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 31-1694/I 国内刊号
  • 1006-6101 国际刊号
  • 0.3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比较文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比较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前沿:学科理论新探索、中外文学关系、翻译研究、书评·综述

中国比较文学 200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教学与学科理论建设
一个学科的“死”与生1-10

摘要: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到底是面临死亡,还是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重新对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学科作出认真的思考。本文通过比较文学与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的三重对比,试图说明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学科内的文化研究,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翻译研究,其重点应该是文学翻译研究。这样,比较文学就为自己选择了一争广阔的发展道路。

比较文学:在退守中求得生机11-19

摘要:比较文学的危机在文化研究兴盛的今天显得更为严峻,因此,比较文学如何寻找生存机遇的问题是迫切的。在当今语境下,比较文学危机的真正原因是学科边界的泛化,其出路在于找到与文化研究分而治之的可能性。如果潜心分析,则可发现,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其实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别。文化研究的对象是文化系统中文化诸要素与艺术文本的隶属关系,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文化系统中艺术文本的并置结构关系;文化研究致力于破解文化系统中非文学因素与文学的各种隐喻关系,是一种纵向研究;比较文学致力于破解文化系统中不同文学因素之间的各种转喻关系,是一种横向研究。基于此,比较文学应当放弃跨科际研究的属性,通过退守的形式维护其学科的完整性。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经典的解构与重建
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20-34

摘要:在消费社会,文学经典呈现出巨大的商业扩张,它被广泛地借名、挪用并出现大规模的异质重现。这些扩张显示出文学经典前所未有地经受着另一种社会机制的制约:一种消费关系座架乏体制制约的逻辑,正是这种逻辑,不仅决定了当前社会文学经典的流变趋势,而且决定了当前社会价值秩序的位移,决定了传统文学经典在未来时代的终结。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成立 苏州大学召开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座谈会34-34

摘要:2005年11月12-13日,苏州大学“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座谈会”存苏州大学举行。来自上海、浙江和江苏省内的10余所高校的30余位学者聚集一堂,就海外汉学研究的学科定位、现状与走向、对策与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事迁移理论视界中的经典再生产35-47

摘要:本事迁移是在处理、改造本事材料的基础上,利用本事原型所提供的相关材料与想象空间,柬进行新的艺术世界的建构。“经典再生产”是作为本事迁移的一种特定方式而存在的,指的是特定文学经典所提供的“本事”被其后的作家所利用、改写,从而构成为一种新的、异态乃至异质的文本。后现代大众性本事改写、戏仿与经典再生产业已成为消费文化时代的主流性文学现象,其在总体上是一个矛盾性的统一体。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海外华人文学研究
美国华文文学中的大陆女性形象48-59

摘要:本文对美国华文文学中的大陆女性形象的变迁作了梳理,分别从台湾旅美作家和大陆新移民作家的视角展开对比分析。引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同胞他者化论题的意义。

鬼魂与人的盛宴——谭恩美在《百种隐秘感官》中对二元对立的解构60-71

摘要:谭恩美的《百种隐秘感官》中,迷信色彩浓厚的故事情节使这部作品颇具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奉文通过分析试图指出,谭通过描绘一个根拳不存在的阴间世界,以非理性的形式解构了种族主义尚存的所谓理性的美国社会现实,并通过引介中国强调“全”和“融合”的体悟方式,倡导华裔在心灵上对族性的回归,以争取在美国社会达到多元文化共生的和合状态。

从艾儒略到朱自清:游记与“浪漫法兰西”形象的生成72-83

摘要:什么词最能概括现代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形象?大多数人选择“浪漫”一词。但若再深问一句:法国何以是浪漫的?答案莫衷一是。本文认为,“浪漫法兰西”形象的起源始自法国神甫艾儒略的游记《职方外记》在中国的译介。张德彝和王韬追随艾儒略,现当代作家又追随张德彝和王韬,现代中国人心目中的“浪漫法兰西”形象就是在这种“同质”与“异质”的“互文”中构成的。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以文学为例试论中西文化的大同性84-99

摘要:中西文化相同?相异?如果是相同,那是全同还是大同小异?如果是相异,那是迥异还是大异小同?这些问题极为复杂,极难作答。学问渊博、通晓多种西方语言的钱钟书,综览中西文化后,认为“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他在《管锥编》等著述中,博引中西典籍为例,证明其说,笔音在本文中,加添几个例证:(1)中西诗学的抒情说和摹仿说,名目不同,而实际相通;(2)比喻与对比之运用,为中西修辞论所重视,为中西作家所认同;(3)17世纪英国作家所写的一篇文学批评,竞与中国古代文评相通。这是另一个“心理攸同”。教十年来,笔者观书阅世,深然钱钟书说法,认为中西文化虽有形形式式的歧异,二者却是“心同”、“理同”的,是谓“大同”。本文也略论亨建顿所谓的“文明冲突”。

