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 省级期刊

Med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 13-1393/R 国内刊号
  • 1674-490X 国际刊号
  • 1.2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医学研究与教育是河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医学研究与教育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药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安宁疗护、护理学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0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基础医学
雄附散抑制大鼠肺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肺组织iNOS的表达水平1-3

摘要: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雄附散防治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5.6 mg/kg),雄附散高、中、低剂量组(1.4 g/kg,0.7 g/kg,0.35 g/kg)。各组大鼠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通过灌胃干预4周(生理盐水0.014 L/kg或相应药物0.014 L/kg),28 d后取右中肺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和iNOS活性测定。结果组织学变化支持雄附散高剂量组可以有效阻止模型大鼠肺组织的纤维化;高、中剂量组肺组织中iNOS酶活性(12.00±3.74)U/mgprot和(13.08±5.14)U/mgprot明显低于其它各干预组(P〈0.01)。结论有效抑制肺组织中iNOS酶活性可能是雄附散有效对抗肺组织纤维化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螺内酯等药物长时间干预对大鼠心肌损伤坏死后心肌重构的影响4-7

摘要:目的探讨螺内酯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长时间干预对大鼠心肌损伤(AMI)坏死后心肌重构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液氮冷冻左室游离壁固定部位造成急性心肌损伤(AMI)建立大鼠轻、中度心衰模型(损伤面积20%~40%)。将制模成功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a.单纯AMI组(n=16);b.AMI+卡托普利+卡维地洛干预组(n=16);c.AMI+三药(卡托普利+卡维地洛+螺内酯)联合干预组(n=16)。另加d.假手术组(Sham,n=12)共4组。分笼饲养共14周。然后对于各组AMI后坏死面积、心功能及损伤坏死边缘区心肌细胞凋亡率等进行检测。结果各组存活可供研究用大鼠数量如下。a组:n=12;b组:n=13;c组:n=13;d组:n=12;(1)坏死面积(%):以c组(28.01±6.56)最小,依次为b组(33.76±6.37)、a组(39.79±6.64),P〈0.05;(2)凋亡率(%):以d组(5.07±2.27)最低,依次为c组(10.26±2.46)、b组(13.68±1.86)、a组(16.22±3.07),P〈0.05;(3)左室功能:LVSP(mmHg):c组(121.55±12.48)较a组(102.63±19.34)、b组(105.89±14.08)高,P〈0.05;dp/dtmin(mmHg/min):c组(5021.57±1141.26)较a组(4005.62±1427.84)、b组(3760.97±974.64)高,P〈0.05;LVEDP(mmHg):c组(5.44±8.99)、b组(5.24±5.78)较a组(11.95±6.7)低,P〈0.05。结论大鼠急性心肌损伤坏死后早期采用螺内酯联用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长时间干预治疗,能够缩小损伤后坏死面积,降低损伤边缘区心肌细胞凋亡率,改善左室心肌重构和心功能。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8-1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生成量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技术对3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4/CD8比值及红细胞表面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CD8+T细胞及血清中TGF-β、IL-2、sIL-2R、IL-6、TNF-α及sICAM-1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可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因子过量表达。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短篇与个案
咽旁异位甲状腺1例报告10-10

摘要:患者女,61岁,汉族,系河北省安国市西城乡西叩村农民。主因左侧咽部无痛性肿物8年,听力下降3个月,于2007年8月25日入院。入院前8年,患者无意中发现左侧咽部一肿物,约核桃大小,无疼痛,无破溃,无其他不适,未予处理,肿物缓慢长大,约鸡蛋大小,影响进食,肿物无疼痛,无呼吸困难。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基础医学
杏花雨注射液对小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11-14

