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社
分享到: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论著摘要、综述、经验介绍、短篇幅报告、会讯、短篇报告、消息等。
  •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9011
  • 国内刊号:37-1426/R
  • 出版地方:山东
  • 邮发代号:24-134
  • 创刊时间:199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
  • 综合影响因子:0.81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医学影像学 2010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三维平衡式快速场梯度回波和时间飞跃法血管造影技术对三叉神经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MR扫描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最佳序列。方法:对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三叉神经3D BTFE和3D TOF MRA扫描。测量双侧三叉神经与桥前池的CNR、椎-基底动脉与桥前池CNR、三叉神经与桥前池对比度。根据三叉神经图像质量、周围血管显示、神经与血管的关系进行评分。结果:3D BTFE组三叉神经与桥前池CNR、对比度较3D TOF MRA组高〔22.94±4.18(左)and 21.68±5.51(右)vs 5.92±3.01(左)and 6.37±3.86(右)〕、〔1834±294(左)and 1968±351(右)vs 572±42(左)and 468±55(右)〕。3D BTFE组椎-基底动脉与桥前池CNR较3D TOFMRA低〔2.47±1.17 vs 6.21±2.87〕(P〈0.01)。3D BTFE组三叉神经图像质量较好。3D TOF MRA组血管显示较好、血管与神经关系较清晰(P〈0.05,Kappa〉0.75)。结论:3D BTFE和3D TOF MRA序列联合应用,可以清晰观察到三叉神经解剖学改变及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对设计和优化MVD具有重要意义。
1077-1081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颈椎横突骨软骨瘤合并椎体骨血管瘤1例

摘要:患者女,47岁。颈、肩部疼痛伴右上肢放射痛、麻木感来院就诊,行颈椎CT检查。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改变。颈椎CT平扫表现:第六颈椎右侧横突处见一约1.4cm×1.5cm大小的骨性肿物突向椎体右前方软组织内,带蒂,肿物表面密度与骨密度相似,
1081-1081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64层螺旋CT同步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VCT)同步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对24例采用钛制动脉瘤夹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行64层螺旋CT同步减影血管造影(CTA),图像三维重建技术采用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VCT同步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可以清楚显示动脉瘤体消失,载瘤动脉与动脉瘤夹之间的关系以及动脉瘤夹的数量和位置。本组24例患者中显示动脉瘤夹27例,22例动脉瘤完全夹闭,2例动脉瘤术后仍显示部分瘤体。23例载瘤动脉通畅,1例有血管狭窄,所有患者未见动脉瘤夹滑脱移位征象。结论:VCT同步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可以作为钛制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主要检查方法。
1082-1085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摘要

磁共振成像在鼻咽癌诊断中应用价值

摘要: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世界上80%的病例发生在中国,高发于我国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地区。MRI检查能观察肿瘤的形态、侵犯的程度及范围,早期发现颅底骨质破坏。本文就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3例鼻咽癌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低场强MRI检查的临床价值。
1085-1085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低场磁共振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低场强磁共振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DVA的磁共振平扫及增强表现,研究其引流静脉及髓静脉信号特点。结果:5例DVA中平扫有2例异常粗大的引流静脉得以显示,其在T1WI上均为低信号,在T2WI上1例为低信号,1例为高信号,髓静脉未能显示。增强扫描5例均显示了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其中两例呈典型的水母头征,另外3例分别显示了引流静脉和邻近的髓静脉。结论:在低场强磁共振上DVA有着不同于高场磁共振的特点。
1086-1088

MSCT及MRI在耳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耳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46耳)疑是耳部疾病患者行MSCT及MRI检查,利用图像重建技术对耳系统及其周围的血管、神经进行显示。结果:MSCT技术清楚显示骨迷路及听骨链的细微结构;MRI技术清楚显示膜迷路及内耳周围的血管与神经,并清楚显示各结构之间的关系。在本组病例中,检出听骨链关节融合2例,听骨链炎性溶解、破坏2例,内耳附近血管形态、走行异常1例,耳蜗及半规管发育异常2例;炎症7例;其余未见异常。结论:MSCT与MRI技术能清楚显示耳部超微结构及其周围的血管与神经,MSCT与MRI检查技术对耳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1089-1091

