键一步。反思与探究李长之屈骚批评及其理论得失,有助于拓展及深化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同时也对探索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型及其在世界文化中地位的确立有积极意义。
78-89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让翻译“动”起来——钱钟书的语言之“动”与曹丕之“文章”和“作者”的翻译

摘要:按照钱钟书先生对“画有六法”的解读,一向被视为一个抽象概念的名词词组,恢复到它的动词的情态,可以显现出汉语的表达力量。这样的解读,因而也就成为一种方法论,可以作为理解汉语经典的一个法则。曹丕《典论·论文》之中的“文章”和“作者”二词也应如此解读。即将“章”读为“卓著”或“彰显”,“作”视为“创作”之“起”。在汉译英翻译中。从名词到动词的这种还原,依据的是词源学的意义。而语境本身的指向会决定这种意义的历史性。因而,这样的解读法,不仅能够纠正以往的译文,还可能为未来的重译创造条件。
90-102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海外华人文学研究

阿尼玛变形记——马华作家张贵兴小说《赛莲之歌》的分析心理学解读

摘要:本文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对集体无意识原型在马华作家张贵兴的自传性小说《赛莲之歌》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尤其指出,小说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安娜·黄、凯、身患重病的小提琴手,都可视为阿尼玛原型在主人公心理发展过程中易形显影的外化投射,也恰可对应于阿尼玛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层面(尤其是潜意识心理)浓墨重彩的加入.使得热带少年的青春记忆.化成了一部错位纠缠的心理戏剧。
129-143

跨语际书写中的“圣徒”——许地山笔下的武训形象及其叙述策略

摘要:英文武训传记的文学价值,首先在于它是许地山罕有的英文作品,其次在于它与已有传记文本之间的互文回应。作者以模仿圣徒身体经验的书写风格.强化人物塑造的文学性;同时以匠心独具的兴学歌谣英译,将行乞的歌者升华为英语文学中的游吟诗人。该传记有意地借用基督教的神学视角.突显武训背离传统意识的诸多情节要素,从而将之逐一拼凑成圣徒形象。由此观之。该传记既是在形式与主题的模仿上回应圣经文学的传统,又以小说笔法与诗歌英译回应汉语历史文本的非文学性书写。在跨越语际的实践中,许地山既能在传记叙述中渗透对生命理解的宗教观,又能将其付诸坚实的文字表征。
144-155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形象学研究

他者形象的理想化与艺术的理想:法国当代诗歌中的中国形象

摘要: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起,中国古诗的审美意境以及相关的道家与禅宗的思想为一些法国当代诗人所借鉴和吸收.延续从克罗岱尔、谢阁兰以来对中国形象以及中国审美精神的一种不乏理想化的承认和欣赏,成为他们寻找超越自身的审美精神资源.从中获得借鉴和启迪.也为自己的创作找到了中西融合的某种契合点。本文以菲利普·雅各泰、安德烈·维尔泰、让一克洛德·班松等人的诗作为例,研究法国当代诗人对中国理想形象的重新塑造,探讨他们在对中国古典审美精神的理解与体会中所获得的新认识:由此出发,本文探询法国当代诗歌如何在想象与真实之间重新书写作为艺术理想的中国形象.从而借鉴异域文化与审美精神为西方抒情诗探寻“新的目光”与新的出路。
156-167

吕碧城游记中的西方形象

摘要:游记是研究异国形象的传统文本.十年之久的异国生活和行旅体验.使得吕碧城游记呈现出众多当时国人眼中的西方形象。作为个.『生鲜明的行旅体验者,吕碧城游记中的异国情调强调的是在空间断裂和文化位移中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是性格强烈的个体深刻的“异己”体验,是对于充满“差异性”的异国形象的观看和体验。在思考他者的同时,吕碧城完成了自我身份的认同,她将自我形象建构为富有、独立、自由、获得西方社会广泛认同的东方公主形象。吕碧城以自我言说他者。她所塑造的西方形象处处是东方中国的镜像。
168-179

通感与质感:浅谈饶芃子先生的学术研究——为饶芃子先生八十寿诞而作

摘要:饶芃子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她家学深厚,著作甚丰,成就卓著,在比较诗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重要贡献。虽然现在已是80高龄,但她仍旧勤奋笔耕,这种用毕生精力去坚守学术的执着态度,的确值得我们这些后学者深表敬意。
180-187

中西文化交流及其他——张隆溪先生访谈录

摘要:本文是2014年4月下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镜中之镜:中国当代文学及其译介研讨会”期间,作者对著名学者张隆溪先生的一次访谈,内容涉及中国文化与文学“走出去”、比较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翻译、海外汉学等问题。张先生以其一贯的博学,平实、逻辑、理性地谈了自己对以上诸问题的看法。
188-200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动态

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出去:人文学者的使命——读王宁新著《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

摘要:多年来.王宁教授一直站在国际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的前沿,一方面努力将西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理论思潮及时地介绍给国内同行,并将其用于分析和阐释中国文学和文化现象;另一方面他一直坚持用英文著述,不断地在国际学术界发表著述.成为中国当代极少数能在国际学术界发出强劲声音的人文学者之一,
201-205

传承创新 继往开来——“传统与现实:当代中外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高层论坛”综述

摘要:2014年恰逢清末闽籍著名翻译家严复诞辰160周年、林纾逝世90周年,值此中国翻译史上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年份,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教育部全国MTI教育指导委员会、
206-209

作为中日文学想象触媒的上海——“中日文学关系:以上海为中心”双边研讨会综述

摘要:2014年12月6—7日,“中日文学关系——以上海为中心”双边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该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以及日本早稻田大学综合人文研究中心、早稻田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协办。
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