摘要:目的观察杏花雨注射液对肝癌(H22)模型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1)抑瘤作用的研究: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杏花雨17.5 mg/kg、35 mg/kg、70 mg/kg剂量组,以及环磷酰胺(20 mg/kg)对照组及模型组,每组小鼠均右前肢腋窝下接种肝癌H22瘤细胞。接种24 h后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于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并剥出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2)增效作用的研究:取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杏花雨17.5 mg/kg剂量组、环磷酰胺(5 mg/kg)组、二药物合用组(杏花雨17.5 mg/kg、环磷酰胺5 mg/kg),每组小鼠均采右前肢腋窝接种瘤。24 h后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于末次给药后24 h,处死小鼠,剥出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1)抑瘤作用:杏花雨注射液可以显著的抑制肝癌H22模型小鼠肿瘤的生长,17.5 mg/kg、35 mg/kg、70 mg/kg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2.60%、48.84%、40.22%(P〈0.01),环磷酰胺的抑瘤率为57.12%(P〈0.01)。(2)增效作用:杏花雨注射液17.5 mg/kg剂量组、环磷酰胺(5 mg/kg)组、以及二药合用组抑瘤率分别为18.07%、23.88%、34.59%(P〈0.01)。结论杏花雨注射液单独用药能够明显抑制荷瘤肿瘤细胞生长;与环磷酰胺合用能明显提高抑瘤效果。

脂肪细胞因子对胰岛β细胞中脂质含量及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性和表达的研究15-16

摘要: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GK大鼠胰岛中甘油三脂含量及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的表达和活性的影响,以期了解HSL在胰岛β细胞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给GK大鼠高脂饮食12周静脉采血测定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并留取胰腺行胰岛中TG含量及HSL活性测定并分析。结果高脂饮食组大鼠胰岛β细胞脂质含量、HSL的表达和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普食组均P〈0.05。结论高脂饮食所致的游离脂肪酸增高不仅使胰岛β细胞内脂质含量增加,而且HSL的表达和活性也增强。提示:胰岛β细胞内TG和HSL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代偿机制。

灯盏花素对肝损伤自由基和微循环障碍的作用17-18

摘要: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用药组,每组8只。复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缺血前、缺血45 min、再灌注60 min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LT、MDA、ET升高;SOD、NO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用药组(Bre)ALT、MDA、ET降低;SOD、NO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预处理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改善NO、ET水平,对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临床医学
过敏性紫癜皮肤损伤程度相关因素分析19-21

摘要:目的探讨引起过敏性紫癜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过敏性紫癜患者248例检测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皮肤损害面积和皮肤损伤程度为应变量,以有显著性差异的临床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发病年龄、皮疹持续时间、补体C3、抗链"O"、上呼吸道感染、性别、类风湿因子、发热、关节痛与患者紫癜强度相关。患者上感持续时间、补体C3、上呼吸道感染、性别、类风湿因子、关节痛与患者紫癜面积相关。结论患者性别、补体C3、关节痛、上呼吸道感染、类风湿因子与过敏性紫癜皮肤损伤程度存在某种相关性。

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2-24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ASO)的有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球囊行血管腔内修复术及持续血管腔内给药治疗DASO135例。结果135例全部实施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成功,48例术后保留导管持续给药治疗1周~2周。在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同时狭窄的93条肢体病变中均开通者59例,其他34条肢体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只开通1支血管,其中2条肢体胫前动脉和1条肢体胫后动脉未能通过导丝(行成夹层)。所有病例均未放置支架。术后48例患肢动脉内留置硬膜外导管持续治疗。13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在足趾坏死6例中,2例足趾末端脱落愈合,4例截肢后一期愈合。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PTA之后,踝肱指数(ABI)及经皮氧分压(TcPO2)获得明显的改善(P〈0.001)。随访6~36个月,累积首次通畅率分别为81%、70%、59%、51%,累积二次通畅率分别为90%、83%、78%、71%,其中有36例再狭窄或闭塞,再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疗效满意。结论PTA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法肯定,且可重复应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踝上截肢率。对于罹患足溃疡及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PAOD)的糖尿病病人,PTA应作为血管再通的首选治疗方法。

尿微量白蛋白、β_2-微球蛋白、NAG对肝硬化早期肾损害诊断意义25-27

摘要: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U)对肝硬化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意义。方法对72例肝硬化患者、11例肝肾综合征(HRS)患者及35例体检正常者分3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UM-Alb,Uβ2-MG,采用终点法测定NAG-U。结果肝硬化组UM-Alb,Uβ2-MG及NAG-U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并且随child分级逐步升高,其间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UM-Alb,Uβ2-MG,NAG-U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硬化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害,并可反映随肝功能下降而加重的损害程度,对预测HRS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红蛋白变化的研究28-30

