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医学影像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 37-1426/R 国内刊号
  • 1006-9011 国际刊号
  • 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医学影像学是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医学影像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短篇报告、综述、短篇论著

医学影像学 200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颅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诊断及鉴别433-435

摘要:目的:探讨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资料.结果:22例血管母细胞瘤均位于后颅窝,3例多发.肿瘤表现为不均匀稍长T1及长T2信号,强化明显,轻到重度水肿,15例病灶内部和周围见血管流空现象,17例与邻近脑膜关系密切.结论: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MRI在病变部位、强化方式、血管流空等方面有一定特征,但不典型者需与脑膜瘤、星形细胞瘤、转移瘤等鉴别.

MR 3D—CISS序列对脊髓AVM的诊断价值436-438

摘要:目的:评价MR 3D稳态构成干扰序列(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in steady state,CISS)对脊髓AV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脊髓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患者的3D-CISS 成像表现,并与DS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DSA显示16例脊髓AVM表现为脊髓背侧一条稍粗大的畸形血管干和分布于硬脊膜内许多高度迂曲的细小分支,呈蚯蚓状、匐行状迂曲血管影,脊髓表面纹理被穿透;7例则显示为一条扩张的引流静脉;3例表现为球状局限性血管丛.23例3D-CISS表现与DSA结果基本一致,3例DSA证实为胸段AVM,而3D-CISS发现为全段脊髓AVM.根据手术病理和最终诊断结果,3D-CISS序列诊断脊髓AV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8%.结论:3D-CISS序列对疑为脊髓AVM病人有很好的筛选作用,其敏感性较高.

血管内栓塞治疗鼻腔大出血439-440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鼻腔大出血的可行性.方法:22例中有外伤者20例,用明胶海绵或弹簧圈栓塞颈外动脉分支15例,弹簧圈闭塞患侧颈内动脉7例.结果:全部病例一次栓塞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栓塞后住院观察6~13d后痊愈出院,随访2~3月均无再次出血,亦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鼻腔大出血安全、可靠,疗效肯定,应在保守治疗无效时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MSCT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分析及M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441-444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及M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对20例主动脉进行全程血管造影,测量主动脉5处CT值,即主动脉根部、主动脉弓部、平膈顶处、肾动脉起始处、髂总动脉分叉处.并对全程主动脉造影的MSCTA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仿真内窥镜(virtual endoscopy,VE)、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表面阴影显示法(surface shadow display,SSD)重建.结果:20例主动脉全程MSCTA进行多种处理后显示主动脉夹层6例、腹主动脉瘤8例、主动脉粥样硬化症1例、右侧髂总动脉瘤1例及正常主动脉4例.主动脉各测量点平均CT值分别为主动脉根部208.05HU、主动脉弓部233.45HU、平膈顶处236.65HU、肾动脉起始处237.65HU、髂总动脉分叉处222.6HU.结论:利用MSCT可以对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主动脉全程的MSCTA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微创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445-447

摘要:目的:总结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微创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治疗经验.方法:本组40例均为术前经胸和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准确测定ASD的大小、类型和边缘长短后适合封堵者.全麻后,放置食管超声探头,取右前胸胸骨旁第四肋间长2.5~3.5cm切口,在TEE监测下经右房插入特制推送管,将闭合器嵌入ASD处,将其封闭.结果:40例患者均封堵成功, 34例一次性安放成功;4例首次安放不牢固,术中更换大号伞; 2例术中更换小号伞,1例因过大影响二尖瓣关闭,1例因ASD测定有误,植入伞过大,伞腰部受约束,不能完全展开.2例双孔ASD分别采用18号和28号闭合器经大孔一次性封堵成功.心内操作时间4~45min,平均18±12min.全部患者均于术后3~4天痊愈出院.随访3~27个月,效果良好,无残余分流.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微创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

钼靶X线、红外线及B超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448-450

摘要: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B超检查和红外线扫描在诊断乳腺肿块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0例均经三种影像学综合检查的乳腺疾病患者的资料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最高达92%,且定性诊断价值较大;B超检查可明确肿块是囊性还是实质性,并可准确地测出肿块的大小;红外线扫描对鉴别肿块的良恶性有较大的意义.结论:三种影像学检查敏感性各不相同,实用范围各有限制,但综合影像学检查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印证,大大提高了乳腺肿块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肝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动静脉短路的介入治疗451-454

摘要: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合用PVA微粒肝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合并有门静脉短路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合并门静脉短路,应用微导管行肝动脉超选择插管,局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合用PVA微粒双重栓塞,观察动静脉短路闭塞情况肿瘤染色变化情况、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并发症及随访瘤体缩小程度.结果:6例肝血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碘化油合用PVA微粒肝动脉超选择双重栓塞后,动静脉短路均闭塞,肿瘤染色消失,术后随访瘤体直径明显缩小(P<0.05),临床症状基本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合用PVA微粒肝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合并门静脉短路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非创伤性急性大出血的介入治疗价值探讨(附185例分析)455-457

摘要:目的:探讨非创伤性急性大出血介入诊疗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5例非创伤性急性大出血患者采用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内栓塞术.结果:185例介入栓塞止血成功率94%,其中150例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大咯血止血率92%.35例肝癌破裂止血率100%.结论:动脉栓塞治疗在急诊医学中抢救非外伤性大出血是替代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另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部分脾脏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脾机能亢进的临床研究458-460

