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医学影像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 37-1426/R 国内刊号
  • 1006-9011 国际刊号
  • 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医学影像学是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医学影像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短篇报告、综述、短篇论著

医学影像学 201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婴儿促纤维增生型肿瘤的影像与病理特征1421-1424

摘要:目的 探讨婴儿促纤维增生型肿瘤(DIT)的影像与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有头颅影像学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的DIT病例,分析总结其影像及病理特点。结果 6例DIT,男4例,女2例,年龄2-19个月。肿瘤均位于大脑半球,均为单发较大的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较大,信号与脑脊液接近;实性部分位置表浅,以稍高密度、等灰质信号为主,信号不均匀,未见扩散受限。实性部分均显著强化,邻近柔脑膜受累,3例有邻近硬脑膜粘连。大体观:肿瘤均为囊实性,囊液淡黄色清亮;实性部分灰白色、质韧,血运中等。镜检:瘤组织见纤维母细胞和丰富的胶原纤维,星形细胞样瘤细胞,4例其间见肿瘤性神经节细胞。结论 DIT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表现为大脑半球较大的囊实性占位,实质部分较小,位置表浅与脑膜接触,信号不均匀、以等灰质为主,扩散不受限,明显强化。

遗传代谢性脑病的MRI表现特点初探1425-1427

摘要:目的 探讨遗传代谢性脑病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遗传代谢性脑病的MR资料,其中男8例,女1例,所有病例均行头颅MRI扫描,包括常规T1WI,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序列(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并随访其中3例。结果 8例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对称性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两侧背侧丘脑、基底节区、和/或脑干、和/或皮质脊髓束走行区、和/或MRI皮层下U形纤维对称性扩散受限。1例胼胝体亦受累,1例病灶亦累及两侧额叶及扣带回皮层。3例戊二酸血症Ⅰ型除上述表现外尾状核头、豆状核壳核出现长T2信号影,双侧脑外部间隙及外侧裂池增宽,脑白质髓鞘化延迟,且其中2例四叠体池扩大,1例见硬膜下积液。随访3例均见不同程度脑沟增宽。结论 双侧背侧丘脑、基底节区、和/或脑干和/或皮质脊髓束走行区对称性扩散受限伴有双侧大脑半球白质水肿,扩散受限,应怀疑遗传代谢性脑病的可能性。

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1428-1431

摘要:目的 联合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进行研究。方法 纳入45例发病48h内临床疑似AIS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磁共振常规序列、血管成像(MRA)、DWI和3D-PCASL检查。根据MRA和DWI表现,上述患者确诊为AIS病例。在患侧DWI高信号区和对侧镜像脑区勾画感兴趣区(ROI),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并在同一层面勾画同样大小感兴趣区,测量脑血流量(CBF)。采用配对t检验,观察患侧区与镜像区ADC、CBF值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ADC和CBF值的相关性;回归分析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以比较不同参数及参数组合对AIS诊断的效能。结果 患侧DWI信号增高,ADC值较对侧下降:0.50±0.15 VS.0.80±0.13um2/ms,P〈0.001;患侧区ASL灌注减低,CBF较对侧下降:17.04±6.97 VS.(34.14±13.53)ml·100g-1·min-1,P〈0.001。ADC及CBF呈统计学正相关,(r=0.583,P〈0.001)。回归分析及ROC曲线显示,联合ADC及CBF值对AIS诊断效能最高(特异性=93.3%,敏感性=86.7%,曲线下面积=0.955)。结论 供血中断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表现ADC值降低,联合DWI和3D-PCASL成像有利于AIS的临床诊断。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1432-1436

