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语文知识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Knowledge

  • 41-1041/H 国内刊号
  • 1003-6210 国际刊号
  • 0.0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语文知识是郑州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郑州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语文知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理论新视野、语言学研究、语文教学研究、研究生论坛

语文知识 2016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知识杂志名师在线
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形式的选择——《陋室铭》设计简述与教学反思3-6

摘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方法的主阵地。真正优质的课堂应该是和谐而富有哲理的,无论是度的把握、量的控制,还是点的平衡,都应力求恰到好处,又充满哲学理趣。本堂课,我选用的课文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陋室铭》,而教学对象却是七年级学生。该从哪里下手展开教学?怎样让衣食无忧的现代孩子去了解一个被贬文人内心的郁闷与高洁的品格?怎样让这堂课充满哲学理趣?我想,主要在于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形式的选择两方面来展开教学。

相同的视角 别样的才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创意设计赏析7-10

摘要:一、课例呈现(一)片段1:师:“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倒装句,作者为什么要倒装?生:为了强调孙权是个英雄!师:三国时的英雄很多,曹操、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等都是英雄,为什么只提孙权?生:京口是孙权的地盘嘛。生:孙权的东吴与当时的南宋王朝很类似,同样位于东南一隅,同样面对强大的北方入侵之敌。孙权打败了侵略他的曹操,而当时统治者却偏安江南,于是作者才会发出“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样的感慨。

学会“凝视” 尊重“受众” 实现“共生”——读者意识教学观指导下写作教学流程再造的关键11-13

摘要:写作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也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但写作教学往往效率不高、效果不佳。我们认为,语文是交际学科,写作是交际的重要载体,学生写作时心中只有保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才能设身处地从读者的需求出发考虑写作的内容、结构、语言等,从而写出理想的作文。换言之,写作时要有“读者意识”。我们在“读者意识”教学观指导下,对写作教学的关键流程实施了一定的变革,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语文知识杂志教材解读
李密恭呈的一张“请假条”——《陈情表》新解13-15

摘要:教李密的《陈情表》,不少教师喜欢用“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之类的名言导入。然而,对当今的学生来说“,忠”与“孝”已有些隔膜,至于“下泪”或曰“感动”,似也有些困难。可见,《陈情表》的教学解读,需要寻找新的路径。将“请假条”这种学生熟悉的现代应用文文体引入《陈情表》的解读中,可以更好地为学习这篇有高度文化价值的古代公文,找到一个新的切入口。

司马迁美化、神化刘邦了吗?——《高祖本纪》中的“不虚美”笔法探究16-19

摘要:苏教版《〈史记〉选读》第三单元“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节选了《高祖本纪》。单元导读说,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先贤圣哲,包括司马迁本人非常赞赏甚至非常敬仰的人物,在《史记》的记述中,都被拂去神圣灵异的光环,还之以普通人的本来面目。而学生在读了《高祖本纪》(节选)后提出:课文中有两处神话,分明是美化、神话了刘邦,和单元主题是矛盾的,哪里能体现司马迁的“不虚美,不隐恶”呢?

《孔乙己》的现实解读19-20

摘要:《孔乙己》一文的经典性不言而喻,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在本文的教学中,学生开始提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这些问题从客观的角度看还是有一定的深度的,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之于现实的一些思考,而这些思考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显然也存在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就其中的一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由“斋粉”说起——聊“斋”21-21

摘要:在广东生活过的人一定知道古朴的粤语里有个常用但耐人寻味的字——“斋”。吃素叫“食斋”,早餐吃的素汤粉叫“斋粉”,没肉的肠粉叫“斋肠”,没糖没奶的原味咖啡叫“斋咖啡”。偶翻古书,方才明白,“斋”字的含意其实并非仅仅是“吃素”那么简单。对“斋”字的解释,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说:“斋,戒,洁也。从示,齐省声。”意思是“斋,禁戒肉欲,使身心素洁。字形采用‘示’作边旁,用有所省略的‘齐’作声旁。”

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提升探究——以柳宗元《小石潭记》为例22-23

摘要:初中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点。文言文的学习程度不仅关系着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也影响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换句话说,文言文是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是学生将古今文化串通的桥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文言文的重要性也被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对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深化,也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进入高中进一步学习文言文创造可能。

