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语文知识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Knowledge

  • 41-1041/H 国内刊号
  • 1003-6210 国际刊号
  • 0.0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语文知识是郑州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郑州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语文知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理论新视野、语言学研究、语文教学研究、研究生论坛

语文知识 2016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知识杂志名师在线
刺点的发现与表达——“摄影与写作”课堂实录3-5

摘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这堂课结合图片进行写作训练,主题是"刺点的寻找与表达"。我首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刺点"的概念。"刺点"是法国著名的文艺评论家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提出的,他说:刺点常常是一个细节,即摄影作品的局部,这个要素,从照片上的场景里像箭一样射出来,击中了我。我们针对一张摄影作品的写作,其前提就是找到这个刺点,挖掘这个刺点,然后表达这个刺点。因为大部分摄影作品平淡无奇,需要我们寻找并深挖细节才能开拓它们的内涵。生:找不到"刺点"怎么办?师:这正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摄影与写作:走向综合课程的教学新技术——评高东生老师《“摄影与写作·刺点的发现与表达”课堂实录》6-8

摘要:摄影与写作,其实不是一个新课题,这一方法的创立,归功于广东省珠海市的谭锦生、杨海建两位老师。早在90年代初,他们就曾撰文谈了创立"摄影"作文法的初衷:在作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照相机在珠海已经普及,很多学生对摄影很感兴趣,能否根据"爱屋及乌"的道理,寻出一条作文教学的新路来?于是,我们决定来个"善假于物",因势利导,开展摄影·作文教改实验。让学生自己拍照片,再根据照片写文章,

摄影与文字的美丽牵手——记张家港高级中学语文课改优秀教师高东生9-10

摘要:走近高东生老师的办公室,一股清雅之气扑面而来,不仅因为满眼绿色的各种植物让人神清气爽,而且整齐的各类书籍更是显示出主人的博学多才。他是一朵花,迎风独自开"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这句诗是杨绛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生与死》中的一句话,我觉得用在高老师身上再恰当不过。他个人爱好摄影源于2007年,那时候还没有"单反",就是普通的数码相机,他拍出的照片也与众不同,并且开始写第一篇关于摄影的文字。一开始也就是兴趣使然,渐渐地,

把握精彩瞬间 激发写作潜能——记叙文《飞越长城》写作课课堂实录11-14

摘要:师:昨天老师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视频,一个摩托车手,骑着他的机车,飞越了长城。看完之后我心潮澎湃,想把这个视频和大家一起分享,可是这个视频拍摄得太早,画面不太清楚,也无法下载,我就想能不能把这一个过程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呢?写了几句,就又觉得写不好。我这节课想和大家一起来把这个精彩瞬间写下来。投影:摩托车手从北向南,

善教:关健在于遵循规律——董健老师《飞越长城》写作指导的秘密14-15

摘要:作文指导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题,即使富有经验的特级教师也未必得心应手、教而有效。可是,作为江苏省2014年高中语文评优课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董健老师,指导学生写作《飞越长城》一文却能及时见效,立竿见影。什么原因呢?善教,善于指导作文。而善于指导作文的关健,就在于他能够遵循与作文指导相关的一系列规律。

让写作飞起来——董健老师《飞越长城》写作课点评16-18

摘要:关于写作教学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认为写作必须要教,而且有方法能教。通过教,学生的写作一定会大有提升;另一种则认为学生的写作不需要教,没有方法能教,让学生多读书,写作自然能提高。平时的公开课,教师们大都不愿意上作文课,因为作文课难上。笔者一直以为作文是可教的,只是苦于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近日,拜读了董健老师的写作课《记叙文〈飞越长城〉课堂实录》,坚定了自己的观点:作文可以教,而且像董老师这样教,作文一定能教好。

记叙写作经验图式构建:让事件在时空中合理推进——董健老师《飞越长城》写作课点评19-21

摘要: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把写作知识、写作技能应用于写作过程的素养,构建学生的写作经验图式。董健老师《飞跃长城》一课,作为记叙文写作训练课,课堂关注学生实际,给出了一种很好的可操作的记叙文写作经验图式:让事件在时空中合理推进。什么是让事件在时空中合理推进呢?我结合董老师的课例,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浅薄的看法:一、拉长时间,不断地创设符合故事逻辑发展的时间(包括确定故事发生的地点),制造记叙文的整体结构。

当课堂教学目标与专题教学目标冲突时——以《不自由,毋宁死》的教学为例22-23

摘要:《不自由,毋宁死》是苏教版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第一板块"在演讲厅"中的一篇选文,同时选编的还有顾拜旦的《奥林匹克精神》等。本版块常见的教学目标是围绕专题目标进行演讲训练,这样的设计以唐江澎老师在江苏省高中语文新课程观摩课上执教的演讲指导课为典范,后来见到的《不自由,毋宁死》的教学课例大多是以唐老师的教学为蓝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文本学习与演讲指导的有机统一其实很难,