摘要:目的 分析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CT、MRI影像学征像,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颅内血管周细胞瘤CT、MRI影像学征像。结果 18例位于颅内脑外,1例位于脑实质内,肿瘤多呈分叶状,以稍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13例肿块内可见囊变、坏死不均匀信号,6例信号较均匀,9例见血管流空影,11例T1WI肿块周围见低信号环,14例见瘤周水肿,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13例,明显均匀强化6例,18例均与硬脑膜相连,11例为窄基底,7例为宽基底,7例见“硬膜尾征”3例见骨质破坏。结论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CT、MRI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结合临床,可以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但最终确诊有待于病理及免疫组化。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特征分析1437-1439

摘要:目的 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内微出血灶分布及分级特征。方法 连续纳入3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扫描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使用MARS量表对微出血灶进行分区并根据其数量评级,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检出微出血灶者共108例(30.86%),伴微出血灶患者收缩压显著高于未伴微出血灶患者(P=0.003)。深部脑组织型微出血灶的病例最多,脑表面型次之(44.44%vs 34.26%),但前者分级更高(P=0.008),幕下型比例约11.11%,多区域型比例最小(10.19%),但在所有区域中分级最高(P=0.001)。位于脑梗死区外的微出血灶数显著高于梗死区内者(P=0.018)。具有微出血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显著多于非腔隙性脑梗死者(P=0.019)。结论 在磁敏感加权图像上急性脑梗死患者微出血灶分布和分级具有一定特征,可为临床医生制定预防措施提供有益信息。

超声联合UBM在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诊断中的应用1440-1442

摘要:目的 探讨20MHz B超联合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在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对95例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常规眼科检查、10MHz B超检查、20MHz B超检查以及UBM检查,对比分析各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结果 常规眼科检查、10MHz B超检查、20MHz B超检查、UBM检查、20MHz B超联合UBM检查的确诊率分别为73.68%、77.89%、82.11%、87.37%、96.84%,20MHz B超联合UBM检查的确诊率显著高于其他检查方法,P〈0.05。结论 对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20MHz B超联合UBM检查,提高确诊率。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优化甲状腺肿瘤供血动脉图像质量的研究1443-1446

摘要: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优化甲状腺肿瘤供血动脉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能谱模式下进行颈部双期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机器自动重建出140kvp常规混合能量图像、70ke V单能量图像,然后使用GSI Viewer软件获取最佳单能量图像。根据甲状腺肿瘤供血情况,共获取符合条件的甲状腺肿瘤供血动脉44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甲状腺肿瘤供血动脉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及其主观评分。结果 44支甲状腺肿瘤供血动脉140kvp混合能量组、70ke V单能量组和最佳单能量组的CNR分别为15.75±4.64、18.78±4.87和23.36±6.58;SNR分别为23.54±5.03、27.27±5.32和30.85±6.90;主观评分分别为3.13±0.51、3.77±0.63和4.36±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87、17.41和53.83,P值均〈0.05),两两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最佳单能量组的CNR、SNR和主观评分均高于其余两组。结论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可以优化甲状腺肿瘤供血动脉CTA图像质量。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CT诊断价值分析1447-1450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CT征象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共73枚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CT平扫和增强资料,其中CT增强的薄层重建图像(重建层厚=0.625mm)被重点观察、分析。结果73枚病灶中,56枚在CT上显示,17枚未显示。56枚中CT平扫48枚呈低密度,7枚呈等密度,1枚呈单纯斑片状钙化。增强CT所有瘤体呈均匀性低强化,无坏死、囊变。43枚显示“假包膜征”。23枚显示“甲状腺边缘中断征”。10枚伴有钙化,其中7枚为细颗粒状钙化。CT未显示的17枚中,8枚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4枚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枚合并同侧甲状腺腺瘤,另4枚(直径≤0.3cm)未合并其它疾病。结论 平扫低密度、均匀性相对低强化、假包膜征、甲状腺边缘中断征、细颗粒状钙化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较为特征的CT征象,增强CT的薄层重建图像有助于上述征象的显示。对于合并其它甲状腺疾病或瘤体直径≤0.3cm的病灶,CT难以显示,需引起注意。

