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医学影像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 37-1426/R 国内刊号
  • 1006-9011 国际刊号
  • 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医学影像学是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医学影像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短篇报告、综述、短篇论著

医学影像学 2008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MRI诊断1345-1349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复习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内,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和不均匀强化;1例神经节细胞瘤位于颞叶,呈长T1、长T2信号,无瘤周水肿和强化;12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中,6例在颞叶,5例为囊性并有强化壁结节;2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均位于颞叶皮质,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无瘤周水肿和强化;1例婴儿促纤维增生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位于颞叶皮质,为不均匀长T1和一致性长T2信号,无瘤周水肿,呈环状强化;1例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在颞叶,呈囊性并有不规则壁结节,其囊壁和壁结节发生强化。结论:MRI检查,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各具其好发部位并多有一定表现特征,结合患者年龄和临床表现,常可做出倾向性诊断。

第六届医学影像山东国际论坛第一轮通知1349-1349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影像学诊断1350-1353

摘要:目的:分析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CT、MRI和DSA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17例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患者中15例行MRI检查、Cr检查6例、DSA检查4例。对DVA在不同影像检查的表现进行分析,对DVA的部位、分型、引流方式以及合并的其它异常进行探讨。结果:17例患者有21个DVA,其中3例多发,4例患者合并有海绵状血管瘤。21个DVA中幕上7个,幕下14个,根据其位置分为浅型(皮层和皮层下区)12个和深型9个,其引流静脉中单支引流14例,多支引流3例。增强CT、增强MRI和DSA静脉期均能清晰显示其特征性表现既“水母头”状扩张的髓静脉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干。结论:增强CT、MPd以及DSA检查均能正确诊断和评价DVA,DSA是诊断DVA并与其它血管畸形鉴别的金标准;多种序列组合使MRI能更全面的评价DVA及其合并的其它脑实质异常,是DVA检查的首选方法。

颅内胶质瘤和转移瘤的磁共振波谱和弥散成像研究1354-1358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胶质瘤和转移瘤肿瘤强化区域和肿瘤周围区域的^1H-MRS和弥散成像特点及其对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34例颅内肿瘤患者(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10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13例,转移瘤11例)均行常规MRI,DWI,多体素MRS检查。DWI的观察指标是ADC值;MRS主要观察的代谢物有: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PCr),计算NAA/Cr,Cho/Cr,NAA/Cho比值。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DWI的检查结果: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强化区域的ADC值较另外两者高,且有统计学意义;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周围区域的ADC值最低,与另外两者有显著差异。其余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②MRS的检查结果: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肿瘤强化区域各比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二者与低级别胶质瘤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周围组织出现NAA/Cr与NAA/Cho降低,Cho/Cr升高,且与转移瘤和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周围组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结合肿瘤强化区域与肿瘤周围区域的磁共振波谱和DWI可以对胶质瘤和转移瘤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颅内三叉神经鞘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1359-1361

摘要:目的:分析三叉神经鞘瘤的生长部位、MIU表现及其影像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鞘瘤8例,分析MPd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并与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8例三叉神经鞘瘤中,左侧3例,右侧5例。3例呈椭圆形生长于中颅窝,5例跨颅窝生长,呈哑铃型。6例突入颞下窝。2例实性病变伴有囊变,6例基本为实性。肿瘤实性部分在T2加权像呈“椒盐”样改变,增强扫描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论:三又神经鞘瘤的生长部位、肿瘤的形态及信号特征对于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磁共振快速FLAIR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1362-1364

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re)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均行常规TSE序列T2WI及FLAIR序列检查,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分别独立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成像序列对结核性脑膜炎脑膜病变的显示能力。结果:38例MRI检查30例出现脑膜异常,共发现102处脑膜受累及,FLAIR序列显示脑膜病变97处,显示率为95.1%,TSE序列BⅥ显示脑膜病变82处,显示率为80.4%,两种成像方法显示脑膜病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FLAIR技术是一种能明显提高结核性脑膜炎脑膜病变显示率的简便方法,可以作为TBM常规序列而应用。

1100例鼻咽癌的CT表现1365-1370

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原发肿瘤的CT表现,探讨鼻咽癌原发肿瘤的侵犯规律。方法:分析1991年~2006年有完整临床及Cr资料且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1100例,男807例,女293例,年龄11—85岁,平均年龄48岁。由二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科医生对CT资料进行分析,分析鼻咽癌原发肿瘤侵犯部位、范围,尤其是肿瘤与颅底及颈部诸间隙的关系。将所有资料输入SPSS11.5统计软件系统,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100例中,Ⅰ型(鼻咽腔内生长)336例(30.54%),Ⅱ型(邻近超腔生长)317例(28.82%),Ⅲ型(远腔生长)447例(40.64%)。445例侵犯颅底结构,占全部病例的40.45%。其中蝶窦侵犯比例最高,为330例(30%),其次分别为破裂孔293例(26.64%)、翼突276例(25.09%)、翼管268例(24.36%)、斜坡226例(20.55%)、翼腭窝205例(18.64%)、卵圆孔201例(18.27%)、棘孔195例(17.73%)、海绵窦154例(14%)、眶下裂147例(13.36%)、岩枕缝137例(12.45%)等。205例共228侧翼腭窝受侵,肿瘤经蝶腭孔侵入143例161侧(70.61%)。鼻咽癌侵犯翼腭窝后肿瘤侵及眶下裂144侧(63.16%)、经眶下裂侵及眶尖44侧(19.30%)、眶上裂28侧(12.28%)、海绵窦27侧(11.84%)、侵及圆孔91侧(39.91%)。结论:鼻咽与颅底贴邻,容易破坏颅底结构并经颅底孔道侵入颅内。蝶窦侵犯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破裂孔、翼突、翼管、斜坡、翼腭窝、卯圆孔、棘孔、海绵窦、眶下裂等。鼻咽癌容易侵犯翼腭窝,受侵后需注意观察肿瘤是否通过与其相连的管道结构向周围蔓延,尤其需注意翼腭窝受侵后通过眶下裂侵犯眶尖、眶上裂、海绵窦。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输卵管乳头状癌1例1370-1370

