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中外文学关系、作家与作品、翻译研究、比较文学教学、一家言、国外比较文学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101
  • 国内刊号:31-1694/I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5
  • 复合影响因子:0.39
  • 综合影响因子:0.22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比较文学 2010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歌德论世界文学

摘要:1827年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滥觞,它不断为后世学者所解读、分析和阐发。20世纪下半叶,解构主义、后殖民理论兴起,解构了欧美中心主义,比较文学的多元文化主义时代来临。1993年伯恩海姆的报告,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两条建议,其中之一,就是比较文学应摒弃欧洲中心主义,而提倡多元文化主义,将比较文学研究范围扩大到东西方。
1-8

对世界文学的猜想

摘要:“民族文学的意义现在已经不大了,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开始,每个人都应促进其发展进程。”众所周知,这是歌德1827年对艾克曼(Eckermann)所说的话。20年后的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指出:“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越来越不可能了,于是从许多民族和地方文学中,出现了一种世界文学。”世界文学(Wehliteratur):这正是歌德和马克思的构想。
9-20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纪念钱锺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专辑

纪念钱锺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专辑:艺术“虚而非伪”

摘要:《管锥编》中反复讨论艺术“虚而非伪”的复杂问题,构成了中国文论中第一篇关于艺术表意真伪问题的符号学讨论。钱先生提出皮尔斯的“三方关系”,暗合从墨子开始的中国论家的意见,指出艺术表意“虚而非伪”、“诚而不实”,正是因为“无实指”却有意义。例如小说中“事奇而理固有”,虚中必有是的部分。钱先生借陈琳《为曹洪与魏太子书》中的“欲盖弥彰”手法,指出艺术实为假戏假看中真实的“莫逆”默契交流。
21-31

新书架

摘要:杨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百花文艺文艺出版社2009年 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开放性和现代性,以翻译为其重要标志,又以翻译为其由外而内的启发性动力。翻译借助异域文化的外因,又使其内渗而转化为自身文化的内因。同时,翻译文学又提供了一种新的观世眼光和审美方式,催化着中国文学从传统的情态中脱胎而出,走向世界化和现代化,并充实、丰富了中国现代精神文化谱系。
31-3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中国诗歌英译文如何在美国成为本土化传统:以简·何丝费尔吸纳杜甫译文为例

摘要:由20世纪初开始,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文在美国形成一个文学小传统。这些英译文则是这个小传统的经典,其文本改写的成分相当大,包括适合本土的选择,注入本土的因素,及对中国文化的想象与憧憬。这个小传统的经典本身倒成为一些美国作家的重要读物,也成为他们诗歌创作的灵感和诗作的基本内容。本文以简·何丝费尔的诗作为例,说明她如何吸纳王红公的杜甫诗英译文,创作出打破时空,具特殊美感经验的诗歌。
41-52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王元化先生两周年祭

王元化对莎士比亚的接受轨迹

摘要:王元化对莎士比亚的接受,在88年的历程中,由于不同时期文艺观、政治观的变化,由抵触到倾心再到敬佩。他的接受历程映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由质朴艺术观转向容纳传奇色彩的艺术观,由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由社会学的审美视野转向心理性格的研究。王元化接受莎士比亚有其内在基因和外在因素,内在基因是王元化在艺术上的不断追求和人格上的不断完善,这使他能拨开遮蔽的幕纱,日趋真谛,走进莎士比亚的世界,外在因素有时代风云的考量和夫人张可的启示。完整的王氏莎评应是早期的感觉和成熟期的认知整合而成。
66-74

新书架

摘要:《比较文学导论》((奥地利)彼得·V·齐马著,范劲、高晓倩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 该书是国内翻译过来的第一部德语国家的比较文学教材。在书中,齐马由德国批判理论出发,结合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等理论,主张比较文学应该在和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发展自身、反省自身;并出于奥地利学者对于多语言世界状况的敏感,出于符号本身自治陛的意识,提出“辩证的暖昧”说。这种立足于本民族、本地区文化血脉的综合方式,值得中国学者参考与借鉴。
74-74

东坡诗法与佛禅

摘要:“江西诗派”所提倡的一系列作诗技法,诸如“脱胎换骨”、“点铁成金”,在苏轼诗中已在在可见。故欲详论北宋诗学之“江西诗派”,追源溯流必及苏轼。东坡尝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苏诗的翻案、以文为戏、“破体”,乃至“活法”、“诗眼”,从诗歌创作到理论与“江西诗派”所呈现的种种相似联系,与他们同受到佛禅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75-86

