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态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应用生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21-1253/Q 国内刊号
  • 1001-9332 国际刊号
  • 2.6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应用生态学报是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应用生态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合评述、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森林生态学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从恢复生态学视角透析防护林衰退及其防治对策:以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林为例2229-2235

摘要:针对防护林衰退问题,以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为案例,应用生态演替、干扰、种群密度等关键性恢复生态学理论和原则,对防护林在决策层面的设计要素的科学性及其与衰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大面积造林与地带性顶极的不吻合(即偏离生态学原则),使防护林建设的目标、步骤、树种的组成和密度等出现了偏颇,成为防护林衰退的最深层次的原因,疏于管理和粗放经营以及频频发生的自然和人为干扰也是致衰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深化对受损生态系统的认识、强化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建立干扰的防控体系等对策.文中还就人工植被建设目标与生态演替顶极类型的判别,以及偏途顶极在人工植被建设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并作为对策以供参考.

利用NOAA NDVI和MSAVI遥感监测中国北方不同纬度带植被生长季变化2236-2240

摘要:将中国北方13个省按纬向划分为5个区域:32°~36°N(区域Ⅰ)、36°~40°N(区域Ⅱ)、40°~44°N(区域Ⅲ)、44°~48°N(区域Ⅳ)和48°~52°N(区域V),然后利用Savitzky—Golay滤波算法平滑了1982~1999年NOAA/AVHRRNDVI和MSAVI时间序列影像,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提取了不同区域植被NDVI和MSAVI主分量,估测了1982~1999年中国北方不同纬度带的植被生长季开始、结束和长度,最后对1982~1999年不同区域的生长季参数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了不同区域的植被生长季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不同纬度带的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前趋势,区域Ⅳ的植被生长季开始提前趋势最大;生长季结束日期呈现推迟的趋势,区域Ⅱ的植被活动结束日期的推迟趋势最大,而区域Ⅲ最小.整个生长季长度呈延长趋势,延长日期在10d以上.

沈阳市区古油松年轮宽度年表的建立2241-2247

摘要:以沈阳城区昭陵古油松为样本,建立了古油松标准化年表、差值年表和自回归年表.结果表明,年表与沈阳1月和4月的极端最低气温显著相关;与2月的降水量、年均水汽压分别为显著和极显著相关,年表对4、5、9和10月的水汽压响应较强,且均与自回归年表显著相关.年表与相对湿度的年指标,4、5、6、9、10和11月月指标的相关性较高,其中与年值和5月值分别为显著相关(差值年表除外)和极显著相关.蒸发与油松的生长在全年和绝大部分月份呈负相关,其中5月最明显,而1月的蒸发量与油松年表呈正相关.年表的窄化突变佐证了1700年以来32次历史资料记录的主要旱灾年.沈阳地区的油松生长也受全球或半球尺度温度波动的影响.3种年表对以往太阳黑子的变化和地磁的活动呈现明显负相关,其中与太阳黑子活动存在显著的11年、23年和50年左右的公共周期,与地磁指标在10.5年、20年和45年左右存在共同的周期变化.

采伐干扰对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林土壤表层温度空间异质性的影响2248-2254

摘要:研究了不同强度采伐干扰对土壤表层(3~5cm)温度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格局的影响.在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林内,设置3块不同强度采伐干扰处理样地:A(对照)、B(按基面积的50%随机采伐)和C(皆伐),分别布设不同空间距离(0.5~56m)的取样点160、154和154个,比较了干扰以后2年内春季和夏季(共4次)土壤表层温度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森林采伐后,土壤表层平均温度显著增加(相差0.6~4.2℃,P〈0.001),与干扰强度存在一定程度正相关,温度波动范围加大.采伐干扰导致土壤表层温度空间异质性程度和变异尺度增加,并随干扰强度加大而增大,小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也出现增加现象,但土壤温度空间变异尺度主要体现在〈20m范围内,空间异质性组成受干扰影响较小.经Kriging法对土壤表层温度空间格局模拟,发现采伐干扰样地土壤表层温度的空间格局强度较对照林地大,温度等值线密集,其差异春季比夏季明显.采伐干扰样地的年际间相同季节土壤表层温度格局较相似,而对照样地则呈较均匀的分布格局.

