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医学影像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 37-1426/R 国内刊号
  • 1006-9011 国际刊号
  • 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医学影像学是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医学影像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短篇报告、综述、短篇论著

医学影像学 2004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脑转移瘤MRI增强扫描的诊断与鉴别诊断699-701

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35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瘤,总结了其平扫和增强扫描的MRI征象,并将增强新后发现的病灶个数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单纯幕上双侧大脑半球内发现病灶的有21例,平扫发现43个病灶,增强扫描发现91个病灶;单纯幕下双侧小脑半球内发现孤立性病灶者有6例,平扫6个病灶,增强扫描8个病灶;幕上幕下均发现病灶者有8例,平扫发现27个病灶,增强扫描有60个病灶.增强扫描前后病灶均数的统计分析t值为2.347,P<0.05.结论:Gd-DTPA增强扫描更好地展示了平扫时不能显示的病灶,对脑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厚层单次激发MR水成像的应用价值702-704

摘要:目的:探讨厚层单次激发在MR水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1.5T MRI扫描机,厚层单次激发(thick slice single-shot)成像技术做MRU检查11例,MRCP检查28例.结果:11例MRU检查中2例未见异常,其余病例及28例MRCP检查均较满意地显示了梗阻部位和尿路或胆管扩张的形态.结论:本方法成像时间短,图像质量高,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

采用气体对比剂行胃螺旋CT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705-707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气体对比剂行胃的螺旋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胃癌病例行气体对比螺旋CT扫描,男36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岁.46例胃癌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早期胃癌7例,进展期39例.CT机为SHIMADZU-6800TX,检查前10min肌注654-2 20mg,口服产气剂3~6g作为对比剂,均采用仰卧及俯卧两种体位.结果:检出病变位于胃窦部23例(50%),胃底贲门部9例(19.5%),体部6例(占13.0%),弥漫型8例(17.5%),病变检出率为100%.CT表现为局限性胃壁增厚5例,广泛性胃壁增厚(病变最大径>4cm)41例;软组织肿块19例;病变向周围直接侵犯26例;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19例;远处转移21例;本组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结论:CT密度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胃壁及腔内、外病变,并直观反映胃癌大体形态及肿瘤的范围.采用气体对比剂的胃单层螺旋CT扫描同样在胃癌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中小医院值得推广.

正常人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呼吸道的CT测量及比较708-711

摘要:目的:探讨上呼吸道各平面的正常参考值及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判断意义.方法:对42例健康人和27例OSAS患者采用螺旋CT自鼻咽顶壁平扫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应用图像处理工作站有关测量技术,分别测量正常人和OSAS患者清醒状态下上呼吸道的软腭后区、悬雍垂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的横截面积及冠、矢状径,将其测量数值分别除以环状软骨平面气道的相应值;探讨正常参考值范围,并与OSAS患者上呼吸道测量值比较.结果:上呼吸道四个平面的每组参考值各不相同,且男女之间参考值存在差异,而地区、身高和年龄等因素对其影响不大.42例健康人上呼吸道各平面横截面积低于参考值者5例(11.9%),27例OSAS各平面的横截面积在正常参考值内者4例(14.8%).结论:上呼吸道各平面的上述参考值有助于判断上呼吸道的狭窄,对OSA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有一定意义.

儿童颅内结核临床及CT影像表现(附160例分析)712-714

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表现特征对儿童颅内结核的诊断、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儿童颅内结核病例160例的CT影像资料与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对照并结合疗效探讨CT影像表现特征对儿童颅内结核的诊断、治疗的指导作用.结果:CT显示病变类型多样经常为2~3种合并出现.CT显示晚期、慢性期患儿脑积水明显多于中期,二者具有显著差异性.儿童结核性脑膜炎预后取决于能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结论:CT影像检查除帮助确诊外,还有助于选择恰当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

脑内等密度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途径分析(附116例报告)715-717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脑内等密度占位性病变的CT征象及诊断途径,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治疗随访证实的116例脑内等密度占位性病变的CT征象特点,其中109例行CT增强检查.结果:116例中,确诊主要途径为:仅通过CT平扫确诊10例,结合CT平扫及增强确诊59例,结合病史确诊16例,结合临床查体确诊9例,结合其他影像或实验室检查确诊15例.脑瘤87例,其中胶质瘤34例、转移瘤31例、脑膜瘤10例、垂体瘤5例、其他7例,亚急性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15例,脑脓肿7例,脑血管畸形4例,脑囊虫病3例.结论:通过仔细分析CT平片和全面结合病史、临床查体、其他检查,提示脑内占位性病变,并尽可能做出神经功能定位,再辅以CT增强,必要时随访,对于正确诊断脑内等密度占位性病变,减少漏诊,避免误诊,非常重要.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碘化油沉积与其血供相关性研究718-721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碘化油沉积与其血供的相关关系.方法:对比37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术后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资料,分析其血供与碘化油沉积的数量、部位的相关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碘化油主要沉积于动脉期明显强化的区域.肝动脉供血型肝癌碘化油沉积较好,易发生肿瘤组织变性坏死、肿瘤结节缩小.而肝动脉供血型肝癌伴发动静脉瘘形成、门静脉供血型、双重供血型及少血供肝癌碘化油沉积较差.结论:原发性肝癌血供与TACE术后碘化油沉积密切相关.

