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社
分享到: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论著摘要、综述、经验介绍、短篇幅报告、会讯、短篇报告、消息等。
  •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9011
  • 国内刊号:37-1426/R
  • 出版地方:山东
  • 邮发代号:24-134
  • 创刊时间:199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
  • 综合影响因子:0.81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医学影像学 2012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颅内幕上异位室管膜瘤的影像学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幕上异位室管膜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异位室管膜瘤24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幕上异位室管膜瘤有如下影像学特点:肿瘤多数起源于脑实质(16/24),少数起源于脑膜(8/24),多数位于大脑凸面(15/24),均为不规则多分叶状(24/24);在CT像表现为低等高(10/19)或低等(4/19)或等高(5/19)混杂密度,瘤内均可见钙化;在T1wI上表现为低等高(9/17)或低等(8/17)混杂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低等高(11/17)或等高(6/17)混杂信号,以不均匀强化为主(16/17);囊性变多见(22/24);无复发,偶有转移(2/24)。肿瘤体积较大,平均最大径65mm。患者主要为儿童和年轻的成人,临床病史较短(5个月)。结论幕上异位室管膜瘤有比较典型的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其术前正确诊断。
1597-1601

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CT、MRI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CT、MRI对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及CT、MRI资料。结果病变发生于上腭者5例,口底4例,腮腺4例,鼻腔及上颌窦3例,颌下腺2例,泪腺及面颊部各1例。CT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软组织肿块,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侵犯邻近骨质3例。MRI平扫病灶呈等或稍长T1信号,长T2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可见神经侵犯征象。结论CT对肿瘤周围骨质破坏情况显示较好,MRI能够更清晰显示病变形态、轮廓及侵犯范围。两者结合可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影像信息。
1602-1605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罕见双侧阴囊平滑肌瘤1例

摘要:患者男性。45岁。因扪及阴囊包块10年,近3年逐渐长大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年无意间扪及阴囊包块,约黄豆大小。局部无红肿,无触痛,未给予重视,近年来包块逐渐增大。专科查体:阴囊内可扪及2个大小不等包块.
1605-1605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MRI在三叉神经痛和半侧面肌痉挛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诊断三叉神经痛与半侧面肌痉挛中的价值。方法将51例三叉神经痛与23例半侧面肌痉挛患者的术前MRI资料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74例患者中,MRI诊断患侧桥小脑角胆脂瘤8例,听神经瘤7例,三叉神经瘤4例,脑膜瘤3例,患侧神经微血管压迫49例(66.21%),MRI未见异常者3例(4.05%);②手术病理结果:胆脂瘤8例,听神经瘤7例,三叉神经瘤4例,脑膜瘤3例,三叉神经或面神经根部异常血管压迫者46例(62.16%),术中未见异常者6例(8.11%)。结论MRI在三叉神经痛和半侧面肌痉挛病因诊断中具有很高价值,是术前首选的检查方法。
1606-1608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1H—MRS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应用2D多体素1H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检查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患者,分析其代谢产物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对经临床诊断的20例BD患者和20名健康老年人行常规MRI和二维1H—MRS检查,测量BD组常规MRI表现阳性病灶区、BD组表现正常脑白质区及对照组正常脑白质3组NAA/Cr、Cho/C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Lac峰的变化情况。结果BD病灶区NAA/Cr值、Cho/Cr值降低,与对照组脑白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D正常脑白质区NAA/Cr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正常脑白质区Cho/Cr值较对照组脑白质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病灶区全部出现Lac峰,BD正常脑白质区出现Lac峰12例。结论1H—MRS检查能够反映BD代谢特点及变化规律;1H~MRS中的NAA/Cr可以显示常规MRI检查表现正常的脑白质微代谢改变。
1609-1612

