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杂志社
分享到:

语文知识杂志

《语文知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为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及语言文字爱好者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理论新视野、语言学研究、语文教学研究、研究生论坛等。
  • 主管单位:郑州大学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003-6210
  • 国内刊号:41-1041/H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36-97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8
  • 综合影响因子:0.1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语文知识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知识杂志名师在线

自然 真切 深沉 韵味——我所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

摘要:一说起“境界”,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其实“境界”一词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已经存在数千年。“境界”说虽不是王国维的首创或独创,但他是集大成者。
3-5

语文教学要落实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从两节课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真正取向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并不太知道语文在高中生素养培育中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就语文学科内部来说,语文角色,一个时期是工具角色,一个时期是人文角色,一个时期是人类文化角色。而高中语文学科并没有很好地去思考在高中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角色。
5-8

强化作文教学的三大意识——以孙艳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为例

摘要:当下的作文教学费时颇多而收效甚微,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指导,提高作文教学的效能,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普遍关心并且不懈进行探索的一大课题。在这方面,知名语文特级教师孙艳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最近,笔者慕名前往孙艳老师的学校,比较系统地观摩了她的四堂作文指导课,受益匪浅。现不揣浅陋,将自己由听课引发的思考形诸文字,以就教于方家。
9-11

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分析及有效拓展的策略

摘要:拓展性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托课本,逐步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向课外阅读拓展开去,以此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中心,逐步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拓展性教学内容做精致的设计,选择恰当的策略,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12-14

初中语文名著思辨性阅读指导的路径和方法——以《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导读为例

摘要:思辨对于阅读经典的重要及培养学生思维的意义,近年来学术刊物多有论述,《语文学习》2015年就发表了七篇。但从宏观上谈思辨阅读的重要和意义较多,而从微观上具体到教师如何指导还鲜见实例。如何依据阅读规律,在学生阅读的不同阶段实施思辨性阅读指导,是一线教师最需要的东西。现不揣浅陋,结合自己对《畅姆·索亚历险记》的导读,例谈初中语文名著教学实施思辨性阅读的路径和方法。
15-17
语文知识杂志教材解读

涵泳体味,走进“悲凉”深处《渔家傲·秋思》解读与设计

摘要:《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时所作,被后人称为“边塞词绝卷之作”。然而静心细读,我们会发现此词字里行间满溢无尽的“悲凉”,不仅与盛唐边塞诗中的乐观、豪迈迥然相异,并且也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大异其趣。
18-21

七彩童年——感悟《社戏》中的诗情画意

摘要:“行人于斜日将堕之时,暝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必时时相语,谓今当至某处矣,此时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抑。”这是鲁迅先生早年离家时曾写下的一段话。从中可以看出,对故乡的眷恋早已深深融入了鲁迅先生的血液之中,每当看到残酷的现实时,他总能回想起记忆中那个美好、理想的故乡中的生活。
21-22

温情的冬日——赏析老舍《济南的冬天》

摘要:老合先生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因此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他的“白”,让读者易于理解但是又颇有深度,且其文章之中,“京”味较重。因而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们在这份“白”中体味到文章的妙处且理解其中的深度,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23-24

一曲如泣如诉的叹歌——如何读《马说》

摘要:《马说》是一篇借马说人的散文,作者韩愈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讲述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慨,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同时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才能。全文虽只151字,但气势充沛,如洪钟大吕响彻了那个时代的天空;饱蘸感情,如一曲如泣如诉的叹歌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25-26

疑惑正是探究处,咂摸细节兴味长——以教学苏教版必修四《雷雨》(节选)为例

摘要:探究疑惑,咂摸细节,是名著教学不可回避的一项任务。《雷雨》有许多令人疑惑的地方”(曹禺《雷雨》“序”),这些疑惑很多都源自细节。探究个中疑惑,咂摸若干细节,可以让教学更有兴味,课堂也会随之生色不少。笔者试将教学《雷雨》时的将两处疑惑及其相关细节的师生讨论结果整理出来,以就正于方家。
26-28

于无声处听波涛——重读《记承天寺夜游》

摘要: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经典小品文,寥寥85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写人不着一声,写景不着一情,看似信手拈来的白描,值得品读、玩味的地方却很多。每读此文,都感觉余味无穷,余音绕梁,真是“于无声处听波涛,乐似闲人却忧国”。
29-31

细读精思品情味——《孔雀东南飞》第二段细读摭谈

摘要:细节决定成败,忽视细节就会导致整体缺失。从细节入手,细读精思,提高阅读质量,提高育人的质量,这是我们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31-32

体裁之辨及其他——由《比邻而居》中的“我”说开去

摘要: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选取了王安忆的《比邻而居》。这篇作品以“气味”为线索,揭示了在城市中比邻而居遇到的尴尬,并表明了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一种包容的心态,文章结尾还提到了各种不同习俗、文化融合的可能。这篇文章由于结构精巧、意蕴丰富,受到了普遍的称赞。
33-35
语文知识杂志语文教学

依据文体确定学术论文的教学内容——以苏教版《美美与共》为例

摘要: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的一种文体。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编者引入了学术论文。对高一学生来说,阅读具有理性思辨特点的学术论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迫切需要教师在指导此类文章阅读时依据文体特征,把握阅读取向,确定好教学内容,指导好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读什么,怎么读”。
36-38

托物抒情 水到渠成——浅谈对《白杨礼赞》的教学把握

摘要:作为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集诸美于一身”的散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初中语文教材收编了多篇现、当代散文佳作,其中既有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散文(如《背影》),又有以描绘景物为主的写景散文(如《济南的冬天》),以及以表达作者思想感受为主的抒情散文(如《三峡》)。
38-39

从温儒敏的评语来谈韩军的《背影》课

摘要:语文新课标组组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这样评价韩军的《背影》课:“深入到了文章的内核,发现了一般人阅读可能容易忽略的深意。你的课是成功的。特别是深人到对于生命、死亡等命题的思考,把握住了文章的深层意蕴,而且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发引导,也是必要的。因为你对作品有深入的、带着自己体验的理解,所以能讲得如此精彩。”
40-42

读出“两块面包”的滋味美

摘要: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两块面包》,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读本上的一篇文章。“两块面包”是小说的情节线索,也是主旨情趣之所寄。在一次上课时,笔者观看了著名特级教师张一山《两块面包》的教学视频。他在教学时以读出题目差异美和读出情节变化美为主要教学项目,以让学生“读·讲·研”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读出了“两块面包”的特有内涵,他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和小说滋味的品味非常深刻与独到。
42-44

情景交融 经纬穿织——《荷塘月色》行文线索教学浅析

摘要:《荷塘月色》是散文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优美的笔触、真实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描摹了一幅夏日荷塘月色图,行文中笼罩着的淡淡忧思与无边的荷香月色交织成一首沁人心脾而又令人动容的美妙乐曲。作者极尽情景交融之能事,于细腻的荷塘月色描绘中,含蓄、委婉地抒发抑郁、沉闷的愁思,从而形成心情变化与景物描写经纬交织的独特行文思绪线索。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