摘要:目的观察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红蛋白(Myo)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检测30例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即刻、术后3 h、6 h、12 h、24 h、48 h、72 hcTnI、CK-MB及Myo的浓度变化。结果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cTnI术后6 h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P〈0.05),于术后24 h达高峰;CK-MB于关胸即刻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P〈0.05),术后6 h达高峰;Myo术中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P〈0.05),于关胸即刻达高峰。结论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引起可逆性心肌损伤,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心肌保护,cTnI及CK-MB均于术后24 h达高峰,可应用于监测心肌细胞损伤程度。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人类鼻息肉及鼻息肉病组织中的表达31-33

摘要: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人类鼻息肉及鼻息肉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鼻息肉标本(鼻息肉组)、23例鼻息肉病标本(鼻息肉病组)及15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下鼻甲粘膜标本(对照组)中GM-CSF的表达状况。结果鼻息肉病中GM-CSF含量明显高于鼻息肉组,鼻息肉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息肉病的高复发可能和GM-CSF的高表达水平有关,可以作为区分鼻息肉病和鼻息肉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利用MRI对10岁~20岁正常人骶髂关节软骨厚度的研究34-36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MRI测量10岁~20岁健康志愿者骶髂关节软骨厚度,更确切了解正常骶髂软骨,为骶髂关节病变早期诊断和动态观察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30例10岁~20岁健康志愿者及一具20岁女性尸体,行MRI3D-WATS斜冠状面扫描,测量骶髂关节软骨的总厚度及骶侧、髂侧软骨的厚度;尸体标本选择与MRI图象相对应的骶髂关节层面切开,取骶髂关节滑膜部一块,光镜观察。结果3D-WATS序列可分辨骶侧软骨、髂侧软骨及两者之间的间隙。相关分析表明,年龄与骶髂关节软骨厚度呈负相关,骶侧软骨厚度较髂侧软骨厚。结论10岁~20岁健康志愿者的骶髂关节软骨厚度随年龄增长,有逐渐变薄的趋势。

关于术后镇痛对循环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37-39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式对于术后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45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即实验组:静脉镇痛组(VA组)、硬膜外镇痛组(EA组),对照组:肌注镇痛组(MA组)。分别在术前、术后12 h、24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评分)和循环功能的检测和记录,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循环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和静脉途径镇痛均能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术后患者的循环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对门静脉高压侧枝血管的诊断价值40-43

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的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SCTP)表现,探讨MSCT门静脉成像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使用16层螺旋CT行上腹部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门静脉高压侧枝血管情况。结果食管下段静脉曲张56例,食管旁静脉曲张23例,胃冠状静脉曲张40例,8例伴副脐静脉侧枝循环开放;腹壁静脉丛曲张呈蛇头征1处;6例脾肾静脉分流;4例胃-肾上腺分流;5例伴门静脉海绵样变。结论MSCTP可较好地显示各类门静脉高压侧枝,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临床观察44-45

摘要:目的观察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涂,2次/天,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采用达克宁乳膏外涂,2次/天,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为58.9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46,P〈0.01)。结论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疗效较满意。

认识鼻骨X线征象 提高鼻骨骨折平片诊断水平46-47

摘要:目的探讨易与鼻骨骨折混淆的鼻骨解剖结构及正常变异的表现。方法对300例面部外伤患者进行鼻骨正侧位片检查。结果300例面部外伤中144例诊断为正常,156例鼻骨骨折,运动跌撞47例,打架车祸79例,撞击摔跌30例。结论鼻骨骨折在面部外伤中常见,正确认识鼻骨正侧位平片,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率。

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65例中的临床应用48-49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效果。方法对65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结果65例患者中60例伤口I期愈合,语言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占92.3%;4例咬合关系欠佳,经临床颌间牵引,2周后恢复正常,占6.2%;1例出现钛板松脱。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确切,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