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 31-1694/I 国内刊号
  • 1006-6101 国际刊号
  • 0.3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比较文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比较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前沿:学科理论新探索、中外文学关系、翻译研究、书评·综述

中国比较文学 200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与再论“比较文学”的定位1-1

摘要:由于陈思和教授、王宏图教授和复旦各位仁兄的努力,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如期在秋日如画的上海举行。一年多来,这一“论坛”的存在,确实推进了我们对于“比较文学”的许多思考。有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知识结构与学科边界1-1

摘要:去年的论坛,我们主要谈的是当下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教学体制和规范问题。即如何通过学科内部更加学术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建设,逐渐确立学科自己的主体性。这其中包括:价值目标、学科知识结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比较文学的“普及性”与“精英性”1-1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复兴”(艾田伯语)了的比较文学在中国又走过了30余年的发展道路。30余年来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最明显的标志便是比较文学在中国已享有了“显学”的地位(季羡林先生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莫使“泛滥”必“成灾”1-1

摘要:孟华教授在发言中强调,比较文学只是一门非常边缘和精英的学科,这是非常要紧的和切中时弊的意见。以我本人的治学经历,也许更能体会这种说法的重要性。我此生本来惟以“思想”二字为尚,谈不上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正视矛盾 保证学科的健康发展1-1

摘要: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扩招、比较文学学位点的增加,比较文学学科正在高等院校内迅速发展。学科的迅速发展当然是好事,令人高兴,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一些问题,却是我们必须正视并且应该引起我们足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1

摘要:自从教育部把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这门学科设置在中文系,我就感到奇怪,为什么中文系有“世界文学”的课程设置?因为在我看来,中文系从师资到学科都很难具备这样的条件。后来我才明白,因为师范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世界文学”的是是非非1-1

摘要:这里所说的“世界文学”,不是德国诗人歌德在19世纪初向往的一种理想境界,它将各民族文学结合为一个综合体,而各民族将在这全球性的大合奏中演奏自己的声部;也不是指地球上各地区文学的总和;也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比较文学研究要重视“比较思维”1-1

摘要:陈跃红老师和孟华老师都谈到,由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级学科的设立,导致了比较文学的“三个分化”;而其中的两个“分化”——外国文学化与文艺理论化,对这些年来一直在探索前进的比较文学学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发挥外语教师在比较文学方面的作用1-1

摘要:比较文学研究是建立在深谙原作的基础上的。通过翻译,当然也可以掌握一部分原作的信息,但不是全部,而且这些信息经过译者的阐释、传递,信息与原作已经有了时空距离。当然这时空距离也是比较文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综述43-46

摘要:2003年9月25—26日,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复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和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严绍璗教授共同主持。除个别因公外出教师

帝国霸义·文化自觉·比较文学47-60

摘要:新世纪伊始,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为帝国霸权所掩盖,知识分子进一步对现代西方文化进行反思.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多元文化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强化文化自觉,加强多极均势之间的对话和沟通,中国比较文学已经站在对话和沟通的前列,赋予它生命的是一个时代,而不是什么“派”。对话的话语则是以往域外的影响及对古代诠释的积累。要想完全套用西方的话语或回归古代话语,恐怕都做不到。而作为一个学科,中国的比较文学不是既成之物,而是动态发展的将成之物,要用一个框架和固定的方法去限制它,都不是好办法。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终结——兼及《比较文学高等原理》的争论61-72

摘要:1886年恩格斯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评价了法国大革命后世界思想界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历史意义及其贡献。虽然恩格

也谈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创新问题——王向远《比较文学学科新论》读后73-85

摘要:从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到今天,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已走过了20多年。趁世纪之交,适时地进行一些回顾和总结,应该说对学科的健康发展和进一步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有鉴于

新书架85-85

《青春之歌》文本的复杂性86-100

摘要:《青春之歌》是20世纪50—70年代文学的经典之一,也是名列前茅的畅销书,但它的构思、创作和生产明显贯穿着意识形态的主观意图和价值重构策略。本文通过对作者“个人成长”的“再叙述”,小说主题缝隙和修改、改编过程的考察,认识到,红色经典的再造既意味着与“过去”的断裂,更标志着对未来的乌托邦想象,而对其创作范式的检视,正是经典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

走向经典的必由之路——以陶潜与多恩为例101-112

摘要:从风格而言,陶潜和多恩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他们在经典化的形成过程中却极为相似。本文旨在考察他们的作品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和赞助人所起的作用,以管窥文学经典化形成中的共性。

译者的形象113-119

摘要:本文作者揭示了译者形象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原作风格的遮蔽性,认为译者把作品从一种文学语言转变为另一种文学语言,是传达事物被感知而不是被了解的感觉。译者的形象伴随着诗化的译语而存在。在翻译过程里,译者通过对译语的创造性运用,创造了一种非诗化语言无法传达的感觉。

新书架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