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医学影像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 37-1426/R 国内刊号
  • 1006-9011 国际刊号
  • 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医学影像学是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医学影像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短篇报告、综述、短篇论著

医学影像学 2009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扩散张量成像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和Alzheimer病中的应用1503-1507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Alzheimer病(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名aMCI患者、20名AD患者、20名正常对照者(NC)行DTI检查,分别在颞叶白质、顶叶白质、海马、胼胝体膝部及压部、上纵束Ⅱ、扣带束测ROI的FA值和ADC值。结果:NC组与aMCI组、aMCI组与AD组比较扣带束F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NC组与AD组比较颞叶、海马、胼胝体膝部、扣带束FA值,颞叶、海马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CI患者扣带束FA值异常降低;AD患者颞叶、海马、胼胝体膝部、扣带束FA值降低和颞叶、海马ADC值增高,提示DTI检查有助于aMCI、AD患者的早期诊断。

出血性脑梗死的MRI特征性表现及其分型1508-1511

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MRI特征性表现和分型。方法:采用1.5T MR,对50例HI行常规序列扫描(T1WI、T2WI、FLAIR)。必要时行MRA(42例)、增强扫描(4例)及T2*WI(27例)。结果:根据梗死、出血的形态、部位进行MRI分型。Ⅰ型:脑叶HI:22例(44.0%)脑回状、斑片状出血位于皮层和/或皮层下白质。Ⅱ型:脑深部(基底节及丘脑)HI:17例(34.0%);Ⅲ型:小脑HI:14例(28.0%);斑片状、线状出血位于梗塞区内、边缘。混合型(Ⅰ型+Ⅱ型):3例(6%)。T2*WI呈低信号。结论:HI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与脑梗死部位、面积有密切关系。新的MRI分型有助于对HI发生机制的理解,从而指导临床治疗。T2*WI有助于HI的检出。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胎儿法洛四联症1例1511-1511

摘要:患者女,28岁。孕31周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胎儿头位,双顶径8.6cm。胎儿脊柱规整,正常。胎心搏动规律。胎儿左右心对称大小基本相等。室间隔上段有连续中断区,宽约0.5cm(图1)。左心长轴切面显示主动脉增宽,约0.8cm,并骑跨于室间隔之上(图2,3)。主肺动脉较主动脉小,宽约0.6cm。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增强MR及DWI在脑转移瘤诊断应用1512-1515

摘要:目的:探讨增强MR及DWI在脑转移瘤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0例明确诊断为脑转移瘤病例,全部病例均进行MRI增强检查,其中44例同时行DWI检查,分别测定肿瘤实质、坏死囊变区、瘤周水肿及正常脑实质ADC值。结果:增强MRI共发现病灶525个,强化类型为结节状强化(289)、环状强化(198)、片状强化(13)和环斑片状强化(25)。转移瘤病灶部位ADC值:实质区(1.136±0.320)X10一、囊变坏死区(2.166±0.492)×10^-3、周围水肿区(1.587±0.228)×10^-3和正常脑实质区(0.802±0.148)×10^-3,这四者间ADC值差异显著性。结论:增强MRI检查能够准确反应脑转移瘤分布、大小、形态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并能检出更多MRI平扫所不能显示微小病灶,DWI检查及ADC值能反应脑转移瘤组织微观结构变化,对于脑转移瘤诊断起到一定辅助诊断作用。

218例前交通动脉瘤三维CT血管造影临床分析1516-1518

摘要:目的:对前交通动脉瘤的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3D-CTA)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总结分析了我院近6年经手术证实的218例前交通动脉瘤的影像学资料,随机选取220例非前交通动脉瘤的3D-CTA作为对照。结果:218例前交通动脉瘤中,180例为动脉瘤侧大脑前动脉灿段呈优势供血,对侧大脑前动脉A1段纤细或缺如,血管影像出现明显的A1优势征;对照组中,210例的大脑前动脉血管影像双侧对称,无以上表现,仅10例出现“A1优势征”。结论:双侧大脑前动脉发育不均衡是形成前交通动脉瘤的高危因素,出现“A1优势征”的患者应积极随访观察。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1518-1518

