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社
分享到: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论著摘要、综述、经验介绍、短篇幅报告、会讯、短篇报告、消息等。
  •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9011
  • 国内刊号:37-1426/R
  • 出版地方:山东
  • 邮发代号:24-134
  • 创刊时间:199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
  • 综合影响因子:0.81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医学影像学 2012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脑静脉窦血栓的磁共振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的常规扫描序列和三维相位对比法MR静脉造影(3D-PC法MRV)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共收集34例临床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病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1~71岁,中位年龄38岁。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序列,3D-PC法MRV扫描;急性期(1~5天)脑静脉窦血栓7例;亚急性期(6~21天)18例,慢性期(〉21天)9例。结果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信号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低信号为主;亚急性期T1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低或高信号;慢性期T2WI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或流空信号。3D-PC法MRV主要表现为脑静脉窦的闭塞或充盈缺损。同时14例患者合并有脑实质异常,出血9例,缺血水肿5例。结论常规MR序列与3D-PC法MRV显示脑静脉窦血栓具特征性,可做为理想的检查手段。
1779-1783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单侧手残缺畸形1例

摘要:孕妇27岁.孕1产0,孕26周。夫妻双方身体健康。无先天性畸形及遗传性疾病。常规来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单胎,头位,双顶径6.7cm,头围24.8cm,腹围19.2cm.股骨长径4.6cm.胎儿颅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脊柱排列整齐,胸腹腔脏器及颜面部器官未见明显异常。胎儿四肢扫查.右手掌未见显示,右上肢末端仅见3节长短不一残缺手指(图1);实时三维显示胎儿右手残缺不全(图2)。
1783-1783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neurocytoma,CNC)的MR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CNC的MRI表现。结果8例CNC位于侧脑室,与透明隔粘连。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1~45岁,平均29.9岁。这些肿瘤在T1WI上均呈等低信号,在T2WI与D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8例病灶均可见囊性变,2例可见出血,2例可见蜂窝样改变,4例可见蛇形的匍行性血管流空征。此外,6例可见由胼胝体和侧脑室顶壁呈网状或丝条状垂向下的瘤组织。7例患者在增强MRI扫描后表现为不均匀性强化。另外2例患者病灶位于颈髓内,是脑室外中枢神经细胞瘤(extraventricularneuroeytomas,EVN)。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27、37岁。其主要MRI表现包括:明显囊性变,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以及明显强化等。结论脑室内CNC在MRI影像上有一定特征性,合理应用其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对CNC及其他侧脑室内肿瘤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但颈髓内的EVN缺乏特异性的MRI表现,其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
1784-1787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并严重鼻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严重鼻衄的策略和疗效。方法26例TCCF并严重鼻衄的患者进行了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24例采用了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或闭塞颈内动脉;1例采用解脱式微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覆膜支架进行治疗。结果26例中,9例1次性栓塞了瘘口,假性动脉瘤消失,颈内动脉通畅;15例1次性栓塞了瘘口和闭塞颈内动脉;解脱式微弹簧圈栓塞海绵窦,瘘口基本消失,颈内动脉通畅1例;覆膜支架闭塞瘘口,颈内动脉保持通畅1例。术后26例均未再发生鼻衄。结论TCCF并严重鼻衄应尽早进行DSA确诊,尽早或急症进行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TCCF合并严重鼻衄是一种首选、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1788-1790

颈动脉狭窄与颅脑ADC值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同侧脑区ADC值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颈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证实颈动脉狭窄者116例和正常志愿者21例行T:FLAIR和DWI检查,测量多脑区ADC值并分析狭窄程度与ADC值的相关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颈动脉狭窄程度与侧脑室前部(r=0.260,P=0.000)、后部(r=0.149,P=0.014)、前角(r=0.194,P=0.001)、后角(r=0.188,P=0.002),周围脑实质、颞叶(r=0.186,P=0.002)及尾状核头(r=0.125,P=0.039)等脑区ADC值间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脑区ADC值升高与颈动脉狭窄有关,以侧脑室前部周围脑实质相关性最高,可视为间接反映低灌注状态的最敏感区域。
1791-1794

