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态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应用生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21-1253/Q 国内刊号
  • 1001-9332 国际刊号
  • 2.6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应用生态学报是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应用生态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合评述、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森林生态学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基于QuickBird和CITYgreen的沈阳城市森林效益评价1865-1870

摘要:利用2006年沈阳QuickBird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以CITYgreen模型为基础,采取抽样技术,研究了沈阳市不同类型各郁闭度等级城市森林的固碳和污染物净化效益.结果表明:沈阳城区总碳储量0.51Tg,价值1.26亿元;年固碳率6858.20Mg,价值172.41万元;年净化污染物556.04Mg,价值0.22亿元.其中生态公益林固碳和净化效益的贡献率最高,碳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附属林、风景游憩林、生产经营林、生态公益林和道路林;固碳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生产经营林、风景游憩林、生态公益林、附属林和道路林;净化污染物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生产经营林、风景游憩林、附属林、生态公益林和道路林.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碳密度与其结构密切相关,高郁闭度下固碳和污染物净化能力皆高,低郁闭度下固碳和污染物净化能力取决于其结构的复杂程度.

岷江上游亚高山川滇高山栎林的降雨再分配1871-1876

摘要:基于2007年6—9月岷江上游地区的气象数据,采用定位研究方法对该区川滇高山栎林的降雨再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林外总降雨量486.7mm,林内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占总降雨量的82.6%、0.9%和16.5%;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与降雨量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n=49),穿透雨率和树干茎流率与降雨量的关系可用非线性曲线表示;当林外降雨量〉3.2mm时开始出现树干茎流,且树干茎流量(L)与树干基面积(cm2)呈明显的指数关系(R2=0.623).林冠截留率随降雨量(mm)的增加呈双曲线递减;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降雨持续时间、降雨强度、降雨时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n=49),而与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49).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中主要乔木树种含碳气体释放总量的估算1884-1890

摘要:应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了1980—2005年间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中5种主要乔木树种含碳气体总的释放量.结果表明:不同乔木树种燃烧释放含碳气体的排放因子不同,其中樟子松的CO2平均排放因子最大,山杨的CO2平均排放因子最小;落叶松和山杨的CO和CxHy平均排放因子最大,山杨和落叶松的CO和CxHy平均排放因子最小.结合5种主要乔木树种各器官的含碳率和总生物量,得出25年间5种乔木共释放CO216.58Tg、CO1.61Tg、CxHy0.54Tg.其中落叶松的CO2、CO和CxHy释放量分别为5.00、0.63和0.05Tg;樟子松为0.225、0.023和0.003Tg;白桦为11.22、0.83和0.41Tg;山杨为0.022、0.004和0.00034Tg;蒙古栎为3.12、0.13和0.062Tg.

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呼中林区森林蓄积量估测1891-1896

摘要:利用遥感图像光谱信息良好的综合性和现势性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NN)可优化求解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功能,对呼中林区森林蓄积量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中红外波段与森林蓄积量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中红外波段对估测森林蓄积量具有一定潜力;可见光波段和光谱变换第一主成分与森林蓄积量间也存在负相关关系;地形因子中海拔对研究区森林蓄积量的影响最大,坡度和坡向对蓄积量的影响较小.基于最佳的ANN网络参数、适当的GIS提取信息和遥感波段,呼中林区森林蓄积量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0.973,经主成分变换后,数据量被有效降低,而预测精度只有少量下降(R2=0.934).

