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医学影像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 37-1426/R 国内刊号
  • 1006-9011 国际刊号
  • 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医学影像学是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医学影像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短篇报告、综述、短篇论著

医学影像学 2005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垂体微腺瘤经鼻蝶术后MRI表现及临床分析725-727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经鼻蝶术后的MRI表现并作相关分析.方法:57例垂体微腺瘤经鼻蝶术后患者于术后1月或3月及以后作MRI检查,分别选取矢状位、轴位及冠状位扫描,且全部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全部切除49例;5例部分残留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时均匀强化;3例复发者直径大于8.0mm,信号不均匀,其内可见出血,增强呈不均匀强化.结论:①轴位FSE T2和冠状位SE T1增强序列非常重要;②MRI能准确区分肿瘤的残留与复发,为临床反馈客观信息;③该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总体效果理想.

MRI中T1W/WATS/FFE序列在肾上腺疾病中应用价值的探讨728-730

摘要:目的:探讨 MRI中T1加权选择水激励梯度回波成像(T1W/WATS/FFE)序列在肾上腺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和/ 或CT及超声检查后诊断为肾上腺病变的49 例,应用MRI中T1W/WATS/FFE序列进行扫描,分析该序列在肾上腺疾病成像中的特点.结果:显示正常肾上腺38例.肾上腺病变11例,其中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2例,2例肾上腺增生症在随访观察中.肾上腺显示分为良好、一般、差三种,肾上腺显示良好的有45例,一般2例,差2例.结论:MRI中T1W/WATS/FFE序列在肾上腺疾病检查中,能很好的显示肾上腺的结构,与周围组织和器官及病变对比度增加,扫描速度快成像时间短,图像质量高,能够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脊髓空洞症在MRI表现(附123例分析)731-733

摘要:目的:根据脊髓空洞症MRI的表现将其分类并观察其特点与疗效情况.方法:对123例脊髓空洞症患者(保守治疗观察81例、手术42例)临床及MRI表现进行病因分析.结果:123例脊髓空洞症患者中有66例单纯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12例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及颅底发育畸形,3例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及纵裂畸形,3例合并脊椎侧弯及后凸畸形,9例合并脊髓脊膜彭出;11例合并肿瘤;12例有外伤史、其中6例脊椎骨折;7例合并脊髓拴系、圆锥低位.结论:MRI能直观全面显示脊髓空洞症范围和程度以及致病原因,为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

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应用价值734-737

摘要: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 例临床诊断TIA的病人行CT灌注成像,在常规轴面CT扫描后根据临床症状选取4个相邻的兴趣层面,团注对比剂4s后开始持续50s的连续动态扫描,重建的200幅动态图像使用脑灌注软件包进行处理,获得灌注图像.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到达峰值时间、血流量和血容量,对这些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IA患者中有8例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达峰时间延迟和/或血流量下降;另外7例未发现灌注异常区.15例患者患侧与对侧的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12.01±3.53)s 和(10.31±2.68)s,经配对t检验:t=3.68,P <0.01,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侧平均血容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脑灌注成像能够为TIA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脑血流动力学信息,显示灌注异常的范围.

多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斑块中的临床应用738-74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价值.方法:对 72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强化扫描获得的轴位图像利用后处理软件进行VR、MIP、CPR 、薄层VR重建,评价冠脉斑块,并对冠脉有否狭窄及狭窄程度进行诊断.结果 :MSCT冠状动脉检查诊断硬斑块、中间斑块和软斑块分别56支、10支和20支,同时可对冠脉主干的狭窄程度进行评判,本组病例冠状动脉各主干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分别为38支、20支及28 支.结论:MSCT冠脉造影检查是一种微创的冠脉检查方法,它不但可以发现粥样斑块,而且能鉴别冠脉斑块的性质,并能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及狭窄程度,是冠状动脉检查的一种比较可靠的检查方法.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741-743

