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Teaching & Studies

  • 42-1016/G4 国内刊号
  • 1004-0498 国际刊号
  • 0.3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语文教学与研究是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语文教学与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争鸣、阅读鉴赏、写作指导、方法探索、课堂实践、教学案例、语言园地、文教随笔、教材教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名家访谈
高考话语热透视与批判性思维——陈兴才访谈录4-10

摘要:1凌宗伟:陈老师,你常有新颖的观点见于杂志报纸,又一直在教高中毕业班,自然会注意到这样的现象:每年六月七号下午开始,都有一波围绕高考作文命题的话语热潮,后续又有“满分作文”“零分作文”的各种讯息满天飞,甚至呈现刷屏状态,你怎么看待这种话语热?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文本·解读
论主题类型中的解诗之道11-14

摘要:一、独立意象的迷惑德国文坛巨擘歌德在他的《诗与真》中如是说道:“在富于诗性光环的意象中,我们可以窥见吟唱者迷醉的灵魂之舞。”对于语文的诗歌教学来说,解读意象一向成为探究诗歌内涵的“准入门槛”。无疑,与诗为伴的语文课堂总是充满灵性与激情,把握流光溢彩的诗韵与蕴藉深厚的诗意,既是一程奇妙的审美之旅。

发现作者本意进行阅读教学14-17

摘要: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当前,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注重多元解读、个性解读,却忽视了作者本身想要表达的主观意图,即作者本意,造成文本浅读、偏读、误读等现象。那么,怎样发现作者本意并进行阅读教学呢?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教材
我们今天怎样读《雨巷》18-23

摘要:一这首诗的盛名是与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第一次看到它是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读完后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首写暗恋或者说单相思的爱情诗。——你看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多么像我们青春年少偷偷喜欢的隔壁班的那个女生,雨巷多么像教学楼的那条长长的走廊,那忧郁的江南多么像我们青春年少时挥之不去的对异性的朦胧的情愫。

探微抉隐说“疑惑”23-26

摘要:所谓“疑惑”,是指鲁迅先生的《祝福》中祥林嫂的两次“疑惑”。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对其人物、情节、环境、主旨的理解和把握,还是探究祥林嫂悲剧的根源,以至思考作者的深远寄寓,都无法越过或忽视这个关键的问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对此虽然没有直接给予高度的关注,但是也给出了间接的教学建议。

窃读犹可宥无情难成章——浅谈《窃读记》的阅读体会27-29

摘要:林海音是一个广受青少年喜欢的作家,她常常以少年的视角,对世风人情做成人难于察觉和体验的关照与发掘,以至于让作品不经意地就走进少年读者们的内心,《窃读记》是林海音的一篇回忆少年时读书生活的散文。该文是她自己真实经历的一个还原式的写照。但是回忆性的文章毕竟和现场实录有所不同,包括情绪的改变,感受的差别,细节的流失,以及阅历的悬殊等。

此“恨”绵绵作何解?——《魏公子列传》语言细节管窥29-32

摘要:《魏公子列传》中有一处文本细节——“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侯生此句话中的“恨”字,《史记》选读的教学参考书中解释为“恼恨”。如此解释,联系语境仔细揣摩,语意上太重,既不符合侯生说此话的本意,也不太符合魏公子当时的心境,而且不太符合魏公子一贯的性格特征,更背离了太史公司马迁的用意。

《醉花阴》里有寒流,半夜凉初透32-34

摘要:《醉花阴》当系李清照婚后不久受崇宁年间的党争株连,被迫回原籍暂居期间的作品。当时,此词随信函一并寄赠给远在汴京初人仕途的夫君赵明诚,主要是为了表达“凉初透”的心理感受。在此感受里头又隐然蕴含着家庭婚姻爱情乃至政治气候等方面的忧虑,可谓百忧万事、椎心劳形。明确地说.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35-40

摘要:所谓思辨能力,指的是思考辨析的能力。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能力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能力,它是从理性的角度看问题,能够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辨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一种重要能力.

语文教学供给侧改革浅探41-44

摘要:“供给侧改革”,原本是个经济术语,指的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环视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内容的提供、教学方式的选用,供给过度、供给不足、供给无效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的“举三反一”与“举一反三”45-50

摘要:一、“举三反一”是语文学习的传统从整体上看,“举三反一”是语文学习的传统。《文心雕龙》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思是练习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很多把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学习语文也是这样的道理,要多多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从中感知遣词造句、描摹景物、刻画人物、阐释事理、运用修辞、表达主旨等规律.

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异化现象”及其消解策略50-55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的行动都是有目的的。换言之,人们在作出行动之前,便对行动结果有了某种预期。”…而教学目标就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愿望,是对完成一项教学活动后学生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

课堂建模:以“做”为中心的阅读教学56-61

摘要:特级教师钱梦龙对于语文教学早就有危机感:“近年由于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不少语文课上快餐式的‘读图’几乎取代了‘读文’的训练(注),这又进一步加重了语文教学失魂落魄的症状。问题的严重性尤其在于,这种包装亮丽华而不实的课目前正在作为某种‘范式’而被纷起仿效着。”

语文课堂学法指导中的情境创设61-65

摘要:学法指导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效的语文课堂学法指导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目前的语文课堂学法指导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指导学生建构新的知识结构,由于教师没有处理好学法指导和教法的关系,往往还是更多地呈现教给学生知识,偏重指导学生获得知识,忽视指导学生更新知识,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学法指导不是简单地指导学生获得知识,而是指导学生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而自我获取知识。

理论与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65-68

摘要:语文课程作为文化的载体,承担着重要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作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完成这一任务过程中,肩负着渗透传统文化,实施人文素养教育,把传统文化根植学生心田的神圣职责。,

论视听资源与语文教学整合中的问题和对策69-72

摘要:当今社会,谁掌握了信息,控制网络,谁就掌握了整个世界。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加速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而教育的信息化尤为明显。当下,学习资源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并把它作为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来抓。

“落地”才是目的——谈高中语文课堂自主探究教学的有效性73-77

摘要:高中课改已经实施多年,学生自主探究作为一种全新学习方式,其理念可谓深入人心,但是,观察他人的日常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总是深感困惑:教师在备课、说课时都有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考虑与言说,但是在现实的课堂实施过程中,自主学习的理念往往只是飘在空中,没有真正“落地”,常常只有走过场的形式,没有真正的探究,更没有真正的自主。

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言轻文”现象77-80

摘要:关于中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论者颇多。从文言文的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法都有着广泛的讨论。而在翻看众多的关乎文言教学的论著和论文之中,笔者发现,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之中“重言轻文”的现象几乎被每一个论及文言文教学的作者给作为靶子,用批判这种普遍的现象从而得出自己的立论。总结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