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722-724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19例患者采用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或动脉栓塞治疗.结果:DSA检查阳性19例占60%.其中肿瘤7例,动脉瘤8例,弥慢性肠黏膜病变和球溃疡出血3例,Crohn's病1例.13例DSA检查阴性占40%.对19例(包括DSA阴性7例)采取动脉栓塞或血管加压素灌注治疗,10例得到完全止血,9例止血不彻底.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动脉血管加压素灌注和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止血措施.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检测存活心肌及PCI前后二维观察室壁运动异常变化的临床研究725-727

摘要:目的:评估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LDDSE)检测存活心肌价值及通过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2周二维超声室壁运动异常变化,探讨其观察室壁运动变化的准确性.方法:18例冠心病患者均行PCI.术前1周内,行LDDSE检查,并于术后2周及3月复查二维超声.结果:随着Dob剂量增加,检测存活心肌敏感性、准确性增高(P<0.05),特异性两者无明显变化.PCI(3M)二维超声检测有存活节段113个,坏死节段15个;其中术后3月评定为存活心肌的113个节段中,有10个节段在术后2周被判为坏死节段.PCI(2W)二维超声检测有存活节段106个,坏死节段22个.结论:LDDSE检测存活心肌有较高的价值,Dob 10μg检测存活心肌较Dob 5μg更敏感、更准确.PCI(2W)2-DE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术前术后室壁运动变化.故在一定程度土,PCI(2W)2-DE可以作为评估存活心肌的标准.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诊疗中的应用价值728-731

摘要: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Sonos 7500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系统获取32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三维数据库,利用三维数据工作站对缺损大小进行测量分析,部分病例的三维测量值与二维经胸和(或)经食道超声测量值、球囊伸展径和(或)手术结果对照.对其中4例中央型房缺患者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经心导管行房缺封堵术.结果:实时三维成像能从多个视角、甚至模拟手术路径立体显示房间隔缺损的金貌,包括缺损的整体形态、部位、大小、残端,以及与周边组织的毗邻关系;同二维超声所测直径相比,三维超声测量结果与介入或手术结果具有更好的相关性(r=0.97vs r=0.88),并能更准确引导房间隔介入手术.结论: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反映了房间隔缺损的立体空间结构,可对缺损大小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同时在引导介入手术中提供快速而准确的监测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超声引导下肝脓肿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732-734

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针刺抽吸术与置管引流术在肝脓肿治疗中的优劣.方法:将30例肝脓肿患者随机分组,针刺抽吸组15例,置管引流组15例,针刺抽吸组最多行两次抽吸,第二次抽吸失败后改为量管引流,此类患者不包括在置管引流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每3天行超声检查.结果:针刺抽吸组有效率66.67%,置管引流组有效率100%,有效治愈患者中,两种方法临床进展(局部症状及体征缓解、体温下降、白细胞数正常)所需平均时间及住院平均天数相似(P>0.05),尽管针刺抽吸组脓腔直径由原来减小50%所需时间明显多于置管引流组(13天/6天)(P0.05),但两组患者脓腔完全或近乎完全消失所需平均时间相似(P>0.05),两组患者都未见主要并发症.结论:从脓腔缩小50%所需时间及有效率来说,置管引流较针刺抽吸更有效.

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735-73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价值(附30例分析)738-739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图(PDI),结合脉冲多普勒频谱对3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研究.结果:CDFI对RAL内血流显示率36%,PDI对RAL血流显示率92%.RAL血流呈低速高阻型.阻力指数(RI)>0.6(91.3%)、动脉峰速≤55cm/s(86.96%).结论:CDFI、PDI对RAL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重要更正739-739

脐带穿刺术超声引导的价值740-741

摘要:目的:探讨经母腹脐静脉穿刺技术的超声引导技巧,旨在提高穿次成功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对1996年11月~2002年12月对110例符合宫内诊断指征孕妇进行超声引导下的脐带穿刺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例被检者脐带穿刺114次(3例自动放弃),穿刺成功率93.86%(107/114).结论:超声医师与手术操作者的密切配合是脐带穿刺的成功关键,熟练的技术、准确的超声定位与引导技巧是提高脐带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滑膜软骨瘤病X线征象分析742-744

摘要:目的:探讨本病的X线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滑膜骨软骨瘤病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病变累及膝关节52例,肩关节12例,髋关节8例,肘关节6例,踝关节2例,双侧膝关节对称性发现7例.X线表现为关节均有轻度肿胀,关节周围见大小不等的小结节样钙化或骨化影.结论:根据病变游离体发生部位可分囊内和囊外型.囊外型不出现关节退行性改变.囊内型通常表现有关节退行性改变和关节内游离体多发游离体钙化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小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诊断的探讨745-747

摘要:目的:探讨小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平滑肌肉瘤的起源,大小、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检查19例病变位于腔外,2例位于腔内,2例位于腔内外,其大小多在6~10cm;16例边缘有分叶征象,有溃疡者22例;B超表现为腹腔内实性肿块;CT平扫多呈不规则分叶状,内部密度多不均匀,增强扫描呈肿瘤实质部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结论:小肠平滑肌肉瘤好发于空肠,腔外居多,综合应用消化道钡餐检查、CT、B超检查及血管造影检查能提高小肠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水平.

数字X线照片影像质量相关因素初步分析748-750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数字X线照片影像质量的相关因素,提高数字X线照片影像质量.方法:通过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CR)与直接数字X线摄影(DR)所产生的数字X线照片影像质量相关因素:曝光量与自动曝光控制(AEC)的使用;DR、CR主机(扫描仪)及图像读取工作站;影像板(IP)因素;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功能;激光打印机等.针对数字X线照片成像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结果:获得优质数字X线照片影像必需做到:选择合适的曝光条件并合理使用AEC;掌握DR主机、CR扫描仪及图像读取工作站的性能特点;保证IP质量及定期清洗保养IP;充分了解并利用好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的功能;正确设置配套激光打印机参数.结论:了解影响数字X线照片影像影像质量的相关因素,充分发挥数字X线照片影像图像的后处理优势,可以明显提高数字X线照片影像图像的质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