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瞭望杂志社
分享到:

政策瞭望杂志

《政策瞭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领导论坛、党的建设、工作思路、调查报告、市县策论、热点关注、决策参政、专家观点等。
  • 主管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
  • 主办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 国际刊号:1673-7296
  • 国内刊号:33-1312/D
  • 出版地方:浙江
  • 邮发代号:32-47
  • 创刊时间:200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9
  • 综合影响因子:0.067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政策瞭望 201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政策瞭望杂志要文解读

谱写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浙江篇章—《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解读

摘要: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是在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在浙江实践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简称《决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阐明了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全面部署了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主要任务、改革举措和组织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民生的指导性文件。一、省委《决定》的起草背景 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对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进行部署并作出《决定》,是推动我省在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中走在前列的必要之举、担当之举、适时之举和责任之举。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的考虑:一是基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党中央关于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战略部署的考虑。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命题,确立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目标,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明了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路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作了深刻论述和具体部署。今年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对我国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所有这些,既是我们党对�
20-24
政策瞭望杂志区域发展

开展“四破”专项整治 加快转型发展

摘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金华全面开展以“破僵尸企业、破围墙圈地、破低效用地、破既得利益”为主要内容的“四破”专项整治活动,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高效发展。强化思想认同是开展“四破”专项整治的首要前提 开展“四破”专项整治活动,是金华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基础上作出的慎重决策。僵尸企业是指占有土地和厂房,不发生实际生产经营行为,不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名存实亡的企业:围墙圈地是指企业项目用地闲置或部分闲置,以及企业项目延期开工、竣工造成土地闲置:低效用地是指按照亩均税收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后,排名未达到平均水平的企业用地:既得利益是指各级党员干部及其直系亲属利用职权便利,以及各行政部门在行使行政许可、处罚等职权过程中,通过合规或不合规的方式,获取的既定利益。部署开展“四破”专项整治活动,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转型发展之需。当前,金华产业“低小散”的格局明显,经济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突出,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根本转变。2013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平均产值1.33亿元,平均利润609.4万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7.3%、6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8.3亿元,增长5.3%,增速排在全省末位。开展“四破”专项整治.就是要从当前发展最为急迫的空间不足、内生动力欠缺、资源要素利用效率不高等关键环节着手,切实扭转低效用地现状,坚决破除既得利益藩篱,让效益好起来,让规矩硬起来,让效能强起来,让公信立起来。同时,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强有力的“组合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25-27
政策瞭望杂志经济纵横

台州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八条路径

摘要:如何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需要从实践中总结出一批典型经验,这对于科学指导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非常重要,也很有帮助作用。最近通过调查研究,台州总结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八条路径:政府推动型。政府主动设计和安排转型升级路径,通过工业园区的布局优化和推行企业的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实现中小企业的生态化发展,以此推动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案例:椒江医化产业“退、转、升”。2011年以来。椒江区以“断腕”决心,以“2013年底主城区告别恶臭”为目标,对椒江外沙、岩头、三山等三大医化同区企业采取项目退出、整合转型、整治提升等方式,推动企业转型、转产、提升,全力推进医化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目前,已退出化工恶臭项目101个,20家医化企业退出或转产。同时,按照“总量控制、项目筛选、强度投入、行业领先”的要求,制定出台《进一步推进岩头医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政策,指导企业开展产业转型对接工作,外沙区块初步成为“四中心一基地”,岩头区块成为符合GMP规范的“精烘包”项目和制剂加工基地,三山区块医化产业退出建成物流仓储基地。
27-28
政策瞭望杂志生态文明

安吉: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摘要:建设美丽乡村是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民生工程、实事工程。安吉县率先探索、领先示范。2003-2007年,根据省委“千万工程”部署,安吉县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共完成202个行政村和1073个自然村村庄环境整治,培育了29个省级小康建设示范村。2008年,我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到2013年底,全县187个行政村成功创建美丽乡村179个,创建覆盖面达到95.7%,其中建成精品村164个,12个乡镇实现创建全覆盖。省委夏书记多次对安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安吉再上新台阶。我们认真贯彻省委及夏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更高标准,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主要做法是:一、坚持五化五同步,不做盆景做风景。不做“涂脂抹粉”的表面文章,坚持大景区理念,变点上盆景为全县风景,促一时一地美景成市民生活常景。
29-31

