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中外文学关系、作家与作品、翻译研究、比较文学教学、一家言、国外比较文学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101
  • 国内刊号:31-1694/I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5
  • 复合影响因子:0.39
  • 综合影响因子:0.22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比较文学 2010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观念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的两次实践

摘要:1954年12月,吉洪诺夫在第二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世界进步文学”观念,并据此建构起以苏联文学为核心的世界文学新体系。这一观念在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被全盘接受,导致在当时中国大学的世界文学教育中,苏联文学被特殊化,西方文学被污名化,中国文学被矮化。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作家学者积极支持和参与亚非作家会议,从而将世界文学的视野扩展到东方文学,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东方文学知识系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二分”世界文学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总结世界文学观念在中国的这两次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对建构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新型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0-18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门”的铭写——解读《天路历程》晚清方言译本中的图文修辞方式

摘要: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天路历程》方言译本中的图文修辞方式,来展示作为一种记忆之“门”的复调铭写。清未粤语版《天路历程土话》通过章回小说、绣像画插图及修改故事情节等修辞方式,重组记忆的空间形式,把《天路历程》所表达的存在于历史且表达为与救赎的时间性个体相勾连的天国窄门,转化为空间性的“门”。这样,有关信仰之语言事件的传讲就引入了有关“门”的不同铭写方式,而这正暗合了中国人对于上帝观念的记忆方式。
19-29

严复的“中先西后”观及其对翻译《天演论》的影响

摘要:从《天演论》手稿本与通行本的两篇自序可以看出,严复在翻译和修改《天演论》的过程中在对待中西文化的立场上所采取的不只是“中西相通”现,而是“中先西后”观和由此而衍生的“归求反观”观。这种立场对严复的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导致他在翻译和修改《天演论》时采取了格义和会通的手段。
38-50

浅述钱锤书对苏东坡赋的英文评论

摘要:在为英国学人李高洁的苏东坡赋英译本所作的英文书评与英文序言中,钱锺书高度肯定了苏东坡赋的美学价值与历史地位。在他看来,苏东坡赋是“苏东坡最高艺术成就的体现”;他同时认为,苏东坡是“庾信之后最伟大的赋作者”。本文拟结合《管锥编》、《谈艺录》、《中书君诗初刊》等著述,对钱锺书高度推崇苏东坡赋的理据、对庾信赋的前后评价不一以及借用西洋音乐术语“速度”评论苏东坡赋等问题加以剖析。
51-60

沙龙与小说创作——奥尔德斯·赫胥黎与钱锺书比较

摘要:奥尔德斯·赫胥黎与钱锺书在小说里都不止一次地描写过沙龙,在他们笔下,沙龙成为一个舞台,也是实践女性王国幻梦的地方;沙龙的谈话方式更利于塑造“观念人物”,沙龙式“优雅”都成为被反讽的对象。沙龙的出现,与他们的文化生活体验和创作上的智性追求有关。钱锺书颇为欣赏赫胥黎,也多次引用其作品,赫胥黎的创作对他有一定影响。但钱锺书有自己的创造,他小说中的沙龙呈现为中西文化的混合,更多地植根于中西文化互渗共生的现实。
61-70

迷宫与城市——19世纪欧洲文学都市想象的神话与宗教之维

摘要:19世纪欧洲都市的急遽扩张颠覆了西方城市作为“宗教中心”的古老传统,无限复杂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超出了人的认知限度。文学领域出现了对于都市的“探秘狂热”,探索城市“迷宫”形成了迷宫式的文本,处身迷宫成为小说叙述者及主人公的生存形态。迷宫式的思维和小说叙述是现代都市体验的文学再现,同时又具有源远流长的神话与宗教根源,现代城市及文学再现与古希腊的迷宫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而基督教价值原则依然作为潜在的核心价值引导着19世纪欧洲作家的都市想象。
71-81

双城记:空间、时间和性别角力下的北京和上海

摘要:在以北京和上海为背景的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作品中,不同性别的人在不同的城市空间编织迥并的生活理想。如果说北京的自然风景提供了闲暇的生活形态,四合院的封闭居住环境使人们保持了乡土的亲密关系,那么,由咖啡馆、电影院、夜总会和舞厅构成的上海城市风景线在为居民提供无限享受机会的同时,也构筑了一个邪恶、欺骗和诱惑的陷阱。张英进的著作《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把城市——建筑、习俗、传统——陌生化,在一定距离之外观察城市空间以及空间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影响。这一研究视角及研究发现对21世纪初浸淫在文化全球化中的中国人如何审视和保持自己的城市文化传统提供了借鉴意义。
82-88

