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医学影像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 37-1426/R 国内刊号
  • 1006-9011 国际刊号
  • 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医学影像学是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医学影像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短篇报告、综述、短篇论著

医学影像学 2017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POU3F4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的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影像学表现1629-1632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POU3F4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的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HRCT和MRI表现及特征。方法收集4例POU3F4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的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HRCT和MRI资料,在二维图像上(多平面重组图像)上回顾性评价耳蜗、内听道、前庭、半规管、前庭导水管、内听道底神经管、镫骨和耳蜗神经,在三维图像上(CT仿真内镜图像)评价耳蜗神经孔。收集10例听力正常的患者影像资料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内耳畸形是双侧对称性的。耳蜗畸形表现为耳蜗外形大致正常,蜗轴缺如,内听道与耳蜗内腔直接沟通;内听道外侧部扩张;CTVE直接显示螺旋形耳蜗内腔而非对照组所示的螺旋形蜗神经孔。面神经管迷路段和上前庭神经管扩张。Bill嵴肥大,部分气化。7耳发现镫骨底板增厚和镫骨前间隙消失,1耳镫骨呈柱状。结论蜗轴缺如、内听道外侧部扩张及镫骨底板增厚是本组POU3F4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的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典型影像学特征。此类患者术前检查可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应避免镫骨底板切除术而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同时,影像学检查可预测电子耳蜗植入术中并发症,如脑脊液漏和电极进入内听道。

Rathke囊肿的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1633-1635

摘要:目的研究Rathke囊肿的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Rathke囊肿的MRI表现。结果囊肿大多数呈圆形或类圆形,10例表现为长T_1长T_2信号,3例表现为短T_1长T_2信号,1例等T_1长T_2信号,1例短T_1短T_2信号,3例囊内可见漂浮结节,增强后无强化,6例囊壁呈现完整薄壁环状强化,所有囊肿均未见钙化。结论 Rathke囊肿的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但需注意与垂体瘤和颅咽管瘤鉴别。

青壮年颞叶癫痫患者颞叶外脑结构的DTI研究1636-1641

摘要: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观察青壮年颞叶癫痫(TLE)患者颞叶外不同脑结构的DTI测值,观察其扩散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GE公司3.0T磁共振检查了20例青壮年颞叶癫痫患者及20例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组,选择双侧内囊前肢(AIC)、后肢(PIC)、外囊(EC)、尾状核头(HCN)、豆状核(LN)、丘脑(TL)及胼胝体膝部(GCC)、体部(BCC)、压部(SCC)为感兴趣区(ROI),评价指标为FA、ADC、λ∥及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LE患者所有ROI的FA值均降低,双侧EC、HCN、TL及BCC的ADC值升高,患侧LN和双侧AIC、TL、GCC的λ∥降低,所有ROI的λ⊥均升高(仅双侧PIC的λ⊥未见明显差异)。TLE组患侧与对侧相比,患侧HCN的FA值较对侧减低。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GCC的ADC值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与病程呈正相关;患者GCC的λ⊥与病程呈正相关;患侧PIC的λ∥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对侧AIC的λ⊥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 TLE患者可产生较广泛的大脑双侧半球的灰白质结构的异常;患者发病年龄越小、病程越长其胼胝体及内囊所受的影响就越严重。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家族性结节硬化型双肾多发错构瘤并破裂1例1641-1641

摘要:患者男,24岁。突发右腰部剧烈疼痛伴肉眼血尿一天。查体:神清语利,两面颊及鼻唇区对称性分布多发红色丘疹样结节(图1);手指、足趾甲旁可见绿豆大小淡红色赘生物,质硬无压痛。CT检查显示:颅内室管膜下多发结节状钙化斑(图2);双肾明显增大,外形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双肾实质内可见多发混杂密度影,相互融合,内见明显脂肪结构;右肾盂肾盏增宽,密度增高。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磁共振引导125I粒子植入挽救性治疗恶性脑胶质瘤1年预后相关因素分析1642-1645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引导~(125)I粒子植入挽救性治疗恶性脑胶质瘤1年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磁共振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31例手术后放疗后复发、放疗后复发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其中Ⅲ级15例,IV级16例。选取性别、年龄、KPS评分、瘤体最长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靶区剂量D90、肿瘤位置(小脑幕为界)8个因素,应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及靶区剂量D90是预后相关因素,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瘤体最长径、肿瘤位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表明年龄≤50、KPS评分≥80分、手术切除完全、靶区剂量D90(90~100Gy)的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预后效果较好。结论年龄、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靶区剂量D90是影响~(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监测子痫前期患者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的价值1646-1649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儿脐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对妊娠期子痫前期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轻度妊娠期子痫前期患者52例作为轻度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2例作为重度组,另选取同期来院接受体检的正常孕妇52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三组胎儿脐动脉与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轻度组和重度组的脐动脉S/D、RI以及P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组脐动脉各指标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对照组大脑中动脉的S/D、RI以及PI水平均高于重度组,轻度组大脑中动脉的S/D、RI和P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痫前期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监测脐动脉与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具有显著临床意义,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值得推广。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超声诊断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1例1649-1649