强势推进“五水共治” 努力打造秀美浦江

摘要:2013年以来,浦江县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的要求,率先打响“五水共治”战役,并以此撬动全局工作,浦江面貌正在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以破釜沉舟的胆略勇敢承担历史责任 浦江原本是山青水秀、人文荟萃的江南小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水晶产业的发展,给百姓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85%的溪流被严重污染,浦阳江成为钱塘江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支流,浦江的环境卫生评价满意度列全省倒数第一,被称为“浙江卫生环境最差县”。面对这一状况,浦江必须痛下整治决心。但是,整治浦江水环境将涉及几十万人的切身利益,关乎浦江经济发展,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水环境整治一仗要不要打,是决心问题,是意志问题,说到底是担当问题。2013年4月省委夏宝龙书记对浦阳江综合整治作出明确指示,要求浙江水环境整治要从污染最严重的浦阳江率先突破,省委省政府派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直接到浦江督战。同年6月夏宝龙书记亲自到浦江督战,提出“浦阳江江水环境整治具有里程碑意义”,发出了“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的号召。
31-32

强化“五个坚持”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摘要:近年来,桐庐县以“中国最美县”建设为目标,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先导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理念,以景区的理念规划整个桐庐,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每个镇村,走出了一条科学化、个性化、品质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得到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肯定,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全国首届生态文明论坛、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培训班、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先后在桐庐召开。法桐庐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做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的同时,注重把握“四个结合”:一是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旅游功能和配套设施建设;二是与文化特色相结合,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注重凸显特色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三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四是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正确处理村美与民富的关系,把农民增收致富摆在首位。
33-35
政策瞭望杂志市县策论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

摘要:临海市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0平方公里,人口118.5万,城市建成区面积39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5万,是台州副中心城市、浙江省城市群规划中列为大城市规划的3个县级市之一。临海山水绕城,历史厚重,个性鲜明。近年来,临海市坚定不移地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持之以恒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初步实现“优化、提升、彰显、做优”四大成效。优化城市形态。临海建城已有2000余年,是全省县级市中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统筹古城与新城发展,古城坚持做“古”,成立台州府城管委会。编制古城保护与整治规划,“限高、定色、控量”,实施历史街区和文化古迹的修缮和保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存原汁原味的历史、人文气息。新城着力做“新”,突出现代风貌,过去2年实施了220个城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24g元,2014年安排项目164个,计划投资61亿元。古城新城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临海“一城一江三湖六河八山”,城依山,山傍水,水抱城。我们把城市作为花园来建设,不断凸显“山、水、城”特色,全面展示山的秀美、水的灵动、湖的精致和城的大气。投资204L元,把位于新城核心区的滞洪区,建设成水面1.5平方公里的灵湖生态公园,碧波荡漾、白鹭翻飞。半湖山色半湖城,成为新城区建设的点睛之笔:通过扩建改造,恢复老城区东湖的宋代园林风貌:推进灵江两岸治理,沿江布局4个公园,打造“十里灵江、十里画廊”。强势推进“五水共治”,清理河道垃圾,拆除涉河违章,开展河岸覆绿,城市河道基本实现“水畅、河清、岸绿、景美”。
36-36

敢于担当克难建设美丽永嘉

摘要:去年以来,永嘉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美丽浙江”的部署要求,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敢于担当,勇于克难,全力推进美丽永嘉建设,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在创成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和全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的基础上,去年底又成功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卫生强县和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被国务院农改办列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圆满完成了2013年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任务。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82亿元,同比增长8.6%;1-4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26.43亿元,增长5.6%;限上固定资产投资47.82亿元,增长15.9%;全县招商选资实到资金12.28亿元,其中浙商回归实到资金10.19亿元,增长68.9%,获得了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创业创新组织奖。
37-38
政策瞭望杂志区域发展

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机遇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同志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面对新一轮改革大潮,镇海区以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抢抓全面深化改革新机遇,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率先建成惠及全区人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一、注重整体把握,科学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划图 突出战略导向,顶层设计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把镇海的改革放在全省全市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围绕镇海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工业强区、城镇化带动的主战略来思考改革,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经济转型升级、全域城市化、党的建设等重大、长远、关键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中共镇海区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再创走在前列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决定》。到2016年,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
39-41
政策瞭望杂志社会建设