中国对西方文论的接受:现代性认同与反思100-114

摘要:本文分析了西方文论在中国的传播与现代性的关系。1980年代中国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广泛兴趣与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对形式主叉文论和审美批评的热情肯定中,除了表现出对当时流行已久的政治批评的反走向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对普世主义的追求。作为西方特有的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观念,就是以普遍性面目进入中国的。把形式主义当作普世真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克服中国知识分子认同现代性所带来的自我分裂状况,但与此同时叉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本土知识分子的身份危机。近来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对现代性认同的各种反思,从某种意义上或许可以看作是对现代性的补充。

译学主体、译学对话和译者主体性地位115-128

摘要: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了译学主体、译学对话和译者主体性地位等问题,指出译学主体的研究应该结合具体的口、笔译实践进行,并把它视为一种动态概念,分析其流变过程,揭示作者、译者和读者在翻译中的不同功能及多维度、多层次译学对话的存在,并由此去重新认识译者主体性地位的真实内涵,给出一个实事求是、符合常识的界定和解释。

释义学视角下的创造性叛逆129-140

摘要:本文针对一些学者对创造性叛逆提出的批评性思考,在迦达默尔释叉学的观照下,指出创造性叛逆是视域融合中的意义生发,并试图廓清创造性叛逆的四个规定性特征:普遍性、原文规定性、双重性和描写性。创造性叛逆并非要鼓励在翻译实践中去背离原文,也不会造成原文意叉的无限撒播。接受者是创造性叛逆无可非议的主体,而读者和接受环境的区分是主体研究的深化。

新书架140-140

真实理念:跨文化文学比较中的比较原点——厄尔·迈纳《比较诗学》阅读谈片141-151

摘要:比较文学研究今天已经进入到跨文化比较的新阶段。曾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厄尔·迈纳先生的《比较诗学》,是这一阶段前期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比较诗学》提供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的新思路、新观念和新方法、新发现,本文所关注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厄尔·迈纳在具体而深层次的东西方文学或诗学比较中揭示出一种观念——不同文化中的文学及诗学的比较,真实理念或许是一种有效的可比点。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动态
理论旅行与翻译的政治——评赵稀方《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152-157

摘要:囿于单一语境提出和解决知识问题的方法日益受到跨文化、跨语言研究的挑战。尤其是在“全球化”悄然逼近的情况下,在人文学科领域里,对于文化的考察总是不断寻求突破既有的立场和方法,渴望发现新的理论课题。西方人文理论层出不穷、新旧交替的急剧变动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的话语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一个个理论关键同的频繁引用到一次次本土文化思潮的不断兴起,我们已经习惯于将这种外来影响看成不证自明的事实。在这样的思维框架内,我们的思考与追问总是停留在西方文化内部描述思潮更迭的动力,并将这种变化发展直接搬进中国语境,进行复制式的对照。

翻译的政治谱系与翻译研究新视角——评费小平的《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158-165

摘要:费小平的《翻泽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是国内第一部明确标榜“翻译的政治”的学术著作。这部著作涉及对古今中外“翻泽的政治”这一命题的细致梳理与剖析,上迄公元前古罗马时期的翻译理论,下至20世纪后期的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翻译理论,时间跨度长达两千余年。其问泽论林市,资料浩繁,作者以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在庞杂的材料中细心爬梳,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关涉“翻译的政治”历史的、发展的画而。全书立论公允、材料丰富,运用政治学、社会学、性别批评、后殖民批评等新视角,对翻译所导致的不同文化碰撞与文化财话中隐现或显现的权力关系进行Ir系统清理,是在文化研究层面上丌展的翻泽研究。

开拓鲁迅翻译研究的新视野——评王友贵新著《翻译家鲁迅》166-171

摘要:国内外学界对鲁迅的研究几乎与其创作同步,“从20世纪最初10年的末期开始萌芽,到20-30年代滥觞和初步发展,经40年代的高峰,义经历以后的递进、挫折、复苏、开拓,至今已近一个世纪。在这一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鲁迅研究的论著,从未间断过发表与出版。”但纵观酉年来的鲁迅研究,无论是1920-40年代主要对其创作文本的研究,还是解放后至前对其思想的研究,或是80年代后学界开始转向对鲁迅与中外文化关系的研究,对鲁迅翻泽研究的忽略始终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第四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综述172-174

摘要:2005年11月5-6日,第四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复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和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严绍鋈教授、副所长孟华教授共同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刘象愚教授,北大外语学院周小仪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杨乃乔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孙景尧教授也应邀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