血管内介入治疗头颈部创伤性血管损伤

摘要:目的评估血管内介入治疗颈部外伤性血管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或椎动脉损伤16例,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表现,血管内介入治疗(栓塞或支架植入)和预后。结果16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17~46岁。血管损伤的原因有车祸,摔伤,刀伤和斗殴。2例(12.5%)有多处损伤;12例假性动脉瘤,5例动静脉瘘,2例动脉破裂有活动性出血。共20处病变中,行栓塞治疗14处,支架植入6处。随访一年内,临床改善或稳定14例,1例支架完全闭塞,1例动静瘘复通。结论合理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头颈部创伤性血管损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613-1616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胃神经鞘瘤1例

摘要:患者女,56岁。无明显诱因上腹部隐痛不适半年,逐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肝左外叶后方腹腔内占位。CT检查:胃体部大弯处胃壁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整,境界清楚,直径约4cm,病变密度均匀,CT值约35HU;增强扫描呈明显渐进性均匀强化,三期的CT值约57HU、80HU、
1616-1616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早产儿室管膜下出血超声图像分析及性别差异初步探讨

摘要:目的观察经颅超声对早产儿室管膜下出血(SEH)的诊断价值及性别对早产儿SEH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疑有颅内出血的早产儿166例,所有患儿均在生后一周内进行经颅超声检查。根据超声影像结果,将SEH病例分为SEH组、≥10mm组、〈10mm组及合并脑水肿组4组,观察各组男女构成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例患儿中,男性84例,女性82例,根据超声图像表现分为以下3种类型:①单纯强回声15例,占32.6%;②混合回声31例,占67.4%;③合并脑水肿5例,占10.9%。SEH组和≥10mm组男性早产儿出血率大于女性早产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mm组和合并脑水肿组男性和女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超声是诊断早产儿SEH的一个可靠而准确的检查手段;男性早产儿室管膜下出血发生率高于女性早产儿。
1617-1619

应用QAS技术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

摘要:目的应用定量动脉硬度(QAS)技术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方法应用QAS技术依次检测对照组50例,MHD患者无斑块组46例,有斑块组47例,比较三组间颈动脉弹性指标的差异。结果①颈动脉有斑块组及元斑块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高于对照组;颈动脉有斑块组体重、LDL及CRP较无斑块组增高;②与对照组相比,MHD无斑块组d、DC、β、PWV差异有显著性;MHD有斑块组d、IMT、DC、CC、d、β、PWV、AIx均有明显差异。MHD有斑块组同无斑块组相比,颈动脉d、IMT、a、β、PWV、AI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d、IMT、DC、a、β、PWV之间相关性明显,CC与IMT、a、β、PWV、DC明显相关,AIx与d、IMT、DC有明显相关性;④Logistic回归分析示,颈动脉直径d、AIx、收缩压、CRP、血钙、白蛋白有统计学意义,随数值增加,颈动脉出现斑块的危险性增大。结论应用QAS技术能及早发现颈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为MHD患者大动脉损害的评估提供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
1620-162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诊断

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结果病灶T1WI多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匀强化,极少数呈环形强化,肿瘤坏死囊变少见,未见出血、钙化;瘤周水肿相对较轻,占位效应轻。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1624-1626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影像学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7月~2011年12月烟台毓璜顶医院有完整临床、影像学资料的70例PRES患者,收集患者血压、病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随访情况,由2位有经验的神经放射医生共同评价影像学异常、水肿程度及分级评定。结果病变分布模式与临床病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出现细胞毒性水肿(20/70)、脑出血(19/70)、异常强化(10/17)与脑水肿的较高分级均具有相关性(rs=0.75、0.61、0.65,P〈0.05),后两者也具有相关性(rs=0.71,P〈0.05);三者与血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弥散受限、脑出血及异常强化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或破坏,认识PRES的不典型表现对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1627-1631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2例

摘要:病例1患者,男性。6岁。左小腿畸形6年,无明确外伤史。查体:左小腿前凸,有包块感,触之较硬,皮肤无破损.肤色正常,患儿智力正常,身高较正常同龄人偏矮.跛行。X线检查示左胫、腓骨中下1/3处断端向前外侧成角、畸形,
1631-1631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MRA诊断

