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现代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渔业现代化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Fishery Modernization

  • 31-1737/S 国内刊号
  • 1007-9580 国际刊号
  • 0.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渔业现代化是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渔业现代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水产养殖工程、渔业信息化、渔船与捕捞、水产品加工

渔业现代化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渔业现代化杂志专论
深入贯彻精神,加快推进渔业信息化的战略思考1-4

摘要: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蓬勃兴起。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多次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报告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渔业现代化杂志水产养殖工程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几种常用的固定膜式生物过滤器5-11

摘要: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实现养殖用水的重复利用并进行封闭式生产,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产品获取方式。自养硝化过程将氨氮经由亚硝酸盐氮转化成硝酸盐氮,是目前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最普遍的一种氨氮控制途径。固定膜式生物过滤器为硝化细菌提供附着基面,形成生物膜,是常用的自养硝化实现方式,也是循环水养殖系统核心的水处理单元。可根据生物膜载体与水流的接触方式或载体流经滤器的水体中的位置分为几种类型。本文综述了滴滤式、浸没式、流化床、移动床等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较常用的几种生物过滤器,分析其优缺点并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生物过滤器的设计举例,为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

循环水养殖净化装置设计及循环水量影响因素研究12-18

摘要:为解决水产养殖生产中存在水质不利的情况,利用气升泵原理,设计和制作了一套循环水养殖净化装置。该装置在提升水的同时,可以曝气充氧、去除二氧化氮(CO2)、避免曝气扰动养殖空间和沉淀空间,有利于节能和净化水质等。该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以风机为运动机械,提供循环动力和曝气充氧。为确定装置的循环水量特点和影响因素,通过改变曝气头的结构、曝气气量,对升水管管径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淹没水深1.0 m、提升高度0.6 m、升水管管径为110 mm、空气流量5 m~3/h的条件下,选用曝气头直径32 mm、曝气头孔径3.2 mm和侧面开孔形式时,该装置最大循环水量可以达到9.5 m~3/h;较粗的升水管和较细的曝气头组合,效果较好;曝气头侧面开孔、孔径较大,对设备有较大的性能提升。

循环水养殖系统大黄鱼苗培育试验19-26

摘要:为研究循环水养殖大黄鱼苗的适宜养殖密度、水质变化趋势与病害防控效果,开展了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大黄鱼苗培育试验。投苗规格1.82 g/尾,养殖密度分别为350尾/m~3、400尾/m~3和450尾/m~3,每个密度使用3个养殖桶进行平行对比试验,养殖周期180 d。结果表明:400尾/m~3为适宜密度,其养殖存活率、结束均重和尾日增重分别为83.6%、95.4 g和0.52 g,显著高于450尾/m~3密度组11.2%(该组对应值75.2%,下同)、27.5%(74.8 g)和28.1%(0.41 g)(P〈0.05);饵料系数1.28,显著低于450尾/m~3密度组22.9%(1.66)(P〈0.05);与350尾/m~3密度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400尾/m~3密度组养殖水体总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平均浓度分别为0.115 mg/L和0.037 mg/L,显著低于450尾/m~3密度组25.3%(0.154 mg/L)和41.0%(0.063 mg/L)(P〈0.05),与350尾/m~3密度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未爆发寄生虫病及细菌性疾病。研究表明: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培育大黄鱼苗,具有节水减排、养殖存活率高和生长良好的优点,发展前景广阔。

轨道式自动投饲系统设计与试验27-32

摘要:针对工厂化养殖中人工投饲劳动强度大、投饲误差大、不均匀等问题,研究并设计了一种轨道式自动投饲系统。该系统由上料装置、行走装置、投饲装置和控制装置4个部分组成。控制部分以可编程辑控制器(PLC)为核心、触摸屏为人机界面,采用低压气力输送的方式上料,驱动行走小车运行的方式进行饵料输送,控制螺旋下料装置和旋转抛撒盘的方式进行定量、均匀的饵料抛撒。结果显示:可以实现4个养殖池的饵料投喂,6次投喂等待时间设定,行走速度达18.75 m/min,投饲量精度在0.5%~2.2%,投饲速度1 kg/min左右,定位精度110 mm左右。该投饵系统具有投饲精度高、均匀、高效率等特点,可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降低劳动强度,从而减少工厂化养殖成本。

深远海养殖装备系统方案研究33-39

摘要:随着海洋捕捞产量的萎靡、近海生态系统的恶化,人们对健康绿色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促使了海洋养殖业逐渐迈入深蓝海域,国际社会对开发大洋渔业资源的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利用深远海优质水资源大批量养殖良好经济效益鱼类的深远海养殖,是拓展养殖区域、提高海产品产量的重要方式。通过对现有几个比较成功案例的回顾和比较,针对海上运输业萧条、运输船队过剩等现况,利用项目前期成功经验,对一条30万吨级的矿砂船改造为养殖工船展开技术研究:改造其船体结构,规划养殖方案,设计养殖配套的鱼群调拨、深层测温取水、投饲、排污换水、起捕等系统。总结并归纳待解决的问题,以推动深远海养殖可应用可复制可推广,为构建深蓝渔业战略提供参考。

