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医学影像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 37-1426/R 国内刊号
  • 1006-9011 国际刊号
  • 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医学影像学是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医学影像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短篇报告、综述、短篇论著

医学影像学 200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脑核素显像对脑梗塞患者缺血半暗带的评价497-500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单侧或以单侧脑血管狭窄或闭塞为主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的变化,了解不同发病时期脑梗塞患者缺血半暗带的血流灌注及葡萄糖代谢的特点。方法:将51例患者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分为Ⅰ、Ⅱ及Ⅲ三组,比较三组患者缺血半暗带的血流灌注显像及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的结果;将51例患者按有或无侧枝代偿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缺血半暗带的血流灌注和代谢变化与侧枝代偿间的关系。结果:三组中脑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均减低的患者占78.43%,除此之外,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还可表现为增高、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或无侧枝代偿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变化元明显差异(χ2=0.744,P=0.388)。结论:脑梗塞患者的缺血半暗带以低灌注、低代谢为主要表现,灌注及代谢变化与检查距发病时间长短有关。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500-500

摘要:患者男性,30岁。主因右后枕部局部肿物入院,无头痛、呕吐,查体: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心肺隔未见著变。查CT示:枕骨右侧、斜坡、蝶骨体、寰椎骨质密度增高,呈磨玻璃样改变,且呈膨胀性生长向颅内突出。手术及病理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3.0T磁共振多体素^1H-MRS和DWI对常见脑肿瘤特征分析的价值501-505

摘要: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体素^1H-MRS及DWI在常见颅内肿瘤特征分析的价值。方法:脑肿瘤患者30例,多体素^1H-MRS感兴趣区包括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正常参照区。计算上述各区域的NAA、Cho、Cr等多种代谢物的值;DWI测量肿瘤不同部位信号值,计算ADC值。结果: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三者之间肿瘤实质区的NAA/Cho、NAA/Cr和Cho/Cr平均值与参照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间瘤周水肿区的NAA/Cho和Cho/Cr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间瘤周水肿区的NAA/Cho、NAA/Cr和Cho/Cr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WI示高、低级别胶质瘤间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的ADC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间瘤周水肿区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体素^1H-MRS与DWI相结合有助于脑肿瘤的特征分析、胶质瘤恶性程度分级、确定病灶浸润范围等。

脑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瘤周DTI参数的测定及分析506-509

摘要: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脑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瘤周弥散各向异性特点。方法:25例脑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术前行DTI扫描,测定瘤周脑实质区及对侧正常脑实质的平均弥散系数(MD)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并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观察病灶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结果: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瘤周MD值为1.610±0.23,高于对侧正常脑实质(P〈0.01)。FA值为0.236±0.06,低于对侧正常脑实质(P〈0.01)。结论:DTI能够准确反应脑星形细胞瘤瘤周各向异性特点,DTT能够较为准确显示病灶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

CT与MRI用于脑静脉扩张畸形诊断的比较研究510-512

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畸形的CT、Mill表现,评价CT、MRI在诊断颅内静脉畸形中的价值与局限。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或DSA明确诊断的脑静脉畸形15例,均行常规CTMm平扫及增强扫描,部分病例行3D—MOTSACEMRA检查。结果:CT平扫可显示部分扩张的引流静脉及少数明显扩张的髓静脉血管,MRI平扫可显示大部分扩张的引流静脉及部分扩张的髓静脉,CT增强扫描可显示全部引流静脉及大部分扩张的髓静脉,MR/增强扫描可显示全部的引流静脉及扩张的髓静脉,CTA及3D-MOTSACEMRI可显示引流静脉全程及髓静脉丛。结论:CT和MTR增强扫描是诊断脑静脉畸形的有效方法,CTA及3D-MOTSACEMRA扫描可更加精确的显示扩张的髓静脉分支及引流静脉走行。MRI平扫对脑静脉畸形的筛选价值优于CT。

64层VCT无创脑血管造影的临床价值513-515

摘要:目的:探讨64层VCT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行64层CTA检查。所有病例均采用VIi、MIP、CPR、VE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本组79例,正常19例,异常60例,其中动脉瘤11例,动静脉畸形(AⅧ)5例,脑动脉狭窄和闭塞19例,多发动脉硬化21例,血管发育异常4例。结论: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安全、定位、定性准确的检查手段。可取代或部分取代DSA,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附13例报告)516-518