摘要:目的:探讨CT、MRI检查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和检查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病史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的17例病例,其中 CT检查15例,MRI检查10例.良性 12例,恶性5例.结果:异位嗜铬细胞瘤发病率远远超过10%,并呈轻度青少年及男性成年优势分布,恶性比率达29.4%.CT诊断正确率为86.7%,MRI诊断正确率为 100 %.搜索性平扫、增强扫描和临床资料对诊断起关键作用.结论:CT 、MRI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位定性诊断中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并能对良恶性肿瘤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CT在克隆氏病诊断中的应用744-745

摘要:目的:评价CT在克隆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4例经病理证实的克隆氏病的 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可见肠壁环形或不规则增厚、肠腔变形、狭窄.6 例伴小肠梗阻;2例伴回肠末段不规则炎性肿块;2例见瘘管形成.结论:CT可提供克隆氏病的小肠梗阻平面,病变的范围及并发症等信息.

多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中的价值746-748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 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 raphy,MSCTA)在冠状动脉支架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 28例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行冠状动脉M SCTA检查,利用MSCT的各种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状动脉进行重建,以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及有无支架术后的再狭窄.结果:在28 例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2例由于患者有严重的窦性心率不齐,多层螺旋CT检建图像质量欠佳,其余患者多层螺旋CT冠状造影检查均成功的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 (左主支、回旋支、前降支右支冠状动脉),且可显示所有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其中9例患者的10个支架术后出现再狭窄,所有患者行MSC T冠脉造影检查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征,所有MSCT冠脉造影检查怀疑支架再狭窄的患者均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其中8例患者的8个支架诊断与MSCT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相一致,其符合率为88.89%.结论:冠状MSCTA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可作为冠状动脉一种无创检查方法,是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有无再狭窄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CT对外伤性晶状体损伤的诊断价值749-751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造成晶状体损伤的CT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对42只临床证实有晶状体损伤的伤眼,对照CT检查结果,观察晶状体的位置、形态、密度改变.结果:CT诊断外伤性白内障18只(42.8%),晶状体全脱位10只(23.8%),半脱位6只(14.2%),未见异常改变10 只(23.8%).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76.1%.结论:CT检查对晶状体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CT诊断特殊征象的蛛网膜下腔出血752-753

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殊CT征象,提高对此病变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证实的具有特殊CT表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其形成机理,CT表现特征及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要点.结果:所有病例均含有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这种酷似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但具有内缘不锐利,密度较低且不均匀的特征.结论 :CT可以诊断具此特殊表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与硬膜下血肿鉴别.

外周型微小肺癌的CT表现754-756

摘要:目的:探讨直径≤1.5cm的周围型微小肺癌的CT表现.方法:对CT、临床资料完整 ,经病理证实的17例微小肺癌的CT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7个结节的分析中 ,见分叶征11,小泡征7,空气支气管征4,毛刺9,血管集束征8,胸膜凹陷9,磨砂玻璃影7 .12个结节具有2种以上CT征象.在40天的CT随访观察中,结节的大小均无改变.结论:周围型肺小结节如存在上述2种以上CT征象、磨砂玻璃征、40天内CT复查结节无吸收缩小者 ,应高度怀疑肺癌的可能性.

过敏性肺炎的CT诊断757-758

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肺炎的CT表现.方法:10例经穿刺活检证实的过敏性肺炎 ,使用Elscint CT twin和Siemens sensation cardiac扫描.结果:过敏性肺炎与吸入抗原物质有关;胸部CT检查可发现肺内散在斑片状结节和磨玻璃样病变.结论:过敏性肺炎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结合病史有助于诊断该病.

急性胰腺炎螺旋CT与超声诊断对照分析759-76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螺旋 CT和超声诊断价值及表现特征.方法:将129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分别螺旋CT和超声检查 ,并将表现特征及价值作对照分析.结果:螺旋CT和超声检出急性胰腺炎分别为121例和91例 ,检出率分别为93.7%和70.5%;螺旋CT与超声检出重型胰腺炎分别为48例和27例,检出率分别为37.2%和20.9%.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种检查方法比较有显著意义(P<0.005) .结论:螺旋CT与超声两种检查方法检出急性胰腺炎虽然有差异,但各有特点,如联合应用可以更全面的掌握信息,及早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肝动脉栓塞化疗和经皮乙酸消融双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价值762-764