脾动脉栓塞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461-463

摘要: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中晚期肝癌病人在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病人血液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肝功能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脾动脉栓塞应用于治疗肝癌可改善病人肝功能,控制脾功能亢进,促进血液白细胞、血小板升高,有助于病人的恢复.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CT和ERCP相关性分析464-466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与胆石症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胆石性胰腺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CT表现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表现进行比较.结果:46例中39例为轻度胰腺炎,7例为坏死性胰腺炎.15例CT显示胆囊结石,24例ERCP可见胆囊结石.2例CT显示总胆管结石,16例ERCP可见总胆管结石.结石的大小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胆石症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原因之一,其他致病因子在疾病的进展和预后中可能起更为重要的作用.胆石性胰腺炎应强调综合治疗,并提出胆石性胰腺炎治疗的设想.

肾上腺肿瘤的CT和MRI诊断467-469

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肾上腺肿瘤的CT资料和其中10例MRI资料,观察其CT和MRI征象,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40例中,腺瘤16例,其中Cushing腺瘤8例,直径2.0~3.0cm的密度均匀的肿块,其信号与肝脏信号类似;Conn腺瘤6例,直径1.0~2.0cm的均一水样密度肿块;2例腺瘤无症状.皮质腺癌7例,呈巨大不规则的不均匀密度或信号肿块.嗜铬细胞瘤7例,较大的不均匀密度或信号肿块,实体部分明显强化.转移瘤8例,双侧或单侧肿块,T2WI明显高信号.髓性脂肪瘤1例,不均质肿块内有显著的脂肪组织密度或信号.淋巴管囊肿1例,不强化均一水样密度或信号的肿块.结论:肾上腺肿瘤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能对其做出定性诊断.

输尿管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470-472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过去5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输尿管恶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静脉尿路造影、US、CT和MRI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CT与MRI准确地检出了所有12例肿瘤,对其向周围组织的浸润范围和腹腔淋巴结肿大也作了正确的判断.静脉尿路造影仅显示3例输尿管狭窄或梗阻,6例患侧尿路未见显影或显影不佳.尽管US检出了所有12例肿瘤所致的尿路积水,但仅2例诊断为输尿管肿瘤,4例提示输尿管狭窄.结论:CT和MRI对诊断输尿管恶性肿瘤有很高的敏感性,并能对其准确分期.尿路造影和US对肿瘤所致的输尿管狭窄和梗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通常不能直接显示肿瘤及其向周围组织的浸润.

先天性输尿管不全梗阻的X线与B超表现分析473-475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输尿管不全梗阻的X线与B超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先天性输尿管不全梗阻的X线B超检查资料.全部病例均经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ghy,IVU),8例行逆行尿路造影(retrograde ruograghy,RUG),4例行经皮肾穿刺造影,3例行经肾造瘘造影;24例均行B超检查.结果:2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输尿管狭窄16例;迷走血管压迫3例, 1例伴肾旋转不良;纤维束带粘连、牵拉和压迫3例;输尿管瓣膜形成2例.泌尿系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0.7%、B超诊断符合率为58.3%,两者互补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经皮肾穿刺造影和B超检查优势相互弥补,可对此病做出较确切诊断.

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476-478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探头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0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随访、分析,其中1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高频超声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93.5%;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95.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90.9%;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符合率100%;阑尾粪石诊断符合率100%;阑尾穿孔诊断率41.2%;总假阴性率为3.1%;总误诊率为1.5%.结论: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检查简单、快速、无损伤、费用低,而且准确率高,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急性阑尾炎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检测浅表淋巴结内动脉血流的价值479-481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检测浅表淋巴结内动脉血流在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浅表淋巴结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及动脉血流频谱.其中良性淋巴结肿大33例;恶性淋巴瘤18例;淋巴结转移性肿大75例.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10个(87.3%)淋巴结内检出动脉血流频谱,血流检出率良性病变为72.7%(24/33),恶性肿瘤为92.5%(86/93).良性肿大组、恶性淋巴瘤组和淋巴结转移癌组淋巴结内动脉血流PSV分别为14.4±7.3 cm/s、20.1±7.9 cm/s和18.2±5.1cm/s,RI测值分别为0.62±0.09、0.73±0.19和0.74±0.16.t检验结果,淋巴结内动脉血流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I),良性疾病与恶性淋巴瘤和淋巴结转移癌组间差异具显著性,恶性淋巴瘤组和转移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淋巴结内动脉血流RI值可作为鉴别淋巴结良恶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 良恶性病变间PSV、RI值存在一定重叠.

B超检查在宫颈机能不全中的应用482-484

摘要:目的:加强对宫颈机能不全的认识,提高诊断技术,减少晚期流产及早产.方法:对30例宫颈机能不全者均经B超检测并收住院行宫颈缝扎术,资料完整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维持妊娠达34周以上,均获活婴.结论:B超检测与宫颈缝扎术是诊治宫颈机能不全的重要方法.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围术期护理(附18例分析)485-488

摘要:目的:了解应用Amplatzer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探讨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对18例接受介入治疗的VS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各自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对策.结果:18例患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1例发生血肿及腓肠静脉血栓,1例传导阻滞,经治疗均痊愈.结论:膜部VSD封堵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介入治疗方法,为VSD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可取代部分病例的外科治疗.通过准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操作技术以及积极的术后监护处理,可以提高VSD封堵术的技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