摘要:目的:探讨CT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论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腺淋巴瘤患者的CT特点,分析病灶部位、数目、形态、大小、密度以及强化程度。结果:13例患者中位于单侧单发9例,单侧多发2例,双侧多发1例。居浅叶8例,深浅叶同时受累3例,深叶1例;肿瘤均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最大径1.6~4.8cm,平均2.5cm。密度均匀4例,密度不均8例,伴囊性变者3例,增强后实性部分均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对于年龄〉50岁的男性患者,腮腺后下极出现单发或多发无痛性肿块,边界清晰,内部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实性部分早期明显强化,可考虑为腮腺腺淋巴瘤可能。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摘要
网络环境下医学影像资料的管理518-518

摘要:医学影像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医学资料,为疾病的诊断、随访、分析提供依据,传统的胶片已不能适应当今数字化时代的文件管理需要。随着各种数字化转换设备和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广泛应用,医学影像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壁冠状动脉的临床价值519-521

摘要:目的:应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探讨壁冠状动脉的检测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临床怀疑冠心病的500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查的500例患者中190例(38%)有壁冠状动脉存在,其中157例发生在前降支及其分支,16例发生在回旋支及其分支,7例发生在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另外10例为多支病变。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壁冠状动脉显示率高,并能对其临床症状进行预测。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522-524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在心电门控技术下采用64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将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等图像后处理,全面观察桥血管及冠脉狭窄情况。结果:2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共有38条桥血管,其CTA图像均能清晰显示,其中5支桥血管轻度狭窄,6支桥血管严重狭窄。结论:64层螺旋CT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应用525-529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显示肺动脉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Brillance 16排螺旋CT,美国MADRAD双筒高压注射器。图像后处理分析软件包括MIP、VR、VE、VIP。分析58例行胸部CTA检查的血管重建图像,比较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动脉的显示效果。结果:58例患者都能清晰显示肺动脉走形、分支及管径。各种常用图像后处理技术中,MIP既能清晰显示肺动脉的解剖学形态,又能显示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在完整显示肺动脉的解剖学形态方面,VR优于MIP,但不能显示血管腔内情况;VIP优势在于单条血管的跟踪观察;在显示肺动脉分支,尤其是细小分支时,VE能跟踪血管发现血管的分支及其走形,并了解管壁是否光滑,在这一方面优于其他后处理技术。结论:多层螺旋CT的肺动脉成像可直观地、准确地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走形、形态、管径。肺动脉成像的各种后处理技术中,MIP和VR两者联合应用对解剖学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显示很好;VIP及VE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颅骨血管瘤1例529-529

摘要:患者,女性,47岁。主因头顶部肿块两年余渐大来院就诊。查体:右顶部见一5.3cm×4.5cm大小肿块,其质较硬,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痛。与皮肤无粘连,皮温不高,肿块无波动及杂音。头颅正侧位X光片示:正位于右顶部见一类圆形透亮区,边界较清晰,其内隐约可见网格状、颗粒状高密度阴影,侧位肿块偏后,临颅骨外板处见呈放射状排列的骨针(图1,2)。头颅CT轴位及失状位平扫示颅骨颅骨呈膨胀性破坏改变,内外板皮质变薄,破坏以外板为显著,放射状骨针显示更清晰(图3~5)。影像诊断为:右顶骨处良性骨肿瘤,考虑为骨血管瘤。后手术病理证实为颅骨海绵状血管瘤。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530-532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识别和区分造成拔管综合征的不同原因及其最佳处理方案。方法:本研究对1752例行心血管介入者中836例不用麻醉(甲组)直接拔鞘,另916例(乙组)先行局麻后再拔鞘。拔鞘后加压包扎并用沙袋加压止血6h。介入治疗后均行ECG、BP监护72h。有拔管反应者立即做心电图检查及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怀疑有心衰时听诊肺部有无水泡音、测量中心静脉压等。于拔管时心率减低(慢率反应)者给阿托品、多巴胺治疗。出现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抽液;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者立即行再次冠脉介入治疗冠脉内溶栓治疗、搭桥术等治疗。血容量不足者补足血容量等治疗。结果:发现1752例中212例出现拔管综合征。其中131于拔管时心率减低,71例心率加快(快率反应)。乙组总拔鞘综合征和慢率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P〈0.01);但两组的快率反应率相似(P〉0.05)。用阿托品后,慢率反应组的91%恢复,8例用多巴胺后有4例恢复,另外4例有心包积液,抽出积液后恢复。81例快率反应组,血容量不足者占70%,出血者占5%,心衰者占16%,急性冠脉综合征占9%。经积极处理后,95.7的患者恢复。另外2例行CABG成功,4例心肌梗塞和3例死亡。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综合征发生率为12%,其中有心率快型和心率慢型两种反应类型。慢率反应者可通过拔管前局部麻醉预防、或用阿托品治疗;快率反应者70%系血容量不足、16%心衰、5%出血和9%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大多数通过纠正血容量和心衰而恢复,仅少数人发生严重并发症。提示经积极处理后,98.6%的患者预后良好。