MRI监测脑脊液动力学在外伤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MRI监测脑脊液循环动力学异常在外伤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75例脑外伤后临床颅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及健康志愿者40例,采用MRI2D-PCcine法序列,以编码流速20cm/s,于颈1~2椎间隙水平测量患者的脑脊液流速、流量,在其接受尿激酶治疗过程中进行随访复查,并与腰穿脑脊液压力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颈1~2椎间隙水平脑脊液流动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均表现为近似于正弦曲线的双向流动,脑外伤组治疗前收缩期、舒张期脑脊液峰值流速、流量均高于正常人群(P〈0.05)。经尿激酶治疗后68例患者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其脑脊液收缩期、舒张期脑脊液峰值流速、流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脑脊液流速与脑脊液压力呈正相关(r=0.805,P〈0.05),脑脊液向下净流量与脑脊液压力呈正相关(r=0.794,P〈0.05)。结论静脉窦血栓形成前患者脑脊液循环动力学会发生相应改变,磁共振PC-cine法可以早期检测出其循环动力学改变,对脑外伤后患者颅内压改变的监测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指导意义。
1795-1798

320层CT动态容积扫描对烟雾病侧支循环的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320层CT动态容积扫描技术在烟雾病侧支循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3例经临床、影像综合诊断为烟雾病患者的320层CT扫描图像,并结合病史、DSA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烟雾病患者320层CT动态容积扫描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前、中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底动脉环处见细小、杂乱、迂曲代偿血管网。烟雾病侧支循环途径包括willis环(6例)、眼动脉(4例)、颅底烟雾动脉(23例)、软脑膜吻合动脉(4例)、颈外动脉分支(9例)等。结论320层CT动态容积扫描技术能显示烟雾病患者侧支循环情况,特别能良好显示来源于颈外动脉的侧支循环,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799-1802

平山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摘要:目的探讨平山病的颈髓磁共振(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例平山病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平山病的颈髓MRI特点。结果2例均为青年男性,主要表现为局限于手和前臂肌萎缩。肌电图均示神经源性损害。自然位MRI扫描,2例均有C4~C7段脊髓轻度萎缩,前后径变短。屈颈位MRI平扫2例均可见下段颈髓前移、变扁平加剧,硬脊膜外间隙增宽,其内可见蚓状异常血管流空信号。增强MRI2例均可见增宽的硬膜外间隙内异常增粗并明显强化的静脉丛。结论平山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屈颈位平扫及增强MRI对平山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1806-1808

Marchiafava—Bignami病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摘要:目的探讨Marchiafava—Bignami病(MBD)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BD的CT和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急性型2例,CT表现为苍白球密度降低,MR表现为胼胝体呈长T1、较长T2信号改变,DWI弥散受限;亚急性2例,胼胝体中层呈夹层状表现,MR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1例增强后有边缘性轻度强化。4例均有双侧对称性侧脑室周围白质和半卯圆中心变性表现,局部有坏死。结论根据胼胝体及其伴随的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和苍白球等部位的变性、坏死等影像表现,MBD可以得到明确诊断。
1809-1812

128层螺旋CT4D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管成像的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4D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选择自2011年10月~2012年3月之间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5例,全部患者均在发病24h内行CT4D扫描,入院后给予静脉溶栓治疗,72h内行CT4D技术复查,测量病灶边缘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并同时行脑血管成像了解病灶区血管情况,然后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均发现低灌注区,13例患者梗死区血管分支减少,2例脑血管成像未见明显异常;静脉溶栓治疗后,全部患者低灌注边缘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局部脑血容量(rCBV)增加(rCBF治疗前(20.72±3.11)S,治疗后(38.33±8.07)S;rCBV治疗前(1.21±0.30)S,治疗后(1.98±0.38)s3,7例患者达峰时间(TTP)缩短,8例患者TTP延长;6例患者MTT缩短,9例患者延长;13例患者梗死区局部血管分支增多;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溶栓治疗后梗死边缘区脑灌注明显改善,rCBF及rCBV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与MTT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4D技术能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病灶区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局部脑血管分布情况,为评价溶栓治疗后效果提供准确依据,值得应用。
1813-1815

MRDWI序列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36例DAI患者行常规MRI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比较各序列的病灶显示率。结果DWI序列的阳性率为91.67%(33/36),TSET2WI序列的阳性率为77.78%(28/36),FLAIR序列的阳性率为83.33%(30/36),DWI序列阳性率明显高于TSET2WI序列(P〈0.05)和FLAIR序列(P〈0.05)。结论应用DWI序列对急性DAI较TSETzwI和FLAIR序列有更高的敏感性。
1816-1817