利用fMRI评价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工作记忆损伤

摘要:目的:应用n-back任务和组块式设计f MRI技术,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症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的Infinion 1.5T磁共振仪,对11位年龄在18~47岁之间的亚甲减患者及12位年龄、性别、利手、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甲状腺机能正常对照组,在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测试的同时进行全脑扫描。采用独立t检验对血清激素水平和n-back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n-back任务的正确率和BOLD信号的负载效应采用的是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结果:亚甲减组在执行0-back(t-test,t=1.000,P=0.341)与1-back(t-test,t=0.145,P=0.886)任务时的正确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在执行2-back任务时正确率显著性低于正常对照组(t-test,t=2.658,P=0.015),两组被试执行n-back任务时正确率的难度相关负载效应均显著(GLM,F〉6.232,P〈0.01)。正常对照组在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双侧额中/下回,双侧前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前扣带皮层以及双侧顶叶等五个脑区均存在n-back任务难度相关的负载效应(GLM,F〉3.690,P〈0.043),而亚甲减组仅在双侧前运动区与双侧顶叶两个脑区存在负载效应(GLM,F〉4.444,P〈0.05),而在额叶感兴趣区负载效应消失(DLPFC,M/IFG,SMA/ACC;GLM,F〈2.361,P〉0.145)。结论:f MRI显示亚甲减患者可能存在额叶损害导致的工作记忆损伤。
1092-1097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尿毒症性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

摘要: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尿毒症性心肌病(U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其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①对30例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RT-3DE采集其左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同时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Si mpson法、M型Teichholz法进行检测,将三种方法所测的数据与磁共振显像技术所测的数据进行比较;②RT-3DE检查获取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应用QLAB4.2软件分析左心室17节段达到收缩期最小容积点时间(Tmsv)的标准差(Tmsv16-SD、Tmsv12-SD和Tmsv6-SD)及最大时间差(Tmsv16-Dif、Tmsv12-Dif和Tmsv6-Dif),对标准差及最大时间差行心率校正。结果:①UM组Teichholz法、Si mpson法所测LVEDV和LVESV均高于或低于RT-3DE测值,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组与UM患者16节段、12节段(中间段和基底段)和6节段(基底段)Tmsv的标准差和最大时间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UM组均大于正常组(P〈0.05或P〈0.01)。结论:①在UM患者中,RT-3DE法的左室容积及射血分数数据准确性高;②RT-3DE为临床评价UM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化及收缩功能提供了更加快速、简便、准确及无创性的新方法。
1098-1101

应用声学密度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变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声学密度定量(AD)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AD技术对3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左心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和心尖左室两腔心切面中间段、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心肌的背向散射值进行测量,按不同节段分别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AII%(平均图像强度百分比)、SDI(标准偏移)及PPI(心动周期变化幅度)值。结果:病例组的AII%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PI值明显减低(P〈0.05),SD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可以用于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病变,协助判断心肌病变程度。
1102-1104

多层螺旋CT造影在主动脉病变腔内修复术后随访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detector row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ransluminal stent-graft placement,TSGP)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接受TSGP主动脉疾病患者,包括:Stanford B型夹层13例,真性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2例,弓降部穿透性溃疡1例,胸主动脉瘤合并局限性夹层1例,胸主动脉瘤合并Stanford B型夹层1例,术后采用MDCTA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1~24个月)。采用轴位图像与多种重建图像相结合来显示支架形态、术前术后主动脉管腔情况的变化和有无并发症。结果:13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后:所有患者均真腔扩大,假腔减小或消失并伴血栓形成,支架未发现移位或断裂;共3例(14%)随访中发现内漏,1例Ⅱ型内漏,建议随访观察;1例术后8个月复查新发现支架近端Ⅰ型内漏,密切随访2个月后患者出现胸痛,复查CT内漏增多,转外科治疗。1例腹主动脉瘤术后1月复查发现Ⅲ型内漏。所有患者介入术后CT随访图像均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论:MDCTA对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后随访较其他检查手段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能及时观察术后疗效、发现并发症,对主动脉疾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后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1105-1109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摘要

MRI对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附68例报告)