杭州建立“三位一体”楼宇社区治理模式

摘要:近年来,杭州市坚持以高端人才生活创业需求为导向,在全国率先提出“楼宇社区”概念,并探索建立了以楼宇社区综合党委、楼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楼宇社区促进会为标志的“三位一体”楼宇社区治理新模式,使楼宇由单纯的“经济体”转变为“社会综合体”,由单纯的政府管理转变为党委政府、业主单位、企业员工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建立“楼宇社区综合党委”,适应楼宇企业和员工需求,实现从重经济政策,向重人文环境的重大转变 建立楼宇社区综合党委。针对楼宇“两新”组织多、机构分散、党员流动性大的问题,杭州按照“楼宇社区建党委、楼宇企业建支部”的思路,由一幢或若干幢楼宇社区的分散党组织,组成统一的“楼宇社区综合党委”;“楼宇社区综合党委”下辖的党组织,或是楼宇企业(单位)党组织,或是由若干小企业依托较大企业组成党组织,或是由若干个小微企业(单位)党员组成的联合党支部,由此形成“一个核心、多个堡垒”的楼宇社区党建组织架构。实现了党的组织形态从碎片化向区域化转变。
41-42

嵊州市改革创新乡镇治理模式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嵊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精神,牢牢抓住改革这个关键,立足实际,及早谋划,积极创新乡镇治理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2013年12月正式在黄泽镇、仙岩镇开展了创新试点工作,通过完善乡镇职能、整合干部资源、改革行政架构和运作模式,切实提高乡镇治理水平。改革的动因 上级精神明确方向。推进乡镇治理模式创新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又强调指出“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指出,必须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乡镇是最基层一级政权组织,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从乡镇抓起是关键之举。同时,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县(市、区)有关部门派驻乡镇站所干部的日常管理原则上以乡镇为主。整合充实基层一线执法力量,整合行政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和执法力量下沉”。推进乡镇治理模式创新,也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是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创造性地将群众路线的精髓融入到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中,从而不断优化乡镇党委领导方式,强化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增强乡镇党委政府对社会发展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43-44
政策瞭望杂志新型城镇化

加强镇域协作 推进新型城镇化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在下一阶段,必须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等工作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和行政区划的限制,乡镇这种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产生的行政成本高、效率低、发展空间难拓展、资源重复浪费、难以合理配置等问题,已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步伐。在一个县(市、区)的范围,短期内对现有行政区域进行“伤筋动骨”的大规模调整往往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不易实现也不一定合适。考虑到要将改革的力度与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相统一的关系,有必要探索一条既能打破现有乡镇这种“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的区域行政格局,又能在维持社会安定团结的情况下,促进区域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作发展的新路子。因此,仙居开始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的联合协作机制,以期推动县域发展从“镇域独立”向“镇域协作”转变,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
45-47
政策瞭望杂志农业绿洲

积极鼓励屋顶农业和绿化探索试点

摘要:屋顶农业和绿化(简称“屋顶农业”),是对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及其它墙面种植农作物和花草的植绿形式,是对建筑物表体阳光资源的经济利用。大力倡导屋顶农业和绿化,增强空间土地资源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率,对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屋顶农业”已成为现代创意农业和优化城市生态的新趋势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城市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世界性问题,已经威胁到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倡导走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之路,一条重要途径是向空间要土地,充分利用屋顶资源。“屋顶农业”在不少国家方兴未艾。德国世界屋顶绿化技术联盟主席曼弗雷德和哥伦比亚大学迪克森·德波米耶教授指出,将建筑屋顶变成绿色的田野,是未来城市的新特征、新方向,全球50年内可能为人类生产一半的粮食和蔬菜:同时,让钢筋水泥森林的人居环境回归自然。有助于修复地球的原生态,发展前景远大。近30年来世界各国推行屋顶农业和绿化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政府重视。如德国、美国、加拿大、瑞典、日本等国家经立法将屋顶绿化纳入市政建设;德国设有管理机构.城市屋顶绿化率达到15%。二是技术成熟。法国兴起一项用于屋顶和墙面的集无土栽培、微滴灌、自动化控制等为一体的垂直绿化新技术;意大利米兰建造了“摩天森林公寓”,屋顶种满乔木和花草。三是渐成风尚。美国纽约人常在满眼翠绿的屋顶聚会派对、喝酒和“日光浴”健身;花园式国家新加坡建有众多“空中花园”,市民夜晚爱在鸟语花香的屋顶谈天说地。
48-50