摘要:目的:评价栓塞化疗(TACE)及经皮乙酸消融(PAI)联合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 :57例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8例)首次行常规剂量TACE治疗 ,重复TACE治疗采用小剂量(10mg 丝裂霉素与碘油乳化栓塞),术后1周CT复查,依据碘油的充盈状况,对碘油稀疏和缺损区域进行PAI治疗.B组(29例)行常规剂量TACE治疗.观察 A、B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肿块的变化及术后肝功能、a-FP、副反应情况.结果:A组1 、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4%,78.6%,32.1%,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5%,48.3%,2 0.7%.A组全部患者的肿块缩小,B组20例肿块缩小,5例稳定,4例增大.结论:TACE 与PAI 联合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治疗,且小剂量TACE治疗对肝功能损伤小,副反应少.

脊髓功能诱发试验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765-766

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术中预防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常规治疗组肺癌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或加栓塞术,大咯血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利多卡因诱发试验组常规化疗栓塞术同前,术前加用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即动脉内缓慢注入1%利多卡因3~5ml,判断支气管肋间动脉干有无合并根动脉,阳性者行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治疗.结果:常规治疗组464例,发生脊髓损伤致瘫6例,占1.3%,利多卡因诱发试验组21 5例,行诱发试验116例,阳性者37例,无1例患者出现截瘫.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介入治疗前应用利多卡因脊髓功能诱发试验判断支气管动脉有无合并脊髓根动脉,能有效避免髓动脉损伤致瘫痪的发生.

原发性骶骨肿瘤病理及影像学表现767-770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骶骨肿瘤的病理学分型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48例原发性骶骨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行常规X线平片、CT和/或MR检查,结合病理回顾分析了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原发性骶骨肿瘤以脊索瘤(21例 )最多见,其次是巨细胞瘤(7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软骨肉瘤(4例)、滑膜肉瘤(3例),囊肿(3例),其它相对少见, 包括纤维组织细胞癌1例,尤文氏肉瘤1例,梭形细胞癌1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影像表现包括软组织肿块、骶孔扩大、瘤灶内钙化、骨嵴形成等不同特点.常见原发骶骨肿瘤常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论:原发骶骨肿瘤病理分型相对复杂,影像表现多样化,诊断常需综合不同影像检查手段.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诊断771-773

摘要:目的:提高对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5例均为女性.胸片示双肺弥漫网状结节影.HRCT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边缘清晰,大小不等.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以细支气管周围血管平滑肌的异常增生为特征的疾病.影像检查可提示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诊断,两肺广泛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为其胸部HRCT特征.

血管内超声及电子束CT检测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冠脉造影的相关研究774-777

摘要:目的:比较和评价电子束CT(EBCT)、冠脉内超声(ICUS)及冠状动脉造影(CA )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初步结果.方法:采用IC US、EBCT和CAG三种检查方法对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54~75岁,平均65±7岁)的10支靶血管共35个血管段进行成像,逐个血管段比较分析其检测冠脉粥样病变的结果,包括左主干6处,左前降支18处 ,右冠脉11处.结果:①在CAG正常的19个血管段中,9段(47.4%)ICUS显示存在粥样斑块 ,斑块面积狭窄百分比(斑块负荷)达(33±14)%(14.5~52.2%),6段(31.6%)EBCT 显示有冠脉钙化;②与ICUS相比较,CAG和EBCT诊断冠脉所有粥样病变的总敏感性均为64% ,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0%,准确性分别为74.3%和71.4%(P=0.763);③EBCT诊断钙化斑块和脂质纤维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2.3%、77.3%、70.6%、94.4%、82.9%和33.3%、43.5%、23.5%、55.6%、40%.结论:①对冠脉造影正常血管,ICUS和EBCT均有助于发现冠脉早期病变或者被CAG低估的病变;②以ICUS作为判断冠脉粥样病变的"金标准",EBCT和CAG对冠状粥样斑块的诊断率相近;③EBCT对钙化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对少部分脂肪纤维斑块仍可检出有钙盐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