语文知识杂志教材解读
保有那份恒久的诗意——读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24-26

摘要:生命充满了变数,一般人认为是不可预约的。因为生活并不按照常人的意愿去发生、去开始、去前进。尽管生命不可预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的诗意——乐观的心境和美丽的憧憬不可预约。这就是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所倡导的生活态度。"满室清风满几月,坐中物物见天心。一溪流水一山云,行处时时观妙道。"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就是这样一篇"见天心""观妙道"的经典的说理散文。作者由有朋友约他去看菅芒花一事入理,

《木兰诗》“孝道”新解26-27

摘要:《木兰诗》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诗的主题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开掘,如:孝文化、爱国主义、抗击外敌、男女平等、淡泊名利等。正因为开掘的方面多,开掘的程度反而不深,如讲到孝文化,一般就说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她孝敬父母,但并没有细究下去,本文试对《木兰诗》中包含的"孝"的观念做简单分析。一、事亲以义诗歌描写木兰决心替父从军是很有戏剧性的。

“其船背稍夷”中“背”释义质疑28-29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课文的注释是:"船的顶部较平"。显然是把"背"解释为船顶。把"船背"释义为上面、船顶的说法,只见于隋树森《〈核舟记〉赏析》一文。该文对语文课本的注释补充了几条,其中第三条对"背"字的释义作了分析:"‘其船背稍夷’‘船背’一词,现语文课本加了注释。有的旧的语文课本把它注为‘船底’,

学习目标的“根”在哪里——从单元立意出发确定学习目标的思考29-31

摘要:学习目标的确定,影响教学任务的达成,影响学国语言文字的质量。良好的学习目标确定,的确是教师深思熟虑的"杰作"。许多课堂的失败,也就失败在学习目标的"根"没有"扎实"。在我市青年教师小说教学研讨观摩课上,我观赏了三位老师教学《社戏》的课堂教学环节。课间,对于第一位与第二位老师的教学,同伴质疑:"为什么是那个样子?"——课堂沉闷,环节单调,45分钟显得相当长。之后,我向三位老师索取了教学案例,

寻找契合学情的文本解读路径——以《辛德勒名单》为例32-34

摘要:电影剧本《辛德勒名单》(节选)是苏教版必修四第二专题之"人性在复苏"板块的选文,该专题要求以"问题探讨"的学习方式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以引导学生认识人性的复杂与美丽,净化灵魂、提升人生境界。大概是选读课文的缘故,相关的公开课课例以及教学设计不多。可它是必修教材中唯一的电影剧本,也因为是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经典电影,所以接到公开课教学任务时,我决定选这篇来教学。因为是公开课,我需要精心备课。

超然思维,旷代表达——读《赤壁赋》有感34-35

摘要:上《赤壁赋》课,我与学生分别扮演"苏子"与"客"角色,配乐进行你唱我和式吟诵读书活动,读到"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是苏轼写的,他难道会不懂得谦虚和礼仪:为什么把自己的名字——"苏子"放在"客"的前面?是呀,学生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苏轼会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别人的前面呢?从讲礼仪和写作习惯来看,这样做,

师生文本解读,别迷失方向36-38

摘要:对于语文文本,读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理解角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但是无论读者对文本的阅读程度如何,都是文本价值的一种体现。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在语文文本阅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对初中语文文本解读差异性研究,首要表现为对教师和学生差异的研究。教师在学校不仅承担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担负起帮助学生成长的重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对于语文文本解读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枝一叶总关情,细节之处见精神——《林黛玉进贾府》中细节运用艺术探究38-39

摘要:《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许多细节描写,这些"细枝末节"却意蕴丰富,从侧面刻画了小说的主要人物,突显了人物独特鲜明的性格。现举例分析并探究如下。一句问话:"月钱放过了不曾"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

《与朱元思书》的情感运动40-41

摘要:多年来,吴均的山水小品《与朱元思书》被人赞不绝口,认为它"明朗淡雅,平易晓畅"[1](P.306)"简洁省净,清新明快,篇无余句,句无余字"[2](P.170)"意境清新,情韵悠长""‘不经意’处见意趣""在骈体的约束中抒写情志"……笔者发现,大家的评价主要集中在静态的意象、意境、志趣乃至语言形式方面,对于作者的情感运动研究甚少,或者说他们的研究只是在表面滑行。"一望而知的只是显性的表层,

两次跨越后发现的“桃花源”——关于《桃花源记》的深度阅读42-44

摘要:笔者观摩了多次以《桃花源记》为阅读文本的"同题异构"教学活动,有的是说课,有的是上课。在诸多"同题异构"中,老师们基本上都从陶渊明的伟大人格、光辉事迹的"投影"介绍起,从"渔人"发现、进入、寻找"桃花源"读起,从而得出"桃花源"是作者"厌恶官场"的明证;或者得出结论,因有了这个"桃花源",陶渊明才"辞官归隐"的……这样,在有限的文献参考下得出的这些结论可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