兴安落叶松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2255-2260

摘要:以温暖指数、寒冷指数、湿润指数、1月最低温度、7月最高温度和年降水量等环境变量为因子,比较分析了广义线性模型(GLM)、逐步回归广义线性模型(SGLM)、广义加法模型(GAM)和分类回归树模型(CART)对兴安落叶松地理分布的模拟效果,其中GAM模型的模拟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应用GAM模型,结合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模拟了兴安落叶松分布.结果表明,在SRES—A2排放方案下,2020年兴安落叶松适宜分布面积将减少58.1%,2050年将减少99.7%;在SRES—B2排放方案下,2020年兴安落叶松适宜分布面积将减少66.4%,2050年将减少97.9%.两种排放方案下,到2100年,兴安落叶松适宜分布区将从我国完全消失.

林冠与大气间二氧化碳交换过程的模拟2261-2265

摘要: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Raupach提出的局地近场理论(localized nearfield,LNF)耦合垂直风速标准差σw(z)和拉格朗日时间尺度TL(z),建立林冠内CO2源汇强度和平均浓度廓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拉格朗日模型能准确、稳定地模拟林冠与大气之间CO2的交换特征.模拟值比涡动相关系统实测值高出约15%,与实测值的相关性为89%,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来自于输入的浓度廓线的波动以及大气稳定层结造成的涡动相关观测系统误差.在近地面层,由于土壤呼吸作用,整个时间段都为CO2源.林冠层的CO2源汇强度变化较为复杂,其日变化经历了源-汇-源的转变过程.林冠与大气间CO2通量交换明显受大气稳定度影响.

沙冬青群落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异质性2266-2270

摘要:应用地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了干旱荒漠地带沙冬青群落0~5和50—70cm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及C/N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0~5cm的SOC和T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44和0.259g·kg^-1,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0.280和0.213;50~70cm的SOC和T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25和0.295g·kg^-1,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0.195和0.206,反映出该植被区土壤肥力较为贫瘠.该沙生植被区土壤SOC和TN含量存在高度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异质性主要由自相关因素引起.0~5cm土层SOC和TN含量空间变异尺度分别为20.99和29.19m;50~70cm土层分别为42.9和62.1m.变异尺度未集中在沙冬青冠幅范围,未反映出荒漠地带沙生植物种的“肥岛”效应,为其他物种的入侵创造了障碍.这种空间分布格局和尺度为维持沙冬青存干旱蒂漳沙毕桔袖反的优势度提供了保障,解释了其长期存在的机制.

雨强对黄土坡面土壤水分入渗及再分布的影响2271-2276

摘要:基于典型黄土的坡地人工降雨实验,对比研究了降雨、入渗及再分布规律;以雨强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降雨入渗及水分再分布过程中水土物质迁移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雨强变化对黄土坡面降雨入渗及土壤水分再分布的微观水分运动过程具有重要影响.雨强增大时,入渗和再分布湿润锋均随降雨历时延长而逐渐增加,但水分再分布过程的湿润锋增加速率比入渗慢得多;入渗湿润锋与时间关系可用幂函数表示,同时可表示为雨强的幂函数关系.再分布湿润锋与时间也存在定量关系.雨强越大,初始和稳定的土壤水分入渗率越高,累积入渗量随降雨时间增加得越快.此外,雨强越大,坡顶与坡脚湿润锋深度差异越小,坡面再分布过程的土壤含水量在各层的差异和递减趋势越明显.