朴实语言展现拳拳父爱——从情感及艺术双重角度解读朱自清《背影》24-25

摘要:一、引言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纪实散文《背影》作为一篇优秀的描写父子亲情的文学作品,曾被选入诸多版本的语文教材。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也在八年级上册中选录了此文,并且被选在“至爱亲情”主题单元中的第一篇,可见文章所传达的父子之情的真挚、浓郁。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很多老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也的确将大量精力放在剖析文中传达的父子之情上,但却忽视了对课文艺术性的解读。

从老王的情感诉求看杨绛的内心愧怍——我读《老王》26-27

摘要:《老王》是杨绛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在回忆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后,杨绛在文章最后写下了这样的内心自白——“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对这句话的理解,或者说得再具体点,对“愧怍”一词的理解,是把握作者感情的“钥匙”,也是解读这篇散文的文眼。笔者认为,理解杨绛的愧怍,需从老王的情感诉求说起。

《窗》“空白”艺术新探28-29

摘要: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窗》一文,行文简洁,意旨深邃。作者似乎深谙中国传统艺术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把“空白”艺术发挥到了极致。《窗》在情节设置、环境交代、人物塑造等小说全部要素上大胆预设“空白”,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仅仅用虚笔、省略、留白这一类方法去归结《窗》多样的“空白”艺术是无法深味其“空白”艺术的妙谛的。

语文知识杂志语文教学
文学作品情感鉴赏三部曲——以苏教版高中课文为例29-31

摘要:卡尔维诺曾说:“我对于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如其所说,文学带给人们丰厚的生命体验,使得阅读越来越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所重视。对阅读效果的提升而言,除阅读量的增加、阅读面的扩展之外,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亦不容小视。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阅读就不止是娱乐消遣,就可以其独特的内蕴渐染我们的生命底色。语文教材中择选的经典作品就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最好载体。

巧用可视化阅读策略,创新实用文阅读教学——《〈物种起源〉绪论》教学设计32-34

摘要:【设计理念】《〈物种起源〉绪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科技之光”板块的一篇课文,此文既是一篇典型的绪论,又是一篇科技说明文。作为绪论,该文介绍了《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过程、主要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作为科技说明文,该文体现了一般科普说明文的体式特征,具有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等特点。根据王荣生对阅读对象和阅读层次的划分,科学普及文章属于阐释类信息,其阅读层次应主要是理解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

需要无边界的资源拓宽吗?——以《苏州园林》公开课资源使用为例35-37

摘要:最近听一位教师教学《苏州园林》公开课,他以课文的第一节为主导、为核心——“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如果谁要鉴赏中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引导学生研究苏州园林的各种“讲究”——“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让学生把《狼》的情境再现出来——基于课本的学生戏剧体验教学37-38

摘要:蒲松龄的《狼三则》节选自《聊斋志异》,其中初中教材选择了第二则“一屠晚归”,以《狼》为题目。初一学生接触文言文不久,对文言知识还没有系统的认识,对文言课文比较畏惧,有的老师将课堂教学目标确立为“积累文言词汇”“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把教学的境界再扩大些——我教学《阿房宫赋》39-41

摘要:《阿房宫赋》文质兼美,如果只作语言文字的疏通,显然不符合课程教学的要求。教学《阿房宫赋》,我确定了从整体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复活作者的创作思路、揣摩传统篇章的写作智慧的教学目标,希望从学科教育的层面引领课堂教学。

用正确的教学策略促进阅读深入41-43

摘要:良好的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对于语文课堂来说,正确的教学策略更能促进文本阅读的深入。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我主张以基本的阅读策略——基于问题“读清、读透”、基于言语辨别滋味、基于感悟体验提升——建构课堂,在学生自由阅读的兴致中开展智慧引导,以不断将学生引向文本阅读的最深处。一、基于问题“读清、读透”我的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策略是基于问题的“读清、读透”。

从语气语意到精神境界——我教《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44-45

摘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一课出现在高中语文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的专题中。这一专题有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因声求气”——指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感受文气,理清文脉;第二板块“仔细理会”——教会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句义和文义的管用方法;第三板块“融会贯通”——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以及前人观点等资源,提出创见,读出自我,达到“立体的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