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中外文学关系、作家与作品、翻译研究、比较文学教学、一家言、国外比较文学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101
  • 国内刊号:31-1694/I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5
  • 复合影响因子:0.39
  • 综合影响因子:0.22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比较文学 2014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汉学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特辑

《文心雕龙·物色篇》与中国古典诗歌景物描写从象喻到写实之范式转型

摘要:本文旨在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为例,讨论中国古典诗歌对自然景物的观念构想和描写方式从中世到前现代早期所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即其描写与批评框架中越来越强的写实性和物质性;体现在对自然和自然物象的处理上,这表现为诗人和诗评家用以观察和描写外在世界及其景物的时空平台与中世相比越来越趋近于现实的物质世界。这一范式转型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以物感为基础的古典比兴传统自宋元之后的衰落。后古典诗歌和诗学中这一渐趋理性和写实的时空框架与传统的将景物从斑斓五彩的现象世界抽取出来赋予其高度象征意义的诗歌生成模式相反,它把诗歌意象还原为景物,并将其放入到其所置身的理性世界和时空环境之中,使其成为这一理性世界和时空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以技法为中心、以诗人和诗评家为写作主体、以描述和表达的准确性为目标的写实和理性框架.与古典的以比兴为基础的抽象和隐喻的时空框架相比,是一种具有很强现代性的框架。《文心雕龙·物色篇》不仅是对其所继承并深植于其中的古典象喻传统的总结性表达,而且内在地昭示着后来的新的框架的发展轨迹,具有承前启后的文学史和文化史意义。
16-39

汉学视角与中西比较文化方法论的建构——以于连为个案

摘要:弗朗索瓦·于连是近年在中欧学界均引起关注、但颇受争议的一位学者。本文依循他的入思路径,对他借助汉学视角所建构起来的中西比较文化方法论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全面的探讨。文章对于连提出的一些独特概念.如“无关性”、“面对面”、“迂回”、“未思”、“再范畴化”等一一加以诠释并作出整合的论述,又结合其著述,对其把“中国”视为西方的“未思”及主要蕴含进行了较为透彻的解析,最后指出,于连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虽然见解独特而深具启迪性,但是他在实现“迂回”的目标——借中国之“未思”来使西方“再范畴化”方面却反而少有建树,其中大有深意,值得中外学者倾心探究。
40-53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中法文学文化研究专题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原样派”知识分子的中国观——以菲利普·索莱尔斯和罗兰·巴尔特为例

摘要:20世纪60-70年代,法国“原样派”主要知识分子对以思想为标志的社会主义中国充满兴趣,在1971至1976年期间发表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著述,并实现了一次中国之行。他们的中国观不可避免地受到法国社会思潮和中国现实因素的交织影响,在相对统一的集体立场中也存在个人差异。本文将首先从宏观角度评述《原样》杂志的中国立场,继而基于文本阐述“原样派”核心人物菲利普·索莱尔斯及其挚友罗兰·巴尔特的中国观。面对中国现场的社会符号,索莱尔斯的激情和巴尔特的淡漠体现出截然不同的解读方式,都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历史的另一种视角。
68-80

文本的革命——索莱尔斯早期作品里的中国元素

摘要:菲利普·索菜尔斯是法国“如是派”的领袖人物,其写作风格虽几经转变,中国元素却贯穿始终。20世纪六七十年代,索莱尔斯发起了“文本的革命”,进行了大量实验性的文学创作。成书于该时期的《戏》、《数》和《法》都出现了对汉字或中国文化的借用。本文以这3部作品为例,分析了索氏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方式,尝试解读“中国”在其写作实践和文学创新中的意义。
81-91

勒·克莱齐奥小说的音乐性:论《饥饿间奏曲》的《波莱罗》情结

摘要:音乐性是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小说的重要特征。他的小说里不仅有大量的音乐舞蹈场景,并且在词汇、句法、叙事结构等方面也深受音乐的影响。在2008年出版的小说《饥饿间奏曲》中,勒·克莱齐奥再度对音乐性进行创新,首次将一首完整的乐曲——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于1928年创作的《波菜罗》融进小说。在小说中,作者不仅多次提及这首管弦乐曲并加以长篇描述,还借鉴了《波莱罗》独一无二的曲式特色:重复的旋律和渐强的音量,将其巧妙地运用到小说的创作中,使读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波菜罗》绵长并渐渐升腾的乐感。本文旨在分析勒·克莱齐奥在《饥饿间奏曲》中对《波莱罗》的引用和借鉴,并讨论作者选择这首乐曲的原因和意义。
107-113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管子》“西游记”——赵自强和庞德《诗章》中的《管子》

摘要:庞德素以美国的儒家诗人著称,但其晚年创作的《诗章》第106章却频频引用法家经典《管子》。庞德怎么会对《管子》发生兴趣?他的材料从何而来?他从孔子转向管子的意义何在?《管子》又如何成为现代派文学经典的有机组成?通过挖掘史料,我们发现引导庞德关注《管子》的关键人物是旅美中国学者赵自强。本文试图兼顾人本和文本,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探讨第106诗章中《管子》与德墨忒耳神话交相辉映所生发的内涵,以期提炼出该诗章表达的审美化的政治主题。
114-126