摘要:患者男,80岁。因"胸闷、憋气2月余,加重2天"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63~90mm H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5次/min,律齐,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128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1650-1653

摘要: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手术确诊的125例(134个)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颅脑CT三维重建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差异,并分析其对最大瘤体直径、诊断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CT三维重建法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为94.8%稍低于DSA法97.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T三维重建法测得最大瘤体直径(5.72±2.13)mm稍高于DSA法(5.68±2.08)m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T三维重建法对比剂剂量、检查耗时、检查费用均低于DSA法,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28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较高,其具有无创、直观、费用低、快捷的特点,可作为术前筛查和评估首选的方法,值得临床选择。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转移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1654-1656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对转移瘤的诊断和随访价值。方法 42例转移瘤患者行WBDWI检查,对阳性病灶进行双盲法诊断、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上测量ADC值。结果 WBDWI图像转移瘤表现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脏、脾脏、肾上腺、肺部多发转移灶,骨骼弥漫性骨髓浸润改变。病灶在MIP图像上表现为斑点状、斑片状高信号,翻转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ADC图像为低信号。7例复查病例中,5例病灶减少,MIP图像上病灶信号程度降低,ADC值升高。1例病灶增多,信号强度未见明显变化,1例病灶数目、信号强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WBDWI作为一种新的全身功能成像技术,在转移瘤的诊断、随访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高分辨率磁共振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强化程度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1657-1660

摘要: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成像方法,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程度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6月34例有临床症状的MCA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行常规头颅MR检查及狭窄处黑血序列T1WI、T2WI、增强T1WI扫描。将弥散加权成像上MCA供血区出现高信号的患者归入急性脑梗组,无高信号的患者归入无急性脑梗组。将增强后斑块的强化程度分为明显强化、轻度强化、无强化,比较两组间斑块强化程度的差异。结果 34例图像用于分析,急性脑梗组15例,无急性脑梗组19例。急性脑梗组有11例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3例无强化;无急性脑梗组有1例明显强化、4例轻度强化、14例无强化。两组间斑块的强化程度有差异,急性脑梗组的明显强化斑块多于无急性脑梗组(P=0.000);无强化斑块少于无急性脑梗组(P=0.005)。结论 HRMRI可以定性评估MCA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程度;斑块的明显强化更多见于急性脑梗组,提示其不稳定性,可预测脑卒中的风险。

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分析与病理对照1661-1664

摘要: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特点及病理表现,提高对本病的MR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右侧脑室体部前2/3区域7例,右侧脑室体部后2/3区域2例,Monro孔区域2例。MR表现为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信号多不均匀,72.7%(8/11)呈典型的"蜂窝征"改变,并见"血管瘤空征",81.8%(9/11)见"扇形征"或"绳索征"。2例合并出血,1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增强9例实性部分不均匀中度强化,1例显著强化,1例未强化。11例免疫组化染色突触蛋白(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元标记物均呈阳性。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加深认识,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态评价唾液腺功能的初步研究1665-1667

摘要:目的动态观察酸刺激前后腮腺和颌下腺MR-DWI ADC值的变化规律,探讨MR-DWI评价唾液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7~8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首诊的健康受试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静息状态下和酸刺激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唾液腺MR-DWI扫描,观察酸刺激前后不同时间点腮腺和颌下腺MR-DWI ADC值的变化规律。结果10例受试者静息状态下腮腺和颌下腺的ADC值分别为(0.95±0.06)×10~(-3)mm~2/s和(1.20±0.10)×10~(-3)mm~2/s,二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t=6.203,P〈0.001);腮腺和颌下腺在酸刺激后的第3min ADC值均升高,第6min ADC值明显下降,此后呈逐渐上升,酸刺激后15~21min达高峰平台水平,然后逐步下降至静息状态水平。结论 MR-DWI通过ADC值的量化,可动态观察到不同生理状态下唾液腺功能的变化。

