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中外文学关系、作家与作品、翻译研究、比较文学教学、一家言、国外比较文学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101
  • 国内刊号:31-1694/I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5
  • 复合影响因子:0.39
  • 综合影响因子:0.22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比较文学 2011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特稿

第三次出发——乐黛云教授80华诞访谈录

摘要:这是一篇师生访谈录。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80岁生日之际,她的弟子试图以此别样的方式为她贺寿。此次访谈中,乐黛云教授结合她的个人经历回顾了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发生与发展的历程,讲述了她对比较文学之真精神的理解,并与大家分享了她“80后”的事业计划。乐教授特别介绍了1980年代初期她协助季羡林、杨周翰、李赋宁等先生共同创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以及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专业研究机构——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的过程。在回顾她与国内外优秀比较文学学者交往与交流经历的同时,乐先生还特别强调了中国比较文学的特殊性,即它的兴起不仅与人文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相契合,更与现代以来中国文化面对外来挑战寻求复兴与发展的进程相呼应。
1-12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建构建设性的跨学科关系

摘要:自歌德在19世纪上半叶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以来,围绕着这一概念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德国不少学者认为,与比较文学概念相比,世界文学概念更适于指称国际文学关系和影响,有的学者甚至提出高于比较文学的“世界文学学”的概念。美国的情形是:世界文学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在高中、学院、大学等不同层面蓬勃发展,但大多数美国学者却拒绝将教学层面的世界文学纳入比较文学体系。作者认为,应该将歌德模式的世界文学观念引入讲授名家名著的世界文学课堂,以协调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为比较文学新的发展注入活力。
13-3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海外中国学研究

跨语际与跨文化的海外汉学研究——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对象

摘要:本文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跨语际与跨文化论述为中心,探讨了该阐释模式可能带来的研究新机与局限,论证了20世纪中外文学与文化的复杂纠葛不仅见证了西方文化霸权,也在某种意义上,消解、抵抗甚至利用这种霸权。它提示我们,当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尤其是中西文学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必须要在全球化格局的背景中历史地谈论,承认文化的多元取向和文学立场的有机交叠。更重要的是,应在认清这种全球化的“众声喧哗”之后,寻觅各种文化与文学之间协商、对话的可能。
32-42

文学、历史与意识形态——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之一

摘要:文学与历史的关系繁复多端,本文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相关论著为入口.细看其如何拆解个中关系,梳理其下伏匿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无论是“传诗如史”,还是“以诗代史”,文学与历史、写实与虚构之间的辩证关系,一再引导我们关注其所能为和不能为,暗示书写与记忆的“暴力”如何不断地干扰我们的文字、思考,以至于为下一轮的记忆和建构、遗忘和拆解,预留了批评的空间。
43-53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翻译的周边文字——“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策略的改写功能分析

摘要:在文化对峙的语境中,翻译的周边文字:内容提要、注解、译序跋等往往沦为译入语语境改写原文本的一个途径,造成读者对他者世界的误读。本文将通过考察“十七年”英美文学中译本,分析其中翻译的周边文字的时代特点,尤以1963年版的《游关札记》译本为研究个案,深入全面地解读“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中译者借助这些周边文字改写原作的张扬策略,并通过历史的长镜头,将新时期以来的几个《游美札记》的新版本和新译本翻译策略的改变纳入考察比较的范围,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那些生成于“十七年”的翻译周边文字的时代功利性。
54-67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中华多民族文学关系研究

心理时间的绵延——试论中外比较视域下的当代西藏意识流小说

摘要:通过对西方意识流小说与藏式意识流小说的平行比较,找到二者无事实联系的相似性,又从相异性寻求二者在对心理时间的绵延过程中各自的侧重点。同时从两种意识流特点追究其形成的原因,积极倡导二者在互识互补互证中,求得对各自意识流小说不足的弥补,使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更加世界化、人类化。
89-99

《玻璃球游戏》、《易经》和新浪漫主义理想

摘要:黑塞的长篇小说《玻璃球游戏》对《易经》等中国元素的有效运用,延续了诺瓦利斯、弗·施勒格尔等早期浪漫派作家以诗为手段去包容、内化对立的各个极端的做法。《易经》在小说框架搭建中扮演了醒目的角色,由于它的参与,本可能沿黑格尔轨道辨证发展的小说情节避开了目的论的危险,主人公的成长动机也不再是浮士德式个体精神,而是一种更深刻的对于原初的宇宙关联的顺应。小说成为一个以变化为内在原则的有机过程,也给出了对一个非整体的整体、非框架的框架的暗示,这不但表达了黑塞这部当代教育小说的独特成长模式,也体现了由现代的混乱、对立生出的重新实现和解的努力。
109-120

莫言与川端康成——以小说《白狗秋千架》和《雪国》为中心

摘要: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等才陆续被翻译引进到中国。当时,它们不仅受到了中国一般读者的喜爱和推崇,而且还在文学创作实践上,给予了中国新时期文学一批中坚作家以不可或缺的启示和影响,莫言便是其中的受惠者之一。本文将以莫言的《白狗秋千架》和川端康成的《雪国》为中心,通过文本分析,具体考察和检证后者对前者的影响状况;同时,重新评价和界定前者在莫言整个小说创作中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129-137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快乐的对话

汉学新动向的三个例子

摘要:近年来,国外对中国的研究有很大变化。一些学者研究的动机已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好奇、兴趣、掠夺,或对这个“庞然大物”不得不了解,而是以一种多元化的心态,带着对西方自身的质疑来审视自身和世界的问题。这当然首先是由于历史观和世界观的改变。
138-14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序·书评

“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总序

摘要:当代中国比较文学作为有建制的学科,复兴至今已历30余年。30年间,既有已故前辈大师筚路蓝缕在前,又有老中青几代学人薪火相续、孜孜砣砣在后,为当代中国文学学术创获了可喜的成就。为了系统回顾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30年历程,呈现30年间一批学科中坚的代表性成果,总结中国比较文学在学科理论的推进、
142-143

以“中国”的方式想象中国——读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兼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汉学化”问题

摘要:2006年秋,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王德威应邀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了题为“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系列讲座,笔者当时作为听众之一,聆听了全部六场演讲和两次座谈。4年之后,讲座讲义经过整理,由三联书店以《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之名出版。如今研读这部著作,王德威教授的儒雅风度,以及北大中文系师生的积极参与,依旧历历在目。
143-146

中外文学关系原始图景的一次还原与延伸——评《世纪的回响·外来思潮卷》

摘要:进入20世纪以来,一向闭关锁国的中国被迫慢慢敞开了大门,中外文化、文学的交流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恢复、丰富起来。在急于“救亡图存”的中国人面前缓缓展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一大批外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如拜伦、雨果、托尔斯泰、
146-151

沟通与交流——读丁尔苏的《对应、互动与启迪:中西符号理论之沟通》

摘要:国内符号学研究从机构史角度看,虽然已发展了20年左右,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处于各自为政、单兵作战、条块分割的分散状态,在广度和深度上仍然没有全面体现出符号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即跨学科性。例如由中国逻辑学会成立的符号学研讨会基本上局限于哲学领域内,
151-155

《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3期要目

156-156

《东吴学术》2011年第2期要目

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