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潜在植被分布预测与制图1897-1904

摘要:潜在植被的分布预测与制图对植被恢复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环境梯度分层采样技术,为延河流域24个地带性物种建立了分布模型,并在考虑群落内部物种种间关系及其分布概率的基础上,对物种分布进行运算,模拟预测了延河流域37种植物群落的分布状况和延河流域的潜在植被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分布预测值与实际调查值间的差异不显著,预测的植被空间分布较好地反映了延河流域潜在的植被分布状况,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于区域植被恢复的目标设定和恢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松嫩平原旱地生境芦苇种群不同龄级根茎的干物质贮藏及水溶糖含量1905-1910

摘要:通过对松嫩平原旱地生境单优种群落芦苇种群不同龄级根茎的调查测定,分析了一个生长季内3个生育期芦苇种群各龄级根茎干物质贮量和水溶糖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各生育期低龄级芦苇种群根茎中干物质贮量和水溶糖含量均较少,且与高龄级的差异较大;随着生长季的进程,低龄级根茎中干物质贮量和水溶糖含量迅速增加,且与高龄级的差异逐步缩小.在整个生长季,芦苇种群各龄级根茎均具有养分消耗和再贮藏乃至超补偿性贮藏的活性,其中,幼龄级根茎的活性更大.高龄级根茎的干物质贮量和水溶糖含量有一个逐年累积的增加过程.根茎干物质贮量在龄级间和龄级内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并且龄级间的差异大于龄级内.水溶糖含量仅在龄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随着龄级的增加,芦苇种群根茎的干物质贮量和水溶糖含量均呈二次曲线变化.

巨桉林草间作模式中牧草的耐阴生理适应性1911-1916

摘要:研究了不同郁闭度巨桉林下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和扁穗牛鞭草的耐阴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3种牧草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叶绿素a/b(Chla/Chlb)、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呈下降趋势,表观量子效率(AQY)、叶绿素(Ch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扁穗牛鞭草的日均净光合速率(Pn)呈下降趋势,鸭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的Pn先增加后下降,且在林分郁闭度分别小于0.54和0.27时,二者的Pn均高于对照;3种牧草的11项生理指标与郁闭度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运用平均隶属函数法对3种牧草的耐阴适应性进行排序,结果为鸭茅〉多年生黑麦草〉扁穗牛鞭草.

豚草防治措施综合评价1917-1924

摘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豚草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不实施任何防治措施的空白对照进行综合评价.对3种防治措施的综合效益和综合成本进行计算和排序,作为选择豚草防治措施的准则.结果表明:豚草生物防治所获得的综合效益最高,综合成本最低;空白对照的综合效益最低,综合成本最高;化学防治的综合效益和综合成本居中.豚草生物防治效益成本比最高,说明其是一种最为理想的防治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蒸散发估测1925-1930

摘要:2006年5-9月,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蒸散发进行了连续观测,在分析生长季内沼泽湿地蒸散发时间动态的基础上,采用Penman-Monteith(PM)和Priest-ley-Taylor(PT)模型分别模拟了沼泽湿地的日蒸散发,并利用实测值对两种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生长季内(5-9月),研究区沼泽湿地蒸散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月均日蒸散量在5月最低、7月最高;生长季内平均蒸散发为1.94mm.d-1,总蒸散量293mm.生长季前期和后期,与蒸散发实测值相比,PM模型的模拟值存在明显低估现象;PT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在整个生长季内的一致性较好,且PT模型的形式简单、所需参数少,更适于沼泽湿地的蒸散发模拟.

东北玉米带农田土壤磷素分布特征1931-1936

摘要:对东北玉米带农田土壤全磷及有机磷在0~100cm剖面中的垂直分布及纬向分异的研究结果表明:海伦、哈尔滨、公主岭和大石桥点的土壤全磷含量随深度增加而下降,0~40cm土层全磷含量显著高于40~100cm土层(P〈0.01);德惠、昌图和沈阳点40~60cm土层土壤全磷含量相对较低,但各土层之间差异不大;0~20cm土层有机磷含量显著高于20cm以下各土层(P〈0.05).土壤全磷和有机磷含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土壤磷素纬向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土壤全磷和有机磷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东北玉米带农田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磷素含量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施肥及撂荒对土壤氮素矿化特性及外源硝态氮转化的影响1937-1943

摘要:以黄土高原南部17年长期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及撂荒条件下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灭菌与不灭菌条件下不同肥力土壤对施入外源硝态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配施(MNPK)及长期撂荒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以及土壤氮素矿化量和矿化率;氮磷钾化肥(NPK)处理虽然提高了土壤无机氮含量,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氮素矿化量和矿化率的影响相对较小.高温高压灭菌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含量,但对不同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明显影响;在灭菌土壤培养过程中,土壤铵态氮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同一土壤类型,不论灭菌与否,培养过程中施入土壤的硝态氮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在本研究培养条件下,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外源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转化无明显影响.