欢迎订阅2007年《生态学杂志》2276-2276

湿润和干旱条件下喀斯特地区洼地表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2277-2282

摘要:在桂西北喀斯特洼地,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旱季初期湿润和干旱条件下表层(0—5和5~10cm)土壤水分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水分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各向异性,呈现差异显著的斑块状分布格局.湿润条件下,土壤水分具有中等和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变程分别为33.15n,和15.75m,其中0~5cm层具有明显的趋势效应;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则呈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而且相似斑块的空间尺度有所减小,变程最小仅为8.22m;在平均含水量较低时(干旱条件)其变异程度较大,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平均含水量水平采取不同的取样设计.实验区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其分布格局的显著差异,主要是受地貌、平均含水量(降水)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外来入侵植物牛膝菊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2283-2286

摘要:牛膝菊原产南美洲,为沈阳地区爆发式入侵种.本文从构件水平研究了牛膝菊种群各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和各构件生物量间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牛膝菊种群各构件生物量之间关系为茎〉叶〉花序〉根.各构件生物量在个体生物量中所占比率表现为茎〉叶〉根〉花序.牛膝菊种群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与植株高度、根生物量、花序生物量之间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可用幂函数模型较好地表达.

芦芽山鬼箭锦鸡儿灌丛营养特征及土壤养分分布规律2287-2291

摘要:研究了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带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灌丛营养成分季节性变化和土壤养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鬼箭锦鸡儿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达20.27%,粗纤维含量33.83%,灰分5.12%,同时含有丰富的Ca、Fe、Mn等中微量元素,是亚高山草场家畜的优质饲料来源.鬼箭锦鸡儿营养成分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从5月开始,随着灌丛生长发育,体内粗蛋白、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7月(开花期)达到最高,然后逐步降低.为适应海拔高、气温低、土层薄的亚高山草甸带生境,鬼箭锦鸡儿灌丛周围的土壤养分向灌丛中心聚集,灌丛中心的土壤电导率、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有效钾分别较灌丛边缘高18.8%、16.4%、18.7%、16.6%和8.4%,形成了明显的”肥岛效应”.鬼箭锦鸡儿灌丛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出现富集,有效磷、速效钾和速效铁、锰在根际周围出现明显亏缺,表明鬼箭锦鸡儿具有高效固氮和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能力.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2292-2296

摘要:研究了湖南会同红黄壤区杉木人工林和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和养分状况.结果表明,该区杉木人工林取代地带性常绿阔叶林和杉木连栽后,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养分含量下降,土壤严重退化.在0~10cm土层内,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碳和氮含量为800.5和84.5mg·kg^-1,分别是第1代杉木林的1.90和1.03倍、第2代杉木林的2.16和1.27倍;在10~20cm土层内,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碳和氮含量为475.4和63.3mg·kg^-1,分别是第1代杉木纯林的1.86、1.60倍和第2代杉木林的2.11和1.76倍.在0~10cm和10~20cm土层内,杉木人工林取代常绿阔叶林和杉木栽植代数增加后,土壤全氮、全钾、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明显降低,但差异并不显著.人工杉木林林分组成单一,其凋落物分解慢、归还养分数量少;炼山等造成的表土流失是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和养分库退化的重要原因.土壤微生物碳与土壤全氮、铵态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微生物氮与土壤养分含量也达到极显著水平.

牧草覆盖对坡面土壤矿质氮素流失的影响2297-2301

摘要: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了降雨、地表径流以及土壤矿质氮素有效作用深度(effective depth of interaction,EDI)的确定方法,研究了牧草覆盖对土壤矿质氮素EDI和地表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牧草覆盖增加了地表径流与表层土壤的相互作用,导致水土混合体深度增加,较深土层的土壤矿质氮通过溶解和解吸作用、对流-扩散作用等方式进入到地表径流中,矿质氮EDI增加.覆盖度越大,EDI值越大.与裸地相比,60%、80%和100%覆盖度处理中径流矿质氮平均浓度分别增加了34.52%、32.67%和6.00%,地表径流量分别减少了4.72%、9.84%和12.89%,侵蚀泥沙量分别减少了83.55%、87.11%和89.01%.60%和100%覆盖度处理的矿质氮地表流失总量分别为裸地处理的95.73%和84.05%,而80%覆盖度处理则为裸地处理的109.04%.草地植被对矿质氮素地表流失有“双重效应”:加剧了矿质氮向地表径流中的释放,使径流养分浓度高于裸地浓度;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地表径流量和泥沙量及其养分含量.两种效应共同决定了土壤矿质氮素的地表流失量.

