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杂志社
分享到:

语文知识杂志

《语文知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为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及语言文字爱好者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理论新视野、语言学研究、语文教学研究、研究生论坛等。
  • 主管单位:郑州大学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003-6210
  • 国内刊号:41-1041/H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36-97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8
  • 综合影响因子:0.1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语文知识 2015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知识杂志名师在线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摘要:所有文本都不是为语文教学而生成的,即使是专家节选或删节改造的文本,也只是为了教学的方便与需求,对语文教学来说都是原生态的。当文本选人教材,变成教学使用的课本,就应该具有课程规范的教学功能,要承担合适的教学任务。此时,文本就不完全是作者的文本,而是编者的文本、课程的文本。
3-5

以语文知识为教学策略

摘要:一、由一则微信说语文方法 前段时间微信平台上有这样一个段子,我以为对语文教学很有些启发,现抄录如下:要求: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1.李姐姐瘫痪了.2.李姐姐顽强地学习.3.李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4.李姐姐学会了针灸。
5-9

《谈骨气》:一篇地道的证明文——与毋小利老师商榷

摘要:《语文建设》刊载了毋小利老师的文章—《(谈骨气)细读与议论文知识重构》,读后有所启发。但对毋老师文中所持的一些看法我不敢苟同,现简述如下,与毋老师商榷,同时求教于大方之家。
10-12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摘要:随着教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本文主要指PPT)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几乎达到了不用多媒体不上课的程度。多媒体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需求和心理需求。毋庸置疑,它的使用对增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正确地使用。
13-14
语文知识杂志教材解读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桃花源记》寓意探微

摘要:《桃花源记》作为经典名篇被编人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笔者对学习此文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如今又要教学生。“文章不厌百回读”,总觉得作者陶渊明在文中无处不在却又难觅踪迹。他在向我们述说什么呢?
15-16

一曲悲剧英雄的赞歌——《伟大的悲剧》解读

摘要:项羽在与刘邦的竞争中失败了,司马迁却把更多的热情倾注给了失败者项羽。斯科特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茨威格却把所有的激情都献给了失败者斯科特。项羽与斯科特都是悲剧英雄。人类历史的星空中闪耀着众多的悲剧英雄,千百年来,他们以其精神的高贵与命运的悲怆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相对于成功者,伟大的作家往往更青睐于悲剧英雄,因为他们更关注精神和心灵,而不是事件本身。《伟大的悲剧》就是一曲悲剧英雄的赞歌。
17-18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

摘要:《雷雨》中有不少经典台词令人印象深刻,长久回味,其中就有这句:“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更多关注的是后半句“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引导学生去挖掘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却忽略了前半句“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的文本内涵。
18-19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摘要:教什么比怎么教更加重要,这已经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达成了共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散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形散而神不散”的观念被念叨了几十年,也未见得给散文教学带来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20-22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摘要: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五册(必修)编选了传统篇目《逍遥游》。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几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有待商榷。现不揣浅陋,列举出来并略作辨析,以求教于方家。
23-24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摘要:《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此回写林黛玉第一次进入贾府的情景,学生在阅读时,非常注意其中的人物描写和“问读”“摔玉”等情节,每每跳过了贾府中建筑布局、房屋摆设的描写内容,特别是建筑装饰上的“大”与“小”的细微差别之处。
25-27
语文知识杂志语言文学

鲁迅语言的错位荒诞之美

摘要:鲁迅先生曾在《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表明了鲁迅先生严肃的创作态度,那就是关注现实、描绘现实,揭示“不幸”的人们怎样在“病态社会”中生存。
27-28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摘要:老子《道德经》是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著作,全文洋洋洒洒、雄浑壮阔,道尽了宇宙变化、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的内在规律。其中,“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从古至今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一句,它体现了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主张,也揭示了纷繁缭乱、人人自危的社会现实。
29-30

问号的“另类”用法

摘要:一、《标点符号用法》关于问号用法的规定与举例 关于问号的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最新版《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作了如下规定:4.2.3.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30-32
语文知识杂志语文教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

摘要:对于《荷塘月色》一文展露了朱自清的一段心路历程这种说法,大家的认识比较一致。然而,对文章展露的角度、展露的内容有哪些,却分歧较大。有学者认为,《荷塘月色》的外结构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呈现出体现“情感思绪”的圆型,它与内结构(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一起“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
33-34

《围炉夜话》整本书的“微诵读”

摘要: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张潮的《幽梦影》、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学生应该好好阅读的三部经典文化著作。从2014级高一起,我在每节课之前用5分钟时间,开展整本书的经典诵读活动。
35-37

阅读教学中的“知人论世法”研究综述

摘要:2015年高考浙江语文卷作文题的材料中引了两句名言,其一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其二是“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两句话和“知人论世法”关系密切,前者常被肯定论者当成学理的依据,后者则常被否定论者用作批驳的武器。在肯定论和否定论的较量中,肯定论曾长期占据上风,因此,这种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然而近几年,这种联系写作背景解读文本的方法屡遭质疑,屡被批评。
37-40

教学游记散文不妨增添一些趣哆——以《阿里山纪行》教学为例

摘要:特级教师凌宗伟先生说:“语文课应该是最‘好玩’的课,教师应该在文本中找到独特的乐趣,然后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这句话点出了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症结——功利性太浓,缺少趣味性。《阿里山纪行》是一篇经典的游记散文,那言辞的典雅、文字的疏密、色彩的浓淡所散发的墨香风韵,常常让我心动,总想在教学时能够和学生一起分享一下精神之旅。然则只要一提行文结构,一提修辞赏析,学生就蔫蔫然缺乏兴致。
41-43

在细读中升华情感 在探究中激活思维——《蜀相》课堂实录

摘要:《蜀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一单元自主赏析板块中的第三首诗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涵咏字句,领悟诗人情感,把握诗歌主旨;感受杜甫的人文情怀,培养当代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课堂实录】
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