好气与淹水条件下水稻土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量1944-1950

摘要: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观测了好气和淹水处理下水稻土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矿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处理下,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矿化量都表现为培养前期快速下降,培养后期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不同粒级团聚体之间有机碳矿化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均以1~2mm粒级团聚体最高,以〈0.053mm粒级团聚体最低.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矿化量变化与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呈显著线性相关.好气和淹水处理下对土壤总有机碳累计矿化量贡献最大的是0.25~1mm粒级团聚体,分别达41.77%和34.11%;好气处理下贡献最小的是〈0.053mm粒级团聚体,淹水处理下贡献最小的是1~2mm粒级团聚体,分别仅为7.8%和6.6%.

长期施肥条件下水稻土腐殖质组成及稳定性碳同位素特性1951-1958

摘要:利用太湖地区26年水稻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剖面有机碳分布和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δ13C)的影响,以及土壤中不同结合态腐殖质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施肥使水稻土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不同处理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与土层深度呈极显著指数负相关(P〈0.01);施化肥处理10~30cm土层和施有机肥处理20~4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变化相对稳定;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δ13C值逐渐升高,其变化范围在-24‰~-28‰,不同处理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与δ13C值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0~20cm土层,仅施有机肥处理(M0)、有机肥+氮+磷处理(MNP)、有机肥+氮+磷+钾处理(MNPK)、有机肥+秸秆+氮处理(MRN)以及秸秆+氮处理(CRN)的δ13C值明显降低;30~50cm土层,除CRN外,有机肥和化肥处理土壤的δ13C值均明显升高;不同处理土壤中结合态腐殖质均以紧结合态腐殖质(胡敏素)为主,其含量在50%以上,其余部分为松结合态和稳结合态腐殖质;长期施肥使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及富啡酸(FA)与胡敏酸(HA)比值(HA/FA)升高.

结实期相对高温对稻米淀粉粘滞性谱及镁、钾含量的影响1959-1964

摘要:选用武育粳3号(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两个水稻品种,利用人工气候室在水稻灌浆结实期进行控温试验,设置全结实期相对高温、结实前期相对高温、结实后期相对高温、全结实期适温(对照,日均温23℃)对照4个处理,探讨结实期不同时段相对高温(日均温度30℃)对稻米淀粉粘滞性谱和Mg、K等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实期相对高温使武育粳3号和扬稻6号淀粉粘滞性谱特征值发生改变,其中糊化开始温度、冷胶粘度、回复值和消减值升高,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崩解值下降;结实期相对高温促进了米粉中Mg、K、N含量的提高,特别是K含量的大幅提高,使稻米中Mg/K和Mg/(N.AC.K)明显降低;而2个水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AC)对相对高温的反应截然相反,武育粳3号的AC降低、扬稻6号的AC升高.全结实期相对高温对稻米淀粉粘滞性谱和Mg、K等元素含量的影响最大,结实前期其次,结实后期的影响较小,开花后20d内是稻米淀粉粘滞性谱和Mg、K等元素含量受温度影响的关键时期.Mg/K和Mg/(N.AC.K)与淀粉粘滞性谱特征值显著相关,可以作为稻米食味品质评价的参考指标.