红松天然种群邻体影响半径2302-2306

摘要:以天然红松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生长方程回归分析、分段拟合判定的方法,探讨不同坡位红松邻体影响半径的变化.结果表明,红松树种邻体干扰指数与生长量呈显著负相关(R^2为0.61~0.89),相关程度因邻体影响范围和坡位而异,R^2达到最大值所对应的影响范围即为邻体影响半径;对红松树种进行邻体干扰指数与影响范围的线性分段拟合,邻体干扰指数随影响范围的增加而增加,其在一定的范围内上升较快,而超出该范围则上升幅度变缓,其转折点所对应的影响范围即为邻体影响半径,线性回归显著(R^2为0.41~0.55);不同坡位的邻体影响半径有一定的差异,表现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

森林种群径阶转移模型中转移概率的估算方法2307-2310

摘要:基于统计分析理论和微分方程理论,给出了森林种群径阶转移模型中估算转移概率的方法:第一种是在有两次样地观测数据,不考虑林分环境因子等因素的条件下估算转移概率;第二种是在已知林分环境因子条件下,不需要对样地有两次观测数据来估算转移概率.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两种估算转移概率的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对森林经营与管理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平茬对岩黄芪属植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2311-2315

摘要:探讨了3种岩黄芪属植物平茬与未平茬植株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平茬后3种岩黄芪属植物植株的多种性状与未平茬植株无显著差异,但平茬植株基部新生枝条数比未平茬植株增加1.91倍.平茬不仅复壮了植株个体,提高了产量,而且提高了家畜可食部分(叶+嫩茎)的比例.平茬岩黄芪属植株5~8月生物量中以叶和嫩茎为主,在9月,由于枝条木质化,家畜不可食部分迅速增加,平均不可食部分占总生物量的69.26%.而未平茬的岩黄芪属植株由于有上一年残留的枯死枝条,因而5~8月一直有老茎存在,9月份家畜不可食部分平均达到77.79%.岩黄芪属植物可在植物生长的第2年进行平茬,应在8月底以前进行收割.8月平茬处理3种岩黄芪灌丛的叶面积指数高于对照,散射光系数低于对照,说明在8月平茬处理植株的生长高于对照植株,生长更为繁茂.

检疫性杂草毒莴苣的光合特征及其入侵地群落学生态调查2316-2320

摘要:毒莴苣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入侵杂草,也是国家进境植物的检疫对象.调查发现,毒莴苣植株高大,易在入侵地形成群落优势种;常见的伴生杂草有小飞蓬、野塘蒿、鬼针草、裂叶月见草、裂叶牵牛、狗尾草、野胡萝卜、苍耳、一年蓬、山莴苣、蓰草、龙葵和钻形紫菀等.应用LCA-4光合蒸腾测定系统对毒莴苣进行净光合速率测定,结果表明:该种实测净光合速率高达21.22±0.45μmolCO2·m^-2·s^-1,比入侵性杂草一年蓬、野塘蒿稍低,比藜、北美车前、山莴苣等高,是一种高光效植物;根据毒莴苣的光合-响应曲线,该外来入侵种的理论光补偿点为37.58μmol·m^-1·s^-1,光饱和点为1480μmol·m^-2·s^-1,理论最大净光合速率20.81μmolCO2·m^-2·s^-1;毒莴苣的光合作用具有午休现象,是由于高光照和高温导致气孔阻力增加、气孔关闭,影响了植株对外的气体交换;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叶面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片的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