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 31-1694/I 国内刊号
  • 1006-6101 国际刊号
  • 0.3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比较文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比较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前沿:学科理论新探索、中外文学关系、翻译研究、书评·综述

中国比较文学 200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教学与学科理论建设
从变异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1-10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所走过的百年历程,认识到影响研究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是在探讨文学交往过程中,因为缺乏异质文明的沟通和对话导致了文本解读的僵化和封闭。而变异学的引入,拓展了影响研究的思维空间,从跨民族交往中的异质性出发,不仅让我们发现了诸多文学变异的事实,更为我们找到了一个跨文明对话的沟通平台,能够更好地推动不同民族文学的交融和互补,从而建立起更加开放的文学动态生成机制。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经典的解构与重建
“陌生化”与经典之路11-22

摘要:“陌生化”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产生于上世纪初,但影响却一直延展到当下的文艺批评和创作。有关评述如汗牛充栋,却未有中国学者依托本土资源对这一概念提出一得之见。本文试图通过考量“陌生化”与童心的关系,对相关的中国古典学说和文学经典略作评述。

理论的生成辐射和本土问题意识——兼论四年来关于“经典的解构与重建”问题的讨论23-35

摘要:中国学界关于文学经典的探讨与西方当代学术思潮密切相关,但外来思潮的落地生根并引发各个学科的积极参与,根本还在于当代文学和文化进程中经典谱系频繁变异的现实;对本土问题的关注和发掘使这一学术论域显露出丰富的学术潜力,现有的讨论已经显示了可喜的成果,也展现了参与世界对话的可能。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海外华人文学研究
古典形象的海外言说——新马华人作家笔下的屈原形象36-48

摘要:屈原作为民族文化源头和民间信仰化身的中国古典形象,在海外华人文学中经历了从崇拜到质疑、从解构到重建的过程,从中折射出中华文化传统在海外流失的危机和复苏的希望。上世纪70年代后,在新马华人文学中,屈原形象开始更多地作为民族文化危机和现实忧患意识的象征出现,但也有过多地基于现实功利的取向。之后,借重于屈骚传统中的自由精神、狷狂人格展开自我超越的思路,使新马作家笔下的屈原形象不断呈现新的含义,其自我质疑、自我流放、自我反省不仅走出民族悲剧的屈原传统,而且寻回了“内省”本质,获得了“屈原”言说的更大自由,海外华人文学中的屈原传统也由此得到了一种现代性的建构。

上外“英美文学国际研讨会”通知48-48

凡人的异类 离散的尽头——台湾“眷村文学”两代人的叙述49-62

摘要:所谓眷村,只是一个笼统名词,它表示国民党军队自大陆撤退台湾后,许多士兵和眷属聚居在散落于全省各地军人的村子里。实质上它们的存在,代表了自中国大陆离散飘流后的一种异乡暂顿。暂顿久后又成为另一种永远家乡。但初期未融入本土之前,许多人更是一生异乡人,无法融入,他们扮演了“外来者”的异类角色。在文学上,造成一种奇诡的文化话语。

“通感”,还是“心感”?——兼谈传统学术遗产保护63-71

摘要:钱钟书先生《通感》一文发表后影响巨大。然而以“通感”译Synaesthesia,使中国固有的“心感”埋没,被视为舶来品,造成传统诗学资源流失。经研究可知,心感论是中国诗学对世界学术的一大贡献,应该为“心感”正名,请“心感”归位。“心感”和“通感”仅一字之差,但绝非一字之争,关乎传统学术的保护,应当引起重视。

中国比较文学会哀悼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塔尼亚·卡瓦哈尔会长逝世的唁电71-71

变形的意义:对《大话西游》热的跨艺术解读72-82

摘要:本文从跨艺术的角度,探讨艺术媒介的转换在《大话西游》的接受中的关学、文化和政治意义,以视觉性的理论来挖掘“变形”这个概念的历史文化和关学意义,以及与媒介转换之间的关联。这是一种双重的变形:历史与政治意义上的改革(reform),和媒介意义上的改形(re-form),两者变相作用,互为前提,而所有这一切都由新媒介的空间化力量连接起来。在此过程中,孙悟空作为前人类(pre—human)、超人类(super—human)和后人类(post—human)的三位一体,成为新时代青年的心理透射与化身。

圣经中的城市83-97

摘要:城市是圣经的一大主题,圣经中的城市观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学对城市的想象。圣经中的城市形态表现为罪恶之城与圣城的对立两极。罪恶之城集中体现了人类淫乱放纵、拜偶像、排斥异己、迫害外来者的罪恶;而圣城则体现了审判世俗城市的价值准则;作为一种乌托邦幻像,圣城被表现为一种非物质的精神世界,一种远离现实城市的精神和宗教象征。

从《保姆》看美国电视文化的特点98-110

摘要:电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由来已久。本文以美国作家罗伯特·库弗的短篇小说《保姆》为例,从小说中电视出现的频率、电视使用的类型和电视使用的方法等角度,分析、考察这部短篇小说所反映的美国电视文化的基本特征。

赵萝蕤与《荒原》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111-125

摘要:赵萝蕤先生对西方现代派诗歌经典《荒原》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试图系统梳理赵先生对《荒原》的译介与研究,辨析其在不同接受语境下所采用的不同译介策略,并考察她对《荒原》研究的独到见解,以此管窥《荒原》在中国流传以及中国学界对这部现代主义经典的释读与接受。

翻泽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相遇——也谈翻译中的“文化转向”126-135

摘要:本文从追溯“翻译研究”的历史入手,通过勾勒“翻译研究”的理论脉络,指出其最重要的两位思想家勒菲弗尔和巴斯奈特所倡导的“文化转向”实际特指转向文化研究。同时,文章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相遇带有某种必然性。由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为文化研究理论敞开了参与实践的空间,因此这种相遇为翻译研究带来的不应该仅仅是学院内部的知识生产,而是以翻译展开文化游击战、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可能。本文认为这才是“文化转向”的意义所在。

新书架135-135

走向学科自觉的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136-144

摘要: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是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重镇,20年来已经出现三波热潮,在资料的积累、领域的开拓、个案的研究等方面,有了相当的基础。如今,研究的深化期待着系统的中外文学交流史的完成,期待着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系统理论的建设,其中包括对研究前提、范畴与方法的反思。钱林森教授主持的十五卷本《中外文学交流史丛书》(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正在研究与编写中,本刊发表钱林森与周宁教授的相关对话,既是提供一种理论思路,又是提出相关的问题,供大家深入研讨。

新书架144-144

晚清使官的西方戏剧观145-155

摘要:晚清使官在西方的观剧活动,是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学的起点,值得注意。历来评价认为,使官主要关注了戏剧的“附加因素”,而忽视了戏剧本身。本文从晚清使西载记文献出发,证明晚清使官对舞台上之西方戏剧本身确有关注,并从艺术和思想方面,对他们关于西方戏剧的观点,予以分析。西方戏剧精神与晚清使官的信仰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这使他们对西方戏剧的见解,不可能没有误差;但晚清使官观看西方戏剧的中国眼光,仍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简讯
图兰朵之法国源流考156-167

摘要:文学形象图兰朵到底从何而来?从神话学、主题学角度看来,这个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截取了图兰朵漫长生成与演变路途中的一个阶段,详细描述该主题生发于波斯、土耳其,经过法国文人的雕琢、丰富,最终借意大利歌剧名扬天下的历史过程。作者着重展现同一主题在流变过程的细微变化.尤其凸现了18世纪法国文人对于该主题的传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