灌溉量和灌溉时期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1965-1970

摘要:2005—2007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和灌水时期对小麦耗水特性、籽粒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贮水消耗量占总耗水量百分率的变异系数显著高于降水量占总耗水量百分率的变异系数,表明土壤贮水利用率的可调控幅度较大;适量灌溉的W3处理(拔节水+开花水,灌水量120mm)的灌水量、降水量和土壤贮水消耗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率分别为31.0%、38.9%和30.1%,灌水量多的W5处理(冬水+拔节水+开花水+灌浆水,灌水量240mm)分别为51.7%、32.4%和15.9%,与W5处理相比,W3显著提高了土壤贮水消耗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率.灌水量均为120mm的条件下,拔节前W3处理的耗水量显著低于W2处理(冬水+拔节水),而开花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则相反.W3处理的耗水模式与小麦需水规律相吻合,这是其水分利用效率高的生理基础.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法的冬小麦产量差异1971-1976

摘要:在农户调查基础上,采用比较优势分析法对曲周县2003—2004年度冬小麦产量差异进行分析.调查数据表明,地块间小麦产量差异较大,产量范围为在4.2~7.9t.hm-2,变异系数为0.14.通过逐步回归建立的由土壤盐碱度、土壤肥力、是否咸水灌溉、品种选择、返青期追施氮肥类型、播种时间、病虫害防治和返青期是否水分胁迫8个因子构成的产量差模型可以解释63%的产量差异.其中土壤盐碱度、土壤肥力和是否咸水灌溉是冬小麦的主要产量限制因子,其引起的产量差为727kg.hm-2,占总模拟产量差的52%.小麦品种引起的产量差为202.1kg.hm-2,占总模拟产量差的14%.播种时间、返青期追施氮肥类型、病虫害防治和返青期是否水分胁迫4个因子引起的产量差分别占总模拟产量差的7%、14%、10%和3%.因此,除土壤和气候状况外,管理措施也是造成产量差异的重要因素,通过优化管理措施可以大大减小产量差异.

浙江慈溪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的时空演变特征1977-1982

摘要:测定了浙江慈溪5个不同利用年限旱作农田土壤(50~700a)的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比较分析了农田土壤微生物学质量与利用年限的相关性,并测定了50a、100a和700a3个旱作土壤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发现:农田土壤在旱作初期(〈100a),除真菌数量(F)略有上升外,细菌数量(B)、B/F值、微生物生物量C、N及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活性全部锐减;耕作100a之后,仅真菌数量随年限延长而显著降低,细菌数量、B/F值、微生物生物量C、N及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活性则全部升高;在50~700a的整个旱作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值始终随年限延长而显著升高.BIOLOG检测结果显示,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3种功能多样性指数在利用年限上的变化规律与细菌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等完全一致.表明浙江慈溪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一直随利用年限的延长而变化,且土壤微生物学质量总体在持续利用100a左右止降回升.

氯化钠胁迫对南瓜根系游离态多胺含量和活性氧水平的影响1989-1994

摘要:以中国南瓜杂交种‘360-3×112-2’和黑籽南瓜为试验材料,在营养液栽培条件下研究了NaCl胁迫对两种南瓜植株生长、根系活性氧水平和游离态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10d后,与对照相比,两种南瓜植株生长都受到明显抑制,但中国南瓜杂交种比黑籽南瓜植株的耐盐性强.NaCl胁迫使南瓜根系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提高,且黑籽南瓜的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高于中国南瓜杂交种.两种南瓜根系中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和多胺(PAs)含量及Put/PAs高于对照,并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根系中(Spd+Spm)/Put低于对照,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中国南瓜杂交种根系中Put含量和Put/PAs低于黑籽南瓜,而Spd、Spm含量和(Spd+Spm)/Put高于黑籽南瓜.表明两种南瓜根系中多胺含量的升高对减少或清除组织中的活性氧有积极作用,Put向Spd、Spm的转化有利于增强植株的耐盐性;中国南瓜杂交种'360-3×112-2'的耐盐性高于黑籽南瓜与其根系中Put/PAs较低、(Spd+Spm)/Put和PAs含量较高,使其清除活性氧能力较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