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社
分享到: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论著摘要、综述、经验介绍、短篇幅报告、会讯、短篇报告、消息等。
  •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9011
  • 国内刊号:37-1426/R
  • 出版地方:山东
  • 邮发代号:24-134
  • 创刊时间:199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
  • 综合影响因子:0.81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医学影像学 2013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专家述评

关节软骨MR研究进展

摘要:关节软骨属透明软骨,是关节的重要结构之一,易遭受创伤或出现退行性改变,损伤后不能自愈,且常继发出现骨结构或关节其他组织的改变。临床及传统影像学均不能无创性显示软骨结构。近十年来,MRI成为评价关节软骨病变的最重要无创性方法,且能对软骨治疗后效果和变化进行评估,包括软骨的形态学评价、体积定量评价、组织生化成分评价等。
1509-1511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原发全面强直阵挛癫痫功能连接密度图研究

摘要: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rs-fMRI)功能连接密度图(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FCD)方法观察全面强直阵挛癫痫(GTCS)发作间期脑网络水平的改变.方法 对40例GTCS患者(GTCS组)与40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正常对照组).采用3.0T超导MR仪采集rs-fMRI数据,计算并对比GTCS组相比正常对照组FCD改变的脑区,观察FCD改变的脑区与患者发作频率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TCS患者发作间期FCD增加区域呈对称性分布,以双侧丘脑、双侧舌回、距状回及双侧楔叶为主(P<0.05);FCD减低的区域主要包括双侧颞叶、双侧海马旁回区域及双侧内侧前额叶.GTCS患者的发病频率与双侧丘脑FCD呈负相关(右侧为r=-0.315,P=0.048;左侧为r=0.349,P =0.027).结论 本研究发现IGE-GTCS患者丘脑及DMN区域功能连接的异常,有助于进一步揭示GTCS的发病机制.
1512-1515

对人脑执行功能激活区域间关系的因果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任务状态下注意网络中执行功能的脑激活状态,以及激活区域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GE公司Signa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用注意网络实验范式,对15例(男性8例,女7例)健康受试者在任务态下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根据激活位置选取感兴趣区,利用系数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计算每两个感兴趣区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生成Granger因果数据,利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试的行为学数据符合实验需要,激活区域为前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右顶上小叶、右顶下小叶.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显示前扣带回与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构成因果关系,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右顶上小叶、右顶下小叶构成因果关系并形成单向回路.结论 在注意网络实验范式下,执行功能是由前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右顶上小叶、右顶下小叶共同参与完成的,其中前扣带回主要功能为发现冲突,而背外侧前额叶及其所形成的单向环路主要功能为解决冲突.
1516-1520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儿科放射学会议征文通知

摘要:为推动儿科放射医学的发展,提高儿科放射医师的诊治水平,促进儿科放射医师的交流和提高,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新技术、新进展,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学组定于2014年3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儿科放射学年会(CSPR2014)。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学组主办,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学组、深圳市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和深圳市儿童医院联合主办。
1520-1520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FA值在脑梗死及其继发Wallerian变性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FA值对脑梗死及其继发Wallerian变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脑梗死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分别在发病后7天内、3~4周进行DTI检查,测量梗死区、健侧相应部位脑组织、双侧大脑脚的FA值,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①脑梗死灶、患侧大脑脚较对侧相应部位FA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梗死灶、患侧大脑脚FA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前后两次FA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健侧对照区脑组织、健侧大脑脚前后两次FA值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值在脑梗死及其继发Wallerian变性的病理进程中逐渐降低,在Wallerian变性的早期诊断及患者运动功能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1521-1524

MRI增强联合3D FIESTA—C序列对管状微小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MRI增强扫描联合3D FIESTA-C序列对内听道内管状微小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管状微小听神经瘤7例,均行GE3.0T超导磁共振T1FLAIR、FSE-T2WI、3D FIESTA-C及T1FLAIR增强扫描.结果 7例病灶均呈管状且位于内听道内,与脑实质相比,病灶T1FLAIR为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3D FI-ESTA-C呈低信号,患侧较健侧内听道增宽2~5mm不等.T1FLAIR增强扫描7例病变均呈明显强化,其中5例强化均匀,2例强化欠均匀,病灶内可见点状未强化区.结论 T1 FLAIR增强扫描联合3D FIESTA-C更易于检出病灶,可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并提示病变性质,对管状微小听神经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1525-1527