天台全面实施农业生产“肥药双控”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政府和百姓的重要热点议题,能不能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去年以来,天台县以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为目标,在全省率先实施农业生产“肥药双控”,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障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生产“肥药双控”的探索实践 天台县从实施生态名县的战略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大力发展绿化循环农业,除了绿肥种植,还积极尝试稻田养殖、果园放养、间作套种、粮蔬轮作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畜禽养殖场的排泄物和农作物秸秆也被农户广泛利用,以“九穗儿”为代表的多家农产品企业,率先在全省打响“肥药双控”第一枪,全面掀起关乎百姓“餐桌安全”的“保胃战”。强化源头治理,管控禁限用农药。构筑生产厂家、配送中心、经营网点“三位一体”的现代农资销售、流通、服务网络,形成上联农资配送公司和生产厂家。下接村级销售网点,县、乡、村三级联动,集批发、仓储、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放心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实现农资源头随时可追溯。各农资配送中心、乡镇直销店以及各村经营点,直接为种植大户、农业企业提供物资、技术、信息、运输等全方位服务。
51-52
政策瞭望杂志经济纵横

围绕“四个坚持”推进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

摘要: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为深入打造质量新鄞州,加快实现“两个领先、三个倍增、四个翻番”目标,坚持向开放要资源、要空间、要活力、要动力,以开放促转型、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不断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加快实现从“开放大区”向“开放强区”的跨越。2013年,全区出口总额110亿美元,增长9.2%,成为全省首个外贸出口额超100亿美元的县(市、区);引进内资98.2亿元,引进外资4.7亿美元,顺利实现了“领跑全市、领先全省”的目标。坚持向开放要资源,大力引进优质要素 以“招大引强”引进项目。把招商引资与产业转型紧密结合起来,拓宽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全面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主攻“高新特”项目,开展联动招商、合作招商,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以及创新型、补链型的产业项目,加速产业集群、产业链集成。主攻“大强优”项目,盯紧世界和国内500强,加强与央企、国企、强企的对接,确保对接一家大企业、引进一批大项目、发展一个大产业。2013年,全区新增5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5个,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9个。
53-54
政策瞭望杂志他山之石

福建农业领域开展八大改革

摘要:福建省最近出台《2014年农业改革实施方案》。今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400万亩,占全省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26%;建设2000家规范化农民合作社,评选150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认定100个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全面完成全省871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招聘500名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开展土地经营改革,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社40家,培育土地托管合作社40家;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公司20家;对粮食产能区内土地经营权连片流转100亩以上种植水稻的经营主体,每亩给予100元奖励。开展土地确权登记,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今年在9个设区市各选择2个乡镇、平潭综合实验区选择1个乡镇、76个涉农县(市)各选择2个建制村开展试点。力争今年完成农村土地航拍调查工作。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组织全省4000家以上合作社开展规范化创建活动,公布省级合作社规范社名录2000家,从中择定省、市、县三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00家。鼓励农户、农民合作社以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作价入股农业企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全省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力争达到400家以上,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出台认定管理办法,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制订《福建省家庭农场示范场认定管理办法》,组织市、县农业部门做好家庭农场示范场认定和管理工作,认定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100家。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今年选送1.2万名村主干、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种
56-56
政策瞭望杂志数字浙江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摘要:CPI上涨2.3% 4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2.3%,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低;与上月相比,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3%。与上年同期相比,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六涨一跌一平。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2%,居住类价格上涨3.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6%,衣着类价格上涨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4%;烟酒类价格下降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与上年持平。10年整治2.7万个村打造35个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 浙江10多年来,始终把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积极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I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到2013年底,全省共有2.7万个村完成环境整治,村庄整治率达到94%,成功打造35个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
57-57
政策瞭望杂志政策信息

山东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意见

摘要:为加强村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山东省政府提出以下意见:一是完善设施规划。各地要按照国家和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有关政策法规和业务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人口状况、地形地貌等特点,遵循“城乡一体、区域统筹、适度超前、经济适用”的原则,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编制村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乡镇和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县域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明确建设规模和时序。二是合理确定工艺布局。各地要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确定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工艺布局。按照“城(厂)边接管、就近联建、鼓励独建”的原则,靠近城市周边的村镇,可将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厂集中处理:靠近工业园区的村镇,可将污水纳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以工业污水处理带动周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提倡相邻乡镇联合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区域统筹、共建共享;人口密度较低、水环境容量较大的地方以及地处非环境敏感区的建制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条件采用“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处理工艺:鼓励采用自然、生态的污水处理方式。每个乡镇要建设一个以上垃圾中转站(场),每个村庄要因地制宜建设若干垃圾收集点;距县(市、区)现有垃圾处理场超过20公里的乡镇,可依据规划合理选址建设新的垃圾处理场。三是加快设施建设。各地要依据村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分年度列出项目实施计划,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落实项目用地,妥善解决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的立项审批、规划设计、征
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