摘要:患者 女性,51岁。主因胸痛、胸憋,活动后气短50天入院,查体:左下肺未闻及呼吸间,叩诊呈实音,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胼胝体梗死的MRI诊断1519-1522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胼胝体梗死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MRI和临床表现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17~82岁,平均53.8岁。全部病例均以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障碍或反应迟钝就诊。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颅脑MRI平扫,3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2例治疗后复查了MRI。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胼胝体梗死,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及FLAIR为高信号,局限或弥漫性分布,波及胼胝体全层。病灶位于压部11例、膝部3例、体部1例;同时累及膝部及体部4例、体部及压部1例;单侧胼胝体全程受累5例。梗死灶沿胼胝体偏侧性分布(22例)明显多于对称性分布(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260,P〈0.05)。3例梗死灶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2例治疗后复查MRI提示病灶明显缩小。结论:胼胝体梗死是临床急症之一,MRI可直观反映梗死灶部位及范围,是临床诊断胼胝体梗死最客观的参考指标。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甲状腺上动脉1523-1525

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显示甲状腺上动脉的能力,了解甲状腺上动脉的解剖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08年在我院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结果正常的60例受检者图像。观察甲状腺上动脉的起源、与起源动脉的夹角、起点直径、长度、走行。结果:60例受检者的120支甲状腺上动脉均清楚显示,其中:75支起源于颈外动脉,占62.5%;30支起源于颈动脉分叉,占25%;15支起源于颈总动脉,占12.5%。与起源动脉的夹角730~750。起点内径2.01±0.17(1.5-3.1)mm。长度27.6±0.82mm。甲状腺上动脉走行:向前下走行66支,占55%;斜下走行24支,占20%;垂直向下走行12支,占10%;迂曲向下走行12支,占10%;向上弓行下行6支,占5%。结论:应用MSCTA可清楚显示甲状腺动脉的解剖形态,为临床在某些疾病诊治方面提供多方面的信息。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1526-1528

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查对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115例脑血管病患者和120例正常人进行颈部动脉CDFI检查,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后壁内膜-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CDFI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疑似颈动脉狭窄组中发现206支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132支伴有斑块形成,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流速均显著性增高,对照组238支颈动脉各项指标均正常。结论:CDFI可作为检查颈动脉管壁病变的一种优良的观测手段,能准确地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狭窄位置,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也能用作治疗后随访手段。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超声表现1例1528-1528

摘要:患者男,69岁。发现左侧颊部包块1年就诊。查体:左侧颊部可触及一直径约1.5cm的包块,边界清,活动佳,质硬。超声检查:左侧腮腺大小、形态正常,于下极实质内探及一低回声,大小约1.3cm×1.1cm,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图1)。CDFI:低回声周边探及一条状血流信号,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呈点状,PW示动脉频谱,Vmax:15cm/s,RI:0.8。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比较研究1529-1531

摘要:目的: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之间的关系,为寻求简单、无创伤和常规检查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评估冠心病发病可能。方法:选择一组年龄62~89岁老年研究样本,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彩超,分别记录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狭窄支数,彩超记录动脉壁厚、内膜厚、内径狭窄程度、硬化斑块数、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峰值速度等参数,比较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硬化参数间关系。结果: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出现病变程度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和斑块数增加而增加。另外,这些变化还出现在内膜厚度/腔内径比值,收缩期峰值血流,舒张期峰值血流等血流变等方面,两者病变呈一定程度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颈动脉超声粥样斑块的检测作为一无创、简单易行手段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发病的重要预测信号。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摘要
介入治疗TASCC型及D型主髂动脉闭塞的护理体会1531-1531