3D 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3D 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CT证实),分别进行常规DSA与3D DSA造影,9例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 常规DSA一般能显示存在动脉瘤病变,极少数能明确显示瘤颈和载瘤动脉的关系.3D DSA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瘤体,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显示动脉瘤结构的能力比常规DSA明显提高,提示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并指导制定治疗方案.结论 3D 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528-1530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乳腺弥漫性导管原位癌1例

摘要:患者女,48岁.既往体健,乳腺X线摄影查体发现右乳弥漫性多形性微钙化入院.体检:双乳外形、肤色无异常,双乳临床触诊均为阴性,双乳均未触及明显结节及肿物;无触疼、红肿;无溢液.家族中无乳腺及其他恶性肿瘤病史.实验室检查:常规乳腺肿瘤标记物均为(-),CEA 1.14、CA153 15.26均在正常参考值之内.X线摄影所见:右乳呈弥漫性分布多形性微钙化,部分呈线状、分支状及其他多种形态导管走行分布趋势.
1530-1530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CTA在动脉性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动脉性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动脉性大出血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CTA检查,在介入手术中寻找所有的出血动脉,并逐一进行检塞治疗.88例患者栓塞治疗2周后复查CTA检查.对CTA在动脉性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结果 120例动脉性大出血的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动脉CTA检查,共找到162支病变的出血动脉,介入手术中共找到178支出血动脉并成功栓塞治疗.术前CTA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1.01%(162/178).88例患者栓塞治疗后CTA检查显示所有已栓塞的出血动脉栓塞效果良好.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前CTA检查可以为栓塞治疗中寻找出血动脉提供准确的定位作用.栓塞治疗后行CTA检查有利于对栓塞疗效的准确判定.
1531-1534

导丝捕获技术在左髂静脉闭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导丝捕获技术建立工作导丝通路,介入治疗左髂静脉闭塞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2009年9月~2012年9月,37例左髂静脉闭塞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从右侧股静脉入路行左髂股静脉插管失败的情况下,采用左侧股静脉顺行穿刺成功后将导丝插入至下腔静脉,从右侧引入自制抓捕器将导丝拉出后建立工作导丝通路,沿导丝插入翻山鞘管至左侧髂股静脉内,行Fogarty球囊拉栓,大腔鞘管取栓.结果 37例患者均导丝捕获成功,建立了左、右股静脉工作导丝通路.血栓完全清除34例,部分清除3例.出院时膝上、下15cm处健、患肢周径差降为(1.34±0.47)和(0.94±0.31)cm,与入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t=7.09,均P=0.00).结论 对于经右股静脉入路插管失败的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双侧股静脉入路建立导丝轨道后再插入翻山鞘的方法,技术成功率高,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1535-1538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以急性腹痛为唯一症状的急性胸膜炎2例

摘要:例1男,27岁.下腹部阵发性绞痛1天来就诊,全腹部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外科建议行腹部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检查拟排除腹部血管病变所致急性腹痛,CTA结果提示肠系膜血管略呈漩涡状走行,未见狭窄栓塞,肠管未见异常(符合发育变异);扫描范围内发现右下肺后壁胸膜条状高强化,动脉期同血管密度,提示急性胸膜炎(图1).随后经呼吸内科诊治,抗感染治疗,1周好转.
1538-1538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组织多普勒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组织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综合指标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以判定左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依据二尖瓣瓣环部组织多普勒超声测定各瓣环位点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值,再依据超声血流频谱多普勒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值,估算出肺毛细血管楔压,据其测量数据将左心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并与患者临床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Ⅰ组患者仅有1例心功能为3级,其余均为2级,占90%,Ⅱ组患者有1例心功能2级,8例心功能为三级占80%,1例心功能为4级,Ⅲ组患者有2例心功能为Ⅲ级,8例心功能为4级,占80%.Ⅰ组和Ⅱ组比较心功能2级和3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Ⅱ组和Ⅲ组比较心功能3级和4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组织多普勒测定肺动脉楔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压,与临床心功能评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反映左心功能及其前负荷的可靠指标.
1544-1546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肠系膜食管鳞癌转移1例

摘要:患者男,49岁.以"上腹痛、腹胀2个月,加重伴呕吐10天"为主诉入院.体格检查:腹膨隆,可见胃型,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s征(-),肝区无叩击痛,可闻及振水音.1周前查全腹CT示:胆总管末端梗阻,炎性病变所致可能大,占位病变待除外;肝右后叶低密度影,性质待定;肠系膜密度增高;食管及贲门管壁增厚改变.
1546-1546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不同胎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征象特点