学龄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和规律性研究1451-1454

摘要:目的 探寻学龄儿童扩张性心肌病(DC)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和规律性。方法 39例学龄儿童DC患者,同期30例性别年龄体重相近的正常学龄儿童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CDE对比观察,寻找DC患儿CDE特征和规律性,M型超声测量计量数据以(x珋±s)表示,采用统计学t检验。结果 应用CDE对39例学龄儿童DC全部做出正确诊断,学龄儿童DC的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1)DC组所有患儿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内径和左心房内径不同程度增大,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不同程度降低;2)DC组所有患儿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运动曲线幅度降低,呈“钻石样”改变;3)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DC组与对照组数据左心室内径(48.2±3.3)mm/(40.9±3.6)mm、左心房内径(28.2±3.4)mm/(21.5±3.1)mm、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93.3±9.8)ml/m2/(58.3±8.9)ml/m2和左心室射血分数(41.1%±3.7)%/(68.1±2.1)%经计学t检验,差异性显著(P〈0.001);室间隔厚度(5.1±0.3)mm/(5.2±0.4)mm、左心室后壁厚度(5.0±0.3)mm/(5.1±0.4)mm,经统计学t检验,差异不明显(P〉0.05);4)DC组所有患儿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于收缩期均显示过二尖瓣不同程度五彩镶嵌返流束血流信号。结论 学龄儿童DC的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CDE对学龄儿童DC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但需与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相鉴别。

320排冠脉CTA对动脉间型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的评价1455-1457

摘要:目的 探讨320排冠脉CTA评价动脉间型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的价值。方法 320排冠脉CTA检查中发现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且右冠状动脉近段走行于升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动脉间型)8例患者纳入本组,同时分析8例右冠状动脉起始正常的冠脉CTA资料作为对照组。运用MPR、MIP以及VR等技术显示右冠状动脉的起源、开口和走行。利用测量工具评价收缩期和舒张期右冠状动脉近段管径的变化以及升主动脉右前壁与右冠状动脉近段之间的夹角,计算收缩期狭窄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患者年龄、射线剂量、右冠状动脉近段管径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变化以及升主动脉与右冠状动脉之间夹角的差异。结果 8例动脉间型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通过VR和薄层MIP重组均可以确诊,VR重组显示该变异最为直观。两组患者年龄和射线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右冠状动脉近段收缩期管径为(2.1±0.3)mm,舒张期为(2.6±0.7)mm,升主动脉与右冠状动脉之间夹角为(18.4°±1.4°),较对照组[收缩期(4.7±0.7)mm,舒张期(4.9±0.6)mm,夹角(60.7°±9.4°)]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冠脉CTA能清楚显示右冠状动脉的异常起源和走行,动态评价近段血管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为查明心肌缺血原因提供线索。

持续存在的肺部磨玻璃结节CT征象及随访分析1458-1461

摘要:目的 探讨基线CT征象及随访在鉴别持续存在的肺部磨玻璃结节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6年3月经我院随访并最终得到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共51例,随访时间≥3个月,参照2011年版肺腺癌病理新分类将结节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各组结节基线大小、内部/边缘征象以及随访过程中结节的变化。结果 51例入组病例中包括良性组17例,恶性组34例,基线扫描5-10mm及11-15mm区间良恶性结节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部/边缘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随访时间为(256.82±212.44)天,恶性组随访时间为(563.59±567.4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在随访过程中表现有增长的病例为2例,恶性组为18例,随访增长比例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存在磨玻璃结节初诊多无明确的征象特异性,大小可作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参考之一,随访管理是此类病变早期诊治的重要内容,适当的随访能够很大程度为病变的鉴别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迭代重建算法识别儿童低剂量CT肺内坏死病灶的优势1462-1465