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对131I治疗Graves病疗效评价的价值1668-1670

摘要:目的观察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实质内血流分级的准确性,探讨甲状腺实质内血流分级、血流面积比(BCR)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临床确诊为Graves病患者,均行首次~(131)I治疗,治疗前均停用富碘食物及抗甲状腺药物,并行常规体检,检查甲状腺功能、最高吸碘率、有效半衰期,同时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行甲状腺实质内血流分级及BCR,确定服~(131)I剂量并一次性给予。治疗后1、3、6个月行超声检查同时,检测甲状腺功能水平。结果甲状腺实质内血流分级与BCR高度相关(r=0.805,P=0.000〈0.05);二者分别在治疗前(r分别为0.262,0.324,P〈0.05)、治疗后3个月(r分别为0.433,0.307,P〈0.05)、治疗后6个月(r分别为0.612,0.473,P〈0.05)与甲功水平存在相关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对~(131)I治疗Graves病前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1671-1675

摘要: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20例患者138个结节的ARFI成像特征,将甲状腺结节声触诊组织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VTI)图像分为4类,评估VTI图像分布特征。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检测甲状腺结节横向剪切波速度(SWV)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OC曲线分析138个甲状腺结节VTI图像得出:黑色、蜂窝状图像联合诊断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3.8%)、特异性(76.7%)、准确率(82.6%);恶性结节的Vm、Vrate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51、0.799;诊断临界点分别为2.75m/s、1.32。结论 ARFI技术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临床应用方面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在产前早孕晚期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研究1676-1678

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在产前早孕晚期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检查就诊的早孕晚期孕产妇200例,对孕产妇通过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对孕产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分析产前超声诊断结果和产后结果。结果本次纳入研究的212例胎儿中,生产前通过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胎儿有70例,经产后回访结果为78例,诊断符合率为89.74%。78例胎儿中严重畸形的胎儿有58例,占胎儿心脏畸形的74.36%,非严重畸形的胎儿(室间隔缺损)20例,占胎儿心脏畸形的25.64%。单纯4CV切面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152例,占胎儿总数的71.69%。结论在产前早孕晚期心脏畸形胎儿筛查中应用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具有应用方便、操作简单、无创伤。

64排冠脉CTA和DSA临床应用价值比较1679-1680

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CTA和DSA临床应用价值差异。方法分析我院收治冠心病患者共10例CTA和DSA检查资料,比较冠心病患者行两种检查方式后管腔狭窄及狭窄程度检出情况。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用于患者管腔狭窄及狭窄程度检出价值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CTA和DSA临床应用价值相当,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更有效提高检出准确率。

肺CT低剂量成像及体重指数相关性研究1681-1685

摘要:目的对64排螺旋CT肺低剂量肺窗图像质量进行研究,并分析体重指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筛选20例低剂量和20例常规剂量肺CT扫描图像,分析比较两肺CT值、图像噪声、射线剂量,并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同时分析体重指数与图像噪声值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横断面图像CT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噪声值大于常规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受检者辐射剂量显著小于常规剂量组(P〈0.01),两组图像主观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体重指数与图像噪声值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肺CT低剂量扫描可以显著减少受检者辐射剂量,其横断面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同时体重指数与肺CT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呈显著正相关。

气管憩室的CT影像特征及后处理技术优劣分析1686-1688

摘要:目的分析气管憩室的CT影像特征,比较常用CT后处理技术对气管憩室显示的优劣。方法对CT扫描发现气管憩室的30例患者的憩室进行CT后处理,部分病例复查比较。结果 30例共60个憩室,其中14例有1个憩室,16例有多个憩室(以2、3个居多);憩室主要位于胸廓入口处(33个约T1-2水平),隆突下(19个);憩室大小不等,形态多样;MPR均可显示,VR、minMIP显示率相当分别为30%、35%,CTVE显示率最低(5%)。结论气管憩室大小、形态各异,胸廓入口、隆突下是好发部位,多数可见气管开口;MPR对气管憩室的显示率最高,VR、minMIP对较大憩室整体观察效果较好,CTVE作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