摘要:目的 提高对不同胎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征象特征性的认识,增强早期诊断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患儿首次X线分级和患儿胎龄、发病时间、出生时体重与患儿临床预后关系.结果 患儿首次胸片Ⅳ级5例(死亡3例),Ⅲ级15例(死亡1例),Ⅱ级10例(死亡1例),Ⅰ级10例.胎龄、出生体重均与首次胸片等级有差异(P =0.0119,P=0.0324).X线分级与胎龄、体重、发病时间呈负相关,而与临床预后呈正相关.结论 X线摄影是临床诊断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最重要的影像方法,应结合临床不断提高对HMD的早期诊断的能力.
1547-1549

MRI肺灌注成像的定量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探讨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心功能不全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肺循环灌注情况,探讨MRI肺循环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对15例正常对照者和21例心功能不全患者行对比剂增强的MRI灌注成像,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组间肺循环相关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心功能不全组分别的右室达峰时间为(5.81±2.30)s和(8.91±4.34)s、肺实质达峰时间为(7.12±2.07)s和(12.67±5.29)s、左室达峰时间为(7.75±2.17)s和(14.85±5.94)s、右室-肺实质峰值间隔时间为(3.16±1.79)s和(6.25±3.60)s、肺实质-左室峰值间隔时间为(3.10±1.30)s和(5.34±3.39)s、右室左室峰值间隔时间为(6.26±1.79)s和(11.59±3.59)s,两组间的各参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比增强MRI灌注成像能够反映不同心功能状态下肺循环参数的情况,具有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的价值.
1550-1552

单纯乳腺导管内癌的3.0T MR影像表现(附97例)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3.0T MRI影像学特点,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纯DCIS 97例,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MRI),记录DCIS的形态学、病变强化至120s时的峰值(%)、时间-信号曲线(TIC曲线)及DWI特征.结果 97例共检出100个DCIS病灶.其中点状/斑点状病灶3个(3%),非肿块样强化病灶83个(83%),肿块型病灶14个(14%).非肿块样强化病灶中,以段状(48个)和局灶区域状(22个)分布最常见,43.4%呈集簇状强化.所有病灶平均120s强化峰值为172%±54%.TIC曲线以平台型(Ⅱ型)最多见.87个病灶DWI扩散受限,肿块型与非肿块型病变平均ADC值分别为(1.07±0.22)×10-3mm2/s及(1.23±0.15)×10-3 mm2/s.结论 DCIS的典型形态为段样分布的集簇状强化,TIC常表现为Ⅱ型.DWI可提高DCIS检出的敏感性.
1553-1557

3.0T MRI定量动态对比增强对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3.0T MRI动态对比增强定量参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3.0T MRI扫描仪和16通道乳腺相控阵线圈对45例怀疑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共发现病灶52个,其中5例为2个病灶(1例为双侧,4例为单侧),1例为3个病灶(双侧),所有2个以上病灶都取最大的病灶纳入研究.分别测量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trans)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 distribute volume per unit tissue volume,Ve).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乳腺癌、纤维瘤和其他良性病变的组间差异,受试者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良、恶性病变的组间差异.结果 乳腺癌(n=23)的Ktrans和Ve均值分别为(10.18±2.65) min-1和7.64±1.20;良性病变(n=22)的Ktrans和Ve均值分别为(5.68±1.15)nind和8.44±2.01;良性病变中纤维瘤(n=12)的上述均值分别为(7.31±1.42) min1和11.25±2.75,其他良性病变(n=10)的上述均值分别为(3.73±0.83) min1和5.07±1.13.乳腺癌与良性病变间Ktran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271,P值<0.05),Ve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1.553,P值>0.05);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与其他良性病变3组间Ktrans和Ve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316和3.944,P值均<0.05).以最大约登指数为最佳诊断切点值,Ktrans和Ve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87.5%和8l.3%;特异度分别为55.6%和38.9%.综合2个定量参数作为联合指标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21/23),77.3% (17/22)和84.4%(38/45).结论 3.0T MRI动态对比增强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Ve对鉴别乳腺癌与纤维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1558-1561

软阅读技术对于致密型小乳癌诊断的优势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软阅读技术诊断致密型乳腺小乳癌的效能.方法 采用系统回顾方法,收集术前摄有双侧乳腺标准位影像的病例318例,对每例影像分别进行硬拷贝阅读和软阅读,统计出两种阅读模式下所能诊断为小乳癌或疑似小乳癌的病例数.结果 在318例患者的图像中,硬拷贝诊断发现4例疑似小乳癌,敏感度为1.26%,软阅读诊断发现33例小乳癌或疑似小乳癌患者提示复查随访,敏感度为10.4%.结论 软阅读较硬拷贝阅读对致密腺体小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有显著提高.
1562-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