摘要:目的 评价两种迭代重建算法与传统的滤波反射投影算法(filtered back-projection,FBP)对儿童低剂量CT肺内坏死病灶识别的能力。方法 选取73例儿童胸部CT(年龄2月-12岁,中位年龄4岁)增强检查,使用低剂量扫描方案,所得到的原始数据重建为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model-bas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MBIR)、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的0.625mm图像,与重建为0.625mm的FBP图像比较图像主观、客观质量。图像主观质量由两位医师应用1-4分制评价(2分合格,4分最好),内容包括对图像整体的质量评分及坏死病灶显示能力评分。客观质量测量坏死病变、以及周围实变的肺组织、正常肺野的噪声,并计算坏死病变与实变、肺野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结果 主观图像质量方面MBIR图像整体质量评分3.71±0.45,病灶显示能力4.00±0.00;明显优于ASIR图像及FBP图像。客观噪声方面,病变区域噪声MBIR、ASIR、FBP图像分别为14.71±3.85,25.68±6.33,35.78±8.87,与周围实变的CNR三组图像分别为4.03±0.98,2.38±0.75,1.57±0.41,与肺野的CNR分别为41.94±10.03,29.32±8.14,20.47±4.69。结论 低剂量图像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可以提高儿童肺内坏死灶的识别能力,其中MBIR图像效果最好。

MSCT对最大径≤1cm肺腺癌亚型分型的诊断价值1466-1470

摘要:目的 探讨MSCT征象对最大径≤1cm的肺腺癌亚型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最大径≤1cm的肺结节患者293例(共338个病灶),且影像、病理及临床资料完整,其中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191个,微浸润性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114个,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33个,分析三者的MSCT上的表现。CT评价指标包括:病灶大小、形态、密度(平均CT值)、边缘征象(分叶、毛刺)、内部结构(空泡征及充气支气管征)、邻近结构改变(胸膜凹陷征)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结果 1)病灶大小:AIS组及MIA组的大小分布较均匀,但IAC组的大小集中于0.7cm以上;2)形态:AIS圆形139例(72.7%),MIA和IAC以椭圆形和不规则形较多(51.7%、51.5%);3)密度(平均CT值):AIS以纯磨玻璃密度为主(57.8%),平均CT值为(-627.41±71.65)HU,MIA以部分磨玻璃影为主(84.2%),平均CT值为(-457.44±87.38)HU,IAC主要为部分磨玻璃(57.6%)和实性结节(42.4%),平均CT值为(-294.58±165.46)HU,平均CT值三者具有统计学意义;4)内部结构、边缘征象及邻近组织改变:三者在内部结构、边缘征象及邻近结构改变上均呈递增表现;5)淋巴结转移:1例IAC出现肺门淋巴结转移。结论 MSCT征象对≤1cm的肺腺癌亚型分型有重要价值,可根据病灶的平均CT值、内部实性成分、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等,有助于准确分型。

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2cm)胸膜凹陷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1471-1474

摘要:目的 探讨MSCT对肺部2cm以下孤立性结节胸膜凹陷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的良性结节16例和早期周围型肺腺癌20例,通过靶重建、最小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显示病灶的胸膜凹陷征,将胸膜凹陷征分Ⅰ型,、Ⅱ型、Ⅲ型,并比较良性结节及早期周围型肺腺癌胸膜凹陷分型差异。结果 胸膜凹陷征Ⅰ型7例,良性结节2例,恶性结节5例;Ⅱ型18例,良性结节6例,恶性结节12例;Ⅲ型11例,良性结节8例,恶性结节3例。SSD图像中,2例良性结节和4例早期肺腺癌呈轻度胸膜凹陷;4例良性结节和12例早期肺腺癌胸膜凹陷呈星芒状改变,周围见多条扭曲、长短、粗细不一的凹槽,10例良性结节和4例早期肺腺癌胸膜凹陷呈圆洞样凹陷。12例良性结节见局部胸膜肥厚,3例早期肺腺癌见局部胸膜肥厚。良性结节及早期肺腺癌组的靶重建和MIP分型以及SSD胸膜凹陷分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良性结节胸膜凹陷征主要以II和III型多见,且局部胸膜增厚比例显著高于早期肺腺癌(P〈0.001)。结论 MSCT靶重建配合各种后处理功能在显示肺小孤立性结节的胸膜凹陷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肺结节良恶性的定性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多层螺旋C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临床价值分析1475-1478