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iury,SCI)在基层医院中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损伤,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而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往往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痪或截肢,是主要致残或致死原因之一。我院于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MRI检查68例脊髓损伤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09-1109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主动脉病变的能力。方法:对临床可疑主动脉病变75例患者行MSCTA检查,对比剂使用碘海醇90~100ml,流速3~4ml/s,采用Surestar技术跟踪扫描,阈值140~160HU;采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容积重组(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主动脉瘤20例(发生在开主动脉3例,主动脉弓部7例,腹主动脉1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2例,主动脉硬化性溃疡6例,主动脉缩率1例,其中,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行介入治疗13例,与选择性血管造影结果一致。结论:从SCTA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安全、可靠、简便、快捷的优势,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110-1113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摘要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分析

摘要:腹痛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以往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的腹痛往往被忽视,随着高频超声的普遍应用,使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客观依据。下面对我院62例腹痛患儿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113-1113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失败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失败的各种因素,提高冠状动脉检查成功率。方法:255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13例检查失败,分析失败原因。结果:失败因素包括:心律不齐、心率过快6例,屏气不佳3例,没有把冠状动脉完全包在扫描范围以内2例,其它原因2例。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失败主要因素有心律不齐、心率过快和屏气不佳等,合理控制可提高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成功率,改善图像质量。
1114-1116

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减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将8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术后3d内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中能显著提高老年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度,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117-1119

不同打印介质对CT肺内小结节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纸质打印片及干式激光打印胶片对CT上肺内小结节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及影像上确诊为肺内多发结节型转移瘤的病例20例,从中选取散在肺内小转移瘤267个,按直径大小分组,其中1~2cm,36个;0.5~1.0cm,46个;〈0.5cm,185个。分别采用LOCUS纸质打印机及KONICA DRYPRO 752干式激光打印机进行打印。由2位(具有10年工作经验医师)放射科医师分别对267个肺内小结节进行读片。读片分两次进行,两次读片间隔3周。每次读片分别采用其中的一种打印形式进行读片。读片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对于1~2cm小结节,两位医师两种打印介质检查率均为100%;对于0.5~1.0cm小结节,两位医师两种打印介质检出率均为100%;对于〈0.5cm的小结节,两位医师纸介打印片诊断检出率分别为89.7%、83.2%,两位医师干式激光打印片检出率分别为90.8%、92.9%。对小0.5cm的小结节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差异性检验,取P〈0.05为检验标准。结论:对于CT上小于2cm的肺内小结节,干式激光打印胶片诊断准确率与纸质打印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1120-1122

64层螺旋CT同像素冠状位重建对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评价64MSCT同体素冠状位重建在诊断非创伤性急腹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怀疑急腹症患者,男88例,女62例,平均年龄55岁。扫描参数,横断面层厚6mm,重建层厚0.6mm,螺距1.2,准直64mm×0.6mm,120Kvp 60~130mAs。每个患者均行平扫+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全腹部。由3位放射科医生共同观察横断位、冠状位图像及横断位+冠状位图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由3位阅片者诊断决定。结果:150例患者,30例为肠道痉挛,120例经手术或结肠镜检查证实,包括胰腺炎20例,胆囊炎8例,克罗恩病7例,结核腹膜炎2例,缺血性结肠炎18例,腹外疝3例,腹内疝2例,阑尾炎19例,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6例,肠梗阻35例,3位阅片人使用横断位、冠状位、横断位结合冠状位观察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80%,85.9%,66.7%。91%,86.7%,96.4%,72.2%。97.5%,93.3%,98.3%,90.3%。使用横断位结合冠状位扫描较单独使用横断位诊断急腹症,后者优于前者。冠状位重建图像对诊断有辅助作用。结论:64排螺旋CT横断位结合冠状位重建在诊断非创伤性急腹症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冠状位重建图像在诊断急腹症方面具有较高的辅助价值。
1123-1126

X线和PET/CT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细微X线征像。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X线表现和其中6例PET/CT征像。结果:16例患者中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鳞癌14例,原位癌1例。食管钡餐造影表现有:①结节样充盈缺损;②扁平样充盈缺损;③粟粒样充盈缺损;④粘膜线增粗。PET/CT检查显示6例患者病灶均显示FDG代谢增高。结论:早期食管癌的钡餐造影检查表现多样,PET/CT对病灶的检出敏感性高,多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更准确的进行术前评估。
112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