腮腺Warthin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摘要:目的探讨腮腺Warthin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方法搜集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16例,分析其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特征。结果16例共见21个病灶,左侧9个、右侧12个;浅叶18个,后下象限16个;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直径2.5cm;囊变14个;边界清楚19个;动态增强扫描病变显示为对比剂“快进快出”13例,3例显示延迟强化,5例见微血管征;同侧腮腺炎性反应1例,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结论密切结合腮腺Warthin瘤临床表现特点及在多层螺旋CT表现,可对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1818-1820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直径〈10mm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6例单、多发结节性病灶中的单发86例PTC超声与相关临床资料,并将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86例PTC中除5例超声诊断不符合外,81例诊断正确,占94.1%。PTC的主要声像特征为:低或极低回声结节、A/T比值≥1、微钙化、不规则毛刺状边缘及少数结节血流相对丰富、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甲状腺PTC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具有特异性,本检查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1821-1824

3.0T磁共振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病变48例患者、54个病灶,经Philips3.0T磁共振成像,比较分析T1WI、T2WI、DWI(b值为150、300和500s/mm2)及动态增强中良性病灶及恶性病灶的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T1wI像良性病变呈等及略高信号,恶性病变为不均匀略高信号;T2wI像良恶性病变均为略高信号,无统计学差异(P〉0.05);DWI成像(良性病变:b值为150时ADC值为2.489±0.442、b值为300时ADC值为1.974±0.369、b值为500时ADC值为1.649±0.445;恶性病变:b值为150时ADC值为1.733±0.326、b值为300时ADC值为1.399±0.258、b值为500时ADC值为1.214±0.302),具有统计学差异(P〈O.05)。T·wI动态增强良性病变呈流出型强化曲线,恶性病变呈延迟性消退型曲线,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磁共振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应用价值高,尤其是ADC值对良恶性病灶的鉴别意义较大。
1825-1828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技术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病例组2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和对照组27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及MR-DTI检查,分别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anisotropy,FA)值、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结果正常人颈髓MR—DTI的FA值=0.645±0.016,ADC值=(0.919±0.017)×10^-3mm^2/s。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MRDTI的FA值=0.501±0.022,ADC值=(1.008±0.287)×10^-3mm^2;与对照组对比: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FA值明显降低,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ADC值略增高,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可以更加敏感的探测到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发生,可为颈髓损伤程度的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829-1832

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左心房小于1对左心室功能诊断价值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M型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左心房(AO/LA)小于1对左心室功能诊断的价值。方法在住院和门诊心脏彩超检查的患者中,选择符合统计患者,男60例,女58例,测量二尖瓣舒张期频谱,计算E/A比值,采用组织多普勒(TD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舒张晚期A’和收缩期S’速度,用Teich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EF),采用一点法测量左心室Tei指数。计算E/E’,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根据(E/E’)/S’公式,计算左心室整体功能指数(globalfunctionindex,GFI),根据心底波群主动脉内径(AO)与左心房内径(LA),把AO/LA大于1与小于1分为两组,在两组内将上述诊断左心室功能测量计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性。结果男性患者AO/LA〉1者30例,〈1者30例;女性患者AO/LA〉I者29例,〈1者28例。男性两组年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男女性患者两组左心室EF比较无差异性〈0.5,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A、E/E’和左心室整体功能的指标Tei指数和/或GFI指数,男女患者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M型超声心动图AO/LA%1是左心室功能受损的心脏超声表现。
1833-1836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1例

摘要:患行男性,60岁。因“体检发现左下肺占位6个月”入院,患并体检时发现左下肺占位,未行特殊处理,今复查并准备手术切除。胸部CT平扫示左肺下叶近膈顶处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大小约3.7cm×3.4cm×3.3cm.增强扫描呈中等程度强化,边缘可见条索影,诊断:良性病变可能性大,注意复查(图1,2)。
1836-1836

64MD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46例由于胸痛、胸闷就诊的患者,分别给予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MDCTCA共检查节段586个,直径在1.5mm以上有504个,检出狭窄程度≥50%的28例,漏诊1例,误诊2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相比,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敏感性为96.3%(26/27例),特异性为89.5%(17/19例),准确性为93.5%(43/46例),阳性预测值为92.9%(26/28),阴性预测值为94.4%(1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CA具有无创、安全、经济且操作简便的优点,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筛选和诊断的检查方法。
1837-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