摘要:主髂动脉闭塞是血管外科常见的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主髂(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是目前治疗广泛主髂动脉闭塞的首选术式,具有较高的远期通畅率。但对于年老体弱者特别是全身一般情况差伴有冠心病、肺气肿、脑血管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主髂(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导致其应用受限。我们采用多种腔内技术治疗了44例慢性广泛主髂动脉闭塞的高危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64层螺旋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前及术后的应用价值1532-1534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患者25例,行64层螺旋CTA检查,其中21例诊断为动脉瘤,并经手术证实,术后亦行CTA复查,通过比较两次CTA结果评价动脉瘤夹闭情况。结果:在25例患者中共发现21例25个动脉瘤,CTA可清楚显示的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与手术所见一致(符合率100%);术后CTA能够清楚显示动脉瘤体消失,载瘤动脉与动脉瘤夹之间关系及动脉瘤夹的数量和位置。结论:64层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及动脉瘤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1535-1537

摘要: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改变。方法:应用ET技术检测评价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颈动脉包括僵硬度参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值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等参数在内的一系列弹性功能指标,通过这些参数了解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结果:高血压病组的β、Ep、AI、PWVβ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明显减低,应用ET技术有助于评估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

椎动脉颅内段及颅外段联合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1538-1540

摘要:目的:探讨椎动脉颅内段及颅外段联合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经颅彩色双功超声(TCCD)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110例VBI和30例对照组的患者椎动脉形态、结构和血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TCCD诊断VBI的敏感性89.1%,CDFI诊断VBI敏感性为81.8%,TCCD联合CDFI检查的敏感性92.7%。结论:TCCD联合CDFI检查可系统地了解椎动脉颅内外的供血情况及血管的形态结构,明显的提高对VBI的诊断率,可作为VBI病因诊断、治疗效果观察的客观依据。

臂丛神经MRI正常表现1541-1544

摘要:目的:分析臂丛神经在MRI不同成像序列中的正常表现。方法:20名正常志愿者行常规及MR新技术检查。观察各序列中臂丛神经的表现。结果:常规T1WI、T2WI臂丛神经呈等信号,STIR上呈高信号。横断面上,显示神经根自椎间孔处穿出,行于斜角肌间隙,后与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伴行;冠状面上,显示为由C5~T1神经孔旁起始的条索状结构;矢状面上表现为结节状结构,行于斜角肌间隙,围绕锁骨下动脉。3D-FIESTA-c序列显示椎管内神经前后根为脑脊液高信号环绕下的等信号丝状结构。薄层无间隔STIR图像上背景组织信号抑制,椎管外臂丛神经显示为条状高信号结构,3D—FSPGR图像显示神经为条状等信号,同时反应其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联合常规及MRI新技术,可全面、清晰地显示臂丛神经。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摘要
腹部超声引导下肝内胆管穿刺引流术67例分析1544-1544

摘要:经皮肝内胆管引流(PTCD)对于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能够产生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能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的生命。PTCD之所以能够被广泛地应用,主要是由于它具有痛苦少、创伤小、花费低、效果好的优点,这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治疗的最佳选择。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双主动脉弓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及漏诊分析1545-1548

摘要:目的: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双主动脉弓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漏诊的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双主动脉弓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本文总结了32例经CT、心血管造影及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双主动脉弓的患儿,并与其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2例患儿中,超声诊断符合9例(占28%),超声漏诊23例(占72%);23例漏诊患者中,7例超声诊断为左位主动脉弓,16例超声诊断为右位主动脉弓。32例中双侧主动脉弓均开放者14例,其中左、右侧主动脉弓均发育者10例,超声诊断符合5例;一侧主动脉弓发育良好,一侧主动脉弓缩窄者4例,超声诊断符合1例。32例中双主动脉弓左弓闭锁者17例,其中右弓发育良好者13例,超声诊断符合1例;右弓有缩窄者4例,超声诊断符合2例;32例中双主动脉弓右弓闭锁者1例,其左侧弓发育良好,超声未诊断。32例双主动脉弓患儿中,31例合并心内畸形,20例伴有气道狭窄。结论:超声心动图能较准确地诊断双主动脉弓,但易漏诊,当胸骨上窝切面能同时显示左颈总动脉和右颈总动脉时应警惕双主动脉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