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杂志社
分享到:

语文知识杂志

《语文知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为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及语言文字爱好者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理论新视野、语言学研究、语文教学研究、研究生论坛等。
  • 主管单位:郑州大学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003-6210
  • 国内刊号:41-1041/H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36-97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8
  • 综合影响因子:0.1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语文知识 2015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知识杂志名师在线

摇曳生姿 诵读见长——以“第五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课”为例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致力于语文教学的同仁们,长年以来都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想法设法大显身手,努力以最好的方式、最有效的方法、最快的速度帮助学生实现上述目标。
3-5

语文课堂诸多环节中的生成性教学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明确要求,知识的传授不应该是单向的,而应是多向的、开放的交流与学习的过程。因而,课堂教学不应是一个固定程序,而应该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前预设环节做好充分准备,还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变化。教师应依据学生的思维状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抓住教学中的关键点加以引导,和学生一起交流互动。
5-7

建构多维开放的语文教学空间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语文课程的实施,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以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8-11
语文知识杂志教材解读

以牛喻人,美丑相生——从动物视角解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摘要: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的节选部分,对于整部小说而言仅是森林一木,但对于课堂40分钟的教学容量而言则显得冗长繁琐。长文如何短教,且要教得恰当,教得有趣,教得精彩,这是教学要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12-14

浅析《鉴赏家》中的“第一个”

摘要:《鉴赏家》的第一段写了两个“第一个”:“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匐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小说重点向我们展示了“第一个鉴赏家”叶三的形象。叶三曾经被季甸民另眼相看。因为他能看出“紫藤里有风”“红荷花的莲子”“这是一只小老鼠”,能发现四大爷“你这画不对”,能辨认出“李复堂的画”……叶三的确是个鉴赏家。
14-15

苏教版《语言规范与创新》仍有不规范的地方

摘要:苏教版选修教材《语言规范与创新》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编写的,对当代高中生在如何认识汉语的性质、如何遵守汉语规范、如何运用语言手段进行语言创新等方面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笔者在使用该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正是这样一本讲究“规范”的教材却仍然有不少不够规范、不够严谨的地方。本文列举教材中错误的用例,予以分析、辨正,以期供教材使用者参考,同时也希望能给教材编写者在再版修订教材时提供一些借鉴。
16-19

老妪都解未必解——浅谈《观刈麦》中的几组对比、衬托的作用

摘要:白居易的诗歌向来以“老妪都解”著称,《观刈麦》就是如此。今天的读者依然认为其主题清晰明了,然而常忽视其平淡处的奥妙。笔者以为该诗中几组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对于其主题的理解很有帮助,却常为人所忽略。
22-23

佚之狐能否早荐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的情节设计艺术

摘要:晋侯、秦伯围郑时,佚之狐言于郑伯,推荐烛之武见秦君,并且说“师必退”。但烛之武却推辞道:“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于是郑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试问:烛之武没有得到重用,是不是与佚之狐有关呢?他能否早荐烛之武呢?佚之狐是春秋时郑国的大夫。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他是一个关健人物。
24-25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摘要:鲁迅先生用他手中的笔不只是批判了万恶的旧社会,也描绘出了他童年的美好时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不同于鲁迅先生以往的杂文,其中更含明朗、亲切的韵味。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绘出了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善良淳朴的长妈妈以及“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笔尖下的景、物、人个个都是满含情感.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故乡、童年的回忆。
25-26
语文知识杂志语言文学

“学霸”词义发展与演变探因

摘要: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推陈出新必然会推进语言的演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即是一系列新词、新语见诸报端及人们的日常交谈(尤其是网络交谈)中。“学霸”作为近两年的热词,就经历着这样的一种演变。
27-30
语文知识杂志语文教学

“善教”“善导”是语文学科的智慧

摘要:顾黄初先生晚年特别强调“重读叶圣陶”。我想,语文学科要摆脱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诸多纠结,找到解决现实中那些教学困惑的正确道路,真的要“重读叶圣陶”,汲取叶老有关“善教”“善导”的教育智慧。
31-34

践行导学案 提升教师素养

摘要:高效的课堂教学,首先要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增进学生自主学习,不少学校在学习杜郎口和江苏洋思的基础上,探索并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模式的提法各异,但综观其教学实践,大多离不开一个重要载体——导学案,它成为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的具体抓手。导学案是教师贯彻其课程意识的显性体现,其编写和实践应用中的各种实际要求,倒逼教师在教材审视、教学预设、教学机智等方面对自我提出更翔实的要求,从而促进自身各种素养的提升。
34-37

读写:让学生行走在“雨巷”中——基于戴望舒《雨巷》的情境读写

摘要:教学《雨巷》,我让学生行走在“雨巷”中,边读边写。戴望舒的《雨巷》是适于训练诵读的诗作。对于学生来说,好诗是诵读出来的,读不进去的诗就不是好诗。戴望舒的诗作《雨巷》是公认的好诗,叶圣陶先生称之为“雨巷诗人”。他的《雨巷》是情感陶冶的最好载体。许多老师将教学《雨巷》的功夫花在诵读出味上。这的确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38-39

浅析苏教版初中《语文》抒情散文类文章的语文味

摘要:每篇抒情散文都是一首优美的曲子,在学生的文学之路上演奏着动人的乐曲。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者极为重视抒睛散文类文章,精心设计各项环节,以其浓郁的语文味濡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0-42

遵循规律追寻“湖光塔影”里的灵魂——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规律的思考

摘要: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教授对即将毕业的北大学生说:“北大会给青春的生命留下什么?爱情和友谊、学习和成长、希望和失望、无奈和理想……这些都会有。但我想,最持久和珍贵的可能是隐藏在湖光塔影里的灵魂。”就语文教学的效果来说,好课会给学生的“青春的生命留下什么?”
44-46

言语现场,让说明文教学“动”起来——《景泰蓝的制作》言语活动案例

摘要:【教学背景】:说明文教学在整个高中的教学编排中只占据了很少的比例,通观苏教版必修部分,只在必修五的“科学之光”收录了《(物种起源)绪论》《南州六月荔枝丹》《景泰蓝的制作》等几篇说明文。教材这样的安排定然有其良苦用心和目的,这一单元的说明文教学并非“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然而高中的说明文如何教,
46-48

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深挖”与“浅教”

摘要:近日,上海《文汇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语文教学要创新更要“守真”》的文章,笔者读来“心有戚戚焉”:学生需要的是提高语文素养,而语文课堂教学若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和深挖文意,只会逐渐变味失真。我们认为,“深挖”是对教师备课的要求,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做到“浅教”。
49-51

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实践的反思

摘要: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透彻理解教材、心理机能得到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