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中外文学关系、作家与作品、翻译研究、比较文学教学、一家言、国外比较文学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101
  • 国内刊号:31-1694/I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5
  • 复合影响因子:0.39
  • 综合影响因子:0.22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比较文学 2010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比较文学与精英化教育

摘要:精专与广博对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文学者而言,哪一项应该优先?这不是一个殊途同归的问题,从教育学角度来说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把一个人随年龄增长而越来越不利于学习的生理条件和走出校门后所必须承受的各种社会压力计算在内的话,比较文学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比较文学的学习成效与学习时间长短成正比,研究视野的开阔和研究能力的增长随学习时间的延长而呈几何级递增。在高等教育普及和社会日渐进入后现代的中国,如果所有高校的所有学科都不得不朝社会化、职业化教育倾斜,那么至少像复旦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像比较文学这样的少数学科,应该独自坚守精英化教育的理想。
1-10

《古典与现代》创刊

摘要:《古典与现代》为海南大学主办、学人杨国良主编的学术与市场有机结合,介乎严肃论文与通俗文字之间的人文丛刊,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创刊号以"灵魂与文人"为主题,精心设置"游学天地"、"思想边界"、"杏坛之声"、"凿壁偷光"、"杂树生花"、"逝者生存"、"心眼回眸"诸多栏目;
23-23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论点摘编

摘要:程光炜在《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12期)一文中认为,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畅销书。在近年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资源的清理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五四”、鲁迅和翻译理论在现当代文学的重建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韦勒克、沃伦的“外部研究”、“内部研究”等观点显然给了当时的研究者更大的启发。本文不是一般性的知识考古研究,
33-33

“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不可忽略的文化翻译研究视角

摘要:著名的美国华裔批评家刘禾女士的"语际书写"或"跨语际实践"聚焦由不同语言间最初的接触而引发的话语实践背后的历史条件,考察新词语和新话语兴起、代谢,并在本国语言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国内翻译研究应立足于扎实的中国本土文化之根,以的语词和文本问题为对象进行研究,收寻大量文献材料并对之进行整理、归类、综合与分析,让一切"实践化"、"文本化"和"历史化",以系统研究中西文化碰撞与文化对话,为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及译介学研究作出切实的贡献,为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化"平台。
34-43

弗·伍尔夫的影响与汪曾祺早期的意识流小说实验

摘要: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是弗·伍尔夫汉译第一个相对集中的重要阶段。汪曾祺早期创作深受伍尔夫的现代小说美学、意识流技巧、印象主义表达和诗化的散文风格的影响,并从对部分青年知识分子潦倒、孤独、苦闷的心理状态的揭示,深入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内核之中。汪曾祺80年代复出后在风格上的转向,则颇具典型意味地表达了中国作家的现代主义实践在历史的干预和国情的制约下难以向纵深拓展的共同命运,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进程有着隐在的联系。
44-53

三类幸运结局:中国古代戏曲与好莱坞电影之比较

摘要:通过对中国古代戏曲和好莱坞电影的比较,本文旨在阐明故事性通俗艺术在结局设置上的倾向性及其生成原因,并力图就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如何使这种倾向性呈现出不同的面相,提供一个典型的个案。
54-66

传统文学观念与外国小说的近代接受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传统文学观念在近代引进外国小说时所起的作用。梁启超等人继承"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思想,赋予了外国政治小说、科学小说及侦探小说以开启民智、改革社会政治的重大使命,使外国小说受到了文人读者的普遍欢迎。梁启超等人对外国小说作家身份地位的渲染,也激发了近代文人翻译外国小说的热情。本文认为,林纾以古文翻译外国小说,对国人了解外国小说的艺术成就、并最终接受外国小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67-74

悲情与炫耀——华人移民文学中相反的叙事策略

摘要:本文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将移民文学置于日益繁忙的跨疆界文化生产领域来进行分析。用英文写作的华人移民为西方主流审美趣味所左右,他们通常采用的叙事策略是书写悲情。用汉语写作的华人移民则以中国大陆的读者为主要对象,其叙事策略通常表现为对西方物质生活的炫耀。这两种叙事方式相互辉映,构成中西文化交流中一个有趣的景观。
75-83

跨越藩篱 追求多元——论华裔美籍女作家任碧莲笔下的“身份表演”

摘要:本人选取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两部代表性小说《典型的美国佬》和《希望之乡的莫娜》为主要研究对象,拟以文化研究中身份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借用相关后现代身份理论,考察在其作品中呈现出的流动性身份观念,并探讨其作品给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裔美国文学的整体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84-93

想象·虚构·诱惑——论宇文所安文论中的“中国形象”

摘要:文论中的异国形象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宇文所安文论中的中国形象存在变异,主要原因在于宇文所安西方学者的文化身份和视角预设了他对中国形象的看法,强烈的英语读者意识使其论述力图满足英语读者对中国的想象,在中国语境之外的观察角度、宇文所安的个人气质、以及中国古典诗歌固有的指意性与情味美学特征导致误读的产生。
94-101

胡适与比较文学

摘要:胡适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在哲学、教育、政治、中国文学等方面的成就早为学界所关注。同时他还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之一,但他这方面的实绩却被忽视了。本文通过对其理论文献及日记、书信等的发掘、梳理与辨析,指出他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并对其文学比较意识的形成因由进行了简要剖析。
111-12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争鸣

由翻译引起的争论? 就“Reflections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的译文及其引发的争论与有关学者商榷

摘要:编辑老师: 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刊,贵刊一向关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近几年来,在大量译介国外最新理论动态之外,更是致力推动国内外学界的对话。尤其是最近连续3期,
126-130

论点摘编

摘要:孟昭毅在《垦拓与建构的大趋势——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载《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一文中认为,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发展三十年,已经形成诸多有学理支持、稳定成熟、成果显著的研究方向。其中,在中外文学关系、译介学、域外汉学与形象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文学人类学、比较诗学等研究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学者在国际比较文学思潮的冲击下,
130-130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简讯

比较文学的“身份漩涡”刍议——读狄泽林克《比较文学导论》

摘要: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比较文学文库"组成之一,胡戈·狄泽林克的《比较文学导论》是极富特色的一部比较文学著作。作品正文除《绪论》外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比较文学从发轫到二次大战的发展流变,对相关人物观点做了介绍和评析,
131-133

忧郁的平衡——评钱林森《和而不同——中法文化对话集》

摘要:《和而不同——中法文化对话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一书,以及钱林森教授,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这种具有法国文化底色的精神气质。长期浸淫于法国浪漫文化中乐此不疲的钱先生,自然不失文化贵族的优雅,但在其精神的根底,
134-136

评侯建先生《欧文·白璧德在中国》

摘要:一就其内容而言,侯建的博士论文《欧文·白璧德在中国》(Irving Babbitt in China,by Chien Hou,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Ph.D,1980)主要考察并讨论了四个问题,即白璧德的思想、白璧德与中国思想之关系、
137-140

千帆竞过,万木争春——全球化视域下翻译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摘要:2009年10月24-25日,"全球化视域下翻译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02所高等院校、6家出版社及其它翻译业界代表共226人与会。本次会议也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的第八届年会,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和浙江师范大学共同主办。
141-143

“东亚诗学与文化互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摘要:2009年10月24日,由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日本大手前大学共同举办的"东亚诗学与文化互读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