摘要:目的通过对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hy,MRA)图像特点分析诊断该病。方法回顾性分析1200例颅脑检查患者的MRA图像,男女各半,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4.6±6.1)岁,其原始图像经工作站处理后,对其MRA图像进行观察。结果共发现8例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检出率为0.67%(8/1200);8例均为单发开窗畸形,无多发;凸透镜形开窗畸形2例,裂隙样开窗畸形2例,梭形开窗畸形4例;男女各半;性别间无明显性差异。结论MRA可清晰地显示和诊断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
1632-1634

MRI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调强放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6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均行调强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前1周内和放射治疗50Gy时均行MRI及DwI检查,比较放疗前后MRI及DWI—MRI情况。结果56例放疗后肿瘤病灶缩小,3例变化不明显,1例增大,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弥散加权成像信号减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增大,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缩小。结论MRI扩散加权成像可快速,灵敏显示鼻咽癌放疗前后的变化,对IMRT的疗效评价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635-1638

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18F—FDGPET/CT表现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AIDS患者18F-FDGPET/CT表现。方法对12例AIDS患者行18F-FDGPET/CT检查,分析其PET/CT表现。结果18F-FDGPET/CT诊断肺结核且合并肺外结核3例,全身播散性结核1例;弓形虫脑炎2例,脑胶质瘤、脑结核、脑囊虫病和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各1例;肝细胞肝癌和食道癌各1例。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AIDS患者相关感染、肿瘤等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1639-1643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83个PTC和526个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表现,对2组结节的各项超声表现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别计算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边缘毛糙(敏感性65.3%、特异性91.4%、准确性82.3%)、形态不规则(敏感性61.8%、特异性93.3%、准确性82.3%)、结节纵横比≥1(敏感性65.7%、特异性95.4%、准确性85.0%)、结节内部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敏感性79.5%、特异性.93.0%、准确性88.3%)、结节内部含微钙化(敏感性69.3%、特异性97.5%、准确性87.6%)、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敏感性20.1%、特异性96.0%、准确性69.5%)以及结节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敏感性26.1%、特异性93.3%、准确性69.8%)在恶性组中的检出率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合并正常甲状腺者32例(17.9%),合并甲状腺腺瘤者12例(6.7%),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者58例(32.4%),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者77例(43.0%),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者最多。结论边缘毛糙、形态不规则,结节纵横比≥1、结节内部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及结节内部含微钙化等指标的诊断准确性较高,是诊断PTC的重要指标,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结节内部血流信号丰富的敏感性、准确性低但特异性较高,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当桥本甲状腺炎合并可疑结节时更应警惕恶性可能。
1644-1647

MS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MS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的资料,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癌12例,2例行平扫、40例行平扫及增强CT检查,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病灶的数目和钙化有助于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P〈0.05),单发病灶及甲状腺沙砾钙化好发于甲状腺癌。而病变增强后密度是否均匀,边界是否规整,颈部是否有淋巴结肿大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变突破包膜及肿大淋巴结位于中央区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结论MSCT有助于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
1648-1651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99mTC核素SPECT显像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高频彩超与核素显像检查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影像特征,比较两者的优缺点,探讨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个甲状腺结节的彩超与核素检查结果对照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都可以显示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大小。68个结节,超声全部查出,核素扫描只能显示54个。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大小、结构及血流清晰的显示独具优势,尤其是小于1cm的结节、钙化及颈部淋巴结超声显示清晰,而核素则无法显示。核素显像可以反应甲状腺摄锝功能,通过“冷热温凉”的特性来判断结节的性质,特别是利用血流灌注显像或亲肿瘤显像可进一步区分结节的良恶性,本组病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6.7%;14例做了动态血流灌注显像,其诊断符合率为75%;38例“冷凉”结节均做了亲肿瘤显像,其诊断符合率为90.9%;二者结合诊断符合率提高为92.3%。超声难以显示甲状腺功能状态。超声表现的囊、实性结节和核素显示的“冷热温凉”特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超与核素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各有特点、优势和不足,结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准确率。
1652-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