肺气肿HRCT肺密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533-535

摘要:目的:探讨HRCT肺密度的测定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39例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深吸气后全肺HRCT检查和同期进行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肺密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和肺气肿患者的各肺叶之间的分部的均匀程度。结果:39例患者的平均肺密度与肺功能的检验有显著意义的相关性,P值〈0.05;各肺叶之间的肺密度显示为不均匀分布。结论:HRCT局部肺密度测定与肺气肿的诊断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可简单量化性地诊断及进行肺功能分析。中度肺气肿病灶在肺内呈现不均匀分布。

医学影像学杂志消息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九届全国MR学术大会暨国际MR学术会议征文通知535-535

摘要: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安徽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九届全国MR学术大会暨国际MR学术会议”拟定于2009年6月中旬在安徽屯溪(黄山市)召开。本次国际MR学术会议的主题是高场(3.0T)MR成像技术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入选论文将编入会议《论文汇编》。优秀论文将推荐在《中华医学杂志》及《中华放射学杂志》刊用。所有参会者将获部级Ⅰ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现将会议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煤工尘肺合并肺癌CT征象与病理及肿瘤标志物相关性研究536-538

摘要: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合并肺癌常见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与肺癌的CT征象及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经病理确诊的74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癌患者的CT表现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按鳞癌联系强度依次为毛刺征、CYFRA21-1、充气征、分叶及空泡征存在直线相关与回归,P〈0.05。按腺癌联系强度依次为毛刺征、分叶征、CEA、支气管气相或空泡征、胸膜凹影、存在直线相关与回归,P〈0.005。小细胞癌5例与NSE存在直线相关与回归,P〈0.01。结论:CT联合应用血清肿瘤标志检测结果,可进一步提高尘肺合并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及检出率。

球形肺炎影像学诊断(附56例分析)539-540

摘要: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便与其他球形病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做出鉴别诊断。方法:搜集56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的临床和CT、X线平片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球形肺炎的主要表现:①病变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病变呈方形,是球形肺炎的特征;②病变局部及周围胸膜肥厚;病变所属支气管非狭窄性均匀增厚;肺门侧血管增多、增粗、扭曲,但元僵直及牵拉;病变非胸膜侧浅小片状高密度等支持球形肺炎诊断;③抗炎治疗后病变疏散或明显缩小支持球形肺炎,提示可以继续抗炎治疗;④纵隔、肺门无明显淋巴结肿大,趋向支持肺炎诊断。结论:CT检查是球形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X线和CT表现541-544

摘要:目的:讨论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X线和CT表现,总结各自的特点。方法: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或临床动态观察证实的肋骨病变病例100例;所有病例均行X、CT检查。结果:64例为良性病变,其中24例为骨岛,18例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4例为软骨类良性肿瘤,8例为骨感染性病变,(4例为结核,4例为非特异性感染)。恶性病变36例,其中转移瘤20例,骨髓瘤8例,骨巨细胞瘤8例。结论:肋骨肿瘤和肋骨肿瘤样病变一般具有某些有助于诊断的X线和CT表现,据此可以较好的区分常见肋骨肿瘤和肋骨肿瘤样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