灵视与诗:肯尼斯·雷克思罗斯诗学中的道家意蕴探析

摘要:在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一些诗和文中,道家思想乃是其中表达的主要思想。雷氏将道家思想与诗论相结合,将古老的东方智慧蕴含在作品中。雷氏认为,诗歌是灵视,是一种感官的交流融合和沉思冥想的纯净的行为。在其有关灵视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蕴合的天人合一、虚静、复归于朴等道家思想。
87-95

施蛰存的小说翻译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摘要:新文学运动时期大量输入的外国文学,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学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此以后,中国文学界开始认识到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施蛰存是一个创作家,同时也是一个翻译家,施蛰存的翻译工作基本上与他的创作是同步的。他的早期翻译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小说创作。从模仿到创造,从借鉴到超越,“受其影响,又摆脱影响”,他在翻译中吸取外国文学的精华,逐渐完善自己,从而创作出中国式的、施蛰存式的现代派小说。施蛰存是一位超越地域与文化界限的世纪文化人物。其光彩与技巧在中国直至今日还从未再次被达到过。
96-104

新写实的“两副面孔”: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

摘要:新写实小说是中国1980—1990年代,特定历史语境下的产物。本论文先从形式意义上讨论新写实小说的现代主义写作技巧,以及其形式背后的写实意向,重新确立形式和内容指向上的内在统一性;然后在精神实质上,具体讨论新写实小说如何在对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双重反叛和双重继承之间获得了“重生”,即确立了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又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新的文学叙事形态。
105-115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海外华人华文文学

“她者”的眼光——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女性主义形态

摘要:本文通过抽样分析三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来阐述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女性主义形态。周蕾将女性与中国现代性的问题,置于“看”与“被看”的双重视角中,强调观察与理解女性形象的方法与立场;刘剑梅从性别与权力的“表演式”关系入手,揭示“革命+恋爱”叙事模式背后女性与政治之间的互动;蓝温蒂强调来自传统的管规和现代的束缚,预设了“新女性”及其写作的尴尬位置。她们共同构成了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女性主义形态,彰显出性别、身体、政治、欲望、革命、民族、国家、战争之间的复杂纠葛,成为我们进入女性书写世界、发掘中国现代女性主体性的有效路径和重要借鉴。
116-129

台湾与马华现代文学关系之考辨——以《蕉风》为线索

摘要:从1950年代开始,马华文学一直在借鉴、吸收与归化台湾现代文学。从1959年3月马华第一篇现代诗《麻河静立》开始,马华文学开始了自己的求教之路。《蕉风》杂志从创办到现在已经有了近55年的历史,是华文文学刊物中创刊时间最长的刊物,本文从488期《蕉风》中寻找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刊物、编者、读者、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力图寻找出台湾与马华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两地文学在文学精神上的沟通与互渗,从而为我们认识马华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参照系。
130-142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快乐的对话

通向世界的文学渠道——祝《今日中国文学》杂志创刊

摘要:开通一条从中国直接通向世界的文学渠道,是我和我的同行们几十年来的梦想,曾作过一些努力,研究过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和问题,但成效不大。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发送和接受的双方缺少真正的沟通。如英文的《熊猫丛书》出了很长时间,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多半是中国方面一厢情愿的趣味和选择;国外也出过一些中国文学的翻译和选编,又多半只根据西方人的眼光和爱好,甚至是某些个人的偏好,总之是缺少协商、沟通的经常机制;更重要的是语言不顺畅。语言是文学的载体,不少中文译成英文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一种中国式的英文,开篇就使人头疼,文学意味全失。
143-145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与简讯

巴尔扎克传播中国的宝贵发现——由蒋芳的《巴尔扎克在中国》说开去

摘要:传统的影响研究理论,在梵·第根的设计中,被划定为放送者(流传学)、接受者(渊源学)和传递者(媒介学)三大范畴。在传统的“媒介学”理论中,研究者也习惯于将“传递者”的范畴聚焦在个人媒介(译者)、团体媒介(文学社团、文艺沙龙、国际会议)和文字媒介(译本)上。诚然,在文学所进行的“跨越式”传递中,上述媒介功不可没。译者通过文字的转换和文化的传承所创造出来的翻译文学,借助译本等“中介”和“桥梁”,使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成功地落户到另一国家和民族,并在那块陌生土地上开始传播,产生误读,出现变异,形成影响。
151-153

“全球化与比较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摘要:2009年8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康乃尔大学联合建立的“比较人文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作为中心成立活动的学术部分,“全球化与比较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大顺利召开。2002年6月以来,作为康乃尔大学中美人文研究所所长,同时受命为华东师大紫江学者的颜海平教授,一直积极推动两国学者间的学术交流。继2004年5月邀请国际学界颇具影响的《帝国》、《大众》两书作者访华后,颜海平教授又于2005年6月在华东师大组织召开了“全球化与人文学科发展”国际会议。而华师大-康奈尔大学比较人文中心的建立正是这一学术追求的制度化成果。
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