摘要:患者女,46岁。阴道大量排液1月余就诊。妇科俭查:子宫、右附件正常,左附件处扪及条状肿物,经阴道超声检查所见宫腔见宽6mm液性暗区,右附件及左卵巢未见异常回声。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1371-1374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MPR、CTVE、VRT)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7例喉癌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进行MPR(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重建,利用nythroush软件进行CTVE(CT virtual endoscopy)成像,利用VRT(volume rendering teelmique)软件进行三维成像。结果:多层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MPR重建、CTVE和VET成像可显示正常解剖结构和病变的大小、部位、范围,图像清晰,CTVE和VRT图像立体直观,CIVE与纤维喉镜所见吻合。结论:MPR是轴位图像很好的补充,CTVE是纤维喉镜重要的补充,螺旋CTMPR、CTVE、VRT重建图像与CT轴位图像结合起来可增加诊断信息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多层螺旋CT在颈动脉体瘤术前评价中的价值1375-1377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种后处理技术在颈动脉体瘤(CBT)术前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CBT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外形、累及范围、肿瘤与毗邻血管的关系,根据临床Shamblin标准进行分型,并与术后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3例均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平扫为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3例病灶内可见肿瘤滋养血管,7例早期呈斑点样强化,颈内外动脉分离,角度增大,部分病例颈动脉受压变细。根据Shamblin分型标准进行术前分型,其中Ⅰ型7例,Ⅱ型5例,Ⅲ型1例,和术后结果完全吻合,准确度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明确CBT的定性及定位诊断,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可以进行术前临床分型,对颈动脉体瘤的手术方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更正1377-1377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附27例分析)1378-1381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预防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支架置入术,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动脉狭窄率50%~70%7例,70%-80%19例,80%~95%1例;狭窄长度1.0~2.0cm14例,2.1~3.0cm12例,3.1—3.5cm 1例。结果:27例在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均成功实施,残余狭窄均在10%以下。4例球囊扩张时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4例出现暂时性心率减慢,3例出现血压下降。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无死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是预防脑梗死的有效手段,不仅使狭窄段血流速度恢复,而且能明显改善远端脑组织低灌注现象,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中华放射学会第九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暨国际磁共振学术会议征文通知1381-1381

注射速率对孤立性肺结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影响的初步研究1382-1385

摘要: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探讨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技术中对比剂注射速率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对5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注射速率分别为3ml/s(组1)及5ml/s(组2);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28~73岁,平均年龄56.02±9.11岁。其中,43例通过手术证实;2例通过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证实;1例通过纤支镜活检证实;4例同时发现全身多处转移性肿瘤。结果:组1中,血流量值:49.006±42.429ml·100g^-1·min^-1、血容量:3.358±4.608ml/100g,平均通过时间:6.307±3.772s,表面渗透性:9.378±9.040ml·100g^-1·min^-1。组2:血流量:52.917±61.206ml·100g^-1·min^-1,血容量:3.045±4.671ml/100g,平均通过时间:6.079±3.831s,表面渗透性:8.142±7.082ml·100g^-1·min^-1。组1与组2结节血流量(P=0.249〉0.05);血容量(P=0.737〉0.05);平均通过时间(P=0.776〉0.05);表面渗透性(P=0.454〉0.05)。不同注射速率的两组孤立性肺结节灌注值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对比剂注射速率(3ml/s和5ml/s)对64层螺旋CT孤立性肺结节灌注成像无明显影响。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诊断1386-1388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支镜活检证实的19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结果:19例累及主支气管或肺叶支气管20处,累及气管1处,均有不同程度狭窄及管壁增厚,无肿块及反S征;伴肺叶或肺段不张13例,其中不张或实变区可见钙化9例,支气管扩张3例;伴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各2例;伴活动性肺内结核12例。结论:CT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医学影像学杂志短篇报告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1例1388-1388

摘要:患者男,49岁。以阵发性头痛7年,加重伴走路不稳2年为主诉入院,患者无发热,有恶心呕吐,伴走路不稳。查体:四肢活动正常,肌力Ⅴ级。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所见:平扫示左小脑半球内见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呈椭圆形,边缘清晰,周围脑组织受压,第四脑室变窄,幕上脑室扩大。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多层螺旋CT三维肺表面重建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1389-1392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肺表面重建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HRCT)及三维肺表面重建(VR)分析51例ILD的肺内改变和脏层胸膜的累及情况,并和50例正常人胸部体检HRCT及VR图像比较。结果:正常组的肺表面VR显示正常的肺容积再现和平滑的脏层胸膜;ILD组的肺表面VR显示患侧肺的肺体积缩小和肺内纤维组织对脏层胸膜牵拉所致的肺表面的局部的凹陷和粘连。在归属于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PLD),由于肺间质纤维化较少,而对脏层胸膜的影响较小,通常显示基本正常的肺容积再现。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肺表面重建能整体评估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肺体积变化和胸膜累及状态,在区分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和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上也有很大的帮助。

山东省第18次放射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16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1392-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