新柏拉图之光与庞德的《中庸》翻译

摘要:庞德的《中庸》翻译中显示出显著、连贯的新柏拉图光的哲学阐释倾向,产生的原因除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考虑之外,更重要的是基于新柏拉图思想与《中庸》的相似性,两者都构建了以神秘、超越的“一”为主导、具有层级性的思想体系。庞德《中庸》译本中新柏拉图思想的阐释主要是通过对原典结构操控、直接引入新柏拉图术语和对原典汉字字形的分析等三种路径来实现。新柏拉图“光的哲学”阐译提升了《中庸》的哲学性,丰富了《中庸》在西方的面相。
127-137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诗学研究

“道”、“文”之镜中的“话语-逻各斯”——兼论中国古典文论重要思想在俄罗斯的阐释和接受

摘要:“话语”是俄罗斯语文研究的核心概念,对它的理解和阐释成为人文学科发展的基础。在探究“话语”本质的过程中,俄罗斯学界不仅将西方语文传统中的“逻各斯”作为参照术语,更是引入了“道”、“文”等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核心概念进行研究。他们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对比性阐释,强调了话语建构过程中伦理基础的重要性,突出了话语多元理解的意义,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本民族的话语观。同时,俄罗斯学界以本民族文化为背景的“道”、“文”及其相互关系的解读,客观上丰富了中国古典文论在海外的研究。
150-157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海外华人文学研究

华裔美国诗歌与中国古诗之互文关系探微——以陈美玲诗作为例

摘要:本文以华裔美国女诗人陈美玲的诗作为例,探讨华裔美国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互文关系,解读陈美玲诗作或直接引用、或呼应、或翻译、或戏仿中国古诗的意义:诗人是情之所至,回归母国文化传统,还是有意使用中国文化符码,以彰显自己的族裔身份?其与华裔美国文学的书写传统有怎样的契合与疏离?本文指出,以陈美玲为代表的华裔美国诗人所选择的双语互文的创作方式,既受到母国和居住国双重文学、文化传统的影响,更是诗人的自主选择,而这种选择的背后,依然纠结着美国少数族裔的身份政治。
158-170

间离与批判——论《蝴蝶君》的戏剧艺术及主题

摘要: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的《蝴蝶君》作为舞台剧大获成功,与其戏剧技法的运用关系密切。本文对《蝴蝶君》的戏剧结构、演员表演、舞台背景中所运用的离间效果进行分析,探讨黄哲伦是如何通过间离法来批判东方主义和倡导多元流变的文化身份观的。
171-180

中国早期电影中的女性与上海大众文化

摘要:上海都市文化的历史充分显现了性别的意义,这尤其体现在大众文化和媒体的生产方面。本文拟通过对几部有关中国早期电影和表演文化研究著述的述评,进一步讨论、呈现上海都市文化的历史场景,及其作为文化生产力量和场域的“新女性”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些研究同时呈示了晚近以来西方学界学术演变的路径,本文在对其中的主要观点作出述评的同时,也有意呈现其背后的理论、方法,并指出相关研究间的对话或“互文”关系。
181-192

论乔伊斯的文学成就和给中国学者的遗赠——纪念“布鲁姆日”诞生110周年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西方文学革新的倡导者和现代主义的代言人。他给我们留下的遗产远远超出了他的4部小说。乔伊斯的成就在于他挑战了前辈的传统风格和重构了小说的形式。然而,在中国学者看来,他的精神遗产与他的文学成就相比不仅毫不逊色,而且像他的小说一样意义深远。本文在纪念“布鲁姆日”诞生110周年之际,以一个中国学者的视角来考察乔伊斯的成就与遗产,并揭示他对中国学者的启示。
193-198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中国作家与跨文化资源

因为爱 所以爱——让文学穿越我们彼此的隔离与阴影

摘要:作为一名小说家,作者深情描述了自己对日本文学的阅读、理解和喜爱。30年前,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夏目漱石、安部公房等日本作家,曾和欧美、拉美文学一样,让中国作家和读者对世界文学有了快速的认识和接受。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延续了这一光照和温暖。2000年前后,村上春树的到来,成为日本文学在新世纪里对中国读者最大的影响与贡献。而今,政治和市场成为中日文学交流的两大障碍。同时,我们舍近求远,更重视和西方的往来,而轻谈中日或东亚自身的交流与建立。作者因而呼吁:让文学穿越彼此的阻隔与阴影,成为我们内心的火种和光源;让我们因为文学拉起手来,建立起一个真正彼此沟通、融合、成长、尊重和最终成熟而牢固的充满着理解与爱的东亚文化圈。
199-209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动态

作为问题和方法的“全球对话主义”——评金惠敏的《全球对话主义:21世纪的文化政治学》

摘要:自1990年代以来,“全球化”已经成为国际学界最显著的话题,有关全球化的研究和言论在汉语学界同样炙热。根据旅美学者刘康的观点,全球化是指冷战结束后跨国资本建立的所谓“世界新秩序”或“世界系统”,同时也指通讯技术以及“信息高速公路”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传播。更进一步,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层面把握其内涵。
21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