筏式养殖海带收获装置的发展现状40-48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带养殖国。目前,养殖海带的采收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为制约海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随着劳动力成本攀升,从事艰苦作业劳动力短缺,迫切需要发展海带机械化收获技术。本文主要针对筏式养殖海带的机械化收获装置的研发现状进行综述与分析。在介绍筏式养殖海带模式特点及手工收获海带过程的基础上,对各种海带收获装置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归纳了海带收获装置的行进、苗绳捕获及分离、传输和加工等核心模块及其功能特征,分析了海带养殖形式对海带收获装置的结构和设计的影响,提出需要综合考虑海带形态特点、生长环境和养殖模式的特殊性来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海带收获装置,探讨了海带收获装置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缢蛏采收机采收清洗装置设计49-55

摘要: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养殖以其自身独特优势,成为中国较早开展规模化养殖的贝类之一,与牡蛎、蚶类和蛤仔共称为四大养殖贝,尤其在福建和江浙地区缢蛏养殖业属于支柱产业,但其采捕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一种新型缢蛏采收机,该设备创新收获方法,将采收、分选和收集3个工序融合在一个工作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对整机核心部分采收清洗装置进行设计,工作高度791 mm,入泥口宽度500 mm。为克服采收清洗装置采收时筛孔可能出现的漏贝情况,针对缢蛏生物学特性,利用缢蛏限深养殖试验确定不同穴居深度的缢蛏壳宽、壳高和壳长,从而得出最佳筛孔设计参数,筛孔直径范围在10~12 mm。该机不仅适应以缢蛏为代表的薄壳贝类采收,同时可以为薄壳贝类采收装置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基于云存储及Android的水产苗种培育水质监控系统设计56-62

摘要:针对水产苗种培育过程中人工观测水体环境存在不精确和不及时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物联网云存储及Android平台的水产苗种培育水质参数远程无线监控系统。前端传感器用于检测培育水质的各物理参数,通过WIFI无线网络将所获得的数据发送至物联网云存储平台,然后通过手机客户端APP读取云存储平台上的数据并显示,供用户浏览查看,手机APP可对异常数据进行报警提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APP实现现场设备的手动远程控制,对超出阈值的参数,系统能够对现场相应设备进行自动控制。该系统中机智云的引入降低了物联网硬件的开发难度及成本,APP界面简洁、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还预留可扩展接口,为用户提供形象直观的实时数据监测平台。对该系统进行了水温、p H、溶氧和氨氮的采集和传输测试、也对现场设备进行了远程控制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以达到水产苗种培育水质参数监控要求。

基于LabVIEW的水质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63-68

摘要:为实现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参数监测系统的信号采集简便、数据无线传输以及操作界面简单便捷,且上位机之间能够实现数据共享,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水产养殖水质参数监测系统。该系统以MSP430微控制器为下位机,以nRF905为数据收发模块,中心电脑端(PC机)为上位机,通过LabVIEW构建上位机监控软件,同时采用基于TCP协议的通信方式进行远程通信,LabVIEW的虚拟仪器可以实现计算机数据共享通信功能,从而实现对重要水质参数进行监测以及数据共享。试验过程采集到的数据与标定仪器测量数据,误差在2%以内,丢包率低,能实现上位机之间的数据共享。研究表明,整套系统数据采集结果正常、稳定性良好,系统控制界面简洁,操作简便,且具有性价比高和易扩展等优点。

渔业现代化杂志水产品加工
大型玻璃钢渔船建造技术69-74

摘要:为促进玻璃钢渔船产业健康发展,弥补大型玻璃钢渔船建造技术的空缺,实现中国大型玻璃钢渔船设计建造的自主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完成"十三五"渔业发展目标,本文从大型玻璃钢渔船的远洋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出发,介绍了大型玻璃钢渔船船型、作业环境、成型方式和船体结构形式,对比了目前国内玻璃钢渔船的建造技术,分析了当前玻璃钢渔船建造技术存在缺陷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根据树脂和玻璃纤维材料的特性和适用性,从模具的建造形式、原材料的选取、成型技术、深层次连接的混合式船体结构形式和复合夹层的船体板与甲板5个方面,进行技术要点阐述,并在某大型玻璃钢远洋渔船建造过程中进行实验验证,效果良好。本研究为中国玻璃钢渔船建造技术的提高提供参考。

渔业现代化杂志渔船与捕捞
金属线码标记技术在渔业生物增殖放流中的应用75-80

摘要: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出现,致使中国近海海洋生物资源不断衰退,开展增殖放流成为修复渔业资源较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放流种类的生物标志技术是评价放流效果的重要手段。金属线码标记(CWT)作为渔业生物体内标志的一种重要方法,已在放流种类种群密度、存活率、资源补充量估算及洄游分布等研究中广泛应用。本文系统整理了国内外开展CWT研究的相关资料,介绍其原理和发展历史,简述在渔业生物增殖放流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缺点。综合看来,CWT具有标记速度快、对鱼体损伤小、标记保持率高、批量标记价格低廉等优点,同时也有回捕率较低的缺点。随着渔业生物标志技术的不断发展,CWT在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领域的应用将更广泛,并成为标志放流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