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Teaching & Studies

  • 42-1016/G4 国内刊号
  • 1004-0498 国际刊号
  • 0.3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语文教学与研究是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语文教学与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争鸣、阅读鉴赏、写作指导、方法探索、课堂实践、教学案例、语言园地、文教随笔、教材教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名家访谈
教育价值、教育伦理与教育实践——凌宗伟访谈录4-10

摘要:剑男:凌老师好,很高兴你能接受我的访谈。从哪里谈起呢?最近有位初二女生写的作文《愿你》走红网络,其中“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愿你有盔甲,也有软肋”“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等既被大家广为传诵,也因其袭用他人名言名句而广受诟病,我们就从这一现象谈起吧。你作为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你是如何看这篇文字以及各方的评价的?凌宗伟:好的。这篇作文我也有关注,关于这篇文字,我觉得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当下作文教学应该如何改善的问题;二是如何应对网络学习与影响的问题,三是教育(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问题。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教材
《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春秋笔法11-14

摘要: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写法,被后人总结发掘并延续至今,而凡读历史散文或一些现当代散文,难免会遇到这一概念。那到底什么是“春秋笔法”呢?新版《辞海》“春秋笔法”条这样解释:古代学者以为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史记·孔子世家》),“以一字为褒贬”(杜预《左传序》),含有“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后因称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仿佛水消失在水中”——《沙之书》解读14-19

摘要:博尔赫斯写过一个句子:“仿佛水消失在水中”,虽然是用来比喻死亡的,但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概括《沙之书》的内涵与风格。

鲁迅的《孔乙己》:想告诉我们什么?19-23

摘要:今天知道孔乙己和鲁迅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但是对于《孔乙己》来说,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究竟讲了什么,讲到了那些社会问题,鲁迅其实批判的是谁?鲁迅为什么要用孔乙己来说明自己想说的什么问题?这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林黛玉进贾府》中不可忽视的两个人物23-26

摘要:《林黛玉进贾府》作为传统篇目入选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③第一单元第一课,本文节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三回,介绍了小说的典型环境,是全书序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曹雪芹巧借从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双眼,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引出了贾府众多人物纷纷出场。

《雨霖铃》教学内容辨析与重构27-31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选编宋词,柳永的《雨霖铃》是必选篇目。之所以成为教材经典名篇,是因为在宋词发展历史上,《雨霖铃》是一篇标志性作品。不论是词的音乐性、艺术性,还是词的境界,《雨霖铃》都有开拓性的进展。但笔者随机抽取了近十几年关于《雨霖铃》的教学设计,发现十几年来一线教师对《雨霖铃》的解读与教学竟然出奇地一致。一方面,这说明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与固定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对于教学内容,广大教师还缺少一种自觉的反思意识。

解读廉颇:打破脸谱化的“忠耿”形象——重读《廉颇蔺相如列传》31-34

摘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选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完璧归赵”“将相和”和“渑池会”的故事。长期以来,在传统语文讲读课和各种教学参考资料中,对选文主人公之一的廉颇的解读大体上是正面的‘‘忠耿”形象:有勇有谋、忠于国家、敢于改错、直率耿介。

“察察”“汶汶”注释商榷34-36

摘要:《楚辞·渔父》中有这样一句:“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它表达了屈原洁身自好、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语文新锐
传统文化导向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以苏轼《赤壁赋》为例37-43

摘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文本阅读教学不能低幼模式化43-47

摘要:前些时,我听了同事的一节课,篇名是《老王》。他的主要教学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导语。2.出示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博硕论坛
大陆与香港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作者的比较研究48-54

摘要:教科书是一种载体,它所宣讲的世界观,从本质上讲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宣传与辩护…。相比于历史教科书和品德教科书而言,语文教科书更多地呈现出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属性和文学属性,其意识形态属性则隐含其中,通过一篇篇优美的文本将主流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传递给下一代,塑造出独特的文化和理想的国民。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文本·解读
文本的本体经验与学习经验——以《背影》的课程设置为例55-59

摘要: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着一种把语文课程视为纯粹的学科知识课程的现象,“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变成了语文知识的宣讲过程”。‘从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构建语文课程、编写教材,把语文知识传授当作教学的第一要务,这也正是造成语文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和改造”。

例谈无理生妙59-61

摘要:所谓的“无理生妙”是文学类作品为了追求特殊的审美效应,抛弃生活常理、事理常理、物理常理而采用的一种主观手法。在我们所教学过的课文以及所接触过的文学作品中,例子多多。静下心来仔细揣摩,无理乃包子之皮,有理才是包子之馅,咀嚼起来余香满口。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叙事学”视角初探62-66

摘要: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尤其是那些经典名篇,其中传承的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更是数代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如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想北平》,读罢总能让人掩卷长思,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老舍先生的故乡,是怎样化作他的汩汩血脉,与其精神性格黏合无间的啊。

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引领——以《湖心亭看雪》教学为例66-70

摘要:当前,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就是文言文,因其语言不同于现代文的规范,同时文言文的阅读又缺乏趣味性,学生普遍感觉枯躁,学而无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选择怎样的文言文教学内容,以便做到既可以增强学习的情趣性,同时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使文言教学丰富、灵动起来,从而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呢?

动态文言文课堂的构建刍议70-74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第二条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学习文言文,事实上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文言文教学也最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语境定义与知人论世——浅论文言文阅读中的创新思维74-77

摘要: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古典文学富丽堂皇,异彩纷呈。我们要登堂入室,要进入古典文学殿堂寻珍探宝,除了加强阅读积累,掌握古汉语知识之外,最重要的是摒弃“以今律古”的惰性思维,掌握语境定义的规律和方法。

营造乐学氛围,提升课堂效率77-79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如何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精心准备。