越界与融通——论比较文学跨学科对话的途径与话语的通约性

摘要:人类各种艺术、各学科之间,具有一种同源共生的关系,而在人类知识进化的过程中,它们逐渐拥有了自己独立的领域。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如何在跨文化的视野中,通过对不同学科之间概念范畴、话语规则、精神架构的清理,在不同学科话语的相互阐发中,寻求话语的通约,便成为需要我们努力探索的课题。
89-98

文化自觉与文化批评的新契机——阿诺德、利维斯、威廉斯对我们的启示

摘要:本文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关于“文化自觉”的著名命题为基本出发点,在回顾和考察英国文化思想家阿诺德、利维斯、威廉斯等人的文化观和批评观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中国的社会特质和文化语境,分析说明当代中国在全球化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思想,重温其当年在应对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的理论思考和现实主张,并以此反观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选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实际的问题。
99-110

中国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特点

摘要:本文以学术期刊论文数据库和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文献计量研究分析的方法,对1999年以来国内有关美国非裔文学的研究进行了搜集、梳理、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现代美国非裔文学作为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对象,研究势态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内容逐步扩展,触及非裔小说、诗歌、戏剧以及非裔文学理论。其中对非裔女作家如托尼·莫里森、左拉·尼尔·赫斯顿、爱丽丝·沃克的研究,成果较为集中。但目前美国非裔文学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视野还不够开阔;理论和文本分析相脱节;研究中重复国外学者的观点居多,缺乏反思性、争鸣性和本土视角等。
122-130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快乐的对话

漫议汉学与国学的交叉

摘要:汉学与国学,过去似乎泾渭分明,前者指外国人研究中国学问,后者指中国人研究中国自己的学问。在有些人看来,二者不仅互不关联,甚至互相排斥。例如有些国学研究者认为外国人受他们自己文化谱系的局限,根本不可能正确了解中国文化;况且过去的汉学家多半怀有侵略他国的殖民利益或掠夺文化财富的个人私利,因此他们的研究往往远离公正和正义,很难得出正确结论;而不少国际汉学家也较少承认中国学者研究成果的价值,常常只把中国学者的成就看作是构建自己理论体系的砖瓦木石,而不大承认中国学者自在和自为的学术体系主体。世界进入全球化阶段,这种情形有了很大改变。
131-134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

中国禅与美国文学的新境界——读钟玲《中国禅与美国文学》

摘要: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席卷、对传统文化教育淡化之际,把中国禅宗与美国文学联系在一起不免令人疑惑。然而事实上,佛禅与美国文学还颇有渊源。据研究佛禅传人美国本土可以上溯至华工涌入美国西部的1840年代[1:442]。
135-140

学术本位 文化观照——评王晓平《日本诗经学史》

摘要:日本的中国学研究,尤其是对古代中国文史哲的研究,以其历史悠长、细致缜密、门类齐全而著称,这是人所周知的事实。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日本中国学日益关注,由此译介日本学人的学说、条缕日本中国学的脉络、比较中日学术的异同等从各种角度、层面关注日本中国学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可以说已成为学术热点之一。新近出版的《日本诗经学史》正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一部专题性著作。
141-145

构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视野——评邹建军《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摘要:自19世纪后半叶兴起以来,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然而,因比较文学本身具有的包容性和跨界性,时至今日还未出现学界公认的比较文学的权威定义。与此同时,虽然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但有关比较文学的“性质、研究范围和意义,
149-152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简讯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比较文学概论》启动

摘要:2010年1月15日和3月21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比较文学概论》课题组,先后在北京语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两次研讨会,标志这一项目已经正式启动。首席专家曹顺庆、孙景尧、高旭东,课题组成员谢天振、陈跃红、孟昭毅、王向远、邹建军、刘耘华等教授出席了会议,高等教育出版社云慧霞博士和课题组联络员四川大学赵渭绒博士列席了会议。
153-15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开题论证”纪要

摘要:2010年3月27—2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印年”开题论证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上海市哲社规划办主任荣跃明教授,华东师大副校长朱自强教授,全国哲社规划办外国文学学科组召集人吴元迈研究员,复旦大学夏仲翼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天振教授,上海师大黄铁池教授,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谭帆教授,华东师大社科处许红珍处长,
154-155

第八届沪上高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生论坛举办

摘要:2010年4月3日,第八届沪上高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生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举行。本届论坛由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主办、上海师大文学院承办。上海师大黄铁池教授担任主持,会长谢天振教授致辞,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和上海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30余名博士生,以及10多位教授、博导齐聚一堂,可谓沪上高校比较文学专业师生的一次学术交流盛会。
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