摘要:目的 探讨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 GGO)的多层螺旋CT特征与临床表现。方法 选取本院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患者82例,其中肺炎患者41例为对照组(良性病灶),肺癌患者41例为观察组(恶性病灶),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的形态学表现和内部结构,分析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多层螺旋CT特征与病灶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病灶多为1.0-2.9cm;观察组病灶多为≥3.0cm。对照组病灶多为斑片状;观察组病灶多为不规则、分叶状、圆形。对照组病灶都为模糊;观察组病灶多为光整、毛刺状、毛糙。对照组病灶少有胸膜增厚;观察组病灶多为胸膜凹陷、胸膜增厚。对照组病灶都为密度Ⅰ型;观察组病灶多为密度Ⅱ型、密度Ⅲ型。对照组病灶多无支气管充气征;观察组病灶多有支气管充气征。观察组患者病灶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增强MDCT诊断1479-1482

摘要:目的 探讨增强MDCT诊断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胃镜病理证实的74例食管癌术后的增强MDCT扫描资料,依据CT征象及病理结果分为3组,A组为正常吻合口组(n=28),B组为吻合口良性增厚组(n=22),C组为吻合口恶性增厚组(n=24),对比分析三组病例吻合口相关征象。结果 1)吻合口区管壁厚度及动脉期强化幅度对于鉴别吻合口情况具有一定意义(P〈0.05);2)狭窄段粘膜中断相关性较高(偏心型增厚、管腔肿块、不均匀强化、增厚的管壁上下缘不规则、狭窄段粘膜中断、动脉期强化幅度与吻合口恶性增厚均有一定相关性),而增厚管壁强化环及静脉期强化幅度对吻合口良、恶性增厚的鉴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强MDCT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情况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与X线摄影BI-RADS分级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1483-1486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X线摄影BI-RADS分级以及两者联合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准确性,以及超声与X线摄影对不同年龄组ID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1病理证实的IDC患者术前BI-RADS超声与X线摄影分级的资料,比较超声、X线摄影BI-RADS分级及两者联合对IDC的诊断准确性。并将所有患者按照年龄将其分为高年龄组(50岁以上)、低年龄组(50岁及以下),分析超声与X线摄影BI-RADS分级诊断准确性。结果 超声、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6.5%、78.9%、95.3%。对IDC的诊断准确性,BI-RADS分级超声与X线摄影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准确性高于单一方法(P〈0.05)。在低年龄组中,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大于X线摄影;高年龄组中,X线摄影诊断的准确率大于超声。结论 超声与X线摄影联合应用BI-RADS分级提高了IDC的诊断准确性。低年龄组IDC患者的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大于X线摄影;高年龄组IDC患者X线摄影诊断准确性大于超声诊断。

乳腺粘液腺癌的超声误诊分析1487-1489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粘液腺癌的声像图特点,分析超声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病理确诊的15例乳腺粘液腺癌患者的超声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超声误诊率为80%,其中8例超声诊断为良性结节,4例诊断为乳腺纤维瘤,仅3例诊断为乳腺粘液腺癌。超声图像表现为:形态规则的占93.3%(14/15)、边界清晰的占73.3%(11/15)、93.3%(14/15)的肿块后方回声增强、60%(9/15)为低回声,40%(6/15)为等回声,46.7%(7/15)的肿块回声均匀,53.3%(8/15)的肿块内部呈条带状分布不均、另有26.7%(4/15)肿块内见液性区,腋下淋巴结均无明显增大。13.3%(2/15)的病灶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超过0.8。结论 乳腺粘液腺癌常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易误诊为纤维瘤等良性肿瘤,需仔细观察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